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2).doc
《水质工程学(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质工程学(2).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1.2.3.4.5.6. 水质工程学(2)【精品文档】第 9 页7. 污水:(1)物理指标:水温、色度、臭味、固体含量及泡沫(2)化学指标:无机物指标:酸碱度、氮、磷、无机盐类及重金属离子有机物指标:BOD、COD、TOD、TOC8. 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9. COD:用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为CO与HO所消耗的氧量。10. TOD: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11. TOC:指水体中溶解性和有机物含碳的总量。12. 为什么用BOD:由于有机物的生化
2、过程延续时间很长,而5d的生化需氧量约占总碳氧化需氧量的70%80%;20d以后的生化反应过程速度趋于平缓。在工程实用,20d时间太长,故用5d生化需氧量BOD作为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综合浓度指标。13. CODCr和CODMn:(1)CODCr:用重铬酸钾氧化,重铬酸钾氧化能力极强,可以比较完全地氧化水中各种性质的有机物。所以常用CODCr。(2)CODMn:用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14. 可生化性评价:(1)BOD/COD比值,一般大于0.3,可采用生化处理法(2)改善方法: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通过混凝;溶解性大分子有机物通过厌氧化变成小分子有机物1. 水体污染:排人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
3、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性质发生变化,使水体固有生态系统和功能受到破坏。2. 水体自净:(1)定义:污染物随污水排人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的现象 (2)机理:物理净化作用: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稀释、混合、沉淀与挥发,使浓度降低,但总量不减化学净化作用: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合成、吸附凝聚(属物理化学作用)等过程,使存在形态发生变化及浓度降低,但总量不减生物化学净化作用: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水生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其存在形态发生变化,有机物无机
4、化,有害物无害化,浓度降低,总量减少。3. 氧垂曲线:(1)定义:有机物排入河流后,被水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同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污水排入后,溶解氧曲线呈悬索状下垂(2)功能:用于分析受有机物污染的河水中溶解氧的变化动态,推求河流的自净过程及其环境容量,进而确定可排人河流的有机物最大限量推算确定最大缺氧点即氧垂点的位置及到达时间,并依此制定河流水体防护措施。4. 环境容量: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条件下,水体所能接受的最大允许污染物的负荷量5. 一、二、三级处理工艺流程:(1)一级:包括格栅、沉砂和初沉。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2)二级:包括生物处理设备,二次沉淀池和消毒。主要
5、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3)三级:是在一级、二级处理后,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磷和氮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4)深度处理:包括混凝、沉淀、过滤、膜分离等工艺。达到污水回用或其他目的。6. 三级处理跟深度处理区别:三级处理常用于二级处理之后。而深度处理则以污水回收、再用为目的,在一级或二级处理后增加的处理工艺。1. 物理处理的方法及用处:筛滤截留法:筛网、格栅、滤池与微滤机等 重力分离法:沉砂池、沉淀池、隔油池与气浮池等 离心分离法:离心机与旋流分离器等。2. 格栅设在污水渠道、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或污水处理厂的端部;沉砂池设在泵站、倒虹管前;初沉设在生物
6、处理前,二沉池设在生物处理后3. 沉淀类型:自由沉降:当悬浮物质浓度不高时,在沉淀的过程中,颗粒之间互不碰撞,呈单颗粒状态,各自独立地完成沉底过程 絮凝沉淀:当悬浮物质浓度约为50500mg/L时,在沉淀过程中,颗粒与颗粒之间可能互相碰撞产生絮凝作用,使颗粒的粒径与质量逐渐加大,沉淀速度不断加快 区域沉淀:当悬浮物质浓度大于500mg/L时,在沉淀过程中,相邻颗粒之间相互妨碍、干扰,沉速大的颗粒也无法超越沉速小的颗粒,各自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并在聚合力的作用下,颗粒群结合成一个整体向下沉淀,与澄清水之间形成清晰的液固界面,沉淀显示为界面下沉 压缩:区域沉淀的继续,即形成压缩。颗粒间互相支承,上层
7、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挤出下层颗粒的间隙水,使污泥得到浓缩。4. 理想沉淀池的三点假设条件: (1)污水在池内沿水平方向做等速流动,水平流速为v,从入到出口的流动时间为t(2)在流入区,颗粒沿截面AB均匀分布并处于自由沉淀状态,颗粒的水平分速等于水平流速v(3)颗粒沉到池底即认为被去除5. 表面负荷: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面积的流量表面负荷在数值上等于颗粒沉速。6. 浅池理论:池长和池中水平流速不变时,池深越浅,可被沉淀去除的悬浮物颗粒越小,去除率越高。1. 活性污泥法:(1)基本工艺流程: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2)曝气作用:向混合液充氧以提供混合液中好氧微生物的生理需求 使曝气池中
8、的污水、活性污泥处于剧烈混合、搅动的状态,使活性污泥微生物与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触2. 活性污泥:(1)定义:污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曝气后,水中会产生一种以好氧菌为主体的黄褐色絮凝体,它主要是由大量繁殖的以细菌为主体的微生物所构成,这种污泥就是活性污泥(2)物质组成: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 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物的菌体残留物 由原污水挟入夹杂于活性污泥上的难为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质 由原污水挟入夹杂于活性污泥上的无机物质3. MLSS和MLVSS组成:MLSS: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量(Ma)、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物的菌体残留物量(Me)、由原污水挟入夹杂于活性污泥上的难为细菌
9、降解的惰性有机物质量(Mi)、由原污水挟入夹杂于活性污泥上的无机物质量(Mii) MLVSS:Ma+Me+Mi4. 指示性微生物:通过显微镜的镜检,能够观察到出现在活性污泥反应系统出现的原生动物,辨别认定其种属,据此能够判断处理水质的优劣。因此,将原生动物称为活性污泥反应系统中的指示性微生物。5. 微生物增值曲线:(1)适应期。微生物细胞内各种酶系统对新培养基环境的适应过程,初期微生物不裂殖,数量不增加;后期,细胞开始分裂、增殖。对数增长期。营养物质非常充分,不是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增值速度与时间呈直线关系。减速增殖期。微生物大量繁殖,营养物质被大量耗用,营养物质逐步成为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
10、,微生物增殖速度慢,几乎与细胞衰亡速度相等,微生物活体数达到最高水平,趋于稳定。本期末端,由于微生物增殖数抵不上衰亡数时,曲线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内源呼吸期。营养物质继续下降,开始利用体内物质进行内源代谢。多数细菌进行自身代谢二逐步死亡,只有少数细胞继续裂殖,活菌体数大为下降,曲线呈下降趋势。(2)一般控制在减速增殖期;延时曝气一般控制在内源呼吸期6. 活性污泥反应阶段:活性污泥反应的初期吸附去除作用;活性污泥微生物的代谢反应7. 活性污泥工艺系统影响因素:营养物质平衡,微生物对磷的需求量可按式BOD:N:P=100:5:1确定 混合液中溶解氧浓度,13mg/L 混合液的PH,6.58.5 混合
11、液的水温,一般讲活性污泥反应有效温度最低与最高温度值分别控制在15和35 有毒有害物质8. 活性污泥工艺系统指标和设计参数:MLSS、MLVSS、SV、SVI、污泥龄、BOD -污泥负荷和BOD-容积负荷9. MLSS,MLVSS,SV,SVI定义:MLSS:曝气池内单位容积混合液中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质的中重量 MLVSS: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 SV:搅拌良好的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后所形成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 SVI:曝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在经过30min静沉后,1g干污泥所形成的活性污泥所占有容积 10. 污泥龄:(1)定义: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
12、与每日排除污泥量之比称为污泥龄。即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2)实际工艺中怎么控制:控制排泥量和排泥浓度 11. 污泥负荷:曝气池内单位重量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接受并将其降解到预定到达程度的有机污染物量。12. 容积负荷:曝气池单位容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接受并将其降解到预定到达程度的有机污染物量。 13. 底物浓度与比降解速度的关系:高底物浓度时是零级反应,低底物浓度时是一级反应。14. 双膜理论定义:在曝气过程中,氧分子通过气、液界面由气相转移到液相,在界相两侧存在着气膜和液膜,气体分子通过气膜和液膜的传质理论。15. 怎么提高氧转移速率:(1)提高Kla(氧总转移系数):
13、加强液相主体紊流程度,降低液膜厚度,加速气、液界面的更新,增大气、液接触面积(2)提高Cs(溶解氧浓度值)值:提高气相中的氧分压,如采用纯氧曝气、深井曝气16. 空气扩散装置技术性能指标的三个效率:动力效率Ep:每消耗1kWh电能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 氧的利用效率EA:通过鼓风曝气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占总供氧量的百分比 EL:通过机械曝气装置的转动,在单位时间内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17. 鼓风曝气:利用空压机将空气通过一系列管道输送到安装在曝气池底部的空气扩散装置,经过扩散装置,使空气形成不同尺寸的气泡。气泡经过上升和随水循环流动,最后在液面处破裂,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氧气向混合液中转移的作用。
14、18. 机械曝气:安装在曝气池水面上下,在动力驱动下进行转动,通过水跃、提升、负压吸气作用,使空气中的氧转移到污水总中去。19. 二沉池的特点:活性污泥混合液的浓度高,具有絮凝性能,属于成层沉淀 质轻,易被出水带走,并容易产生二次流和异重流现象,使实际的过水断面远远小于设计的过水断面由于二沉池还起着污泥浓缩的作用,所以要增大污泥区的容积。20. 二次沉淀池污泥浓度的确定要考虑的因素:供氧的经济可能、活性污泥凝聚沉降性能、沉淀回流设备的造价21. 检测控制的指标:反应处理效果的项目:进出水总的和溶解性的BOD、COD,进出水总的和挥发性的SS,进出水的有毒物质 反映污泥情况的项目:污泥沉降比(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质 工程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