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文《琴史》第一卷.doc
《朱长文《琴史》第一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长文《琴史》第一卷.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近日得琴史一本,无奈是古体写就,又没有标点符号,读着特别费力,百度了一下又没有简体版的,只能自己整理,断句勘误翻译一并做了,于己有利,于众有益。顺便发出来以飨广大筝友。 在下才疏学浅,如有疏漏,还望大方之家不吝指正。 声明:1、供较专业人士阅读,对古文不感冒者请绕行或只阅读简析部分。 2、此文为闲来无事,信手促成,难免有欠考究,严禁转载。 少根弦 2010年8月4日原文发在中国古筝网论坛:琴 史 宋 朱长文棟亭藏本 扬州诗局重刊古书流通处借 南陵徐氏藏本影印琴史序一琴之为器,起于上皇( )之世,后圣承承,益加润饰。其材则钟山水之灵气,其制则备律吕之殊用。可以包天地万物之声,可以考民物治乱之兆,
2、是谓八音之兴,众乐之统也。自伏羲作琴,而乐由此兴。女娲氏之笙簧、朱襄氏之瑟、葛天氏之八阕、阴康氏之舞、伊耆氏之土鼓蒉桴苇龠,源源以流;皇帝作咸池、少皞(同“昊”)作大渊,帝喾(音库)作六英、尧之大章、舜之九韶,皆资琴以成乐,三代之盛,此为重焉。周官大司乐(此处缺六字)之奏宗庙也。关雎之诗云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施之房中也;鹿鸣之诗,云我有嘉宾,鼓瑟鼓琴,作之朝廷也。礼云“春诵夏弦,太师诏之”,教之庠序也。士无故不撤琴瑟,施之闺门也。故奏之宗庙,则祖考来格;用之房中,则后妃和顺;作之朝廷,则君臣恭肃;教之庠序,则俊造成德;施之闺门,则长幼咸序。是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充养行义,防去淫佚,至于移风易
3、俗、迁善远罪而不知者,琴之德也。故古之君子未尝不知琴也。达则推其和以兼济天下,穷则寓其志以独善一躬。其操弄遗名,或传于今。孔子既没,下逮战国,礼乐废缺,人忘其学,浸及汉唐之间,荐绅士夫不以乐为事。间有贤智异能之士超然远览,得意于徵弦之间,载在前史班班可述,后之君子宜为之裒次而褒显也。余经述之暇,每愿学焉,而病故相仍,是以未就。尝谓书书之事,古人犹多编述,而琴独未备,窃用慨然,因疏其所记作琴史。方当朝廷成太平之功,谓宜制作礼乐,比隆商周,则是书也,岂为虚文而已。元丰七年正月吴郡朱长文伯原序。注释:上皇:太古的帝王,指代远古三皇时期。律吕:指代音律。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通常为金、石、丝、竹、匏
4、、土、革、木八种不同质材所制; 也泛指音乐。炎帝定都于“朱”故又称朱襄氏,传其创制了五弦瑟,曾鼓瑟降妖。葛天氏为上古圣皇之一,约在有巢氏之后,伏羲之前,居今河南长葛一带。八阕(qu)即八首歌曲,名字分别是: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帝、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礼记 明堂位: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蒉桴:读kuf,用草和土x成的土槌。苇龠(音同越):用芦苇做成的管乐器。出自礼记文王世子。春日诵诗,夏日以弦乐歌诗。太师为官名,古代乐官之长。庠序,音xing x,指代学校。闺门:家门。祖考:祖宗。裒次:搜集编排。裒,音pu。简析: 琴的起源可以追述到上古时期,由后圣继承广大,最终使
5、琴凝聚了山水灵气,演绎万物声音,考证百治乱征兆,发展兴盛,成为乐中王者。 自从伏羲发明了琴,音乐便由此兴盛。女娲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伊耆氏、黄帝、少昊、帝喾等等这些上古先皇都参与其中。 琴乐有什么用呢?诗经中“关雎”,配着琴瑟,用在夫妻行房之时;鹿鸣篇应奏于朝堂;礼记中所说的春日诵诗夏日歌诗应该在学校里。士人不得无故撤去琴瑟,应时时放在家里。在宗庙、朝堂、家里、学校等各个地方奏琴,都有非常大的好处。所以古代先贤没有不懂琴的。但到战国之后以及后来的汉唐,琴乐竟然衰落,没人拿它当回事儿了,只是偶尔出个贤人精通音律,其事迹在史书中有零星的记载,后学的人应该搜集整理,将其褒显才对。古人著述很多
6、,缺没有一个专门写琴的,我慨然之余,著就琴史,也就是作些表面文章罢了。 琴史序二曾伯祖乐圃先生(1)早年登乙科,绝意仕进,笃志于学,博极群书,深造于道(2),故立言足以垂世。五经辩说、春秋通志,学者赖焉。琴台、吴郡之志(3),俯察尤详。文集且成百卷,中罹兵火,遗失过半,所幸通吴二志犹完。文集收拾散亡,仅存什一,俱已锓版。又有所著琴史六卷,经史百家、稗官小说莫不旁搜博取。上自唐虞,下迄皇宋,凡圣贤之崇尚,操弄之沿起,制度之损益,无不备载。使隆古正始之音味平,人心陶成,善化人知,崇雅黜郑(4),乐正(5)得所复见于今者,是书深有功焉。 藏之既久,恐遂淹没,敬刻于梓,以永其传。亦欲俾(6)后学知我伯
7、祖读书之不苟(7)也。绍定癸己(8)立秋日侄孙正大谨书。注释:1朱长文号乐圃先生。2 语出孟子: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3指朱长文所著琴台志、吴郡图经、续吴郡图经4郑,指春秋战国时期郑国民间音乐,后与雅乐对举,被视为“淫邪之音”。 惟皇诫德赋:改华服以就紫,变雅音而入郑。5乐正,周朝官职名,管理乐队,司掌音乐声律,后代以其为姓。6俾,使。7苟,马虎,不认真。8绍定是南宋皇帝宋理宗的年号,绍定癸己为公元1233年。简析:这是朱长文曾侄孙朱正大为琴史写的一篇序文,言极浅显,简译如下:曾伯祖乐圃先生早年登乙科进士,绝意仕途,笃志研究学问,博览群书,钻研道理,著作可以垂世。五经辩说、春秋通志,成
8、为学者的必备;琴台志、吴郡图经,内容审慎翔实。文集有百卷之多,可惜后来遭遇兵乱火灾,遗失过半,还好吴郡图经和续吴郡图经还完好无损。收拾整理,仅剩下十分之一,都已经刊印。又有琴史六卷,经史百家稗官野史都有收罗。从唐虞时代直到北宋,圣贤的崇尚,奏琴的源起,制度的增补,都有记载。使古代音律平得意恢复其貌,陶冶人心,增加智慧,尊崇雅乐而排斥淫邪之音。音乐在今天能得到重现,这本书很有功劳。藏了很久,怕被淹没失传,恭敬地刊印,使它永远流传。也想使后学者知道我伯祖读书多么认真严谨。侄孙朱正大书于绍定癸己立秋日。琴史志 略正文:琴史卷第一帝尧 帝舜 大禹成汤 太王 王季文王 武王 成王周公 孔子 许由夷齐 箕
9、子 微子伯奇 介子推 史鱼颜子 子张 子夏闵子 子路 曾子原思 宓子贱帝尧帝尧宅天下(1),其圣神之妙用,则荡荡乎民无能名者也,其事业之余迹,则巍巍乎其有成功者也(2)。扬子(3)尝云,法始乎伏成乎尧,匪伏匪尧,礼义哨哨(4)。夫琴者,法之一也。当大章之作也,琴声固已和矣。旧传尧有神人畅。古之琴曲,和乐而作者,命之曰畅,达则兼济天下之谓也;忧愁而作者,命之曰操(5),穷则独善其身之谓也。夫圣而不可知之谓神,非尧孰能当之?注释:1尚书: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2出自论语新解泰伯篇第八。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 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10、荡荡:宽广无际。3扬子,即扬雄(本姓杨),字子云,西汉学者,成都郫县人。著有太玄、法言等。刘禹锡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的子云便指杨雄。4法言:法始乎伏羲,而成乎尧。匪伏匪尧,礼义哨哨,圣人不取也。5 指琴曲,这里指忧愁而作的琴曲。刘向别录曰:君子因雅琴以致思,其道闭塞,悲愁而作者,名其曲曰操。言遇灾害,不失其操也。简析:尧帝光宅天下,他神圣奇妙,德行宽广没有边际,百姓难以言说;他成就的功劳事业极其高大。扬雄说,法始于伏羲而得成于尧帝,没有伏羲尧帝,何谈礼义啊。琴,是法的根本。当帝尧作大章,琴声相和。旧传(传中引用的传,比如尚书中引用“传曰”)中说尧帝作了神人畅。古代琴曲,和乐而作
11、的,叫做“畅”,有达则兼济天下的意思;忧愁而作的,叫做“操”,有穷则独善其身的意思。圣而不可知的叫做神,除了尧帝还能有谁呢?帝舜舜继尧位,刑政(1)日以明,礼乐日以备。孔子叙书(2),断自唐虞,言天下之治,前此则未备,后此则无以加也。帝之在侧微(3)也,以琴自乐。孟子曰:舜在床琴(4),盖虽更瞍象之难(5)而弦歌不绝,所以能不动其心,孝益烝(6)也。旧传有思亲操,此之谓乎?及有天下,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而天下治。其辞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当是时,至和之气充塞上下,覆被动植。书曰:箫韶九成,凤凰来仪(7),和之极也。注释:1刑政,刑法和政令。2叙书,叙同
12、序,书指尚书,言指孔子为尚书作序,引申为整理尚书。3语出尚书正义“虞舜侧微”。不在朝廷为“侧”,身份低贱为“微”。4在床上鼓琴。床,古代跪坐之物。5瞍su,舜的父亲;象,舜同父异母弟弟。两人曾想尽办法欲杀舜。6烝,zhng,美好,引申为恭谨。7语出尚书益稷。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即九章。仪,有容仪,一说配合。简析:舜继承了尧的帝位,刑法政令日益通明,礼节音乐也已完善。孔子整理尚书,从虞舜时期说起,说天下得治,早于虞舜时条件不成熟,晚于虞舜又没有可以增加的了(已经尽善尽美了)。当舜身份低微的时候,就以琴自乐。孟子说:舜在床上鼓琴,虽然父亲瞍和弟弟象百般作难但舜仍然弦歌不断,所以能不改其心,更加
13、孝顺恭谨。旧传(该词上文已有解释)里有思亲操这首曲子,说的就是这个事情吧。当舜称帝以后,用五弦琴弹奏南风曲,天下太平。南风的辞是:南风轻柔温暖,把我百姓怨忿消减;南风及时到来,丰我百姓衣食资财。那个时侯,至和之气充塞天地,泽被万物。尚书说:演奏箫韶九章,凤凰随乐偏偏起舞,和顺至极!大禹 大禹悼鲧绩之不成(1),而哀尧民之垫危(2)。于是乘四载(3),历九州,过家不入,以平水土。观洪水襄陵泛丘(4),乃援琴作操,其声清以溢,潺潺(5),志在深河也,名曰禹操,或曰襄陵操。及嗣舜之业,当作大夏(6),夏大也,言治水之功为大也。注释:(1)悼:悲伤,哀伤。鲧gn:大禹的父亲,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
14、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后被舜帝杀死在羽山。随后舜又起用鲧的儿子禹治水。(2)垫:陷沉,淹没。垫危只受洪水危害。史记五帝本纪云:“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3)即四种交通工具。史记 夏本纪:“水行乘舟,陆行乘车,泥行乘橇,山行乘欙 ”。(4)襄,冲上。泛,水漫流。襄陵泛丘指洪水危害严重。(5)形容溪流、泉水等流动的声音(6)禹时代的乐舞,歌颂夏禹的治水功劳。简析:大禹哀伤父亲鲧治水功败垂成而命丧羽山,忧虑尧民深受洪水危害。于是乘坐四种交通工具翻山越岭走遍九州,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看着洪水漫上丘陵,禹操琴作曲,声音清澈流水溢出,泉水叮咚,以示治水必胜的信心,这个曲子叫
15、禹操或襄陵操。到了继承舜的帝位,于是作了乐舞大夏,夏之大,是赞美治水功劳的伟大。成汤成汤(1)承契(2)之基,逢夏之乱,修仁行义以率诸侯。尝出野,见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3)旧云有训畋操(4),其谓此乎?或曰畎亩操(5)也,盖汤聘伊尹于甽亩(6)而作也。注释:1成汤即商汤,商朝的建立者。2契xi,同“偰”,古人名,商朝的祖先,传说是舜的臣,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3语出史记殷本纪。 祝,祷告,向鬼神求福。尽:极,达到极限。此处有争议,张网四面的是汤自己还是别人,此处我们暂且认为是别人。由此引出汤去三面、网开三面两个成语,皆指商汤施行仁德。4畋 ti
16、n 打猎。5畎 qun 田地中间的沟。畎亩,田间乡野。6 甽zhn就是沟,亩就是垄。甽亩代指农耕,乡野。伊尹:商初大臣,商的贤相。简析: 成汤继承偰的基业,适逢夏朝混乱,就修行仁义统率诸侯。成汤曾经到野外行游,见有人狩猎时张网四面,并且祷告上天说“天上地下四方之物,都进我网里来吧!”商汤见到说:哎呀,太过分了吧。于是去掉三面只留一面。旧传里说有训畋操,说的就是这件事吧!或者叫着畎亩操,大概就是汤从乡野里起用伊尹时所做的。太王太王嗣后稷公刘(1)之烈,居于邠(2)。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3),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之所欲者,吾土地也,我闻之
17、也,君子不以其所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邠,踰(4)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旧说虽如此,诗不云乎“古公覃父,来朝走马(5),率西水浒(6),至于岐下。爰及姜女(7),聿来胥宇(8)。”又曰“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9)盖岐之地美于豳。其迁于岐也,非苟然也。谋之素也,余作诗说尝言之矣。太王于是作岐山之操,盖以思积累之艰难而悼戎狄之猾(10)也。韩退之谓岐山操为周公之作,然据琴操云“太王自伤德劣不能化,为夷狄之所侵,喟然叹息援琴而鼓之”,则宜为太王自作也。其辞曰“戎狄侵兮地土移,迁邦邑兮适于岐。烝民可忧兮谁者知?嗟嗟奈何
18、余命遭斯!”太王能责己而附其民,是以肇基王迹,不亦美哉!注释:1后稷与公刘都是周部落的祖先。太王古公父是公刘的九代孙,他出生在公刘邑,是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季历的父亲,后人称其为太王。2邠bn,豳,古地名,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3皮币:商朝已经开始用兽皮充当实物货币。4踰:逾,越过。5来朝走马:在清晨驱马奔驰。6沿着邠西漆水沿岸迁徙。水浒传一书取名于此。7爰:于是。及:与。姜女:太王古公覃父的夫人。8聿,读y,语首词,无义。胥:动词,省视,视察;宇:屋宇。胥宇即相宅,卜宅。9膴,读w,土地肥美。堇:(jn仅)菜名。荼:(t图) 苦菜。始,治理。谋,谋划。契,聚合、相合之意。灼龟甲来预卜吉凶10猾
19、:扰乱,侵犯。简析:太王继承先祖后稷、公刘的基业,居住在豳地。狄人进犯,把兽皮丝绸送给狄人,还是免不了入侵。把宝马名犬送给狄人,同样免不了入侵。把珠玉财宝送给狄人,依然免不了入侵。于是召集族中的老人告诉他们说:”狄人想要的,是我的疆土。我听说:君子不用供养人的东西去害人。你们为什么担心没君主呢?我将离开这里!他离开豳地,翻越梁山,在岐山脚下筑城定居下来。豳地老百姓说:“他可是位仁义之人啊,不能失去这样的领袖。”跟随他的人像赶集一样多。传说虽然是这样,但诗经里面又说“古公覃父,清晨驱马,沿河迁徙,定居岐山”,又说“周原肥美,野菜甘甜,治理谋划,契合卜兆”。大概是赞美周原比豳地更美丽吧。他们迁到岐
20、山,并不是偶然的,是谋划好的,我的一些文章曾经谈到过。于是太王作了岐山操,大概是感慨积累的艰难,哀叹戎狄侵犯吧。韩愈说岐山操是周公旦所做,然而根据琴操说“太王自己感伤德行不高不能教化,而被戎狄入侵,喟然长叹操琴而奏”,所以当是太王自己所做。岐山操的歌词里说“戎狄侵兮地土移,迁邦邑兮适于岐。烝民可忧兮谁者知?嗟嗟奈何余命遭斯!”太王能自责以抚慰民众,开创天下基业,真可谓品德高尚啊!本段文字主要来源于孟子梁惠王下以及诗经大雅绵。朱长文广泛收集材料,旁征博引,以证琴史,治学严谨令人佩服。虽是在探讨琴史,也是对先圣的赞颂,肇基不易而德行高尚,不忍干戈而自迁他方。“君子不以其所养人者害人”,这其实也是孟
21、子借太王之口表述自己的理念。王季 王季,太王之子。太王有长子曰太伯(1),次子虞仲,太姜生少子季歴(l同“历”)。季歴娶太任(2),祇迪厥德(3),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歴以传昌,二人乃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歴。古公卒,王季既立,思太伯不得见,于是作哀慕之歌见于琴操,其首云“先王既徂(古同“殂”c指死亡),长殒异都。哀丧伤心,未写中怀。”又曰“瞻望荆越,涕泪双流。伯兮仲兮,逝肯来游,自非二人,谁写我忧?”呜呼!太伯王季孝友纯至,周室席是以王,其积德可谓深厚矣。诗云“帝作邦作对(4),自太伯王季”,其此之谓乎?注释:1太伯,古公覃父长子,吴国第一
22、代君主。“太伯奔吴”之事有争议,一为奔吴的原因(为让国而奔),二为出奔的地方。有兴趣的可以另寻资料了解。2太任,殷商挚地(今河南平舆县)首领任成的次女,嫁给季历为妻,生周文王。太任与太姜、太姒并称为“周室三母”,并被公认为我国第一位以胎教子的伟大母亲。3祇迪厥德 书皋陶谟:“允迪厥德,谟明弼谐。”祇,在此念q,大。迪:履践或遵循。意为大大地施行德教德政?(此处笔者有疑问)4作:兴建。邦:国。对:疆界。指经营国家。简析:王季,太王的儿子。太王有个长子叫泰伯,次子叫仲雍,太姜生的小儿子叫季歴。季歴娶太任为妻,施行德政,生下姬昌,姬昌有圣瑞之象。古公说:使天下兴旺的,会是姬昌吧!泰伯和仲雍知道古公想
23、立季歴为储君,好把王位传给姬昌,两个人就出走荆蛮,纹身断发,好把国家让给季歴。古公死后,季歴继承王位,想到见不到泰伯,于是便做了哀愁思慕的琴操,开头说:“先王死后,长眠异都,哀愁伤心,没有人可以理解我的忧愁啊。”又说“瞻望荆越,涕泪双流。伯兮仲兮,逝肯来游,自非二人,谁写我忧?”呜呼,泰伯和王季孝顺友爱至纯,因此周室才得意有了天下,他们记得可以说很深厚啊。诗经中说上帝经营万国,从太伯王季开始,说的就是这件事吧?文王 文王当纣之时,独行仁政,养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之徒(1)皆往归之。崇侯虎(2)谮(3)于纣曰: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乡之,将不利于帝。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琴史 朱长文 第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