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gtj-基础次梁的计算学习.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gtj-基础次梁的计算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gtj-基础次梁的计算学习.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GTJ2018-基础次梁的计算学习GTJ2018-基础次梁的计算学习从计算设置学新平法基础次梁的计算学习 基础次梁钢筋的计算主要是底部和顶部的贯通纵筋、底部非贯通纵筋、侧面纵向构造钢筋和箍筋的计算,算法主要来源于04G101-3。 一、算量基本方法: (一)、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 1、端部外伸时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 端部外伸时上部第一排纵筋和下部最底排纵筋伸至边缘弯折
2、,弯折长度为12*d;底部非底排纵筋伸至边缘即可;计算规则来源于平法16G101-3第85页和93页。在软件中是通过基础次梁节点设置第一项“基础次梁外伸构造”来设置,一共有四种方式可供选择。图001图0022、端部无外伸时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 端部外伸时上部第一排纵筋和下部最底排纵筋伸至边缘即可,弯折长度为12*d;底部非底排纵筋伸至边缘弯折15d;计算规则来源于平法16G101-3第93页。在软件中是通过基础次梁节点设置第一项“基础次梁外伸构造”来设置,有三种方式可以选择。图003图0043、基础次梁顶部有高差时纵筋的计算:下部纵筋连续通过支座;上部纵筋锚入支座,长度为max(12*d,bb
3、/2);计算规则来源于平法16G101-3第87页。在软件中是通过基础次梁节点设置第三项“基础次梁顶有高差构造”来设置。软件中有三种方式可以选择。图005图006 4、基础次梁底部有高差时纵筋的计算: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长度为max(12*d,bb/2);下部最底排纵筋伸入相邻梁内锚固,伸入长度为la;非底排纵筋伸入支座内锚固,伸入长度为la;计算规则来源于平法04G101-3第37页。在软件中是通过基础次梁节点设置第四项“基础次梁底有高差构造”来设置,在节点设置中输入放坡角度,底部钢筋计算时会按照角度计算斜长。图007图008 5、基础次梁支座两端宽度或者纵筋数量不同构造: 此节点来源于16
4、G101-3第87页。规范规定,当支座两端宽度不同时,上下部宽出的钢筋直锚。图009图010 6、跨内上部变截面构造: 软件给出两种算法均是常规算法。两种节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修改。 7、跨内下部变截面构造: 软件给出两种算法均是传统算法,高跨的下部钢筋刚入Lae,低跨的下部钢筋有两种构造,可以选择和修改8、底部非贯通纵筋: 基础次梁底部非贯通纵筋伸入跨内的长度为自柱中线向跨内延伸至L0/3位置,且不小于1.2L0+hb+0.5hc,hb为基础次梁截面高度,hc为支座宽,对于中间跨非贯通筋,L0取柱中线两边较大一跨的中心跨度值。计算规则来源于平法16G101-3第85页。 9、侧面构造
5、钢筋: 侧面构造钢筋以大写字母G打头注写,且对称布置,如G8B16,表示梁两侧共配置8根构造纵筋,每侧4根;侧面构造钢筋锚入支座内15*d即可; 10、箍筋: 基础次梁跨内的箍筋计算同框架梁,与框架梁不同的是,在基础次梁属性/其他属性中有箍筋是否贯通布置一项,默认为是,表示基础次梁在节点区默认也要布置箍筋,节点区内箍筋按梁端部箍筋设置;因此,端支座内箍筋根数计算公式为N=ceil(支座宽-bhc+起步-s加密)/s加密+1,中间支座箍筋根数计算公式为N=ceil(支座宽+2*起步-2*s加密)/s加密+1;选择否时,在节点区不布置箍筋。二、软件计算设置:1、基础次梁下部非通长筋伸入跨内的长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gtj 基础 计算 学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