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刀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方刀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刀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书.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方刀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书【精品文档】第 16 页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方刀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设 计 者: 指导教师: 2014年 6 月 日内蒙古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方刀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内容:1、零件图 1张 2、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套 4、夹具结构设计装配图 1张 5、夹具结构设计零件图 1张 6、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班 级:学 号:学 生:指导教师:2014年 6 月 日一 序 言机械工业是一种基本工业形式,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它关系到国计
2、民生的方方面面。近年来机械工业领域向着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方向发展,数字化,自动化水平日益提高。同时由于机械工业的发展,其他各工业部门也向着高深度迈进,机械工业的发展日趋重要。机械制造过程及检测,检验中,都要使用大量的夹具。为了达到提劳动效率,提高加工精度,减少废品,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改善操作的劳动条件,如何设计好夹具则成了机械制造的一项重要任务。机床夹具是夹具中的一种,将其固定到机床上,可以使被加工件对刀具与机床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并克服切削力的影响。使加工顺利进行。机床夹具分为通用夹具和专用夹具两种。夹具设计中的特点:1 夹具的设计周期较短,一般不用进行强度和刚度的计算。2 专
3、用夹具的设计对产品零件有很强的针对性。3 “确保产品加工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夹具设计工作的主要任务,加工质量包括被加工表面的本身精度和位置精度,后者主要用夹具来保证。4 夹紧装置的设计对整个夹具的结局有具定性的影响。设计一个好的夹具可以减少废品率。因此,夹具设计要保证以下几个条件:1 夹具的结构应与其用途及生产规模相适应。2 保证工件的精度。3 保证使用方便与安全。4 正确处理作用力的平衡问题。5 注意结构的工艺性,便于制造和维修。注意夹具与机床、辅助工具、刀具、量具之间的联系。6在机械制造中,为了适应新产品的不断发展要求。因此,夹具计过程中有朝着下列方向发展的趋势:(1) 发展通用夹具的
4、新品种A由于机械产品的加工精度日益提高,因此需要发展高精度通用夹具。B广泛的采用高效率夹具,可以压缩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2) 发展调整式夹具(3) 推广和发展组合夹具及拼拆夹具。(4) 加强专用夹具的标准化和规范化。(5) 大力推广和使用机械化及自动化夹具。(6) 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来设计和制造夹具。本设计属于工艺夹具设计范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在零件的加工制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工艺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零件的加工质量及生产成本,在设计中为了适应中批批量的生产情况,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在设计中所采用的零件尽量采用标准件,以降低产品的生产费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
5、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希望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今后从事的职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个人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教。二 零 件 的 分 析(一方刀架的作用是通过用螺钉的紧固作用在机床上快速的实现车刀固定,夹紧、转换,为车工提供方便,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辅助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二)零
6、件的工艺分析 从方刀架这个零件所给零件图可以看出,其主要有两组加工表面,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将这两组表面分述如下: 1、以左端面为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4个直径为15mm的螺栓孔,尺寸为25mm的孔。 2、以右端面为加工表面 这一组的加工表面包括:8个12mm的螺纹通孔,尺寸为35的孔及倒角。 这两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1)两轴孔之间的平行度为0.008;(2)左端面相对于孔25mm表面的垂直度为0.015,左端面的平面度为0.008;(3)定位销孔对轴孔的平行度为0.01。三 工 艺 规 程 设 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钢,有较好的刚度和
7、耐磨性,零件的轮廓尺寸135mm135mm82mm,可以采用锻件,这样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生产,提高生产率。(二)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不但使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对保证加工余量的均匀分配和加工表面与非加工面(作为粗基准的非加工面)的位置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如图1所示,零件的毛坯锻造时其两端面难免有平行度的误差。加工时若以小端面A作为粗基准定位,则加工后大端面C能够与小端面平行,可以保证零件壁厚均匀,但却保证不了A、B
8、两面的厚度及B、C两面的厚度;若以大端面C作为粗基准定位,A面作为非配合表面的要求不高,这样以配合表面作为基准可以提高零件的精度,满足要求。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我们要加工的零件必须保证壁厚均匀,对加工余量没有特殊要求,所以可以选择以大端面做为粗基准。 精基准的选择:选择精基准时,应重点考虑如何减少工件的定位误差,保证加工精度,并使夹具结构简单,工件装夹方便。有任务书中给定的零件图上可以看出零件的设计基准是左端面,如果我们选择左端面做为精基准,符合基准重合的原则,同时又可以保证右端面和压刀槽端面的精度要求,符合基准统一的原则,而且装夹也很便。故选择左端面作为精基准。(三)制定工艺路线 拟订工艺路线
9、是工艺规程设计的关键步骤。工艺路线的优略,对零件的加工质量、生产率、生产成本以及工人的劳动强度,都有很大影响。通常情况下,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 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中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1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1:粗车右端面。 工序2:粗车左端面。工序3:半精铣右端面。工序4:半精铣左端面。工序5:钻、镗25mm孔及倒角1.545。工序6:磨25mm孔及左端面定位,磨右端面保证尺寸39mm。工序7:以右端面定位,磨
10、左端面保证尺寸72mm和18mm。工序8:以25mm孔及左端面定位,磨四侧,保证尺寸。 工序9:钻、扩415mm的孔。 工序10:钻810mm的螺栓孔,攻丝。工序11:钻扩10mm,其入口深18mm处,扩至10.2mm,攻螺纹M-126H。 工序12:终检。 2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1:粗铣左端面。 工序2:粗铣右端面,半精铣右端面,倒角1.545。工序3:精铣左端面,倒角1.545。 工序4:钻通孔 22mm,镗35mm孔,切内槽38mm2mm,倒角。粗镗25mm孔,精镗,金刚镗孔25mm至图样尺寸。 工序5:倒左端面25mm孔处倒角 145。 工序6:粗铣四方,精铣四方。 工序7:铣四方压刀
11、槽,精铣D面至尺寸。工序8:车环形槽。工序9:钻铰4-15mm孔。工序10:钻8-M12-6H通孔小径。 工序11:攻8-M12-6H螺纹。 工序12:钻铰螺纹低孔M12-6H。 工序13:攻M12螺纹,深18mm。 工序14:终检。 3两种工艺路线方案的比较上述两个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是以右端面为粗基准,先铣右端面,然后以右端面粗基准铣左端面,然后再以大端面定位,进行孔的加工;而方案二是以左端面为精基准,先铣左端面,再以左端面为基准铣右端面,最后进行孔的加工。方案一以右端面粗基准,保证了零件壁厚均匀及平行度的技术要求,装夹次数也较多,但是左端面没有进行精加工,从而不能保证右端面这一配合表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刀架 零件 机械 加工 工艺 规程 夹具 设计 说明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