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有关资料.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有关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有关资料.doc(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江苏省响水县实验小学吴素丽李云霞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课题研究的目的:要使学生参与课堂、并且是有效地参与课堂,关键还在于教师提问的效度,教师的提问必须是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提问,必须是有效的提问。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地提问,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要提高提问的效度,必须要从有效提问特点入手进行突破。课题研究的意义:提问是教学活动中一种常用的基本手段,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提问的解释是“提出问题来问”(多指教师对学生)。钱梦龙先生认为提问就是有目的
2、设疑。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而且能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师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教师教学的质量水平。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产生认知的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当中才可能实现创新。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使课堂提问科学而精彩、有效而有趣,使学生喜闻乐答。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语文教学质量提高之目标方可指日可臻。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3、开始于20世纪上半叶。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什么样的教师是有效教师(effective teacher)?对教师课堂提问技巧还没有作深入的研究。最早掀起课堂提问实证研究的是美国学者斯蒂文思(1912),他在调查中发现:美国中小学教师课堂上所提的66%的问题,属于直接从教科书上提取的记忆型的问题,教师不善于设计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这种提问的低效在近期另一项来自英美学者的调查中被进一步证实,而斯蒂文思认为,“有效课堂提问”是形成有效教学的核心,也就是说,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经过30年的努力,“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在国外已步入成熟
4、阶段,研究范畴包括:有效课堂提问的功能、策略、评价标准以及有效课堂提问与教学效果的关系等等。30年的研究,使教育研究者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认识到,有效课堂提问对于完善备课内容、优学过程、提高教学技能、检验教学效果都有重要作用,而且学者构建的研究体系还为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参与研究提供了基础,并使大家认识到,提问不应限于技术上的有效,还应追求先进教育理念上的有效、设计上的有效、语言上的有效、对整体课堂效果提升的有效等等。可以说,这项研究使教师的行动研究更加具体,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国,像“课堂提问研究”这种来自第一线的研究课题,虽然随着“校本研究”在中小学的普及,参加人数
5、和课题数量有了很大增加,如:南京晓庄学院附中张小英的提高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提问和南京考棚小学课题组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研究,但在研究内容的深度、广度、系统性特别是得到教育专家重视的程度等方面,都远不如人意报项目,难以上档次;发论文,不如一些宏观的理论研究容易上核心或重要刊物。因此,这类研究多数的结果是“熊瞎子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难成气候,更难得到理论方面的指导与提升。三、课题研究目标(1)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引导教师转变观念;通过研究不但让教师观念转变并认识到位,而且促进教师课堂提问效率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2)从教学方式的变革入手,转变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现状;通过调查当前小学课
6、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分析教师有效提问和无效提问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探索出一套教师课堂高效提问的技巧及策略,促进教师专业的快速发展,实现真正的高效教学(3)关注交往与沟通,构建高效的课堂;通过教师各种途径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课堂提问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4)以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行动研究为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形成各种成果材料,为成果的推广提供范例。四、研究内容(1)小学课堂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通过文献研究,设计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和课堂观察记录表等研究工具,采用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法,了解小学教师课堂提问的基本情况,形成调查报告。(2)小学课
7、堂高效提问参照标准的研定(3)小学课堂高效提问的策略研究。小学教师高效提问的策略研究小学课堂学生高效提问的策略研究搜集典型的教学课例,通过课例研究、课题组研讨、专家指点等途径,形成合理把握课堂提问主要经验,提炼出优化建议,形成优化策略。五、课题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拟采用以下方法:(1)调查研究法:利用问卷、了解、交谈、现场观察等形式,对研究前、中、后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现状进行对比,为研究提供事实依据。(2)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有效提问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3)文献研究法:阅读、研究、分析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与策略、对话式教学、新课改的相关理论资料,指导课题的科学研
8、究和实践操作。(4)经验总结法:鼓励教师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5)个案研究法: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片段等进行个案研究,并从中提炼出共性的结论。六、课题研究的创新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试想探索一条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为学生一生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并且通过本次课题的研究,我们教师掌握有效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在日后的教学中运用。其主要创新点是运用多种途径,通过活动开展总结有效提问的策略,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七、理论意义与研究价值如何改进小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提问效率是时下炙热的话题。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
9、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它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提问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提问能力会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展开,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八、研究基础参加本课题组的核心成员是由学校语文、数学教研组长、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县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县小学语文教学能手、县品德学科带头人、校数学备课组长等学校一线教学骨干成员组成的一支科研队伍,他们都具有本科学历,平均年龄35岁。他们都是学校的教学和教科研骨干力量,近几年来课题组成员有二十多篇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获奖,有的还在盐城市语文、盐城市品德与社会、数学教学展评研讨活
10、动中获一、二等奖,多人在县、校开设过公开课并在评比中获过奖。本课题在此次申报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在进一步总结已有经验基础上,查阅并学习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了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立足教学实际,深入到周边学校教师学生中间,开展调查研究,详细了解目前小学课堂提问现状。课题组还召开讨论会,进一步修改完善且细化了研究方案,确定了本课题研究范围,理清了研究思路,限定了研究内容。因此本课题研究思路、方向都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方向,理论依据充分、科学,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针对性。课题组成员还完成了本课题研究所必须的基础工作。九、预期成果预计阶段性成果:1.课题研究方案2.调查、实验报告3
11、.课题研究案例、论文4.中期研究报告最终研究成果:1.研究成果集2.教学案例集3.教学论文集4.结题报告十、研究进度本课题研究拟订三年(2011.4-2014.4)时间完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2011.4-2012.3)(1)确定课题研究方向,收集有关信息,设计研究方案。(2011.4-2011.5)把课堂有效提问作为研究方向,发动课题组老师搜集有关课堂有效提问方面的资料,设计好课堂提问研究方案。(2)发动课题组老师积累课堂有效提问案例,每人至少3个。(2011.5-2011.6)召开全校语文、数学教研组会议,发动全组同志讨论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并对课题组老师提出要求,每人至少
12、积累3个课堂提问案例。同时向全校老师发出号召,欢迎他们踊跃参与。(3)针对案例,进行合作研究,总结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2011.6)根据收集的案例,集中课题组成员进行归类分析总结,对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进行完善和改进,同时动员课题组同志发表论文。(4)作好课题立项申报工作。(2011.6)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整理有关材料,写好开题报告,做好课题立项申报工作。2.实施阶段(2012年4月2013年4月) (1)启动课题研究,课题组长制定阶段达成目标。(2012.6)启动课题研究,课题组长拟定阶段计划,要扎实认真地做好研究工作,调控研究的有效开展。(2)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研讨活动,总结交流,及
13、时修正研究思路,阶段成果展示,撰写中期评估报告。(2012.12)定期开展研讨课和举办与课题有关的理论讲座。搞好阶段性总结,收集阶段成果,整理实验过程中的档案资料,积极撰写经验论文。(3)以点带面,在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上,在全校推广实验。(2013.1)分年级进行小学课堂公开教学活动,对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进行检验,欢迎全校老师提出改进意见,最终写成经验论文。(4)召开课题组全体研究人员会议,总结得失,调整计划,部署下阶段工作。(2012.4)由吴素丽老师负责,牵头课题组全体研究老师,召开第二阶段总结会,交流经验教训,进行论文汇总,根据本阶段研究情况,对下一阶段研究计划进行微调,对下一阶段工作进
14、行再分工。3.总结阶段(2013年4月2014年4月)(1)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指导由李云霞老师全面负责,邀请县市教科研部门领导参加我们的中期汇报会,并请与会专家对我们的研究提出宝贵的建议。(2013.6)(2)课题组继续研究,策划论文集,整理和汇编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原始资料及分析材料,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总结结论,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收集整理论文等。(2013.12)由吴素丽老师负责,将课题前期的全部研究结果进行汇总,为课题结题的研究报告的撰写做好整理收集工作,同时完善课题理论框架,完成课题结题报告的初稿。(3)请上级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鉴定,举行课题结题会议。由吴素丽老师负责,李云霞老师牵头
15、,邀请上级教科研部门的专家对课题研究结果进行鉴定,举行课题结题会议。(2014.4)二、开题报告要点说明(1.课题题目、2.研究目标及内容、3.研究方法、4.课题组成员及分工、5.研究计划进度、6.申请经费及经费用途、7.阶段性和终期成果等,限3000字,可加页)课题题目:小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1.小学课堂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通过文献研究,设计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和课堂观察记录表等研究工具,采用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法,了解小学教师课堂提问的基本情况,形成调查报告。2.小学课堂高效提问参照标准的研定3.小学课堂高效提问的策略研究。小学教师高效提问的策略研究小学课堂
16、学生高效提问的策略研究搜集典型的教学课例,通过课例研究、课题组研讨、专家指点等途径,形成合理把握课堂提问主要经验,提炼出优化建议,形成优化策略。课题的预期目标:1.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引导教师转变观念;通过研究不但让教师观念转变并认识到位,而且促进教师课堂提问效率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2.从教学方式的变革入手,转变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现状;通过调查当前小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分析教师有效提问和无效提问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探索出一套教师课堂高效提问的技巧及策略,促进教师专业的快速发展,实现真正的高效教学3.关注交往与沟通,构建高效的课堂;通过教师各种途径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课堂提问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17、。4.以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行动研究为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形成各种成果材料,为成果的推广提供范例。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利用问卷、了解、交谈、现场观察等形式,对研究前、中、后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现状进行对比,为研究提供事实依据。2.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有效提问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3.文献研究法:阅读、研究、分析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与策略、对话式教学、新课改的相关理论资料,指导课题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操作。4.经验总结法:鼓励教师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5.个案
18、研究法: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片段等进行个案研究,并从中提炼出共性的结论。课题组成员及分工:1.制订实验方案:吴素丽2.组织理论学习:李云霞3.进行问卷调查:徐永成樊启丽4.搜集文献资料:、殷凌云朱延东5.课堂教学实践:蔡小梅陈琴6.进行实验推广:季昊然王小燕徐学云7.开展中期评估:李云霞、唐广灯8.收集整理研究成果:潘晓婧范丽娟9.分析、总结,撰写实验报告:吴素丽、李云霞、研究计划进度:本课题研究拟订三年(2011.4-2014.4)时间完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2011.4-2012.3)(1)确定课题研究方向,收集有关信息,设计研究方案。(2011.4-2011.5)把课堂有效
19、提问作为研究方向,发动课题组老师搜集有关课堂有效提问方面的资料,设计好课提问研究方案。(2)发动课题组老师积累课堂有效提问案例,每人至少3个。(2011.5-2011.6)召开全校语文、数学教研组会议,发动全组同志讨论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并对课题组老师提出要求,每人至少积累3个课堂提问案例。同时向全校老师发出号召,欢迎他们踊跃参与。(3)针对案例,进行合作研究,总结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2011.6)根据收集的案例,集中课题组成员进行归类分析总结,对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进行完善和改进,同时动员课题组同志发表论文。(4)作好课题立项申报工作。(2011.6)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整理有关材
20、料,写好开题报告,做好课题立项申报工作。2.实施阶段(2012年4月2013年4月) (1)启动课题研究,课题组长制定阶段达成目标。(2012.6)启动课题研究,课题组长拟定阶段计划,要扎实认真地做好研究工作,调控研究的有效开展。(2)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研讨活动,总结交流,及时修正研究思路,阶段成果展示,撰写中期评估报告。(2012.12)定期开展研讨课和举办与课题有关的理论讲座。搞好阶段性总结,收集阶段成果,整理实验过程中的档案资料,积极撰写经验论文。(3)以点带面,在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上,在全校推广实验。(2013.1)分年级进行小学课堂公开教学活动,对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进行检验,欢迎全校老
21、师提出改进意见,最终写成经验论文。(4)召开课题组全体研究人员会议,总结得失,调整计划,部署下阶段工作。(2012.4)由吴素丽老师负责,牵头课题组全体研究老师,召开第二阶段总结会,交流经验教训,进行论文汇总,根据本阶段研究情况,对下一阶段研究计划进行微调,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再分工。3.总结阶段(2013年4月2014年4月)(1)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指导由李云霞老师全面负责,邀请县市教科研部门领导参加我们的中期汇报会,并请与会专家对我们的研究提出宝贵的建议。(2013.6)(2)课题组继续研究,策划论文集,整理和汇编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原始资料及分析材料,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总结结论,撰写课题研
22、究报告,收集整理论文等。(2013.12)由吴素丽老师负责,将课题前期的全部研究结果进行汇总,为课题结题的研究报告的撰写做好整理收集工作,同时完善课题理论框架,完成课题结题报告的初稿。(3)请上级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鉴定,举行课题结题会议。由吴素丽老师负责,李云霞老师牵头,邀请上级教科研部门的专家对课题研究结果进行鉴定,举行课题结题会议。(2014.4)经费分配:1.前期准备和文献调查50元2.课题研究学习资料参考书等费用300元3.教师培训学习费用500元4.实验费用400元 5.案例集印刷费100元6.会议支出100元7.专家论证费400元预计阶段性成果:1.课题研究方案2.调查、实验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课题 研究 有关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