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环境分析技术1-7章.doc
《现代环境分析技术1-7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环境分析技术1-7章.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现代环境分析技术1-7章【精品文档】第 9 页第一章 绪论【中国当代环境问题特点】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环境污染物特点】种类多,组成复杂;含量低;流动性和不稳定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它具备四种特性:高毒、持久、生物积累性、远距离迁移性。【内分泌干扰物/EDCs】也称为环境激素,是一种外源性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指环境中存在的能干扰人类或动物内分泌系统诸环节并导致异常效应的物质,它们通过摄入、积累等各种途径,并不直接作为有毒物质给生物体带来异常影响
2、,而是类似雌激素对生物体起作用,即使数量极少,也能让生物体的内分泌失衡,出现种种异常现象。这类物质会导致动物体和人体生殖器障碍、行为异常、生殖能力下降、幼体死亡、甚至灭绝。【多环芳烃/PAHs】是煤,石油,木材,烟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是重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迄今已发现有200多种PAHs,其中有相当部分具有致癌性,如苯并芘,苯并蒽等。【全球蒸馏效应】由于温度的差异,地球就像一个蒸馏装置在低、中纬度地区,由于温度相对高,POPs挥发进入到大气;在寒冷地区,POPs沉降下来,最终导致POPs从热带地区迁移到寒冷地区,也就是从未使用过POPs的南北极和高
3、寒地区发现POPs存在的原因。【蚱蜢跳效应】在中纬度地区在温度较高的夏季POPs易于挥发和迁移,而在温度较低的冬季POPs则易于沉降下来,所以POPs在向高纬度迁移的过程中会有一系列距离相对较短的跳跃过程,这种特性又被称为“蚱蜢跳效应”。第二章 元素含量及形态分析技术2.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在蒸汽状态时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而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方法。【基本结构】光源原子化系统单色器检测系统光源:提供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空心阴极灯最为常用原子化系统:将试样中离子转变成原子蒸气,包括试样干燥,蒸发和原子化等几个过程。分为火焰原子化器和非火焰原
4、子化器(石墨炉原子化器)。单色器: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邻近线分开,有色散元件(棱镜、光栅),凹凸镜、狭缝等。检测系统:主要由检测器、放大器、对数变换器、显示记录装置组成。 1.检测器将单色器分出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主要是光电倍增管。2.放大器将光电倍增管输出的较弱信号,经电子线路进一步放大。3.对数变换器光强度与吸光度之间的转换。4.显示、记录2.2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基本原理】在室温下,物质中的原子处于基态(E0)。当受到外能(热能、电能等)作用时,核外电子跃迁至较高的能级(En),即处于激发态。激发态原子非常不稳定,其寿命约为10-8秒。当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回到低能
5、级或基态时,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基本结构】光源:高频发生器产生高频磁场、供给等离子体能量。雾化器试样(液体、固体或气体)导入、产生不同雾化效率的雾化状态。等离子炬管:由一个三层同心石英玻璃管组成。检测系统:双向观测系统,水平/垂直,因地制宜检测系统:光电倍增管(光阴极,打拿极,阳极)【分析特点】1.检出限低(As,Pb,Bi)相对较高。2.动态范围较宽(可达3-6个数量级)。3.同时或顺序分析多元素,可测元素范围广。2.3 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基本原理】原子吸收能量会被激发跃迁至高能级的激发态,部分元素在返回基态时会将多余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向外辐射,这种现象称为“发光”。当激
6、发能量为光能时,这种发光现象就称为荧光。【原子荧光与原子发射的区别】激发方式不同:原子发射光谱法一般是用电弧、火花、火焰、激光以及等离子光源来激发,是由粒子互相发生碰撞交换能量使原子激发发光的,属于热激发;原子荧光分析则是将待测样品利用氢化物发生法生成氢化物由原子化器来实现原子化,再经空心阴极灯激发,属于冷激发。【分析特点】1.谱线简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精密度好、线性范围宽。2.可同时测定多元素。3.元素分析的种类不及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2.4 AS-90型砷形态分析仪【基本结构】分离系统反应系统检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分离系统:HPLC色谱柱,分离不同形态的砷的化合物反应系统:氢
7、化物发生器,将各种砷化物转化为砷化氢检测系统:砷专用原子吸收/原子荧光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分析和处理色谱图2.5 DMA80型直接汞分析仪【工作过程】固体样品无需预处理直接进样样品干燥燃烧分解转化为氧化汞进入汞齐化器,转为元素汞氧气将其吹入汞检测器(固定波长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253.7nm处吸光值来得到汞含量)2.6 分析方法的选择As、Hg、Se、Sn、Bi、Sb原子荧光光谱仪难处理样品测定Hg全自动直接测汞仪研究As的形态砷形态分析仪含量mg/L级别火焰原子吸收少量的一个或几个元素含量g/L级别石墨炉原子吸收多种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第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IR)【概念】基
8、团频率:在红外光谱中,某些化学基团虽然处于不同的分子中,但它们的吸收频率总是出现在一个较窄的特定频带,分子的剩余部分对其影响较小,而且它们的频率不随分子构型的变化而出现较大的改变,这类频率称为基团特征振动频率,简称基团频率。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因素:分子内基团的相互作用电子效应、振动耦合效应、空间效应(偶极场效应)等。分子外部环境的影响样品的物理状态、溶剂效应、氢键作用等。特征吸收峰:特殊官能团吸收红外光后会在基团频率区间出现吸收峰基团指纹区: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的差异,并显示出分子特征。这种情况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因此称为指纹区。指纹区对于指认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很有帮助,而且可
9、以作为化合物存在某种基团的旁证。【基本原理】红外光谱是由于物质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同时伴随分子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当符合一定条件的一束红外光照射物质时,被照射物质的分子将吸收一部分红外光能,使分子固有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到较高的能级,光谱上即出现吸收谱带,即得到该物质的红外吸收特征光谱。【红外吸收光谱】T曲线或T波数曲线纵坐标:百分透射比T%,吸收峰向下横坐标:波长(m)或波数(cm-1) 4000-2500 cm-1 X-H伸缩振动区 4000-1300 cm-1 2500-1900 cm-1 三键及累积双键伸缩振动区 (基团频率区) 1900-1500 cm-1 双键伸缩振动区中红外光谱区
10、 2.525m 波数400-4000 cm-1 1300-400 cm-1基因指纹区(该区的吸收稍有差异就会显示基因特征)【红外光谱仪】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7800375cm-1)棱镜型:4000400 cm-1(40年代)光栅型:4000200 cm-1(60年代) 干涉型红外:傅立叶转换红外(FT-IR)【色散型红外光谱仪】主要部件:光源(通常是一种惰性固体,通电加热使之发射高强度的连续红外辐射,如能斯特灯、硅碳棒) 单色器(光栅为主,亦可用棱镜) 吸收池(因玻璃、石英等材料不能透过红外光,红外吸收池要用可透过红外光的NaCl、KBr、CsI、KRS-5(TlI58%,TlBr42%)等材
11、料制成窗片。固体试样常与纯KBr混匀压片,然后直接进行测定。) 检测器(接收红外辐射并使之转换成电信号。主要分为热检测器和量子检测器。) 记录系统缺点:扫描速度慢(一个谱需约8、15、30s、甚至4 min);灵敏度差;分辨率低(棱镜型仪器分辨率在1000 cm-1处有3 cm-1 ,光栅型分辨率也只有0.2 cm-1 。)【傅立叶变换型红外光谱仪,FTIR】主要部件:光源(同上) 迈克尔逊干涉仪(将光源来的信号以干涉图的形式送往计算机进行Fourier变换的数学处理,最后将干涉图还原成光谱图。) 吸收池(液体吸收池,盐片) 检测器 记录系统特点:扫描速度极快(一般只要1s左右);具有很高的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环境 分析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