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知识竞赛决赛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气象知识竞赛决赛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知识竞赛决赛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气象知识竞赛决赛试题【精品文档】第 9 页决赛试题2015-03-23 18:10:16 来源:一、勇往直前(12道选择题)1. 当暖空气推动冷空气移动时,这一过渡带叫做(B)A、冷锋 B、暖锋 C、静止锋2. 强对流天气指的是发生突然、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大、常伴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强烈对流性灾害天气,在气象上属于( C )天气系统。A 行星尺度 B 大尺度 C 中小尺度3. “雪花开六出”是北周诗人庾信郊行值雪诗中的名句。这句诗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A.雪花下了六次 B.雪花覆盖地面六厘米 C.雪花是六角形 【C】4. 二十四节气中在
2、世界范围内通用的是哪些?【B】A.大暑、小暑、大寒、小寒B.春分、秋分、夏至、冬至C.立春、立夏、立秋、立冬5. 目前我国静止卫星区域快速扫描,对于同一区域的观测最快达到几分钟一次?(A)A. 6分钟 B. 10分钟 C. 15分钟6. 雾滴中有病菌吗,会不会有碍人体健康?(A)A、有,会 B、有,不会 C、没有,不会7. 雷电是发生于( A )云内、云与地、云与空气之间的击穿放电现象。A 积雨云B 雨层云 C 层积云8. 天气预报中常提到副热带高压,一般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常为(B)天气。A 多雨B 晴热C 凉爽9. 我国2013年9月发射的风云三号C卫星,增加了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主要目标
3、是增强以下哪类监测能力?(C)A.提高成像观测能力B. 提高大气温度的探测能力C. 提高大气污染气体监测能力10. 台风的直接灾害主要包括暴雨、大风和( A )。A 风暴潮B 雷电C 龙卷风11. 天气雷达是利用( B )对电磁波的散射作用探测大气中的降水或云中水滴的浓度、分布等,了解天气系统的结构和特征。A 气溶胶、汽车尾气、PM2.5浓度等B 雨滴、云状滴、冰晶、雪花等C 温度、湿度等12. 位于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对我国的天气影响很大,它是一个(B)系统A、冷性高压 B、暖性高压 C、暖性低压二、分秒必争(判断题40道)第一组:1.季风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
4、。太阳辐射是季风形成的最根本原因? (错) (海陆热力差异)2. 云是由悬浮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对)3. 气象卫星上可以穿透云层观测到地面的是紫外臭氧探测仪。 (错) (微波类仪器)4. 使大型气球上升到平流层进行气象、天文、环境等多学科探测试验的气球叫做定高气球。(错) (平流层气球)5. 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对人体有害,为人类构筑安全屏障的气体是臭氧。 (对)6. 气象符号中 8字倒躺为 的表示的是沙尘暴。 (错)7. 遇到雷暴发生时,在操场上的同学正确的做法是尽快回到室内。(对)8. 入春是指气温上升到候(5天)平均气温高于10以后。(对)9. 空气运动的方向总是从高
5、温指向低温。(错) (高压指向低压)10. 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日落红云升,有雨在明朝。(错) (来日是晴天)第二组:11. 气团是指在水平方向上大气的物理属性,主要指温度、湿度和稳定度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块。 (对) 改大范围的空气团12. 气象观测场周围有一圈栅栏,高度小于1.2米。(对)13. 气象站用来盛放温湿度等探测仪器的百叶箱漆成白色是为了保护探测仪器。(错)防止太阳辐射对探测仪器的照射造成数据与实际有误差14. 夏季高温与少雨相结合,冬季寒冷与潮湿相结合,这种气候型属于地中海气候型。(对)15. 晴朗的白天,土壤温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对)。16. 云主要是由空气下降增温而形成
6、的。(错) (上升绝热冷却)17. 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是京都议定书(错)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8. 每一种天气变化的物理过程都伴随着或起因于热量的传递或交换。(对)19. 在天气预报中,预报风力时我们常听到风力3到4级,阵风5级。这里的阵风表示的瞬间风力最大风速。 对20. 浓雾指水平能见度在5030米的雾。(错) (50050米)第三组:21. 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15摄氏度。假设地球上没有温室效应,那么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将是零下19摄氏度。 ( 对)22. 对流层大气热量的主要来源是空气吸收太阳辐射。(错) (空气吸收地面热辐射)23. 控制温室
7、气体的排放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 (对)23. 我国梅雨区域主要发生在华南地区。(错) (江浙)25. 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从而导致大气层稳定称为逆温。(对)26. “一山有四季”形成的原因是纬度因素。 (错) (地形)27. 紫外线的强弱取决于太阳的高度角。 (对)28. 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 (对)29. 气象要素对战争的影响很大。 (对)3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有可能达到100%(错) (不可能)第四组:31.因其特殊的地形,对中国甚至世界范围的天气气候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的是(黄土高原)。 (错) (应是
8、青藏高原)32. 平均而言,在对流层中每上升100米,大气温度的变化是下降1度。(错)(应是下降0.65度)33. 太阳目前的热能来源是氢的核聚变反应。 (对)34. 东亚大槽位于亚洲大陆东岸(东经140度)附近。 (对)35. 造成我国长江流域初夏的梅雨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是江淮气旋(对)36. 天气雷达是利用电磁波能被云雨粒子反射的原理而发展起来的大气探测工具。(错)(散射)37. 西太平洋沿海国家中,受台风袭击最多的是日本。(错) (中国)38.十雾九晴或雾兆晴天,主要指的是平流雾。 错 (辐射雾)39.寒露风多发生在我国的西部。 错 (南方)40.天气预报是根据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对
9、某一地区未来的天气作出分析和预测。对三、默契考验(40道)第一组:立春、云、闪电、冰雹、沙尘暴、气象卫星、气象站、气候资源、PM 2.5、洪涝第二组:立夏、雾、寒潮、台风、梅雨、大气污染、天气预报、百叶箱、气候变化、青藏高原第三组:霜降、紫外线、暴雨、雾霾、臭氧、龙卷风、温室效应、厄尔尼诺、温度计、二氧化碳第四组:大寒、雪、彩虹、酸雨、大气压、热带风暴、人造卫星、降水量、大气层、人造卫星四、火线抢答(选择题 20道)1.气旋是大气中水平气流旋转而形成的大型涡旋,气旋中天气常发生剧烈的变化,那么南半球气旋是什么旋转方向?(B)A. 逆时针旋转 B. 顺时针旋转 C. 视气压情况而定2. 郑和下西
10、洋是利用了(C)A、台风 B、海风 C、季风3. 飑线是指风向和风力发生剧烈变动的天气变化带。它常出现在雷雨云到来之前或冷锋之前,春、夏季节的( A )里最易发生。A 积雨云B 雨层云C 高积云4. 看似透明的大气层其实厚度极大,大气有可能向外泄漏空气分子并在那里会出现美丽的极光的高度在(b)A. 100 千米左右 B. 900 千米左右 C. 30 千米左右5. .气象卫星资料预处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C)A. 图像拼接 B. 制作动画 C. 定标和定位6. 造成飞机颠簸的主要原因是( A )。A 大气湍流B 空中大风C 浓厚云层7. 南极春季出现臭氧洞,北极春季未出现过臭氧洞,其主要原因是
11、( C )A 北极地区氟里昂等污染物质浓度低于南极B 北极春季平均臭氧总量比南极高C 北极春季平流层极涡中的温度高于南极8. 玉树银枝,梨花竟放的北国风光别具风韵,这是气象上所说的哪一种现象?(A)A、雾凇 B、雾 C、积雪9. 当温度和湿度分别在什么范围内时人体感觉最舒适?(C)A、16-20,30%-40% B、20-25,40%-50% C、18-20,50%-60%10. 一天中紫外线最强是以下哪个时段?(B)A、8-10时 B、10-14时 C、16-18时11. 以下哪个选项是对“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正确解释?(A)A、农历七、八、九月(也称孟秋、仲秋、季秋) B三个秋天 C、秋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象 知识竞赛 决赛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