最新CFB锅炉培训教材.doc





《最新CFB锅炉培训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CFB锅炉培训教材.doc(2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CFB锅炉培训教材第一章循环流化床锅炉培训资料2005年11月-前 言为满足我厂循环流化床锅炉培训的需要,根据相关资料编制本教材,全面介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操作方法,使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尽快熟悉循环流化床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为将来装置的开车和生产运行做好准备。 本书共分十章,第一、二章分别介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概念、基本原理和特点以及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计算机控
2、制系统原理;第三、四章分别介绍了循环流化床的主体结构、关键部位与主要辅助系统;第五章主要介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试验与调试方法;第六、七章主要讲述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开停炉及正常运行调整方法;第八章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常见运行事故及故障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第九章主要介绍煤的特性;第十章介绍我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艺状况。本书由霍爱明、刘光明负责编制,季绍卿、徐玉陵审核。由于部分设备厂家资料不全,加之水平所限,书中谬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二五年十一月八日目录第一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概念、原理及特点1第一节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概念1一、流态化1二、临界流态化速度2三、颗粒的夹带、扬析3四、
3、宽筛分颗粒特性3第二节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作原理4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典型工作条件4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基本构成4三、循环流化床内煤的燃烧过程5四、循化流化床锅炉的燃烧区域7五、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的特点8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传热10七、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脱硫与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13八、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调节14九、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点21十、循环流化床锅炉与煤粉炉的区别22十一、循环流化床锅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22第二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计算机控制系统24第一节 锅炉燃烧控制24一、母管压力调节系统25二、主汽压力调节系统25三、燃料控制系统25四、给煤量调节系统26五、总风量调节系统2
4、6六、一次风量调节系统26七、二次风量调节系统26八、二次风压调节系统26九、播煤风量调节系统26十、床层温度调节系统27十一、石灰石供量调节27十二点火风量控制系统27十三、床层压差调节系统27十四、炉膛压力调节系统28十五、汽包水位调节系统28十六、蒸汽减温调节系统29十七、燃烧器风量调节29十八、燃烧器油系统调节系统29十九、汽包连排调节系统29第二节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29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燃料切除保护30二、对锅炉燃用油的控制31三、MFT复归的必要条件31四、锅炉的热态启动的条件31五、MFT动作31六、炉膛安全检测保护32第三节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33第三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本体3
5、5第一节 炉膛35第二节 旋风分离器37一、旋风分离器的作用37二、旋风分离器的形式37三、旋风分离器的特点37第三节 回料装置38一、回料装置的用途及其分类38二、返料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9第四节 布风装置39一、风帽40二、布风板40第五节 水汽系统及烟风系统41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水汽系统41二、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风系统46第六节 膨胀与密封系统48第七节 耐磨材料49第八节 构架和平台扶梯50第九节 炉墙50第十节 安全附件50第四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辅助系统51第一节 风机51一、一次风机51二、二次风机51三、引风机52四、高压风机52五、螺杆压缩机53第二节 排渣系统53第三节 给
6、煤系统54一、称重式皮带给煤机54二、播煤风系统55第四节 石灰石系统55第五节 点火油系统56第六节 布袋除尘系统56第七节 输灰系统57第五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试验与调试59第一节 锅炉水压试验与安全门校验59一、水压试验种类及目的59二、水压试验前的检查与准备60三、水压试验方法60四、安全门校验61第二节 转动机械试运转及联锁关系试验63一、循环流化床锅炉联锁条件63二、试验步骤63三、转动机械试运转64第三节 冷态空气动力场试65第四节 烘 炉67一、烘炉的目的67二、烘炉步骤67第五节 化学清洗及煮炉69一、化学清洗69二、煮炉70第六节 蒸汽冲管71一、冲管的目的71二、冲管方法
7、、范围及吹管参数71三、冲管步骤72第七节 输灰系统调试75一、调试机组设备规范75二、调试步骤、作业程序75第八节 除渣系统调试76一、设备概述76二、启动前应具备的条件76三、控制系统试验76四、启动调整77第九节 布袋除尘调试77第十节 点火燃烧系统调试方案78一、燃油系统调试的目的78二、燃烧系统试运前应具备的条件78三、燃油系统蒸汽冲洗及油循环79四、油枪雾化试验79五、点火试验79第十一节 给煤系统调试方案80一、给煤系统概述80二、给煤系统启动前应具备的条件80三、静态试验及调整80四、带负荷运转81五、安全技术措施82第十二节 锅炉整套起动82一、锅炉整套起动的目的82二、调试
8、对象及范围82三、调试要求84四、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84五、调试步骤、作业程序86六、整套启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87七、锅炉运行的控制与调整88八、事故紧急停炉和故障停炉91九、安全技术措施92第十三节 锅炉性能验收试验92一、锅炉额定出力特性试验92二、锅炉连续最大出力试验93三、锅炉负荷特性试验93四、机组散热测试93五、锅炉启动、停止特性试验93六、变动工况试验93第六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起动与停运94第一节 锅炉的冷态启动94一、锅炉启动前的准备94二、锅炉启动98第二节 压火热备用及热态起动101一、锅炉的压火热备用101二、锅炉压火后的热态起动102第三节 停运和保养102
9、一、正常停炉102二、非计划停炉(MFT)操作103三、停炉时的注意事项103第四节 停炉后的冷却104一、停炉后的冷却104二、冲洗过热器104三、停炉后的防腐105第七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常运行调整107第一节 床温控制107第二节 床压控制108第三节 汽温调整108第四节 负荷调整109第五节 回料器调整109第八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常见事故及故障处理方法111紧急停炉情况111第一节 炉膛结焦事故112第二节 爆燃事故113第三节 耐火材料坍塌事故113第四节 返料器的堵塞事故114第五节 冷渣器的堵塞事故115第六节 炉管爆破事故115一、炉管爆破的原因116二、炉管爆破的现象117
10、三、炉管爆破的处理117第七节 水冷布风板漏渣事故117一、漏渣主要现象117二、漏渣的主要原因117三、预防布风板漏渣的措施118第八节 布袋除尘器故障118一、粉尘排放超标118二、阻力过高119三、滤袋的寿命过短120第九节 石灰石系统故障120一、石灰石输送管堵塞120二、石灰石仓内不下料121三、旋转给料机故障121第十节 锅炉熄火事故121一、锅炉熄火的原因121二、锅炉熄火的现象121三、锅炉熄火的处理122第十一节 辅机故障122一、一次风机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122二、二次风机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123三、高压风机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123四、给煤系统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124五、点
11、火油系统124第九章 锅炉的燃料126第一节 燃煤的成分及特性126一、煤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126二、煤的主要成分126三、燃煤的特性127第二节 点火用油129一、燃油的主要特性指标129二、点火燃用油130第三节 燃煤的燃烧特性131一、煤的燃烧特性131第四节 燃料成分对锅炉运行的影响132一、硫分的影响132二、灰分的影响132三、水分的影响132四、挥发分的影响133五、灰的熔化性质的影响133第十章 装置总体说明134第一节 主要工艺参数134一、装置能力134二、装置组成134三、原材料规格和产品规格134四、原材料消耗量及产品、副产品产量138五、公用物料和消耗指标140第二
12、节 工艺设计说明142一、概述142二、工艺设计说明143第三节 主要设备参数149一、概述149二、主要设备设计参数149第四节 生产过程中主要危害151第一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概念、原理及特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污染、目前商业化最好的清洁燃烧技术之一,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和越来越突出的环保问题促进了这种燃烧技术的发展。循环流化床锅炉兼有鼓泡流化床锅炉和常规煤粉锅炉的长处,又克服了鼓泡流化床锅炉燃烧和脱硫效率低、难以大型化等缺点,同时也避免了煤粉炉所需价格昂贵的烟气脱硫装置。流化床燃烧设备按流体动力特性分为鼓泡流化床和循环流化床,按工作条件分为常压和增压式流化床。现
13、在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按锅炉自身特点和开发厂商名称分类的主要炉型有三大流派,分别为:以德国Lurgi公司为代表的鲁奇型和以美国的Foster Wheeler公司、芬兰的Alstorm公司(两者兼并)为代表的FW Pyroflow型和德国Babcock公司的Circofluid型。按物料循环倍率可分为:(1)低循环倍率循环锅炉,循环倍率K15。(2)中循环倍率循环锅炉,循环倍率15K40。第一节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概念一、流态化在流化床中,当固体颗粒中有流体通过时,随着流体速度逐渐增大,固体颗粒开始运动,且固体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也越来越大,当流速达到一定值时,固体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与它们的重力相等,每个
14、颗粒可以自由运动,所有固体颗粒表现出类似流体状态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流态化。固体颗粒(床料)、流体(流化风)以及完成流态化过程的设备称为流化床。对于液固流态化的固体颗粒来说,颗粒均匀地分布于床层中,称为散式流态化。而对于气固流态化的固体颗粒来说,气体并不均匀地流过床层,固体颗粒分成群体作紊流运动,床层中的空隙率随位置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这种流态化称为聚式流态化。循环流化床锅炉属于聚式流态化。当气体通过颗粒床层时,床层随着气流速度的变化会呈现不同的流动状态。如图1-2所示,固体颗粒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大分别呈现五种不同的流动状态:固定床、鼓泡流化床、湍(紊)流流化床、快速流化床、气力输送。循环流化床
15、处于紊(湍)流流化床与快速流化床阶段。(1)固定床,如图1-1(a)所示。此种状态下,气流在颗粒的缝隙中流过,所有的固体颗粒呈静止状态。(2)鼓泡流化床,如图1-1(b)所示。当气流速度达到一定值时,静止的床层开始松动,当气流速度超过临界流化风速时,料层内会出现气泡,并不断上升,而且还聚集成更大的气泡穿过料层破裂。整个料层呈现沸腾状态。鼓泡流化床存在明显的分界面,其上部为稀相区,包括床层表面至流化床出口间的区域,称为自由空间或悬浮段。下部为密相区,也称为沸腾段。(3)湍(紊)流流化床,如图1-1(c)所示。随着气流速度继续上升到一定数值,固体颗粒开始流动,床层分界面逐渐消失,固体颗粒不断被带走
16、,以颗粒团的形式上下运动,产生高度的返混。此时的气流速度为床料终端速度。(4)快速流化床,如图1-1(d)所示。当气流速度进一步增大,固体颗粒被气流均匀带出床层。此时气流速度大于固体颗粒的终端速度,床内颗粒浓度基本相等。床内颗粒浓度呈上稀下浓状态。循环流化床的上升段属于快速流化床。快速流态化的主要特征为床层压降用于悬浮和输送颗粒并使颗粒加速,单位高度床层压降沿床层高度不变。(5)气力输送,如图1-1(e)所示。分为密相气力输送和稀相气力输送。对于前者,床内颗粒浓度变稀,并呈上下均匀分布状态,其单位高度床层压降沿床层高度不变。增大气流速度,床层压降减小。对于后者,增大气流速度,床层压降上升。密相
17、气力输送的典型特征为:床层压降用于输送颗粒并克服气、固两相与壁面的摩擦。稀相气力输送的床层压降主要受摩擦压降支配。图1-1 不同气流速度下固体颗粒床层的流动状态(a)固定床;(b)鼓泡流化床;(c)紊流流化床;(d)快速流化床;(e)气力输送二、临界流态化速度(1)对于由均匀粒度的颗粒组成的床层中,在固定床通过的气体流速很低时,随着风速的增加,床层压降成正比例增加,并且当风速达到一定值时,床层压降达到最大值,该值略大于床层静压,如果继续增加风速,固定床会突然出现“解锁”现象,床层压降降至为床层的静压。如果床料是由宽筛分颗粒组成的话,其特性为:在大颗粒尚未运动前,床内的小颗粒已经部分流化,床层从
18、固定床转变为流化床的解锁现象并不明显,而往往会出现分层流化的现象。颗粒床层从静止状态转变为流态化所需的最低速度,称为临界流态化速度。随着风速的进一步增大,床层压降几乎不变。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常运行所需的流化风速一般是23倍的临界流化速度。 图1-2 床温与临界流态化风速的关系(2)影响临界流态化速度的因素有:1)料层厚度对临界流速影响不大。2)料层的当量平均料径增大则临界流速增加。3)固体颗粒密度增加时临界流速增加。4)流体的运动粘度增大时临界流速减小:如床温增高时,临界流速减小。床温与临界流速比值(qt)的关系如图1-2所示。 三、颗粒的夹带、扬析当床层流动状态转到湍流流化床时,密相床层和稀相
19、床层的界面开始模糊,颗粒夹带量明显增加。当气流通过颗粒层时,一些终端速度小于床层表观气速的细颗粒将被上升气流带走,这一过程称为扬析。由于扬析过程中更多颗粒被夹带着离开床层,其中终端速度大于床层表观气速的颗粒,经过一定的分离高度后会陆续返回床层,因此存在着输送分离高度,英文简称TDH。此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循环流化床的内循环。在TDH以上的空间,颗粒浓度不再降低,床层表面至TDH之间的空间称为自由空间,燃用宽筛分的燃煤流化床锅炉,其炉膛出口高度通常低于TDH,因此同时存在着夹带和扬析现象。发生扬析现象的颗粒的来源有三个:(1)给煤中的细颗粒。(2)煤在挥发分析出阶段破碎形成的细颗粒。(3)在煤燃烧
20、的同时,由于磨损造成的细颗粒。四、宽筛分颗粒特性1宽筛分颗粒定义进入锅炉的燃料颗粒直径一般是不相同的,如果粒径粗细范围较大,即较宽,称为宽筛分;粒径粗细范围较小,称为窄筛分。循环流化床(气固流化床)床料中的颗粒通常是粒径由小到大的宽筛分布,由于颗粒的直径不同,其流动工况和规律也各不相同。这样就需要显示出颗粒大小的分布规律,利用此规律来研究两相流动和燃烧,或者求出分散相颗粒直径的平均值,以平均直径颗粒的运动来代表分散相颗粒群的运动规律,粒径的分布规律是一个重要特性。除了要知道颗粒尺寸的分布规律外,还要了解各颗粒所占表面积的分布规律和各颗粒重量的分布规律。燃料的筛分对锅炉运行的影响较大,一旦锅炉确
21、定下来,其燃料筛分基本就确定下来。对于挥发分较高的煤,粒径允许范围较大,筛分较宽;对于挥发分较低的煤,其粒径要求较小,筛分较窄。2宽筛分颗粒分类1)C类颗粒。这类颗粒粒度很细,一般都小于20m,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很大,很难流态化。2)A类颗粒。这类颗粒粒度比较细。一般为2090m,通常很易流化。3)B类颗粒。这类颗粒具有中等粒度,粒度范围为90650m,具有良好的流化性能。它在流体速度达到临界流化速度后就会发生鼓泡现象。4)D类颗粒。这类颗粒粒度通常具有较大的粒度和密度,并且在流化状态时颗粒混合性能较差。大多数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的床料和燃料均属于D类颗粒。3.宽筛分颗粒流化时的动力特性1)小于流体
22、密度的物体浮在床层表面,密度大于流体密度的物体会下沉。2)床层表面保持水平,形状保持容器的形状。3)在任一高度的静压近似等于在此高度以上单位床截面积内固体颗粒的重量。4)床层内颗粒混合良好,加热床层时所有床料温度基本保持均匀。5)床层内固体颗粒可以像流体一样从底部或侧面的孔中排出。6)几个流化床底部连通后,床层高度自动保持同一水平高度。第二节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作原理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典型工作条件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典型工作条件可归纳为表1-1。表1-1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作条件项 目数 值项目数 值床层温度()850950床层压降KPa612流化速度(m/s)48炉内颗粒浓度(kg/m3)1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CFB 锅炉 培训教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