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精品文档】第 5 页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北京地坛医院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症出血热(HRFS)。鼠为主要传染源,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疫情最重,流行趋势是老疫区病例逐渐减少,新疫区则不断增加。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属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根据血清学检查,汉坦病毒属至少可分为八型,我国流行的主要是型(野鼠型)和型(家鼠型)病毒。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为2.54.3。目前多数人认为此病发病机制是病毒源性损伤为主,同时亦存在病毒免疫损伤。
2、主要损害毛细血管内皮,病损表现为水肿、炎性单核细胞渗出及出血。临床以发热、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资料 在流行季节、流行地区,有鼠类接触、食用鼠类污染的食物史,或发病前1周至2个月曾到过疫区。2. 临床表现 潜伏期442天,一般为714天,以2周多见。典型病例临床上有下述5期经过。2.1 发热期 多数以突然发热起病,少数起病较缓,有头痛、纳差、乏力、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体温在12日内升至3940,以稽留热和弛张热为主,持续37天,常伴有头痛、腰痛及眼眶痛(“三痛”)等。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多数病人出现“三红”(颜面、颈
3、部及上胸部潮红)。有的咽部及悬雍垂充血。常于前胸、颈、腋下等部位可见淤点或索状、簇状淤斑。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或正常。23天起出现尿蛋白。末梢血异常淋巴细胞亦可增多。2.2 低血压休克期 病程第46天,病人出现心慌、多汗、血压下降、脉压减小。休克发展很迅速。此期“三痛”、淤点、淤斑更明显,白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增多。随血液浓缩而红细胞压积增高,血红蛋白上升,但血小板及补体成分下降。尿量减少,尿蛋白增加,尿管型出现。少数病人可合并DIC,休克顽固者常有明显出血倾向。个别病人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表现为呼吸窘迫,血氧明显下降。少数重症可并发惊厥、谵妄或昏迷。轻者此期呈一过性血压下降,
4、重者长达8天,一般13天。2.3 少尿期 病程第58天病人进入少尿期(每日尿量少于500ml)甚至无尿(每日尿量少于50ml),尿蛋白、细胞及管型增多,并可出现管状或尿膜。由于肾实质受损,病人出现氮质血症,头痛、恶心、呕吐加重,血尿素氮(BUN)上升。由于排尿量减少,同时渗至血管外的体液此时大量回吸收而血容量增加,出现充血性心衰、肺水肿或分流性内脏出血等高血容量的临床表现。也可由于内脏病变或DIC引起内脏腔道出血,以消化道、腹腔、肺部及颅内出血较多见。还有的并发脑水肿或电解质紊乱及心衰等。如若合并肺炎、败血症则预后更差,所以此期病死率最高。 此期时间短者1天,长者可达10余天,一般25天。2.
5、4 多尿期 一般到病程的12天前后即开始恢复排尿。由移行期进入多尿期的标志是24小时尿量3000ml以上。每日尿量最多可超过10000ml,持续时间多为2周左右,个别长达数月以上。随着尿液大量排出,高血容量、尿毒症,酸中毒等症状逐渐缓解。此期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和继发感染。2.5 恢复期 尿量每日恢复到2000ml以内,尿比重及BUN等正常而进入恢复期。病人精神、食欲基本恢复,少数病人仍可有乏力、多汗、心悸、血压偏高等现象。出血热的典型病例可呈现上述5期,但轻者可跳期,如仅有发热及多尿期,跳跃者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而重者可多期重叠,其病情重,持续时间长,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较高。临床上依据
6、病程中发热高低、中毒症状轻重、出血、肾损程度及并发症的情况可将本病分为轻、中、重、极重和不典型五型。轻型:体温39以下,中毒症状轻,无明显出血,肾损害轻,无休克和少尿。中型:体温3940,中毒症状较重,有明显出血、休克和少尿期,尿蛋白+。重型:体温40,中毒症状及渗出征严重,可出现中毒性神经精神症状。有皮肤瘀斑腔道出血,出现休克,少尿持续5日以内或无尿2日以内。极重型:在重型基础上并出现以下六项病变之一者,包括难治性休克,有重要脏器出血,少尿超出5日或尿闭2日以上和BUN超出42.84 mmol/L,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出现脑水肿、脑出血或脑疝等并发症,严重感染。非典型:发热38以下,皮肤粘
7、膜可有散在出血点,尿蛋白,血、尿特异性抗原或抗体阳性者。 3. 辅助检查3.1 血清Ig检测 IgM 早期检测IgM可确定诊断,IgG为恢复期抗体,并可持续阳性,当个别IgM阴性时,第二周有4倍上升亦提示为现行感染。 病毒 可用特异形抗体作免疫电镜检测,在新的疫区或特殊需要时进行,作病原确珍。 病毒核酸检测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病毒核酸。 3.2 常规检查 血象 白细胞总数早期正常或偏高,第3病日后逐渐升高达1530109/L。异型淋巴细胞于12病日出现,46病日增加,达7%以上有利于本病诊断,15%以上多属重型,少数危重者可达50%以上。血小板于第2病日开始减少,休克期与少尿期达最低值
8、,危重者可在5.0109/L以下,并有异型和巨血小板出现,于多尿早期回升。 尿常规 尿蛋白是肾脏损害的重要特征,在第2病日出现,进展迅速。危重者尿蛋白达+(3.5g/d),多尿初期开始减少,至多尿后期和恢复期转为阴性。尿沉渣镜检可见红、白细胞、小圆或梨状上皮细胞、管型和病毒包涵体等。重症病人尿中有膜状物。 血液生化检查 发热期和低血压休克期血钾偏低,而少尿期肾功能衰竭伴酸中毒时则升高,多尿期又复降低。血钠和氯化物在全病程均降低,以少尿期最明显。除发热期外二氧化碳结合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血尿素氮与血清肌酐于低血压休克期即可升高,少尿期和多尿早期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升高程度和速度与病情成正比。
9、ALT、CK、T-BIL等均可升高。 凝血功能检查 高凝期出现凝血时间缩短,消耗性低凝血期则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进入纤溶抗进期则出现纤维蛋白降解物(FDP)升高。3.3 其他 心电图出现高、低钾表现,胸片出现肺淤血、肺水肿表现。 4. 鉴别诊断正确诊断流行性出血热应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目前我国出血热新疫区不断出现,新疫区、非疫区基层医务人员对此病缺乏警惕性,造成此病误诊率非常高。应根据各个病期不同病情的主要表现与下列疾病鉴别: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急性肾炎;急腹症;其他:大叶性肺炎、伤寒、钩端螺旋体病及急性细菌性痢疾等发热性传染病。合并黄疸及肝功异常者,注
10、意与其他病毒性肝炎相鉴别,但后者早期无休克表现,白细胞及尿常规亦无异常。腹痛应与外科急腹症鉴别。 防范误诊措施包括提高对出血热早期诊断意识;注意出血热特有的“三红”、“三痛”表现;仔细查体;注意血、尿常规检查;密切观察临床经过;血清学特异性抗体检查。【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做好“三早一就”(即早发现病人、早休息、早治疗,及就地有条件的单位治疗),把好防治“四关”(休克、出血、肾衰、感染)。1. 发热期的治疗1.1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补充热量、维生素及液体,维持稳定内环境,每日输注平衡盐液和葡萄糖盐水500ml左右。2.2 改善中毒症状 体温高者应物理降温,中毒症状重者,每日给以泼尼松( 氢化
11、考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呕吐频繁者给予灭吐灵10mg肌注或吗叮啉10mg口服。3.3 抗病毒药及免疫调节剂 利巴韦林每日1g,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点,疗程57日。免疫调节剂干扰素100万IU肌注,胸腺肽100mg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点,疗程57日。4.4 预防DIC 适当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或丹参注射液静点,预防DIC的发生。2. 低血压休克期的治疗 本期主要矛盾是容积性低血压。治疗是积极补充血容量,注意纠正酸中毒和改善微循障碍。2.1 补充血容量 应掌握早期、快速、适量的原则。争取4小时内血压稳定。选择功能合适的液体至关重要,主要应从电解质、渗透压、pH值以及
12、热量补充四方面考虑,常用液体应以平衡盐为主,切忌单纯输入葡萄糖液。平衡盐以复方醋酸钠液较好。如无该液可按液体的渗透压、电解质及酸碱度与血液接近平衡的原则酌情使用其他液体,如林格液(pH为5)等。为更好地维持血液渗透压及疏通微循环,可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一般按3:1的晶胶比例,先晶体后胶体的原则输注。胶体溶液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甘露醇、血浆和白蛋白。输液速度主要取决于血压高低,一般先以较快速度推注使血压回升,然后逐步减速并维持24小时以上。2.2 纠正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主用5%碳酸氢钠溶液,每次5ml/kg,根据病情每日14次,此溶液不但能纠正酸中毒尚有扩容作用。2.3 血管活性药物与肾上腺皮
13、质激素的应用 在大量补液、纠正酸中毒后血压仍不回升者,可酌情使用重酒石酸间羟胺(阿拉明)及多巴胺各20mg加于100200ml溶液中静脉滴注或山茛菪碱(654-2)0.30.5mg/kg静脉注射。同时亦可用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滴注。2.4 心功能不全者可注射毛花苷C:0.4mg。2.5 并发ARDS者则减少或停止补液,给呼气末正压给氧(PEEP)以提高血氧浓度。3. 少尿期的治疗 本期主要是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尽早进入多尿期。主要治疗措施:3.1 利尿 呋喃苯胺(速尿),开始20mg静脉推注,最多可增到每次200300mg,46小时重复一次。为鉴别肾性或肾前性少尿,可
14、静脉推注20%甘露醇100150ml,观察3小时尿量若少于100ml,则为肾实质损害所致少尿,宜严格控制输入量。3.2 导泻和放血疗法 可排出肠内容物及水分以延缓尿毒症发展及高血容量,可口服甘露醇25g或硫酸镁,每日23次。亦可用番泻叶或大黄、芒销等中药导泻应用12日可取得一定效果。对少尿伴高血容量综合征所致心衰、肺水肿患者可以放血300400ml,此疗法目前已少用。3.3 透析及床旁血滤(1)透析的作用 降低或延缓氮质血症发生,以赢得时间使病人进入多尿期;通过透析纠正或防止血电解质的紊乱;调节体液,控制高血溶量,防止心衰、肺水肿的发生。(2)透析指征 少尿5日或无尿2日;高血容量综合征经保守
15、治疗无效,出现心衰肺水肿、脑水肿及肠道大出血者;血尿素氮与血清肌酐高于正常45倍以上;血钾6.5mmol/L用一般方法不能缓解者;进入少尿期后,病情进展迅速,早期出现严重意识障碍,持续性呕吐、大出血、尿素氮上升迅速,应尽早透析。(3)常用方法 血液透析:效果好,可多次重复,但要有血透析机设备;腹膜透析:注意无菌技术,防止感染发生,并且有腹腔出血及腹膜炎者禁用;结肠透析。(4)床旁血滤 如患者病情极其危重可以采用床旁血滤。3.4 对症治疗 高血容量、心衰、肺水肿及分流性腔道出血是本期险症,应在休克后期血压回升时即予预防。防止输液过量、必要时应停止输液、加强利尿。如收缩压超过20.0kPa(150
16、mmHg)可酌用血管扩张剂、冬眠灵、酚妥拉明。如出现肺水肿先兆,收缩压24.0kPa(180mmHg),情况紧急时可及时从静脉放血300ml以减轻心肺负荷,缓解病情。为减少蛋白分解,延缓尿每症发生,尽量补充热量,亦可肌内注射苯丙酸诺龙,每次25mg,每日1次。4. 多尿期的治疗4.1 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防止脱水及电解质紊乱。4.2 逐步恢复正常饮食、补充维生素及其他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但蛋白质只宜逐步增加,以防止多尿性氮质血症。4.3 防治继发感染。5. 恢复期的治疗 无需特殊治疗,但应注意休息,恢复机体功能,定期复查肾功能、血压和垂体功能,如有异常及时治疗。6. 疑难情况处理6.1 休克 迅速
17、补充平衡盐类液体,并保持血压于基本正常范围,监测中心静脉压。为稳定血压可静滴低分子右旋醣酐500ml,12次/日。个别顽固性不可逆休克,可输血浆纠正休克。6.2 大出血 多为腹腔、肠道或鼻出血,应针对原因抢救。高血容量分流出血 降低血压,可用血管扩张药,必要时放血300ml,辅以镇静,止血药物。DIC纤深出血 分别给肝素及6-氨基已酸静滴治疗。6.3 合并二重感染 如肺炎、感染性腹泻及败血症等,应做到:早发现,早用杀菌足量抗感染药。抗感染药应是非肾损药,如III代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而忌用氨基糖苷类。6.4 自发性肾破裂 一旦出现自发性肾破裂,应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血压和脉搏变化,结合B超检查发现,以便作出是内科保守治疗还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填空题1.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是 。2.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中“三红”是指 、 及 ,“三痛” 是指 、 及 。3. 典型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分为 、 、 、 、 五期。4. 流行性出血热治疗中做好“三早一就”是指 、 、 及 ,把好防治“四关” 是指 、 、 、 。5. 低血压休克期补充血容量应掌握 、 、 的原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