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检验类答疑精华7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年检验类答疑精华7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1年检验类答疑精华7章21年检验类答疑精华7章 第1章调查人群对白喉的免疫力时,可用白喉毒素做皮内试验,又称作( )A.肥达反应B.锡克试验C.中和试验D.结素试验E.神奈川试验答案:B解析:锡克试验是根据外毒素与抗毒素中和原理,以少量外毒素测定体内有无抗毒素免疫。用于评价固体吸附剂管解吸程度的指标是( )。A.加标回收率B.相对误差C.相对标准差D.总不确定度E.解吸效率答案:E解析:患者,女,22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发热,体温3738。半个月前面部出现红斑,日光照射后出现皮疹。体格检查:体温37.5,面部红斑呈蝶状。实验室检查:ANA、抗dsDNA和抗Sm均阳性,诊断:SLE
2、。患者全身免疫状态属于A.免疫防御过高B.免疫监视低下C.免疫自稳失调D.免疫耐受增强E.免疫防御低下答案:C解析:免疫稳定功能是指机体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自身细胞的能力。这种能力过高,会把正常细胞当做衰老或损伤的细胞来清除,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不属于人B淋巴细胞膜上的表面标志有A.Fc受体B.补体受体C.SRBC受体D.丝裂原受体E.膜表面免疫球蛋白分子(SmIg)答案:C解析:下列关于血清CK及其同工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总活性的测定比同工酶的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B、血清CK-MB是目前公认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最有价值的生化指标C、目前心肌梗死诊断多采用CK-MB质量D、
3、血清中CK-BB含量极少E、CK分子是由两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答案:A解析:同工酶由于组织来源不同,组织特异性更强,因此同工酶的检测比测定总活性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下列关于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是降低合成代谢的激素B.胰岛素原从胰岛B细胞分泌出来后切下信息肽变为胰岛素C.胰岛素是由、两条肽链通过一个二硫键相连而构成的蛋白质D.胰岛素原有3胰岛素活性,与胰岛素有免疫交叉反应E.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的位点是亚基答案:D解析:胰岛素的前身是胰岛素原,胰岛素原有3胰岛素活性,与胰岛素有免疫交叉反应。疑似布鲁菌病时,血培养至少连续培养的时间为A:1周B:2周C:3周D:4周E:5周答案:D解
4、析:本题考查布鲁菌的培养。布鲁菌感染骨髓培阳性高于血培养,培养时间较长,超过4周时无细菌生长方可放弃。正常滑膜液中可见下列细胞,但除外的是A.红细胞B.单核细胞C.淋巴细胞D.中性粒细胞E.软骨细胞答案:A解析:正常滑膜液中可见少量白细胞和软骨细胞,不能见到红细胞。21年检验类答疑精华7章 第2章下列关于磷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钼酸法测血清无机磷比色时用600nm波长光源B.血清加三氯醋酸沉淀蛋白后离心,无机磷存在于上清液中C.血清无机磷浓度成人与儿童无差别D.血清无机磷测定必须注意溶血标本对结果的影响E.肾脏是排泄磷的主要器官答案:C解析:儿童时期因骨骼生长旺盛,血磷较高,随年龄增长降至成人水
5、平。A.T细胞B.Ag-AbC.IgGD.IgEE.Ag-Ab-补体介导型超敏反应的是答案:A解析:1.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可溶性游离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及时清除,则可在局部毛细血管或基底膜沉积,通过激活补体、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及其他细胞,引起一系列损伤。食物中缺碘会引起( )。A.甲状腺癌B.Graves病C.急性甲状腺炎D.桥本甲状腺炎E.地方性甲状腺肿答案:E解析: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是碘缺乏病(IDD)的主要表现之一。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主要原因是碘缺乏,所以又称为碘缺乏性甲状腺肿大,多见于山区和远离海洋的地区。腺苷脱氨酶活性增高最
6、明显的是( )。A.化脓性积液B.癌性积液C.狼疮性积液D.结核性积液E.肝硬化腹水答案:D解析: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溶血性贫血特点A.周围神经炎症状B.贫血C.酱油色尿D.寒战,高热,腰背四肢疼痛E.黄疸答案:A解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筛选试验是A、血红蛋白电泳B、红细胞形态检查C、蔗糖溶血试验D、Coombs试验E、冷热溶血试验答案:C解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的红细胞,在低离子强度溶液中对补体敏感性增强,进而导致渗透性溶血,该试验敏感但不特异,可作为其筛选试验。标记抗体具有种属内通用性的ELISA方法是A.双抗体夹心法B.间接法C.一步法D.竞争法E.捕获法答案:B解析:间
7、接法标记抗体,具有种属内的通用性。A.MHC-类分子B.MHC-类分子C.ICAM-1D.B7E.LFA-3CD8分子的配体为答案:A解析:21年检验类答疑精华7章 第3章电极法测定原理是根据下列哪一个公式A.比耳公式B.能斯特公式C.波义尔定律公式D.查利公式E.朗伯公式答案:B解析:电极法的测定原理是根据能斯特公式。本身没有免疫原性,进入机体后其抗原表位与某种蛋白结合而获得免疫原性的变应原是A.花粉颗粒B.鱼虾C.尘螨D.青霉素E.昆虫毒液答案:D解析: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如青霉素、磺胺、普鲁卡因、有机碘化合物等,其本身有抗原性,但没有免疫原性,进入机体后其抗原表位与某种蛋白结合而获得免疫
8、原性。A.HLA - DRB.H -Y抗原C.ABO抗原D.HLA - DPE.Lewis抗原不同性别个体间进行骨髓移植时,可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是答案:B解析:H -Y抗原是由Y染色体上的座位所编码的蛋白,在不同性别的个体间进行骨髓移植时可能是触发轻度移植排斥反应的mHA。HLA -A、HLA - B、HLA - DQ和HLA - DP,HLA -C与移植排斥反应无明显关系。在进行同种异体移植时,引起移植排斥反应最强烈的同种抗原当属HLA,尤其是HLA - DR。超急性排斥反应,是在移植物与受者血液循环恢复后的数分钟至12天内发生的不可逆转的体液排斥反应,常见于ABO血型不符等。关于白喉棒
9、状杆菌培养特性叙述正确的是A:在Loeffler培养基上形成黄色、湿润、针尖样菌落B:在Loeffler培养基上形成黄色、湿润、小型菌落C:在Loeffler培养基上形成灰白、干燥、S型菌落D:在Loeffler培养基上形成灰白、湿润、S型菌落E:在Loeffler培养基上形成绿色、湿润、S型菌落答案:D解析:白喉棒状杆菌形态特点为无荚膜,无鞭毛,不形成芽胞,菌体大小、长短不一,直或弯曲,一端或两端膨大革兰阳性茵。在Loeffler培养基上形成灰白、湿润、S型茵落。cTnI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正确叙述是A.不同方法学间测定结果一致B.灵敏度比肌红蛋白高C.特异性比CK-MB低D.对A
10、MI患者30d后死亡率的预测能力比cTnT强E.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cTnI测定可用于危险分层答案:E解析:在对AMI诊断方面,cTnT和cTnI价值相同。cTn是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危险分层首选的心脏标志物。TF的作用是( )。A.促凝作用B.促纤溶作用C.促血管收缩作用D.促血管舒张作用E.抗凝作用答案:A解析:组织因子(TF)也称凝血因子,有促进凝血的作用,因此答案选A。A.邻苯二胺B.四甲基联苯胺C.ABTSD.对硝基苯磷酸酯E.伞基磷酸酯稳定性较差而且有致异变性的底物是答案:D解析:对硝基苯磷酸酯经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作用后显蓝色,加酸终止变黄色。成人静脉采血时,通常采
11、血的部位选择A.肘部静脉B.股静脉C.颈外静脉D.内踝静脉E.手背静脉答案:A解析:成人静脉采血时,通常采血的部位是肘部静脉。21年检验类答疑精华7章 第4章Langer法是检测尿中的A.葡萄糖B.酮体C.胆红素D.尿胆原E.蛋白答案:B解析:尿酮的检验方法有试带法、朗格法、Rothera法等。不可作为诊断AMI的早期标志物是A.超敏C-反应蛋白B.脂肪酸结合蛋白C.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D.糖原磷酸化酶E.肌红蛋白答案:C解析:关于氯醋酸AS-D萘酚酯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其活性随粒细胞的成熟而增强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幼红细胞均呈阴性C.单核细胞为阴性,个别呈弱阳性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原
12、始细胞可呈阳性E.血小板为阴性反应答案:A解析:氯醋酸AS-D萘酚酯酶是粒细胞的特异性酯酶,但其活性并不随粒细胞的成熟而增强,反而是逐渐减弱。关于气单胞菌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以引起腹泻、伤口感染及菌血症B.革兰阴性短杆菌,045的培养环境皆可生长C.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D.血琼脂上形成灰色、光滑、湿润、凸起的菌落,多数菌株有-溶血环,35天后菌落呈暗绿色E.单极鞭毛,动力极其活泼答案:C解析:气单胞菌属的氧化酶阳性。脑膜炎球菌的生物学特性不包括A、G-肾形双球菌B、氧化酶试验阴性C、能产生自溶酶D、专性需氧,初次分离需要供给5%10%CO2E、对寒冷、干燥极敏感答案:B解析:脑膜炎球菌
13、的氧化酶试验阳性。甲型肝炎病程中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A:潜伏期B:黄疸前期C:黄疸期D:恢复期E:慢性期答案:B解析:本题要点为甲型肝炎的感染特点。甲型肝炎病程中传染性最强为黄疸前期。A.钩端螺旋体B.奋森疏螺旋体C.伯氏疏螺旋体D.回归热疏螺旋体E.梅毒螺旋体属于密螺旋体的是答案:E解析:以下不属于肠杆菌科细菌的是A.哈夫尼菌属B.泛菌属C.埃希菌属D.奈瑟菌属E.耶尔森菌属答案:D解析:奈瑟菌属为革兰阴性球菌,不属于肠杆菌科细菌。21年检验类答疑精华7章 第5章测定血淀粉酶活性时,应使用的抗凝剂是A.草酸盐B.枸橼酸盐C.肝素D.EDTAE.EGTA答案:C解析:测定血淀粉酶活性时,应使用的
14、抗凝剂是肝素。Th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是由A.TCR与抗原相互作用产生的B.IL-1与相应受体作用产生的C.B+CD.协同刺激分子与相应受体相互作用产生的E.CD4分子与MHC-类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答案:C解析:AML-M2b型可伴有哪一种异常染色体A.t(9;21)B.inv(16)C.ph染色体D.t(15;17)E.t(8;21)答案:E解析:AML-M2b型细胞基因学检查示t(8;21)(q22;q22)异常核型。尿沉渣中某种结晶呈无色、六边形,边缘清晰,折光性强,薄片状,这种结晶大量出现是尿路结石的征兆,该结晶是A、磷酸钙结晶B、尿酸结晶C、胱氨酸结晶D、草酸钙结晶E、胆固醇结晶答案:
15、C解析:胱氨酸结晶呈无色、六边形,边缘清晰,折光性强,薄片状,由蛋白分解而来,正常尿中少见,大量出现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关于CH50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CH50测定补体活性以红细胞完全溶血作为终点指标B.CH50结果可直接测定C4、C2、C3和C5等单个补体成分C.补体溶血程度和补体的活性成线性相关D.做该实验时应同时配制50%溶血标准管E.CH50结果升高可见于严重肝病答案:D解析:补体溶血程度和补体的活性成S型曲线,CH50实验以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比100%溶血更为敏感。应同时配制50%溶血标准管。 CH50结果反映补体C1 C9等9种成分的综合水平。严重肝病由于蛋白质合成
16、障碍,可不同程度地引起血清补体水平下降。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无酸碱平衡紊乱实际碳酸氢盐(AB)答案:D解析:实际碳酸氢盐( AB)反映未排除呼吸因素的代谢因素导致的酸碱平衡;标准碳酸氢盐( SB)排除了呼吸因素的影响,反映代谢因素导致的酸碱失衡,AB与SB的差值反映了呼吸因素对酸碱平衡的影响。当AB SB时,表明有CO滞留,可见于呼吸性酸中毒;反之AB下面不符合计划生育伦理原则的是A.计划生育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坚决避免不应有的差错、事故和并发症努力提高服务质量B.改变传统观念所认为的多于多福、传宗接代、子孙满堂等人口观
17、C.计划生育机构为了保证实现国家控制人口增长的目标,可以强制对特定人群实施避孕、节育手术等措施D.应该遵守、执行宪法、婚姻法、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等法律对计划生育的规定答案:C解析:A.ASTB.cTnlC.MbD.ALTE.LD目前认为哪种心肌标志物对AMI诊断最特异答案:B解析:1.Mb作为AMI的早期诊断标志物。2.cTn被认为是目前用于ACS诊断最特异的生化marker。21年检验类答疑精华7章 第6章LD是由H、M亚基组成的A.二聚体B.三聚体C.四聚体D.五聚体E.六聚体答案:C解析:乳酸脱氢酶是由两种不同的亚型(M,H)构成的四聚体。关于类毒素,下列正确的是A.有抗原性B.无抗原性C
18、.有毒性D.由内毒素经甲醛作用产生E.有佐剂作用答案:A解析:类毒素是由外毒素经甲醛作用脱毒后产生的,有抗原性,无佐剂作用。菌落呈黏液型,用接种环挑取时长丝状,最有可能是A.弗劳地枸橼酸杆菌B.肺炎克雷伯菌C.大肠杆菌D.痢疾杆菌E.伤寒沙门菌答案:B解析:肺炎克雷伯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营养培养基上即可生长 。在血琼脂上,35培养24h,形成34mm圆形、凸起、灰白色、不溶血的菌落 。有时菌落呈现黏液型,用接种环挑取时呈长丝状 。故正确答案为B。关于白血病发病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血病发病在儿童和青少年的恶性肿瘤中居首位B.欧美国家白血病发病率较我国为高C.我国多种白
19、血病中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为多见体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率成人与儿童接近E.我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比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见,而欧美国家则相反答案:D解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血浆胆固醇主要存在于A.HDLB.CMC.VLDLD.LDLE.IDL答案:D解析:血浆胆固醇主要存在于LDL,其次为HDL和VLDL,CM中最少。正常人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分类的比例为A.0.10.3B.0.20.3C.0.30.4D.0.50.7E.0.70.8答案:D解析:A.高速不规则运动B.快速前向运动C.慢或呆滞的前向运动D.非前向运动E.不运动精子活力d级是指精子呈答案:E解析:根据WHO
20、分级标准,精子活动力分为a、b、c、d共四级:a级,快速前向运动b级,慢或呆滞的前向运动;c级,非前向运动;d级,不运动。下列不符合原红细胞特点的是A.胞核大,呈圆形或椭圆形B.高尔基复合体发育不良C.线粒体也多,呈圆形、椭圆形或杆状D.异染色质少,少量异染色质在核周凝集E.粗面内质网少,分散分布,常呈细长条状答案:B解析:原红细胞较原粒细胞大,呈圆形、椭圆形。胞核大,占整个细胞的大部分,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内常染色质占优势,异染色质少,少量异染色质在核周凝集,常见一至几个核仁。胞质内游离核糖体丰富,其数量较原粒多。线粒体也多,呈圆形、椭圆形或杆状;基质密度较高。粗面内质网少,分散分布,常呈
21、细长条状。高尔基复合体发育良好,常包围中心粒。胞质内偶见板层小体。细胞表面开始出现吞饮活动和吞饮小泡(吞饮铁蛋白)。胞质内一般无颗粒,但有时在高尔基体附近可见少量溶酶体颗粒,内含酸性磷酸酶。21年检验类答疑精华7章 第7章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骨髓三系造血细胞减少。这样的血象和骨髓象最符合A.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B.骨髓纤维化C.脾功能亢进D.再生障碍性贫血E.严重缺铁性贫血答案:D解析:有关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叙述错误的是A:红细胞大小不均B:红细胞发育过程中,胞质发育落后于胞核C:维生素B12是DNA合成所必需的D:叶酸也是DNA合成所必需的E:DNA是细胞增殖的基本物质条件答案:
22、B解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核质发育不平衡,胞核发育落后于胞质。正常人每日排出的总尿量为A.56LB.45LC.34LD.12LE.0.5L以下答案:D解析:莫氏试验(Mosellthal test)测定尿量的参考值:24h尿量为12L。实际碳酸氢根代表A.排除了呼吸因素的代谢因素的影响B.未排除呼吸因素的代谢因素的影响C.排除了代谢因素的呼吸因素的影响D.未排除代谢因素的呼吸因素的影响E.代谢和呼吸因素的共同影响答案:B解析:AB指血中HCO的真实含量,其变化易受呼吸因素的影响。判定酶胆分离的两项指标是( )。A.GGT和尿胆原B.ALT和胆红素C.LD和胆碱酯酶D.GGT和胆酸E.ALT和总胆
23、汁酸答案:B解析:“胆酶分离”通常是指在肝炎发展过程中,由于肝细胞的大量坏死,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进行性下降,因此出现胆红素上升;同时转氨酶由于已经维持相当长时间的高水平,从而进行性耗竭,因此出现ALT下降,转氨酶不高。这种转氨酶现象就是所谓的“胆酶分离”。蛋白尿指尿蛋白定量超过A.10mg24hB.20mg24hC.50mg24hD.100mg24hE.150mg24h答案:E解析:尿液中蛋白质超过150mg24h或超过100mgL时,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即称为蛋白尿。关于副溶血弧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一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B.在无盐培养基上可生长C.生长所需pH为7.07.5D.可导致食物中毒E.以上说法均错误答案:B解析:副溶血弧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中加入适量NaCl即可生长,NaCl最适浓度为35g/L,在无盐培养基中不生长。正常人尿量白天与夜间之比约为( )A.12:1B.23:1C.45:1D.34:1E.56:1答案:D解析:正常人24小时尿量为10002000ml(成人),尿量白天与夜间之比约为34:1。故选D。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