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2新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全册.doc
《最新2012新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2新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全册.doc(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2新教科版物理教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第一节 力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教学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用具:弹簧、钢锯条、气球、磁铁、磁针、大头针、铁块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我们常常提到“力”这个字,但是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要比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狭窄、确切得多。 人推车需要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力;马拉车需要用
2、力。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伴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但在在大量情况下,虽然没有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仍然有力存在,因为产生了和肌肉紧张相同的效果。大家看,用吸铁石吸引这些大头针,尽管没有肌肉紧张,不是也有力存在吗?(演示) 请大家举出有力存在的实例。 请大家考虑,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体? 教师:有力存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发生了某种作用。吸引、拉、举等等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 吸铁石吸引铁钉,吸引就是吸铁石对铁休的吸引力。运动员举杠铃,举就是运动员对杠铃的力。火车头拉车箱,拉就是火车头对车箱的力 上述的例子说明,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所
3、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组物体是施力的,另一组物体是受力的。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也有受力物。现在请大家指出下列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汽车对拖车的拉力;推土机对土的推力;起重机向上吊起集装箱的力 教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对力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两点。这里所说的作用指的就是力。当有力出现时,应分清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尤其是注意认清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演示实验:吸铁石吸引大头针。 2、演示实验:铁块吸引小磁针的一个极。 四、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 教师:弹簧受到拉力时变长了。 (2)实验:手用力使锯条变弯曲。 教
4、师:气球受到手的压力时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教师: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由于汽车受到阻力,速度逐渐变小,最终停下来。可见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小。 (2)教师:乒乓球向我们飞来,我们挥拍打去,球的运动方向变化了,又向对方的球台飞去。可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五、练习 五、小结,练习(略)第八章 第一节 什么是力 一什么是力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一个力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二力的作用效果 1 力可以改
5、变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和方向) 2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第二节 力的描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的三要素; 2、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力的单位; 4、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讲解、讨论、练习与对比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严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力的三要素教学难点:力的图示教学过程:一、力的三要素 利用多媒体展示或者口头介绍各种力的作用的例子:踢足球、抬木头、拉箱子、扳手腕 请学生思考、讨论: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与力的哪些因素有关?踢足球用力大小不同,球运动不同;方向不
6、同,球运动不同;踢球时所踢的位置不同,球的运动也不同;同样抬木头时 老师演示实验:分别用不同的力推门,效果不同。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作用力的大小不同,效果不同;方向不同,效果不同;作用的点不同,效果不同。引导学生做教材5页图722的实验。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而且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二、力的单位老师给出力的单位、力的符号,简单介绍牛顿。老师对一牛的力究竟有多大做一个形容:两个鸡蛋 一袋方便面 所受的重力。三、力的图示利用多媒体演示一个人推或拉一辆车(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举或提一个木箱 ( 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 )
7、设问:我们怎样来表示力对物体的作用,而不必表明是什么样的力?老师假设刚才录像中人拉车的力为100N, 演示如何用力的图示法作图。强调在作图时,如何规定一个合适的长度,如何选择起点、线段的长度、箭头的画法、意义等。 多媒体展示:力的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并作图;力的作用点相同、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作图;力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同、但作用点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作图。 练习:教材6页图725作图。 四、力的示意图 讲解力的示意图,将力的示意图与力的图示比较。举例作图: 1、一木箱放在地上,对地面的压力为100N ,画出它
8、的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2、一钩码竖直挂在弹簧上,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12N,画出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作业第三节 弹力 力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什么是弹力;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分析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力的测量原理。教学难点: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2、你能举例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吗?二、弹力介绍:跳
9、水,蹦床,蹦极,射箭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a、钢尺压弯反弹; b、拉伸或压缩弹簧。 小结: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2、弹性形变:撤消外力后能恢复原来状态的形变。3、弹力:物体在受力发生弹性形变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施加力,这种力就叫做弹力。三、测力计及其使用1、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叫测力计。2、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构造:弹簧、指针、挂钩、刻度盘、吊环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a、观察:量程与分度值b、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弹簧是否灵活c、测量:不能超过量程弹簧伸长方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弹簧一要靠在刻度板上沿力的方向静止或匀速拉测力计d、读数:
10、数值+单位四、相互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五、课堂练习一、填空题 1、形变包括 形变和塑性形变,弹力是指 。 2、诸如 力、 力都是因为物体形变而产生的,这个力我们叫 。 3、实验室里常用的测力计是 ,它是根据在一定的范围内,拉力越大, _的原理制成的.它主要是由 、 、 组成。 4、弹簧秤的正确使用方法是:(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 ,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 的力。(2)观察弹簧测力计刻度板上的 和 。 (3)要检查指针是否在 刻度处,若不在,应 。(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
11、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 一致;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 。 5、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叫 。六、小结与作业第四节 重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2、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3、知道g=9.8N/kg和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4、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辨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教学重点: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教学难点:重力的方向及重心的位置教学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线、小重物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二、新课引入 我
12、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只能看到地球的某一局部。如果在宇宙空间里看地球,地球近似是圆球型。 北京在北纬40左右。一棵苹果树上结满了苹果。秋天到了,苹果从树上落下来。请同学画出苹果沿着什么方向落下。 海南省盛产椰子,椰子落下来沿着什么方向? 南半球上果树上落下的水果沿着什么方向落下? 教师:在地球上,一切物体失去了支持,都要沿着黑板上所画的方向落向地球,原因是物体受到了地球的吸引。 三、重力的产生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用符号G表示。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一切物体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
13、,受力物是地面附近的物体。例如,苹果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苹果。椰子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椰子。 四、重力的大小 1、实验:两个钩码的大小、形状和材料都不同,但是它们的质量都是50克。我们用弹簧秤测量它们的重力。把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就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这两个砝码的重力都是0.5牛顿。质量相等的物体,它们的重力大小也相等。 2、学生实验:用弹簧秤测量质量分别为100克、200克和300克的物体的重力,将测量结果填在课本的表格内。 3、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从实验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4、g的值 实验数据中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大
14、约是10牛千克。精确的测量结果表明,重力和质量二者的比值是9.8牛千克,这个值用g表示,g=9.8牛千克。粗略计算,g可取10牛千克。 5、G=mg 如果用G表示物体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比值。那么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用公式G=mg表示。使用这个公式时,质量m用千克作单位,重力G用牛顿作单位,g =9.8牛千克。 6、例题:一个集装箱的质量是4吨,计算它所受重力。并画出重力的图示。 已知:m=4吨=4000千克, g=10牛千克。 求:G。 解:G =mg 4000千克10牛千克 =40000牛。答:集装箱所受重力是40000牛。 作力的图示时,要画出力的三要素。重
15、力是集装箱受到的,重力的作用点画在它的中心。方向竖直向下。结合标度线段的长度,重力线段长度应是标度线段长的4倍。 五、重力的方向 重力是一种力,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重力也有三要素。 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落向地面时的方向,这个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重力的方向可用来检查房屋的墙壁是否竖直。我们常看到建筑工人用一根重垂线检查墙壁就是应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这个道理。测绘人员用的水平仪下悬着重垂线,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来测定仪器是否水平。你有兴趣的话,可以采用这类方法检查家中的电冰箱放置的是否水平。 六、重心 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
16、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例如:粗细均匀的同材料的棒,它的重心在中点;圆球的重心在球心;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它的对角线的交点。 七、总结 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物体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 重力既然是一种力,它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这个关系用G=mg表示,g=9.8牛千克。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八、作业 完成节后练习。 第五节 摩擦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摩擦力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知道摩擦力在生活实际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研究2、学习从实验
17、探究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兴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生活中的摩擦力原理的应用教学难点:摩擦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教学方法:探究、小组合作、讨论、生活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介绍视频:拔河比赛。问:要想获胜,有什么技巧吗?2、衣服拉链拉动不灵活了,可以采用什么办法使它更灵活呢?(实物)3、一把锁锈了,生活中一般怎么办才能打开呢?(实物)4、两个同学争抢一支钢笔,用力握住和不用力握。比较。为什么呢?(学生上台表演) 注意:只设问,不解决。等
18、等事例,都与发生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有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二、滑动摩擦力 学生探究活动:把手压在桌面上向前推,在推的过程中,你的手有什么样的感觉? 下面我们用这个实验来研究这种力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会受到阻碍他运动的力,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提出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作用点在什么地方?方向指向哪儿?2、摩擦力的作用点在物体表面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小车在桌面上向右运动时,桌面对小车的摩擦力向左。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提出问题)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
19、粗糙程度、压力、接触面的面积、重力、速度、 滑动摩擦力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积无关。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和速度大小无关。板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一定范围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无关。三、滚动摩擦力演示:在桌面上滚动一只篮球,很快听下来。师问:球在桌面上运动了一段距离,为什么会停下来呢?定义:当一个物体
20、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叫滚动摩擦(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滚动摩擦力。)四、静摩擦力师:了解了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后,我们大家先来看老师做这样一个实验:平木板放一木块,慢慢倾斜木版,木块保持相对静止,没有滑下来,为什么呢?师讲事例:生活中的静摩擦力 手握杯子、步行鞋子与地面、传输带(投影)师问:生活中的大家还遇到哪些静摩擦力的现象生答:公交车上,把手与手之间、鞋子与地面之间、五、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增大有益摩擦 增大压力使接触面粗糙用滑动代替滚动2、减小有害摩擦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用滚动代替滑动 使接触面彼此地分开六、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七、随堂练习:第八章 力与
21、运动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过程与方法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通过实验加探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探究活动熟知实验探究的过程;领悟通过实验要求设计实验表格的方法;体验由实验结论进行科学推理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结协作精神;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要盲目迷信权威;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情感,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2012 新教 科版八 年级 下册 物理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