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类判断题.doc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类判断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类判断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类请判断以下题目的正误并改正。1、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2、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3、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4、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5、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上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6、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7、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2、。( )8、致仕本义是指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9、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10、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11、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12、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13、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14、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
3、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15、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16、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17、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18、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致仕”。古代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19、“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以及科举取仕。( )20、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
4、生。( )21、致仕,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六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22、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 )23、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24、太守,又称郡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官职,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官。( )25、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 )26、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是掌管刑法、狱讼等事务的官署。( )27、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28、大理寺为掌管刑狱
5、的官署。掌管名为大理寺卿。北齐始设,后历代相沿,明清时与刑部、督察院为三法司,会同处理重大司法案件。( )29、巡抚是中国明清时期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权、民权。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 )30、郎中令,是皇帝的侍从护卫官,主要掌管宫殿门户等,属于九卿之一。虽然级别不算很高,但是多为皇帝的亲信之人担任。( )31、尚书省,是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中央政府最高权利机构之一。( )32、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史、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文化 常识 官职 判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