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真题7卷.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真题7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真题7卷.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真题7卷2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真题7卷 第1卷EPQ的记分步骤包括( )。(A)数出Q量表的原始分数(B)获得各量表的粗分(C)按年龄和性别常模换算标准T分数(D)作EPQ剖面图和E、N关系图答案:B,C,D解析:关于爱情,正确的说法是()。单选A. 幼儿也有爱情B. 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占有C. 爱情有生理基础D. 异性之间喜欢到极致就是爱情答案:C解析: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 /爱情 解析:考爱情的定义。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特点狭义的爱情指异性恋个体身心发展相对成熟的阶段产生的,幼儿没有爱情。爱情是一种高级
2、情感。爱情有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社会学里按照鲁宾的理论,喜欢和爱情是两种不同的情感。心理咨询师解释临床资料的先决条件是()。单选A. 资料的来源B. 良好的咨询关系C. 资料的可靠性D. 心理咨询师的经验答案:C解析: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搜集整理评估 资料的可靠性是解释资料的先决条件。案例一: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9岁,未婚,博士,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案例介绍:求助者的父亲多年前意外去世,其母亲为照顾他没有再婚。求助者认为母亲非常不容易,应该好好孝顺母亲。求助者从大学到现在几次恋爱都因母亲不同意未果。今年国庆节期间,求助者与一个女孩一见钟情,准备谈婚论嫁。女友
3、对求助者很满意,但要求婚后双方到女方所在的城市生活。求助者的母亲坚决不同意,求助者与母亲多次沟通无效。求助者很想坚决地与女友结婚,但看到母亲哭哭啼啼的样子于心不忍,如果与女友分手又觉得自己很委屈。求助者难下决心,觉得无助,内心苦恼,情绪低落。最近经常失眠、食欲明显下降。为解决内心痛苦主动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办事认真,懂事听话,孝顺,人际关系良好,平常身体健康。该求助者表现出的主要心理症状包括()。多选A. 情绪低落B. 内心苦恼C. 哭哭啼啼D. 烦躁不安答案:A,B解析: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找症状 求助者难下决心,觉得无助,。最近经常失眠、食欲明显下降(生理症状
4、)。为解决内心痛苦主动前来咨询。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个体从出生到衰亡全过程的心理发展现象(B)解释心理发展现象(C) 揭示心理发展规律(D)描述心理发展现象,揭示心理发展规律答案:D解析:2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真题7卷 第2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B训练决定机体成熟C训练是机体成熟的前提条件D训练对个体的成熟没有影响正确答案:A基础知识 P195 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常常进一步发展为被害妄想。单选A. 虚无妄想(又称疑病妄想)B. 妄想心境C. 妄想知觉D. 自罪妄想答案:B解析:知识点: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思维障碍 妄想心境如果未能得到及时
5、的治疗,常常进一步发展为被害妄想。案例七: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2 岁,中学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女儿的问题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心理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吗?求助者:我女儿今年14岁,我发现她有咬手指的坏毛病。我怎么说她都没用,有时我气急了就使劲拧她几下,但也就管几分钟的事儿,过一会她还是老样子。现在她的手被她自己咬得伤痕累累。一看到我女儿的手,我就急得不行,您一定要帮帮我啊!心理咨询师:我也是母亲,因此我非常理解您作为母亲的这种心情,也替您感到着急。 您能具体谈谈是怎么回事吗?求助者:大概四、五个月之前吧,她在思考难题时会偶尔咬咬手
6、指,我看见了就批 评她。没想到我越批评,她咬得越频繁。我试过对她咬手指的行为不理不睬,但只坚持一两天,我就又忍不住要批评她。心理咨询师:您女儿在学校期间咬手指吗?求助者:据班主任讲,她在学校倒不怎么咬。孩子的爸爸也说,只要我不在家,女儿咬手指的次数好像也少很多。心理咨询师:您能谈谈您平时是怎样教育女儿的吗? 求助者:我对女儿的教育非常严格,因此她非常听话。到现在,我女儿平时看什么课外书,穿什么衣服,都听我的安排。很多朋友都特别羡慕我有这么乖的女儿。可就是咬手指这个毛病,不管我怎么说她,她就是改不了。您说我该怎么办啊!心理咨询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您女儿咬手指的行为可能与您对她的教育方式有关。求
7、助者:和我有关?心理咨询师:您的女儿今年14 岁,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比较容易出现逆反心理。而您对女儿各方面的控制,很可能激起您女儿强烈的逆反心理。她一直是个乖乖女,不愿意公开顶撞您而破坏她自己“好孩子”的形象。当她发现她咬手指的行为能让您生气、着急时,她就把这种行为作为反抗 您的一种工具,所以才会出现您越是责骂她,她咬手指的行为越严重的情 况。求助者:(沉默),这样看来,我女儿的问题确实与我有关系,那我应该怎么 办呢?心理咨询师:当您女儿再咬手指时,您别批评她,也别去关注她。如果她没有咬手指, 您要给她鼓励和奖励,比如让她自己决定当晚看什么课外书,第二天穿什么衣服等。行为疗法的理
8、论基础包括( )。多选A. 认知理论B.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C. 社会学习理论D.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答案:B,C,D解析: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阳性强化法 行为疗法是在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在遵循科学的前提下,根据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和强化学说等原理,采用程序化的操作程序,帮助求助者消除不良行为,建立新的适应行为。神经衰弱的头部不适感主要是()。A.兴奋性头痛B.抑制性头晕C.紧张性头痛D.紧张性头晕答案:C解析:塔尔德的模仿律包括()A:下降律B:几何级数律C:上升律D:先内后外律答案:A,B,D解析:略。2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真题7卷 第3卷热情与尊重
9、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尊重具有感情色彩B.热情具有理性色彩C.热情与求助者的距离更近些D.热情要体现在咨询全过程答案:C,D解析:下面是某求助者的SCL-90测验结果: 从测验结果来看,该求助者的临床症状可能包括()A.幻听、思维播散、被控制感和思维被插入B.有无法摆脱的无意义想法和冲动行为C.与他人相比时有不自在感和自卑感D.郁闷、失望、悲观、心境恶劣、兴趣减退答案:C,D解析:不认识的异性网友之间可以做到完全的自我暴露,原因包括( )。多选A. 对方是异性B. 没有面对面的尴尬C. 具有安全感D. 羞耻感降低答案:B,C,D解析: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 /人际 特例,彼此没有任何
10、关系的人,有可能做到完全的自我暴露。比如在网络聊天的时候,素不相识的网友可以把自己连向最亲密大人都不告诉懂隐私和盘托出。原因是在虚拟沟通的情境下,人们觉得对方不可能介入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风险体验下降,尴尬和羞耻感也降低。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今年以某市状元成绩考入大学,来到陌生的城市,开始独立生活。每日的学习很紧张,还要料理自己的生活,有些手忙脚乱,疲惫不堪,感到不适应,非常想家。有时睡不着,常常梦到父母,一听到广播里放的音乐有“妈妈”的内容就哭。在街上、校园里听到的都是当地的口音,自己作为外乡人,内心很孤独。上课经常走神,学习效率不高。无心参加班上
11、组织的活动,总盼着早点放假回家。求助者与同学的关系一般,因生活琐事与宿舍室友关系紧张,想换宿舍,学校没同意,心情不好、内心痛苦。经班主任老师做工作后没有明显好转,所以在同乡的陪同下来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女性格柔弱、温顺,在家很受宠爱,自幼没有单独离开过家,上大学前很多生活琐事都由父母料理,连自己的衣服鞋袜都不用洗,她认为只有家里才是最安全舒适的。可作为本案例咨询目标中近期目标的是()。A.增加睡眠B.完善性格C.减轻痛苦D.心理成长答案:C解析:增加睡眠不是心理学性质的超出心理咨询的范围。心理成长和完善性格是终极目标。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4岁,无业。案例介绍
12、:求助者兴趣广泛,两年前大学毕业,找了几家单位都不理想,不是路远,就是挣得少,索性在家上网、玩游戏,自得其乐。但其父母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近一年经常批评指责他。求助者也觉得自己大学毕业了,应该自食其力,但又觉得上班太辛苦。两月前在网上结识了一女孩,双方互有好感,开始见面约会,花销明显增加。求助者跟父母要钱,父母明确指出,需要自己挣钱生活、谈恋爱。求助者很不满,觉得自己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但父母还这么小气。经常与父母吵架,后来搬到父母早已为自己准备好的房子去住。半月来因缺钱,向父母索要未果。不知如何是好,搬回去没有面子,不搬回去又没钱生活,为此非常苦恼。像变了一个人。情绪低落,不愿与人说话,
13、吃不好,喝不好,和女朋友矛盾重重,大吵一架后分手。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曾是开朗活泼的人,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从小娇生惯养。对收集到的资料的可靠性进行验证时,方法包括(?)。查看材料A.补充提问B.比较不同的来源C.心理测验D.多个咨询师会诊答案:A,B,C解析:此题暂无解析2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真题7卷 第4卷归纳和解释临床资料的先决条件是( )。单选A. 资料的可靠性B. 使用统计方法C. 赋予恰当意义D. 进行迹象分析答案:A解析: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搜集整理评估 资料的可靠性是解释临床资料的先决条件。任何不完整的事实都有可能把人引入歧途。案例四一般资科:求助者,女性,24
14、岁,大专学历,原为护士,现待业。案例介绍:半年多以前,求助者下夜班后独自回租住地的途中遭遇抢劫。当时非常害怕,落荒而逃,从此不敢在晚上单独走路。晚上偶尔一个人走在街上,眼前就会浮现出当时被抢的情景,感到脚闷、心慌、全身发抖、四肢及手脚出冷汗。白天一个人走在街上,症状反应稍轻。多次提出不上夜班,但护士长不同意,因此下夜班后只能在值班室睡觉。求助者觉得自己年纪轻轻晚上不能单独行走实在是个大问题,有几次鼓足勇气自己夜晚独自回家,但最终都因极度害怕而中途返回。为此不得不辞职寻找新工作。求助者无法摆脱对晚上独自在街上行走的恐惧,无法安心工作,拒绝参加老乡、同事在晚上组织的聚会,也没心思谈恋爱。情绪低落,
15、甚至想轻生,但下不了决心。迫切要求解决问题,自己主动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内向,做事严谨,工作勤奋,人际关系良好。半年前遭遇抢劫,之后不敢晚上在街上独自行走。关于咨询师对该求助者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理解错误的是咨询师()单选A. 对求助者问题和情感表示关注B. 把求助者视为值得坦诚相待的人C. 对求助者心理问题要有准确的共情D. 必须用语言明确表明对求助者关注答案:D解析: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求助者中心疗法 艾根(1975)将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称为尊重,并且指出它是一个高水平的咨询师的最高价值观。在艾根看来,咨询师可以不同方式向求助者表示对他们的尊重:表现为是从求助者
16、的人性和发展的潜力这一基础上而对他的尊重;应承自己要与他们一起努力;把求助者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予以支持,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独特性;相信求助者有自我导向的潜力;而且相信求助者是能够做出改变的。在咨询过程中如果咨询师能表现以下四种行为,那么上述五种态度就会起作用:1)对求助者的问题和情感表示关注;2)把求助者作为一个值得坦诚相待的人来对待,并且持有一种非评价性的态度;3)对求助者的反应要伴有准确的共情(即设身处地的理解),并因此表示出对求助者的参考结构的理解;4)培养求助者的潜力,并以此向求助者表明他们本身的潜力以及行为的能力。D项,言语和非言语都能够传递积极关注,理解错误。共用题干一般资料:求助
17、者,男性,42岁,某私企总经理。案例介绍:一年多以前求助者的母亲突发心脏病去世,求助者当时异常痛苦。半年多以前有一次喝酒后,半夜突然醒来,觉得透不过气来、胸闷、心慌,手脚发麻、浑身颤抖,非常难受,认为自己得了心脏病,非常紧张、害怕。求助者迅速到医院看急诊,经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后症状缓解。有一次在单位又有类似症状发生,还是到急诊看病。求助者曾专门住院检查,仍未查出明显病变。此后类似症状经常发作,有时每周出现23次,时间持续数十分钟,时间地点场合无规律,也无明显发作征兆,能自行缓解。发作时头脑清楚,客观环境并无相应可怕的事物和情境。不发作时,生活、工作均正常。目前求助者害怕犯病,不敢一个人
18、开车、出差或单独在家,不敢一个人到外地出差,怕自己突发心脏病死了别人都不知道,也不敢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求助者也知道自己不一定就会得心脏病,但感觉控制不住担心。曾对家人表示这样活着真是受罪,生不如死。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较内向,做事认真谨慎,非常孝敬父母,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不吸烟,很少喝酒。几年前曾被诊断为“胃溃疡”,经治疗后缓解。求助者曾对家人表示这样活着真是受罪,生不如死,说明其()。多选 A:存在自杀观念B:内心痛苦C:生存意向下降D:严重强迫答案:A,B,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情绪障碍的掌握情况。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绪障碍主要有情感高涨(躁狂)、情感低落
19、(抑郁)、焦虑和恐怖(害怕)。恐惧是指与处境不相称的异常害怕,感到痛苦,伴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对所怕处境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焦虑是指没有事实依据的担心和害怕,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表现为心慌、胸闷、出汗,有运动性不安(走来走去、坐立不安)。强迫是指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冲突导致的痛苦。抑郁是指兴趣减退甚至丧失,对前途悲观、无助,感到精神疲惫,自我评价低,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在本题中,求助者害怕得心脏病而非常紧张、害怕、担心,有恐惧、焦虑、抑郁的倾向,但是没有强迫症状。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惊恐障碍的掌握情况。该求助者是典型的惊恐障碍患者,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该求
20、助者的躯体症状为“觉得透不过气来、胸闷、心慌,手脚发麻、浑身颤抖”,而选项B的“担心、紧张”则是情绪症状。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的掌握情况。在本案例中,该求助者是惊恐障碍患者,产生症状时“时间地点场合无规律”,且“也无明显发作征兆”。因此,无特殊诱因。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神经症与精神病的鉴别诊断的掌握情况。在该案例中,要区分该求助者是神经症患者还是精神病患者就需要从其身体表现(是否存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和情绪体验是否存在如情感高涨(躁狂)、情感低落(抑郁)、焦虑和恐怖(害怕)等情感障碍两方面人手。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
21、抑郁神经症的掌握情况。抑郁神经症的典型症状是:(1)兴趣减退甚至丧失;(2)对前途悲观;(3)无助感;(4)感到精神疲惫;(5)自我评价低;(6)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结合本案例,该求助者可能是抑郁神经症患者,说这种话表明其内心非常痛苦、生存意向下降且有自杀倾向,但没有强迫倾向。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惊恐障碍的掌握情况。在本案例中,该求助者有难以解释的焦虑或恐惧发作(“觉得透不过气来、胸闷、心慌,手脚发麻、浑身颤抖,非常难受,认为自己得了心脏病,非常紧张、害怕”),突然出现,发展迅速(“有时每周出现23次,时间地点场合无规律,也无明显发作征兆”),时间持续数十分钟,发作时经常出
22、现一些躯体症状诸如“透不过气来、胸闷、心慌,手脚发麻、浑身颤抖”等症状,害怕心脏病发作,突然死去。因此,可以初步诊断该求助者为惊恐障碍。而恐怖性神经症的一个诊断要点是“害怕与处境不相称”“对所怕处境的回避”,而在本案例中,该求助者并没有害怕某种特定的处境,或对某种处境有所回避,因此可以排除该选项。而急性应激障碍是指遭受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表现为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隘、定向障、言语缺乏条理、对周围事物感知迟钝,可出现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对此,结合本案例,亦可排除此选项。而广泛性焦虑障碍是指患者最初可能主诉与紧张有关的躯体症状(例如:头
23、痛、心脏剧跳),进一步询问会发现焦虑是主要的。其诊断要点是具有多种焦虑或紧张性症状:精神紧张(担心、感到紧张或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身体紧张(坐立不安、头痛、震颤、不能放松)、植物神经兴奋(头晕、出汗、心跳加快或剧跳、口干、胃痛)。常由应激性事件诱发,尤其是那些具有慢性忧虑倾向的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虽有与紧张有关的躯体症状,但是并不存在多种焦虑症状(“不发作时,生活、工作均正常”),因此该求助者不存在广泛性焦虑。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常见精神障碍的掌握情况。在进行鉴别诊断时,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衡量:(1)症状自知力;(2)对客观现实歪曲的程度;(3)社会功能受损害的程度。由于该求
24、助者能主动求医,自知力完整,而一般精神病患者往往丧失了对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否认自己有精神疾病,甚至拒绝治疗。因此,首先可以排除精神疾病。而疑病性神经症又称疑病症,是指对自身感觉或征象做出患有不切实际的病态解释,致使整个身心被由此产生的疑虑、烦恼和恐惧所占据的一种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的特点是害怕与处境不相称,病人感到痛苦,伴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此外,由于该求助者存在多种躯体症状(“透不过气来、胸闷、心慌,手脚发麻、浑身颤抖”),因此,对该求助者进行鉴别诊断时,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身体障碍,是否存在心脏病变,以及是否存在疑病性神经症和恐怖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2 心理咨询 考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