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4)环境污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58页).doc





《(附件14)环境污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5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件14)环境污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58页).doc(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Q/JNGJDL 企业标准 山西国金电力有限公司版 本 号:2015-A-01 Q/JNGJDL.1 14YA2015 环境污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015-06-01实施2015-06-01发布编制单位:山西国金电力有限公司第 53 页-目 录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1 事件类型及危险程度分析11.2 事件风险的来源、特性31.3 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装置名称31.4 事故发生的影响范围及后果31.5 事件可能发生的季节31.6 事发前可能的征兆3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3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33.1 应急组织体系33.2 应急指挥机构43.3 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44 预防与预警54
2、.1 风险源监控54.2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64.3预警流程65 信息报告程序及内容85.1 公司24小时应急电话85.2 下列情况下,必须立即报警85.3 信息汇报流程85.4 报告内容85.5 信息上报85.6 信息通告85.7 对外求救96 应急处置96.1 响应分级96.2 响应程序106.3 应急响应升级的条件116.4 应急处置措施116.5 抢险救援及控制一般措施166.6 响应流程166.7 应急人员防护17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77.1 应急和救护设备的管理177.2 公司应急物资清单178 附件188.1 应急人员及联系方式188.2 公司所在地理位置图208.3 公司厂区
3、平面图218.4 脱硫工艺流程图228.5 安全突发事件紧急报告单238.6 发布公告24环境污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 事件类型及危险程度分析:1.1.1 事件类型:(1)、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在生产、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事故。(2)、因“三废”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导致的废气、废水泄漏等环境污染事故。(3)、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4)、各类废(污)水、烟气、灰、渣超标排放。(5)、灰(渣)库坝的泄漏,包括局部管涌、滑坡、灰坝垮坝事故。1.1.2 危险程度分析: (1)、化学危险品危险程度分析(见表1-1):序号
4、危险品名称危险特性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1盐酸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2氢氧化钠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由于呈碱性,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对植物和水生生物给予特别注意。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
5、致人体灼伤。3硫酸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4氨水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
6、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5联氨吸入本品蒸气,刺激鼻和上呼吸道。此外,尚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液体或蒸气对眼有刺激作用,可致眼的永久性损害。对皮肤有刺激性,可造成严重灼伤。可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可致皮炎。口
7、服引起头晕、恶心,以后出现暂时性中枢性呼吸抑制、心律紊乱,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运动障碍、共济失调、麻木等。肝功能可出现异常。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肝大及肝功能异常。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本品可燃,高毒,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6亚硫酸氢钠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7次氯酸钠对皮肤、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吸入次氯酸气雾可引起呼吸道反应,甚至发生肺水肿。大量口服腐蚀消化道,可产
8、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本品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8氢氧化钙本品属强碱性物质,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可引起化学性肺炎。眼接触有强烈刺激生,可致灼伤。误落入消石灰池中,能造成大面积腐蚀灼伤,如不及时处理可致死亡。长期接触可致皮炎和皮炎溃疡。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2)、因“三废”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导致的废气、废水泄漏等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性分析: 、电厂除尘、脱硫设施发生故障,原烟道坍塌,会导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尘等有毒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不仅会
9、引起酸雨,而且对人体危害很大。 、二氧化硫对健康危害: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浓度高时使人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氮氧化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危害最大的是NO2,主要影响呼吸系统,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疾病;NO非
10、常容易与动物血液中的色素(Hb)结合,造成血液缺氧而引起中枢神经麻痹,它与血色素的亲和力很强,约为CO的数百倍至一千倍。 、烟尘是燃煤和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固体颗粒物。它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和未经燃烧的炭微粒等。烟尘对人体的危害同颗粒物的大小有关:大于5微米的颗粒物能被鼻毛和呼吸道黏液挡住,小于0.5微米的颗粒物一般会粘附在上呼吸道表面,并随痰液排出。直径在0.5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最大。它不仅会在肺部沉积下来,还可以直接进入血液到达人体各部位。由于粉尘粒子表面附着各种有害物质,它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电厂废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会导致pH
11、、SS、COD、石油类、挥发酚、盐类及少量的金属直接排放到河流中,造成污染,对水质、土壤及生命造成危害。 、电厂产生的灰渣中主要含有各种金属氧化物,运输、储存管理不当,会造成扬尘;若贮灰场不做防渗处理,有可能对地下水质产生污染,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健康也会造成危害。(3)、灰(渣)库坝的泄漏,包括局部管涌、滑坡、灰坝垮坝事故的危险性分析:污染土壤、水质对人、动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1.2 事件风险的来源、特性:1.2.1 人为因素:(1)、工作人员精神恍惚引起操作不当造成事故,具有突发性、伤亡面积较小。(2)、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低或操作不熟练造成事故,具有突发性、伤亡面积较小。(3)、工作人员合
12、作不当发生口角、斗殴等造成事故,具有突发性、伤亡面积较小。1.2.2 自然因素:(1)、发生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水、地震等引起的事故,具有突发性、伤亡面积较大。(2)、设备磨损、损坏。具有突发性、伤亡面积较小。(3)、脱硫烟气系统原烟道坍塌,具有突发性、伤亡面积较小。(4)、运输途中发生意外事故。具有突发性、伤亡面积较小。(5)、排水沟不畅、灰场、坝内储水量过大,虫害鼠害,暴雨和地震。可预见,对抢险人员构成威胁。1.3 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装置名称:1.3.1 化学危险化学品泄漏。1.3.2 灰场管涌、滑坡、灰坝垮坝。1.3.3 脱硫系统脱硫装置设备、原烟道。1.4 事故发生的影响范围及后果:
13、1.4.1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长期超标排放会在周围大气中形成酸雨,对周围环境、土壤、水质造成污染,对人、动植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1.4.2 灰渣中的有毒金属渗入到地下水中,会污染地下水质,导致饮用该水源内的人及动植物患病甚至死亡。1.5 事件可能发生的季节:1.5.1 夏季为汛期,比较容易发生灰(渣)库坝的泄漏事故。1.5.2 春季干燥、夏季高温时期,容易发生化学危险品爆炸及火灾。1.5.3 冬季寒冷容易发生管道冻裂,造成脱硫设施损坏,导致污染物超标排放。1.6 事发前可能的征兆:1.6.1 工作人员精神萎靡不振或脾气暴躁、情绪反常。1.6.2 气候异常。气温异常升高或降低,突然有暴风暴雨。
14、1.6.3 环保设施长期带“缺陷”运行。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首先必须遵循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先控制后处理。在开展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和应急救援时,必须遵循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综合协调,充分准备、快速反应,调查取证、监测先行,依靠科学、高效处置”原则,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害、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3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领导组组长:总经理副组长:总工程师 应急办公室后勤组通讯联络组医疗救护组应急抢险组应急检测组3.2 应急指挥机构:3.2.1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部:应急领导组组长:总经理应急领导组副组长:总工程师
15、成 员:综合部经理、财务部经理、安环部经理、工程部经理、设备维护部经理、燃供部经理、基建设备部经理、生产准备部经理。3.2.2 应急救援工作组:通讯联络组:综合部人员、设备维护部人员应急抢险组:当值运行人员、安环部人员、设备维护部成员医疗救护组:综合部人员后勤组:综合部人员应急监测组:生产准备部人员、设备维护部人员、安环部人员、(环保局监测站人员)3.2.3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事故单位。3.3 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3.3.1 应急领导组组长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2)、组织制定、修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
16、援预案,组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习。(3)、审批并落实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等的购置。(4)、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公司及时消除有毒有害介质的跑、冒、滴、漏。(5)、批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3.3.2应急领导组副组长职责:(1)、及时向上级报告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增援请求,并向周边单位、村镇通报相关情况。(2)、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3)、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17、协助有关部门进行环境恢复、事故调查、经验教训总结。(4)、协助组长做好其他各项工作。3.3.3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1)、通讯联络组:组长:综合部经理负责应急指挥部与各救援专业队以及有关部门的通讯联系;确保事故处理外线畅通,应急救援指挥部处理事故所用电话迅速、准确无误。(2)、应急抢险组:组长:设备维护部经理应抢险组接到通知后,迅速集合队伍奔赴现场,根据事故情形正确配戴个人防护用具,切断事故源;负责事故现场及有毒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清洗、消毒工作;现场抢救人员,消除危险物品,开启现场固定消防装置进行灭火。(3)、医疗救护组:组长:综合部经理熟悉厂区内危险物质对人体危害的特性及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储
18、备足量的急救器材和药品,并能随时取用;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做好准备工作,中毒者送来后,根据中毒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输氧急救,重伤员及时转院抢救;当厂区内的急救力量无法满足需要时,向其他医疗单位申请救援并迅速转移伤者。(4)、后勤保障组:组长:综合部经理根据毒物泄漏影响范围,设置禁区,布置岗哨,加强警戒,巡逻检查,实行交通引导,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禁区,并积极疏散污染区内员工和群众。(5)、物资保障组组长:基建设备部经理负责准备抢险抢救物质及设备等工具,以及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根据事故的程度,及时向外单位联系,调集物资、工程器具等。(6)、应急监测组:组长:生产准
19、备部经理根据环境污染事故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和事故发生地的气象和地域特点,确定污染物扩散范围;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环境污染事故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的方式,预测并报告环境污染事故的发展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作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决策的依据。4 预防与预警:4.1 风险源监控:4.1.1 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为安环部、设备维护部。4.1.2 风险监测的主要对象是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污染源泄漏,危害环境、人及动植物健康事故的安健环管理薄弱环节和重要环节,收集各种事故征兆,对事故征兆进行纠正活动,防止该现象的扩展蔓延,逐渐使其恢复到正确状态,并建立相应信息档案。4.1.3 风险监测的方法:风险
20、评估、技术监控、现场检查等主要手段4.1.4 风险预控手段:重点加强化学车间危险品管理,脱硫设施检修、运行管理,加强灰场、渣场安全措施。4.1.5 风险监测信息收集渠道:运行中发现异常现象、缺陷,通过书面或口头汇报等4.1.6 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安监部、设备管理部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和评级,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汇报主管领导,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4.2 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4.2.1 预警分级: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危急事件进行预警。依据危急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发展势态,预警级别划分为:级、级、级和级。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
21、或解除。(1)、级预警:发生级事故事故非常严重,影响超出了公司的范围,波及文水县城的生活或生产区域。(2)、级预警:发生级事故事故超出了公司的范围,影响事故现场之外的周围村庄。(3)、级预警:发生级事故事故限制在公司范围内,未影响到周边地区。(4)、级预警:发生级事故出现在公司生产准备部、脱硫现场的装置区域,影响到本部门范围内。4.3 预警流程:实时环境监测告知报告初期处理上报应急办公室向公众发布消息 发出警报 通知上级领导事故发现者是判断部门人员可自行控制否外部救援力量专家咨询组气象局公安消防物资供应厂家医院县环境监测站文水县政府文水环保局文水安监局文水县水利局晋能电力集团自来水厂邻近村镇邻
22、近企业新闻媒体判断事故得到是否警戒交通管制人群疏散应急抢险人员救护污染控制清洁和净化事故调查解除警戒善后处理启动公司外应急响应公司级别应急响应公司应急指挥部应急终止部门级别应急响应上报文水县政府环境污染事故5 信息报告程序及内容:5.1 公司24小时应急电话 集控室值长:41320825.2 下列情况之一,必须立即报警:5.2.1 公司内的任何人一旦发现化学危险品、脱硫系统引发的火灾、泄漏事故。5.2.2 公司监视系统一旦发现火灾、泄漏事故。5.2.3 作业人员发现有泄漏、火灾的可能,采取措施后未能抑制泄漏、火灾事故发生时。5.3 信息汇报流程:5.3.1 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现场人员立即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附件 14 环境污染 事故 专项 应急 预案 5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