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实验指导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统计学原理实验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原理实验指导书.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统计学原理实验指导书【精品文档】第 10 页统计学原理课程实验指导书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原理课程组编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零零九年三月目 录实验一 搜集与整理数据.1实验二 用EXCEL计算描述统计量.6实验三 用EXCEL进行时间序列分析.8实验四 用EXCEL进行指数分析.11实验五 用EXCEL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12实验六 用统计软件进行预测.15实验七 用EXCEL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19实验一 搜集与整理数据实验目的:掌握调查方案的制定;掌握用EXCEL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实验步骤:一、用Excel搜集数据搜集数据的方法有多种,
2、可以采用统计报表、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或抽样调查,以后我国的统计调查将以抽样为主,所以在这里介绍一下如何用Excel进行抽样。使用Excel进行抽样,首先要对各个总体单位进行编号,编号可以按随机原则,也可以按有关标志或无关标志,编号后,将编号输入工作表。【例1】假定有100个总体单位,每个总体单位给一个编号,共有从1到100个编号,输入工作表后如图1所示:图: 1总体各单位编号表输入各总体单位的编号后,可按以下步骤操作:第一步:单击工具菜单,选择数据分析选项(若无数据分析选项,可在工具菜单下选择加载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分析工具库,便可出现数据分析选项),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从中选择抽样。如图
3、2所示:图2数据分析对话框第二步:单击抽样选项,弹出抽样对话框。如图3图3 抽样对话框第三步:在输入区域框中输入总体单位编号所在的单元格区域,在本例是$A$1:$J$10,系统将从A列开始抽取样本,然后按顺序抽取B列至J列。如果输入区域的第一行或第一列为标志项(横行标题或纵列标题),可单击标志复选框。第四步:在抽样方法项下,有周期和随机两种抽样模式:“周期”模式即所谓的等距抽样,采用这种抽样方法,需将总体单位数除以要抽取的样本单位数,求得取样的周期间隔。如我们要在100个总体单位中抽取12个,则在“间隔”框中输入8。“随机模式”适用于纯随机抽样、分类抽样、整群抽样和阶段抽样。采用纯随机抽样,只
4、需在“样本数”框中输入要抽取的样本单位数即可;若采用分类抽样,必须先将总体单位按某一标志分类编号,然后在每一类中随机抽取若干单位,这种抽样方法实际是分组法与随机抽样的结合;整群抽样也要先将总体单位分类编号,然后按随机原则抽取若干类作为样本,对抽中的类的所有单位全部进行调查。可以看出,此例的编号输入方法,只适用于等距抽样和纯随机抽样。第四步:指定输出区域,在这里我们输入$A$14,单击确定后,即可得到抽样结果,如图4图4等距抽样结果二、用Excel进行统计分组用Excel进行统计分组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FREQUENCY函数;二是利用数据分析中的“直方图”工具。我们介绍一下后者的操作方法。【例2
5、】把50名工人的月产量资料输入工作表,如图5所示:图5 工人月产量资料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第一步:在工具菜单中单击数据分析选项,从其对话框的分析工具列表中选择直方图,打开直方图对话框。如图6所示:图6 直方图对话框第二步:在输入区域输入$A$1:$J$5,在接收区域输入$A$9:$A$15。接收区域指的是分组标志所在的区域,假定我们把分组标志输入到A9:A15单元格,注意这里只能输入每一组的上限值,即130,160,190,220,250,280,310。第三步:选择输出选项,可选择输入区域、新工作表组或新工作薄。我们在这里选择输入区域,可以直接选择一个区域,也可以直接输入一个单元格(代表输出
6、区域的左上角),这里我们推荐只输入一个单元格(本例为A7),因为我们往往事先并不知道具体的输出区域有多大。第四步:选择图表输出,可以得到直方图;选择累计百分率,系统将在直方图上添加累积频率折线;选择柏拉图,可得到按降序排列的直方图。第五步:按确定按钮,可得输出结果如图7:图7 频数分布和直方图应当注意,上图实际上是一个条形图,而不是直方图,若要把它变成直方图,可按如下操作:用鼠标左键单击任一直条,然后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取数据系列格式,弹出数据系列格式对话框,如图8所示:图8 数据系列格式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选项标签,把间距宽度改为0,按确定后即可得到直方图,如图9所示:图9 调整后
7、的直方图三、用Excel作统计图Excel提供的统计图有多种,包括柱形图、条形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面积图、环形图、雷达图、曲面图、气泡图、股价图、圆柱图、圆锥图等,各种图的作法大同小异。【例3】作饼图。首先把数据输入到工作表中,如图10所示:图10河北省主要市2001年人口情况按以下步骤可作出饼图:第一步:选中某一单元格,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图表选项,弹出图表向导对话框。如图11:图11图表向导对话框第二步:在图表类型中选择饼图,然后在子图表类型中选择一种类型,这里我们选用系统默认的方式。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源数据对话框。如图12所示:图12源数据对话框第三步:在源数据对话框中填入数据
8、所在区域,单击完成按钮,即可得如13所示的饼图:图13饼图实验二用EXCEL计算描述统计量实验目的:用EXCEL计算描述统计量;学会解释描述统计量的经济意义。实验步骤:EXCEL中用于计算描述统计量的方法有两种,函数方法和描述统计工具的方法。一、 用函数计算描述统计量常用的描述统计量有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极差、四分位差、标准差、方差、标准差系数等。一般来说,在Excel中求这些统计量,未分组资料可用函数计算,已分组资料可用公式计算。这里我们仅介绍如何用函数计算。(一)众数【例4】:为了解某经济学院新毕业大学生的工资情况,随机抽取30人,月工资如下:15601340
9、1600141015901410161015701710155014901690138016801470153015601250156013501560151015501460155015701980161015101440用函数方法求众数,应先将30个人的工资数据输入A1:A30单元格,然后单击任一空单元格,输入“=MODE(A1:A30)”,回车后即可得众数为1560(二)中位数仍采用上面的例子,单击任一空单元格,输入“=MEDIAN(A1:A30)”,回车后得中位数为1550。(三)算术平均数单击任一单元格,输入“=AVERAGE(A1:A30)”,回车后得算术平均数为1535。(四)标
10、准差单击任一单元格,输入“=STDEV(A1:A30)”,回车后得标准差为135.0287。二、 描述统计工具量的使用仍使用上面的例子,我们已经把数据输入到A1:A30单元格,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第一步:在工具菜单中选择数据分析选项,从其对话框中选择描述统计,按确定后打开描述统计对话框,如图14所示:图14描述统计对话框第二步:在输入区域中输入$A$1:$A$30,在输出区域中选择$C$1,其他复选框可根据需要选定,选择汇总统计,可给出一系列描述统计量;选择平均数置信度,会给出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第K大值和第K小值会给出样本中第K个大值和第K个小值。第三步:单击确定,可得输出
11、结果,如图15所示:图15描述统计输出结果上面的结果中,平均指样本均值;标准误差指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中值即中位数;模式指众数;标准偏差指样本标准差,自由度为n-1;峰值即峰度系数;偏斜度即偏度系数;区域实际上是极差,或全距。实验三 用EXCEL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实验目的:用EXCEL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实验步骤:一、测定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例5】:根据1995-2001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计算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如图16图16用EXCEL计算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资料及结果计算步骤如下:第一步:在A列输入年份,在B列输入国内生产总值。第二步:计算逐期增长量:在C3中输入公式:=B3
12、-B2,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C3:C8区域。第三步:计算累计增长量:在D3中输入公式:=B3-$B$2,并用鼠标拖曳公式复制到D3:D8区域。第四步:计算平均增长量(水平法):在C10中输入公式:=(B8-B2)/5,按回车键,即可得到平均增长量。二、测定发展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例6】:以1995-2001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为例,说明如何计算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如图17图17用EXCEL计算发展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资料及结果第一步:在A列输入年份,在B列输入国内生产总值。第二步:计算定基发展速度:在C3中输入公式:=B3/$B$2,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C3:C8区
13、域。第三步:计算环比发展速度:在D3中输入公式:=B3/B2,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D3:D8区域。第四步: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水平法):选中C10单元格,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函数选项,出现插入函数对话框后,选择GEOMEAN(返回几何平均值)函数,在数值区域中输入D3:D8即可。三、计算长期趋势【例7】:我们用某企业某年12个的总产值资料来说明如何用移动平均法计算长期趋势。如图18图18用EXCEL计算长期趋势资料及结果第一步:在A列输入月份,在B列输入总产值。第二步:计算三项移动平均:在C3中输入“=(B2+B3+B4)/3”,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C3:C12区域。第三步:计算四项移动平
14、均:在D4中输入“=SUM(B2:B5)/4”,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D4:D12区域。第四步:计算二项移正平均数:在E4中输入“=(D4+D5)/2”,并用公式拖曳将公式复制到E4:E11区域。四、计算季节变动【例8】:利用某种商品五年分季度的销售额资料,说明如何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测定季节变动。如图19图19用EXCEL计算季节变动资料第一步:按图上的格式在A列输入年份,在B列输入季别,在C列输入销售收入。第二步:计算四项移动平均:在D3中输入“=SUM(C2:C4)/4”,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D3:D19区域。第三步:计算趋势值(即二项移动平均)T:在E4中输入“=(D3+D4)/
15、2”,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E4:E19区域。第四步:剔除长期趋势,即计算Y/T:在F4中输入“=C4/E4”,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F4:F19区域。第五步:重新排列F4:F19区域中的数字,使同季的数字位于一列,共排成四列。第六步:计算各年同季平均数:在B29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verage(B25:B28);在C29中输入公式=average(C25:C28);在D29中输入公式=average(D24:27);在E29中输入公式=average(E24:E27)。第七步:计算调整系数:在B31中输入公式:=4/sum(B29:E29)第八步:计算季节比率:在B30中输入公式:=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学 原理 实验 指导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