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CPA学习方法集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CPA学习方法集锦.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CPA学习方法集锦CPA学习方法集锦CPA, 集锦, 学习我很清楚,我所做的事是一般学生和考生都能做到的,并不需要具备特别的禀赋。我确信,只要正确地学习,绝大部分考生都能考无不胜。一、关于应考学习方法(一)应考的一般学习方法1、举一反三掌握一条道理能够适当地去认识相近的几条道理,或能够去解决几个类似情形的“案例”。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在同一学科使用,而且可以跨学科使用。
2、例如,当我们在书上看到,我国实行实收资本制。资产负债表上的“实收资本”金额系股东实际投入的资本,在实收资本制下,实收资本金额必须等于企业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本”金额。但当我们看到中外合营企业关于分期出资的规定时,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处理一定程度地偏离了“实收资本制”在合营各方的出资全部到位之前,合营企业的“实收资本”不等于“注册资本”。从这点,我们便可以进一步推测,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处理借鉴了英美法系的“注册资本制”,这样,会计便和法律产生了关系。进一步的举一反三还有:公司法关于股东出资方式的规定也体现了“实收资本制”的精神;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票,不允许有库藏
3、股,这些都与“实收资本制”有关。再进一步的举一反三有:既然公司法不允许债权作为出资,那么,对公司制企业而言,所谓的“债转股”便有了公司法上的障碍;既然不允许上市公司收购本公司股票也不允许有库藏股,那么,“股票期权”怎么操作?“股票期权”操作不了,那么是否有其它的办法?也许,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需要时间来养成,是一种习惯。在穷于应付考试的那几年,我有时在有点不可思议的时间里通过了考试,举一反三的能力起了不小的作用。因为注意了举一反三,我可以少做很多题目。我从不靠“题海战术”取胜,也从不担心会因为少做几道题目而少考几分。随着举一反三水平的提高,题目可以越做越少。但这无法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有些“
4、考友”,大概会觉得年纪大了,养成这个习惯会显得迟,其实即使仅在一次应考的学习中,有意识地注意这个问题,可能也会有意外的收获。再说。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什么时候都不会太迟特别是在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学习举一反三到了一定水平以后可能就是融汇贯通的境界了,就学习和对付考试而言,如果比较熟练(还不必达到非常熟练)掌握举一反三的方法,就已经足够了。2、追求简单“举一反三”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会发现,许多道理从表面看显得不同,实际上是没有本质差别的,当把较复杂的道理与较简单的道理联系起来以后,就等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罗素说 “凡是真理都是简单的”。一旦成了某一领域的大家,经常很容易
5、就成了许多领域的大家,这应该可以叫融汇贯通了。有意识地追求简单,碰到较复杂的问题时,总是要想办法把它变简单。“简单”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自己觉得简单,二是指能够用简单的话把问题讲清楚。不少考友抱怨说,看着书觉得明白,合上书就什么也不记得了。我想,这与学习时仅一知半解有关。考题将有些条件和前提作了改变时,有的考友干脆就不会做。我在近年的学习中,经常会在脑子里假想,假如要我向别人解释这个问题,我要如何简单地讲清楚,越简单越好。这是高效使用时间的方式,否则对问题的理解不容易深刻。对知识没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往往意味着:书看了白看,读了白读,所“学”的知识不但在实务中不能用,连应付考试也会显得困难.例如,
6、如果我们能用简单的语言把合并报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说清楚,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比较清楚的。3、联想记忆联想记忆法的中心思想是把没规律的东西“联想”在一起进行记忆。例如,要记忆人和天这两样事物时,我们可以想象为“人在看天空”。反正,我们爱怎么联想就怎么想,只要能记住它,做一些荒唐的想象也无妨。哪怕是再枯燥的条文也有顺序。管理学大师法约尔就说过“事物都有顺序”这样的意思。找不出顺序,多半是我们的水平和悟性不够。没顺序,要想办法找出顺序;水平不够找不出顺序,就“联想”出自己的顺序。即使是暂时记忆,我也肯定要找出或“想”出顺序,毕竟,机械记忆力随着年纪的增大而下降,但联想能力却会随生活经
7、历而日渐丰富。而且,找顺序或“想”顺序的过程,往往会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这种能力需要锻炼。(举例:背中学生守则、发行股票的条件)我读书时经常会有诸如此类的联想,自然联想,甚至只要一闪而过的联想。这是一个习惯,如果能养成,很有好处。4、用心的学习心态我不算“聪明”的那一类,这么说决不是谦虚,更没有说谎。我这几年在考场上屡屡得手与所谓的“聪明”不存在质的相关性。如果靠的是知识,是因为我进行了积累;如果靠的是方法,也是因为我进行了积累;如果靠的真是所谓的“聪明”,那也是因为我把它通过掌握方法和知识表现出来了方法决不是“聪明人”的专利。哪究竟是什么在起作用呢?我想是“用心学习”在起作用。“用心”是一种心
8、态,是一种学习状态。很多人经常说没时间学习,其实不一定是没时间,时间天天都会有,根本就是没有学习的心态。没有学习的心态自然无法做到用心学习了。试想,如果连看电视的诱惑也抵挡不住,任我们再聪明也是很难读成什么书;如果心静不下来,整天庸人自扰,任我们智商再高也是枉然。在这方面,我做得也不好,但我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用心学习。我读书时基本上做到“专注”,窗外的歌声、麻将声,声声不入耳。聪明与智慧不是一回事,“用心”这种 “心态”应该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有人“修炼”得很好,我还需努力学习学习该干什么就专心或“潜心”干什么。“用心”的境界可以通过培养兴趣来达到。我大学毕业后,读英语时,我爱英语;读会计时,
9、我爱会计;读法律时,我爱法律读什么爱什么。达到了“用心”以后,学习时,我们会想着学习的事,不学习时也会想着学习的事。学会计时,我在车上还在脑子里想着一些问题,甚至在梦里见到了“借和贷”。这种状态往往能使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小奇迹。在CPA应考学习期间,我们最好想办法进入“CPA状态”。我寻找“用心”学习心态的办法很简单,就是问了自己几个问题。例如,我是否有必要考虑这个事,如果有,我是否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考虑,是否有必要再想。人往往会老想着一个问题。实际上,无此必要。也许,有些事对我们确实很重要,但我们没有必要用我们所有的精力去考虑它。在这个问题上,我遵循着“满意原则”,也就是,我只花“合理”
10、的时间考虑一个事。因为,我认为自己花了一些时间考虑一个问题以后,如果再多花一些时间,不一定会有“新解”,即使有,跟时间成本相比,也不见得合算。即使因为我没有多花时间考虑某个问题而失去了更好解决问题的机会,那么,我就视之为贯彻“满意原则”的成本。我没办法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寻得“最优解”,那样,人活得很累。这当然有个“度”的问题,这只能靠我们的主观判断。考试的成功真的不在于所谓的“智商”,而主要在于心态。只要有读书的心态,考试这种事对大多数人而言并不难。 CPA的考生一般都是要在八小时之外读书的,这不得不要付出一些代价,这也许是生存的成本。在多事之秋,在我们处境不大宽松时,我们更要努力拨出一份学习
11、所需的宁静。这里,我想再重复一遍学会找出学习的心态是应付考试最重要的秘诀,否则,再高的智商,再好的方法全是空的。5、认识学习与应试的统一性要是真的认为学习与考试是两码事,那肯定是在开玩笑。没有人会怀疑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拿金牌靠的主要是平时的训练水平。即使有时其它因素起了主导作用,那种事发生的概率很小,可以视为“误差”。我认为,考试的成绩主要是由学习的效果决定的。我承认我在考场上用了一些办法,但这些所谓的“技巧”是水平不够时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是不起决定作用的。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的实力。学习的过程才是主要的,考试合格是表象,基本掌握考试所要求的知识是本质,同时也是目的。学习和考试两者中,
12、学习是本。“应试教育”和“题海战术”可能可以解决考试问题,但通过合适的方法学习也能解决考试问题,而且是解决考试问题的根本办法。所以,考试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学习的问题,解决了学习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考试的问题。 二)应考CPA的总体学习方法1、确定学习的“次序”2、考CPA不要泛读有些考友喜欢先把书泛读一遍,然后再精读。CPA考试的试题偏难,对相关知识点考查得很细。根据这个特点以及我个人的经验,应付CPA这种考试,把书泛读一遍等于没有读,是浪费时间的行为。所以,我建议考友们,不要搞泛读,如果要读两遍就认真地读上两遍。我建议,考友们要努力做到只读一遍书。读一遍就要读细,否则即使读第二遍,我们仍然很可能
13、忽略读第一遍时忽略的问题。3、处理好教材和参考书的关系考题“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应该是大纲,是根据大纲编出来的教科书。我们不要为做题而做题,我们要为掌握方法及相关知识而做题题目多得浩如烟海,我们做到海枯石烂也做不完。4、不要盲目相信重点、押题。应考CPA的学习目标应该是要清楚地掌握大部分知识点。5、记录错误和知识的关键点就我的经验,对不懂、有疑问的东西,我画上一个符号;担心自己会忘、对理解有关知识点的关键之处,我也画上符号。我们画上符号的地方就是我们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财富,我们要珍惜善用,我每次考试前,就复习这些特别的地方。例如,在平时练习时,我们忘了把含增值税销售额换算成不含税销售额,我
14、们可以在一个特别的记录本记录“含税要换算成不含税”或记录“1001.17”,这样,在考试前,我们只需要一秒钟就能起到提醒自己的作用。6、“微观搞细”和“宏观搞定”不论我们看几遍书,做多少习题,最终一定要把书上的相关知识读清楚。所谓“清楚”就是要把书读“薄”,要觉得“尽在掌握中”。如果我们读完书回头看一眼目录觉得“很清楚”,觉得“成竹在胸”那么就可以了。我们读书之前看目录是一种陌生的感觉,认真读过以后,感觉肯定不一样。如果我们看到有些标题还是很陌生,不知道里面讲的是什么,那么,我们的学习肯定还不够,肯定有问题。认真学习教材、做一定量习题是“微观搞细”的过程,看看书上的目录是“宏观搞定”的过程。这
15、时,我们看目录,经常会有意外的收获。所以,读完一本教科书再回头看目录不仅是一种检验,而且是一个必要的学习步骤。7、把握好做习题的量根据指定教材编出来的习题,一般可以反映书上的有关知识。为了测试自己对书上知识的掌握程度或者习题多得做不完时,有一种方法可以供选用。我们可以对习题进行“抽样”,然后只做这些“样本”,“抽样”的办法可以根据情况,按题号进行选择,例如只做奇数或偶数题号的题,或只选题号为“3”或“5”的倍数的题目。如果翻开习题或是模拟试题时发现不少考题就在书上,那么,我们可以认为我们的学习是可以的,那些题目可能就可以不做了。如果我们把与某部分知识相关的习题样本完成得不错,也可以考虑不再做习
16、题了。这种方法类似于审计教材介绍的审计抽样技术。 8、学习考题一种有效的应试技术一般人认为,考过的题目不会再考,但根据我的经验,考过的试题很容易再考。学习考题还有一个依据考题一般能反映出知识体系的重点,即使我们不能读到考题,从学习的角度看,通过学习考题的方式把知识的重点复习一下也是很好的。“学习考题”时光看答案的效果不好,如果时间允许,我碰到模糊的问题会翻到教科书相关的地方仔细看看,我往往就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认识。9.考试结束后的一项学习程序考试结束后,我们可以把相关教科书翻一遍。这样可以印象深刻地掌握一些知识,可以知道命题者怎样整考生的。养成这个习惯以后,在书上。读到考题“的能力会越来越好这
17、是应考学习的一种重要感觉。所以,我们不要以为考试后翻书是无聊的行为。10.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不论考什么,最好不要以为自己有什么专长,考CPA更是这样。笔者以为,学习上“不能自满”并不是品德的要求,而是客观规律的要求。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不少会计方面的专业选手会在会计和审计考试中“意外”失手;有的人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却考不过经济法;有的人读的是税收专业却考不过税法;学理财的也有可能考不过财务成本管理。这些都不奇怪。其原因既不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难度超过了专业水平,也不是专业选手的水平低到没办法应付这种考试的地步。我想,原因主要在心态上,没有哀兵的心态自然就不会很认真地去准备了。所以,“哀兵必
18、胜”是很有玄机的。(三)其他CPA考试很难,要做好三年左右的时间考过的心理准备。每次报名以两门为宜,最多不超过三门。会计一般与审计同一年考比较好,但这两门课程这几年的通过率很低,容易打击考试信心,税法与经济法要求记忆的比较多,最好分开来考,财务管理计算量比较大,与高等数学和统计学比较相关。如果准备考职称和注册税务师,前者一般是每年五月下旬考试,后者一般六月下旬考试,与CPA考试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目前网络上有很多会计论坛(会计社区),去免费注册一个,进去看看也不错,可以及时了解考试动态,学习感想和学习方法,问题讨论等等。但千万不能沉迷于论坛,只能作为一种学习上的调节。有一句话说得好
19、,考试考高分的人,不会是论坛上的高手。考试学习,是对每个人业余时间和学习方法的一种博奕。如果你的学习方法很好,每次学习的效果也很不错,CPA的每门功课的学习时间也不能少于100小时,而且是要坚持到最后。复习过程,在于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在于一两天的努力,一小段时间的努力,需要长期的学习恒心。考试之前的突击也是十分不可取的,反而考试前的三四天要减少学习时间,保证睡眠时间,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以轻松的心情走进考场。也有考试之前的突击复习,在考场上应用到的,但如果你寄希望于此,那你通过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走进考场,记着一句话: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必须保持100%的信心。走出考场后,也记住这么一句话:当失败不可避免时,失败也是伟大的。不管是无悔自己还是后悔自己,都已经无济于事,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心情进入下一次考场,或者作别的事情。选择CPA,是为了改变自己,或者是为改变做准备。选择了CPA,就选择了一条艰辛之路,选择了一条寂寞之路,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不管结果如何,明年我们还得继续,还得更加的努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