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激光加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综述-激光加工.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激光加工技术的文献综述摘要: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因其具有单色性、相干性和平行性,特别适用于材料加工,激光加工是激光应用最有发展前途的领域。本文主要论述了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历史、应用原理、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景。关键词: 激光加工,历史,原理,技术,前景激光是最重大的发明之一,具有巨大的技术潜力。它具有强度高、方向性好、单色性好的特点,因此特别适合进行材料加工。1激光先进制造技术是最为广泛和活跃的激光应用领域之一,具有柔性、高效、高质量等综合优势,可应用于从计算机芯片到大型飞机、航空母舰等几乎所有的加工制造领域,在减量化、轻量化、再制造、节能、环保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2 1
2、.发展历史1960年,梅曼(TMaiman)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标志着量子光学由理论发展到技术工程。1964年,帕特尔(CPatel)发明了第一台CO2激光器;1965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第一台YAG激光器。1968年后高功率CO2激光器发展迅速,1971年出现了第一台商用1kWCO2激光器。激光加工用于工业生产,首先要有可靠稳定的、光束能量可调的、光束模式合适的激光器。70年代初,YAG激光器开始作为微型件切割、焊接的重要光源,并逐步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如电子工业中的各种焊接、切割、退火及钟表行业中的打孔等。70年代后期,电子、钟表工业中出现了正规的激光加工工艺。尤其是集成电路的发展,迫
3、切需要采用激光加工工艺提高其加工效率与质量,也助推了新的激光加工工艺的产生、发展和应用。80年代,激光器质量又有了提高,其输出功率大幅提高:CO2激光器由几千瓦发展到上万瓦,YAG激光器由几百瓦发展到数千瓦;这些激光器均实现了连续运行和脉冲运行的工作方式;激光的模式从多模输出发展到基模或接近基模输出;光束发散角也达到几个毫弧度。这样就更进一步推动了激光加工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近年来,光纤激光器在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传统的固体激光器相比较,具有很大的输出功率,光束质量好,转换效率高,柔性传输良好,使得光纤激光器在激光材料加工中具有很大吸引力。飞秒激光器的发展则使超微细(亚微米至纳米级)加工得
4、以实现, 并且可在透明材料内部进行加工。激光加工是继机械加工、力加工、火焰加工和电加工之后一种崭新的加工技术,是利用激光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对材料(包括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孔及微加工的一门综合性技术。从最小结构的计算机芯片到超大型飞机和舰船, 激光加工都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加工制造业是激光应用最基本、最深入的领域。32.应用原理由于激光的发散角小和单色性好,理论上可以聚焦到尺寸与光的波长相近的小斑点上,再加上其强度高,因此其加工的功率密度可达到1081010W/cm2,温度可达1 万摄氏度以上。在这样的高温下,任何材料都将瞬时急剧熔化和汽化,并爆炸性地高速喷射出来
5、,同时产生方向性很强的冲击。因此,激光加工是工件在光热效应下产生高温熔融和受冲击波抛出的综合过程。激光加工的基本设备包括激光器、电源、光学系统及机械系统等四大部分。目前常用的激光器按激活介质的种类可以分为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如图1、图2 所示。激光加工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将激光束照射工件(在照射过程中,光的辐射能部分被反射,部分被吸收,部分因热传导而损失);2)工件材料吸收光能;3)光能转变成热能使工件材料无损加热(激光射到工件材料的深度很小,所以在焦点的中央,工件的表面温度迅速升高);4)工件材料发生熔化、蒸发、汽化并溅出,从而从工件上去除或破坏掉;5)作用结束以及加工区冷
6、凝。43主要技术3.1激光切割技术一般激光切割时,切割头中安装可以将激光聚焦到一个很小光斑的透镜。激光切割是利用聚焦的高功率密度激光束照射切割材料,在超过激光的阈值功率密度的前提下,激光束大部分能被材料吸收,由此引起激光照射点的温度急剧上升,达到一定温度后被切材料开始汽化或者燃烧。同时,由切割头喷出一股与光束同轴的气流,从切口底部吹出汽化或燃烧的材料,并形成孔洞继而穿透。随着激光束与被切材料的相对运动,最终形成切缝,从而使激光穿透变为激光切割。影响激光切割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3 个方面:切割材料特性、激光光学特性、加工工艺参数。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因素: 激光功率、切割速度、辅助气体种类流量
7、及压力、离焦量和入射角等等。53.2激光焊接技术激光焊接技术是把激光束经过聚焦后形成高能量密度的激光脉冲对材料进行微小区域内的局部加热,将材料熔化后形成特定熔池,从而达到焊接的目的。目前,用于大功率激光焊接的激光器主要是CO2气体激光器和Nd:YAG固体激光器两种。CO2气体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波长为10.6m,它是以CO2混合气体作为激光活性介质,通过放电产生激励。Nd:YAG固体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波长为1.06m,它是以掺有钕(Nd)或钇(Yb)金属离子的YAG晶体作为激光活性介质,主要通过光泵浦来发射激光。同CO2激光器相比,Nd:YAG激光器主要优势是光束可以通过光纤进行传播,且其波长短,有
8、利于材料表面的吸收,尤其对焊接铜合金和铝合金等材料更为优越。6 3.3激光打标技术激光打标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打标软件或其他辅助软件在计算机中编辑好打标所需的图形、文字,并转换为打标软件所能识别的文件格式,再通过振镜系统伺服控制卡转换成扫描振镜所能识别的电信号。这些电信号按一定的频率分别传输到扫描振镜头和声光电源的输入端口。在一系列电信号的控制下,振镜在X,Y二维进行有序摆动,使激光输出点扫描出相应的图形和文字;与此同时声光电源在相应电信号的控制下使声光Q 开关产生所需的频率调制信号,从而将连续激光调制成一定频率的激光脉冲,最后将激光输出点扫描出的图形和文字刻蚀在工件上。计算机对激光打标系统
9、的控制是通过控制振镜系统来实现的。振镜系统是由伺服控制卡与摆动电机组成的高精度伺服控制系统,输入一个驱动信号,摆动电机就会按一定电压与角度的转换比例摆动一个角度。控制卡除输出两路振镜控制信号及一路激光控制脉冲信号外,还提供了脚踏开关接口。7 3.4激光快速成形技术激光快速成形技术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材料制备新技术,以快速成形原理与激光熔覆制造思想为基础,通过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激光加工、凝固技术、数控技术、材料以及力学等学科先进技术,将激光快速成形技术获得的独特凝固组织通过逐层堆积并扩展到整个三维实体零件,从而使传统的材料成形多步制造工艺集成为一步制造,极大地提高了工件制造效率以及材料性
10、能并节省了成本,被认为是制造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代表先进制造技术和材料制备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目前,已应用于金属、陶瓷、塑料以及各种复合材料的制备和零件修复中。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特点:利用“离散+堆积”的増材成形思想,通过同步送丝或激光熔覆数字化成形一步实现工件的精确成形;属近净成形制造技术;适用的材料种类不受限制;制造工艺与所生产零件的尺寸、复杂程度无关,能够快速生产传统制造工艺难以制备的形状复杂的零件。8 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可用于陶瓷材料,氧化物陶瓷具有优异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良好的抗氧化、抗腐蚀以及耐磨性,然而,陶瓷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硬度以及较大的脆性,传统烧结制备工艺程序复杂且
11、制备的材料致密度低、强度较低、色泽差,特别是难以制备形状复杂的零件,后续加工量大。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开始尝试将金属材料的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应用到氧化物陶瓷上来。SHISHKOVSKY 等采用SLM 技术合成出了Al2O3-ZrO2 复合陶瓷,然而制备的工件内部含有大量的空隙和裂纹。最近Fraunhofer 实验室对SLM 技术进行了改进,通过增加YAG 激光器预热陶瓷粉末,制备出无裂纹,密度接近100%的Al2O3-ZrO2 复合陶瓷。HAGEDORN 9等基于上述研究成果,采用SLM技术成功制作了3 单位的全瓷固定支架,但表面质量较差。近年来,随着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采用半导体激光器作
12、为激光光源的LENs系统逐渐出现,激光工作台从最初的三轴工作台发展到五轴工作台以及高性能多自由度机床乃至工业机器人,极大地提高了工件成形的精度和复杂性。德国通快公司开发了DMD505 LENs 设备,系统采用五轴数控。10 4.激光器4.1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具有电光转换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功耗低、可靠性高等优点。与传统的固体及气体激光器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在国防、工业、科研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输出功率的不断提高,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领域也随之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工业加工领域对大功率激光需求的不断增长,半导体激光器在激光市场中的份额进一步增加。近年来,随着电光转换效率的提高、输出光束
13、质量的改善和输出功率的增加,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越来越多地被直接应用于材料加工领域,以达到提高稳定性、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运行、维护成本的目的。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有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条形半导体激光器、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等。激光加工用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束变换在工业用大功率直接半导体激光器的研制方面,德国的Laerline、Rofin、Trumpf等公司处于世界先进水平。Laerline的LDL80系列直接半导体激光器功率为1200W,焦距为100mm时光斑尺寸为0.4mm0.4mm;功率为100mm,焦距为100mm,时光斑尺寸为0.4mm0.1mm 。Rofi
14、n公司DL-Q系列直接半导体激光器功率为1400W焦距在66mm时光斑尺寸为0.8mm1.3mm。而且DL-Q系列的半导体激光器能够很好地适应激光焊接、熔覆、钎焊、表面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光束可以聚焦成矩形、方形甚至圆形;Trumpf公司的TruDiode系列半导体激光器2009年能够实现13kW的激光输出,2010年已经能够实现4kW的激光输出。114.2 CO2激光器高重复频率CO2激光器的主体包括:(一) 主放电电极和预电离电极组成的气体放电系统,(二) 由气体循环风机和热交换器等组成的气体循环冷却系统。这两个系统布放在激光器真空腔体内。激光器腔体采用不锈钢材料精密焊接而成,光学谐振腔等零
15、件组合部位采用高真空硅橡胶圈密封连接。主放电电极采用改进后的张氏电极,为避免高重复频率条件下阴极表面溅射而引起的放电不稳定性,电极材料选用45碳钢,主放电电极间距10 mm,电极宽度10 mm,电极长度120 mm。激光谐振腔采用典型的平凹腔结构, 后腔镜为曲率半径4 m 的无氧铜基底的表面镀金全反镜,输出镜为部分透射的ZnSe平面镜。在密闭的高重复频率横向激励大气压CO2激光器腔体内,循环系统的通道是由风机、放电区、热交换器和导流装置构成的闭环结构。激光器电路由激光器电极、高压电源、脉冲形成单元、脉冲调制触发电路和脉冲触发信号等几个单元构成。高速涡轮增压风机启动后,激光器腔体内的气体经风道出
16、口急速通过主电极。高压开启后, 脉冲形成单元内的储能电容迅速充电至设定电压。触发信号经升压后,触发高压闸流开关管栅极,使之迅速导通。在闸流管导通瞬间,预电离组件中的电容感应出高压, 在阴极与预电离之间形成电晕,主放电极之间的电子密度急剧增长,进而在主电极间形成气体辉光放电,构成均匀激励场。激光脉冲通过谐振腔的选择放大后振荡输出。12 4.3光纤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可分为掺杂光纤激光器和受激散射光纤激光器两大类。受激散射光纤激光器的发光原理是非线性效应,主要是受激拉曼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它们具有高饱和输出功率,没有菜浦源的限制,在光纤陀螺、光纤传感、波分复用及相干光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掺杂激
17、光器的增益介质主要是掺稀土光纤,激光产生原理是受激福射。如掺银(Tm3+)光纤激光器的发射波长为1.41111波段,也是重要的光纤通信光源。13其他的掺杂光纤激光器,如在2.1,波长工作的掺钬(Ho3+)光纤激光器,由于水分子在2.0,附近有很强的中红外吸收峰,对临近组织的热损伤小、止血性好,该波段对人眼也是安全的,在医疗和生物学研究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4 5.特点激光加工的特点1)激光加工的光斑大小可以聚焦到很小,甚至微米级,而且输出功率可进行调节,因此适用于进行精密精细加工;2)激光加工为非接触加工,无机械力作用于工件上,所以对工件不会产生损伤,也不会产生工具的损耗问题;3)激光加工的速
18、度快,热影响区小,容易实现加工过程的自动化;4)激光加工设备装置简单;5)激光加工可以通过透明介质对密闭容器内的工件进行加工。激光加工的原理、应用现状与展望6.应用6.1航空和航天对于三维航空零件,我们已经利用三维激光切割机进行了各种工艺所需的加工。发动机轮毂、整流罩、飞机上椎体结构等三维零件都能使用激光完成立体切割。 由于激光熔覆直接制造零件工艺装备的突破,该项工艺也将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激光熔覆是指以不同的添料方式在被熔覆基体表面上放置被选择的涂层材料经激光辐照,使之和基体表面一薄层同时熔化,并快速凝固后形成稀释度极低、与基体成冶金结合的表面涂层,显著改善基层表面的耐磨、耐蚀、耐热、抗氧化
19、及电气特性的工艺方法,从而达到表面改性或修复的目的,既满足了对材料表面特定性能的要求,又节约了大量的贵重金属。与之同理的3D 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现在,导弹的尾翼、歼十五飞机的起落架、商用飞机的机翼骨架都应用了激光熔覆技术,既保证了构件的强度,又降低了成本。另外,也能将激光用于飞机发动机的轮毂打斜孔,方便冷空气窜入以冷却发动机,将温度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从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这就是激光打孔。15中国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不但切割装备快速增长,焊接装备也会迎来大好的发展时机,大功率激光3D
20、 切焊一体机、大功率激光特种加工装备、大功率激光加工FMS 系统、大功率激光焊接工业系统将在我国各行各业被广泛应用,同时在国防、航空航天领域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6.2冶金行业在冶金行业中,激光加工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冶金生产线上有钢带激光拼焊、硅钢激光刻痕;冶金设备中有轧辊激光毛化、轧辊激光表面硬化;冶金产品中有汽车板拼焊等,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钢带拼焊技术是生产冷轧板材的关键技术之一,一般采用闪光焊和电阻焊。2)激光硅钢表面微刻痕技术是改善磁畴分布,降低铁损的有效手段。机理是激光照射硅钢片时,硅钢片在激光束的瞬间几千个标准大气压的冲击力作用下,在作用区产生了弹塑性变形
21、和应力,引起局部高密度位错,磁畴细化,使细化了的磁畴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发生位移、旋转、翻转,从而损耗的能量减小,铁损降低。3)为了改善冷轧薄钢板的板型、深冲性、伸长率和涂镀性能,在冷轧薄板生产工艺中,要求对冷轧工作辊的辊面进行毛化处理,轧制出满足用户特殊工艺要求的冷轧毛化钢板。轧辊毛化处理技术有:喷丸毛化、电火花毛化、激光毛化等。4)轧辊激光表面强化技术是近几年激光表面强化技术在钢铁行业的成功应用,是极具市场前景的激光加工技术,它采用先进的激光快速相变或者快速熔凝处理技术,可以在冶金轧辊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为1.52.0 mm超细化、高强韧性、高耐磨性的合金层,典型的金相组织为超细化、过饱和的马氏体
22、和高度弥散、均匀分布的碳化物强化相颗粒,使冶金热轧辊寿命显著提高。轧辊激光表面强化技术主要有激光淬火、激光熔凝、激光合金化和激光熔覆。5)激光拼焊汽车板是激光加工技术在冶金产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汽车板激光拼焊技术是近年来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厂采用激光制造工艺获得巨大成功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它将汽车车身分区优化设计的不同厚度、材质或镀层钢板以激光焊接制造组合车身板坯,进行整体冲压成形的工艺,改变了过去汽车车身制造的传统模式,具有优化车身结构,减轻车身重量和零部件数量,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6 6.3汽车行业激光加工技术由于精度高、损耗少、应力小等优点,已被广泛和迅速地应用于汽
23、车制造业。激光加工具有传统加工方式无法替代的众多优势,采用激光加工技术可以降低车身重量,提高车身的装配精度,增加车身的刚度,减少车身零件的数目,降低整车制造成本以及提高车辆安全性、乘坐舒适度及美观度等。1)远程激光飞行焊接技术,目前普遍使用的激光加工头通常与工业机器人或机床连接,激光的行走路线则由机器人或机床来实现,而远程激光加工头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高效的大功率激光加工头,通常与工业机器人相配合实现高效率的激光焊接。2)激光拼焊技术,将几块不同材质、不同厚度、不同涂层的材料焊接成一块整体板,以满足零部件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同时具有其他熔焊工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尤其是焊接在汽车与航空工业中比较难焊
24、的薄板合金材料,如铝合金等,具有结构件不变形、接头质量高、重现性好等优点。激光拼焊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在汽车工业中已成为标准工艺,目前主要用于轿车生产用板的焊接,可减少零部件的数量。3)激光复合(填丝)焊接技术,采用激光与其他热源共同作用,与纯激光焊接技术相比,利用激光复合焊接技术可大大提高钣金件缝隙的连接能力,且电弧可以解决初始熔化问题,能够改善铝合金、异种材料等的焊接性。另外,激光复合焊接工艺具有更大的焊接装配间隙、较高的焊接速度以及较好的力学性能,可以减少生产时间和降低生产成本,因而对于现代汽车工业低成本、高性能、轻量化的要求来说具有极大吸引力。目前激光复合焊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车
25、门、侧顶梁、支架、飞轮、立柱等汽车零部件及多种形式的接头焊接中。4)压焊技术,适用于搭接的焊接形式,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少,在汽车工业中,大多数车身结构采用搭接结构,如顶盖与侧围的搭接等。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热量的输入,会产生焊接变形,导致被焊工件的位置发生变化,无法保证焊接质量和精度。传统的电阻点焊或电阻压焊对参数波动敏感、结构受较多条件限制、设备复杂以及接头尺寸受限等,限制了其在搭接焊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而激光焊因聚焦光斑很小,可大大减小焊件的凸缘,不仅可以点焊,而且可以很容易实现快速连续焊缝的焊接,在搭接焊中具有极大优势。因此,大部分汽车厂家为提高整车的性能,将激光焊接应用到搭接焊过程中。17而
26、激光压焊技术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的技术,可实现焊接质量更精确的控制。 6.4纺织服装激光加工作为一种全新的加工方法,以其加工精确、快捷、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在皮革、纺织服装行业内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1)成衣激光绣花,超过三分之二的纺织服装布料可利用激光来制作各种数码图案。传统的纺织布料制作工艺需要后期的磨花、烫花、压花等加工处理,而激光烧花在此方面具有制作方便、快捷、图案变换灵活、图像清晰、立体感强、能够充分表现各种布料的本色质感,以及历久常新等优势。如果结合镂空工艺更是画龙点睛,相得益彰。2)影像激光喷花,通过数控的激光照射,汽化牛仔布料表面的染料,从而在各种牛仔面料上制作出不会
27、退色的影像图案、渐变花形、猫须磨纱等效果,为牛仔时尚又增添了新的靓点。牛仔喷花激光加工是一项新兴的、有丰厚加工利润和市场空间的加工项目,极适合牛仔服装厂、水洗厂、加工型等企业和个人进行牛仔系列产品的增值深加工。3)贴布绣激光切割,由于激光高度的聚焦性,照射光斑纤细,热扩散区小,因此极适合对纺织纤维面料的切割。具体表现在加工面料范围广泛、切口平滑无飞边、自动收口、无变形、图形可通过计算机随意设计和输出、无需刀模等等。这使得激光加工成为业内公认的替代方式。4)激光打标,具有打标精度高,速度快,打标清晰,可在硬、软、脆产品的平面、弧面和飞行物上打印各种文字、符号、图案的特点。激光打标兼容了激光切割、
28、雕刻的各种优点,可在金属及有机聚合物薄片上精密加工,加工尺寸小的复杂图案。打印标记具有永不磨损的防伪性能,可专门制作布标、皮标、金属标、打印图案复杂精细的各种司徽和LOGO,是品牌服装服饰物加工的最佳选择。18 6.发展前景随着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激光加工技术也慢慢走上了前台,在我国制造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激光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如农业机械、汽车制造、材料加工及军工仪表等19,进而提高每个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技术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激光加工在制造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因其有优于其它的加工技术。同时未来激光技术将围绕
29、技术普及、不断提高、多学科交叉三个方面加快发展。首先,在更多加工的领域实现应用,随着各种激光发射器及相关设备技术研制的成熟和市场化,激光在科学研究、人民生活、国民经济等方面都会有新的成就。其次,激光将跃上更新更高的台阶,在功率提升、波长延伸、能量与速递增长等方面创新研发水平。另外,激光技术将在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疗、农业、信息技术等领域得到广泛的交叉学科应用,成为科技前沿发展的“锐器”。20 面对日益增长的巨大激光加工应用市场和国际竞争新格局,中国的激光和激光技术产业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具有非常辽阔的市场远景21,在国民经济和工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Z激光加工有
30、着传统机械加工不具备的某些优点,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1 4.姚蔡翔.激光加工的原理、应用现状与展望J.山东工业技术.2013(15):12-4.2.肖荣诗, editor 激光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 2009; 中国江西南昌.3.朱萍.激光加工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J.安徽科技.2013(01):50-1.5.徐秀琼, 刘继展, 李萍萍.激光切割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农业领域应用发展J.农机化研究.2013(03):205-8.6.李少华, 康蓉娣.激光焊接技术及其应用J.舰船防化.2011(04):32-6.7.周永飞, 赵海峰, 黄子强.激光打标系统及
31、工艺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1(02):126-9.8.苏海军, 尉凯晨, 郭伟, 马菱薇, 于瑞龙, 张冰, et al.激光快速成形技术新进展及其在高性能材料加工中的应用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3(06):1567-74.9.Hagedorn YC, Wilkes J, Meiners W, Konrad W, Poprawe R.Net Shaped High Performance Oxide Ceramic Parts by Selective Laser MeltingJ.Laser Assisted Net Shape Engineering 6, Proceedings
32、 of the Lane 2010, Part 2.2010,5:587-94.10.张冬云, 王瑞泽, 赵建哲, 左铁钏.激光直接制造金属零件技术的最新进展J.中国激光.2010(01):18-25.11.Zediker MS, Havrilla D, Brockmann R, Strohmaier S, Holzer M.Dramatic advances in direct diode lasers.2010,7583:75830B-B-6.12.郑义军, 谭荣清, 王东雷, 张阔海, 黄文武, 刘世明, et al.新型高重复频率脉冲CO_2激光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10):
33、2697-701.13.张志强. 高功率掺镱光纤激光器设计及研究 博士: 北京邮电大学; 2013.14.Richardson DJ, Nilsson J, Clarkson WA.High power fiber lasers: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J Opt Soc Am B-Opt Phys.2010,27(11):B63-B92.15.罗敬文.高功率激光加工装备推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J.电焊机.2013(05):25-7.16.程灿军, 钟如涛, 汪连运.激光加工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应用J.武钢技术.2010(03):58-61.17.邢飞, 朱丽娜, 唱丽丽, 刘书宏.激光加工在汽车行业的应用J.现代零部件.2012(05):28-31.18.激光加工技术应用于纺织服装J.上海毛麻科技.2011(01):24.19.席大鹏, 廖敏.激光加工技术应用与发展J.装备制造技术.2013(04):233-4.20.陈杰, 李冬冬, 陈培杰.激光加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河南科技.2013(03):28.21.刘禹璐.激光加工技术的应用及国内的发展趋势和现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2):5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