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Word版108页).doc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Word版10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Word版108页).doc(10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第三节 声音的特征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五节 声的利用第二章 光现象第一节 光的传播第二节 光的反射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第四节 光的折射第五节 光的色散第六节 看不见的光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 透镜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四章 物态变化第一节 温度计第二节 融化和凝固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一节 电荷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第三节 串联和并联第四节 电流的强弱第五节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我们来预习【学习目标解读】1.了解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生活中的物理】1.小明在欣赏乐器时看到笛子上有一排气孔,吹奏时还要贴上笛膜。他突然对笛子产生了疑问:笛子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气孔和笛膜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呢?2.在赤壁电影中,我们看到一个片段:诸葛亮伏在平静的地面上听了一会就断言曹军即将到来,一个时辰后曹军果然杀到。他真有这么神通广大吗?【课前自主预习】1. 一切发声体都在 ,我们通常将 的物体叫做声源。2.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需要 ,真空中 (能 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以 的形式进行传播。3
3、.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 (相同 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音在 中速度最大,在 中次之,在 中速度最小。15时,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 。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声发射回来的现象叫 。我们来学习【核心要点梳理】1. 2. 3. 4. 5. 【知识要点突破】1. 除夕夜,热闹的春节文娱晚会进行到午夜大家都期待新年的第一声钟响,在人们敲响打钟后,会发现虽然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不止”,其原因是 ( )A大钟的回声 B虽然停止敲击大钟,但是大钟仍然在振动C人的听觉“延长”了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周围的空气在振动解析:2.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
4、下这个管子,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那么第一下响声是从 传过来,第二下响声是从 传过来的,说明声音在 中比在 中传播得得快。解析:【自主学习探究】1. 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解析:2.
5、 下面是某班学生在课外做“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活动时记录的一些内容: (1)器材:一个能发声的音叉、电子铃,一个鞋盒,待比较的材料(衣服、报纸、泡沫塑料)、一把长卷尺。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这是通过比较 的方法来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3)小芳认为:比较的时候,远离的方向要相同,因为风向不同会影响声音的传播(这种方法在实验中经常使用,它叫做 法)。请你想一想,还要保持哪些因素相同呢
6、?如: 、 、和 等。(4)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距离/m3.542.5响度较响较响弱解析:【思维学法训练】1. 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有声呐。如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在考察时发出声音0.8s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解析:2.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为51m的钢轨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响一下钢轨,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响声相隔0.14s的时间,问声音在钢轨中传播的速度有多大? 解析:【自主学习反馈】1. 2. 3. 4. 我们来练习【自主学习测评】
7、【基础三星演练】1. 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 和 能够传声;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交谈,主要是因为月球表面的 不能传声。2. 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 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3. 下列声速表中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有(至少写出2个):空气(15)340海水(25)1531空气(25)346铜(棒)3750煤油1324大理石3810蒸馏水1497
8、铁(棒)5200(1)_ ;(2)_ 。【提高四星演练】1.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在雷雨天,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如果看到闪电3s 后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m 。2.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说话时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发生的 B余音绕梁说明振动停止发声还在继续C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能直接交谈 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3.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图5)如图5所示,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窗外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
9、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1)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能看见室外的鸟儿,而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2)两个女孩在两个房间都能看到室外树上的鸟,而只有在甲房间内才听到室外鸟的“歌声”,请你分析一下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有什么不同?【挑战五星演练】1. 下列那类乐器发声原理与笛子发声原理一致( )A吉他 B口琴 C二胡 D. 小号2. 晴朗无风的天气的体育课上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听到枪响后开始计时,读出秒表示数为10.59秒。则运动员的真实成绩为( )A10.30秒 B10.59秒 C10.88秒 D. 10.18秒【课外知识链接】1.(课外阅读推荐)。
10、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我们来预习【学习目标解读】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知道骨传导的原理,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2.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学会关心他人;3.知道骨传导是另一种感知声的途径。【生活中的物理】1.骨传导式助听器的原理与传统助听器类似,只不过是将放大的声音经由一个振动器传出,而振动器必须置于耳后的乳突上。因此,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眼镜框架或发箍,而在外观方面,又以眼镜式较优,也较常用。那么,它是利用什么原理使耳聋病人听到声音的呢?2.用Mp4和立体声耳机听音乐,有亲临剧场听音乐的感觉。这是为什么?【课前自主预习】1. 人耳主要由 、 、 等构成。人耳感知声
11、音主要靠振动部分 ,传到部分 ,接收部分 。其中任何一部分发声损坏,人都会失去知觉。2. 声音可以通过 、 传到听觉神经,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利用 的方式,即声音通过 、 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3.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 、 及其他特征都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利用双耳效应准确地判断 。我们来学习【核心要点梳理】1. 2. 3. 4. 5. 【知识要点突破】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振动就一定不发声 B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有时可不需要介质传播 D上述说法都不对解析:2. 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
12、:当你吃饼干时用手捂住自己的双耳时,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 能够传声;但你身旁的同学却往往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解析:【自主学习探究】1. 如图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l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发声,声音主要通过 传递到人耳解析:【思维学法训练】1. 关于耳朵的卫生保健中有这样一条: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嘴巴,使咽鼓管张开,或者紧闭嘴巴同时双手堵住耳朵,这样可以避免鼓膜被震破。说说这样做的道理。解
13、析:【自主学习反馈】1. 2. 3. 4. 我们来练习【自主学习测评】【基础三星演练】1.我们能听到声音是因为( )A有声源 B有传声介质C有正常的听觉器官 D.以上条件缺一不可2.声波传入耳朵的途径是( ) A外耳道鼓膜 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B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C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神经 D. 外耳道听小骨耳蜗鼓膜听觉神经3.声音既能通过听小骨传给听觉神经,也能通过头骨传给听觉神经。一个正常的人,听别人的声音是通过 传递声音;听自己的声音是通过 来传递声音的。【提高四星演练】1.贝多芬在耳聋以后,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的演奏声而进行创作。这说明( )A人的
14、牙齿也是听觉器官的一部分B人的牙齿也可以发出声音 C人的牙齿也可以传递振动 D. 贝多芬有特异功能2. 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 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 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传 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 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 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 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 的 (人射角反射角)此时耳 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 (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4)用海绵板代
15、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 (强弱)于玻璃板【挑战五星演练】1.试从人耳的构造,简述人丧失听觉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我们该怎样爱护自己的耳朵?2.蛇经常将头贴在地面前行,对外界的声音刺激非常灵敏,但是蛇没有耳朵。它是用什么方式“倾听”敌人和猎物的?【课外知识链接】1.(课外阅读推荐)。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我们来预习【学习目标解读】1.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知道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知道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2. 通过实验进一步学习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3.了解音调和响度表示声音的不同特征。【生活中的物理】1.明白了笛子的构造以后,为什么我们在吹奏笛子时手指不停地打开或堵住气孔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科版 最新 年级 物理 上册 全册导学案 Word 10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