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事故分析与预防.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力设备事故分析与预防.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设备事故分析与预防.pptx(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 事故学理论是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工业发展史就是与事故作斗争的历史从简单的事故分析到系统安全工程;从事后型的“亡羊补牢”到预防型的本质安全;从事故致因理论到安全科学原理。 1. 1.事故分析预防理论概述事故分析预防理论概述第1页/共75页牢固树立事故是可以预测预防的观念牢固树立事故是可以预测预防的观念生产事故的发生虽然有其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是可以预测、预生产事故的发生虽然有其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是可以预测、预防和控制的。防和控制的。“我们相信,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通过我们的努力,所我们相信,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通过我们的努力,所有事故都应当可以预防;任何隐患都应
2、当可以控制有事故都应当可以预防;任何隐患都应当可以控制”。第2页/共75页1.2 1.2 事故预防理论的发展事故预防理论的发展 事故学理论事故学理论 以事故为研究对象以事故为研究对象 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 以危险和隐患为研究对象以危险和隐患为研究对象 安全科学原理安全科学原理 以安全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安全系统为研究对象第3页/共75页1.3 发生事故的原因 人类从事的生产过程都是利用能量作功的过程。一旦能量失控,就可能引发人身或设备事故,因此生产系统存在固有危险。 事故的直接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 机(物)的不安全状态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事故的间接(根本)原因: 安全管理
3、不到位人人物物 设备设施工具材料环境环境(人、物(人、物)管理第4页/共75页1.4 设备事故的特点 设备寿命周期内故障变化规律(浴盆曲线): 第一阶段:故障初发期 第二阶段:故障偶发期 第三阶段:故障频发期 设备是基础 人员是根本 管理是关键“事故的原因有技术问题也有管理问题,主要是管理问题;有设备问题也有人的问题,主要是人的问题。管理问题和人的问题集中反映了领导者的管理思想问题。” 第5页/共75页 1.5安全工作应该以什么为中心? 是以事故控制为中心还是以风险预控为中心? 是以减少事故为目的还是以安、健、环为目的? 个人观点:安全工作应该以风险预控为中心! 以安全健康环保为目的! 原因:
4、理念以人为本、风险预控; 方法关口前移、超前控制; 现实事故标准差异,信息不畅第6页/共75页 周易中古人的风险意识和智慧 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预防为主 履霜,坚冰至。 -风险管理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本质安全第7页/共75页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2.1锅炉事故炉膛爆炸 炉膛煤粉化学爆炸 “三要素”同时存在:(l)炉膛内积存高挥发份的煤粉与空气积存,含氧量16,如:点火前炉膛内燃料积聚过多;炉膛漏风严重;炉膛灭火保护装置故障或退出运行等。(2)煤粉与助燃气体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浓度范围。(3)炉膛内有足够的点火能源产生明火。 炉膛物理爆
5、炸(1)炉内大面积承压部件爆破引发炉膛外爆炸。(2)炉膛压力、送吸风机联锁保护拒动引发炉膛内爆炸。 第8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策对策:(1)防止煤粉爆炸“三要素”在炉膛内同时存在;(2)制定防止锅炉灭火放炮的措施,并严格执行;(3)确保锅炉燃烧监控装置(FSSS)正常运行;(4)加强燃煤的监督管理,对燃煤应逐批分析,合理调用燃煤比例;(5)严格执行锅炉运行操作规程;(6)当炉膛已局部灭火、濒临全部灭火及全部灭火时,严禁投油助燃。当锅炉灭火后,要立即停止燃料供给,严禁用爆燃法恢复燃烧。重新点火前必须对锅炉进行充分通风吹扫,以排除炉膛和烟道内的可
6、燃物质第9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策炉内“四管”爆漏 受热面管壁超温运行; 磨损造成承压管壁减薄; 管内化学腐蚀或管外高温腐蚀; 膨胀受阻,管壁被拉裂泄漏; 材质不良或错用钢材;焊接质量缺陷; 吹灰器疏水不畅造成冷激龟裂泄漏; 汽水品质恶化,水冷壁结垢,造成管壁腐蚀、过热; 安全阀失灵造成超压第10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策对策:(1)锅炉在设计、制造、安装时应严格执行相关标准;(2)加强管理,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严 禁超温运行;(3)加强设备的检测与维修,确保安全阀、压力表、 水位表
7、炉管测温元件和其他安全装置的完好运行;(4)承压部件管材在购置、安装及检修时严把质量关;(5)安装先进的炉管泄漏检测自动报警装置,以提前 发现泄漏点,并采取有效接施,防止承压部件 爆漏事故的扩大;(6)严格控制锅炉汽水品质第11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炉外汽水管道、阀门、联箱、管座爆漏 主蒸汽再热汽管道故障爆漏; 承压设备管道热疲劳漏泄; 管道、管件焊口有裂纹、夹渣; 管道疏水不充分,发生水击; 材质不良或错用钢材; 管壁厚度不符合要求第12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对策:(1)对采用特种耐热
8、合金钢材的管道设计和管材的定货、验收、制造、存放、安装、焊接、热处理和探伤检测要求严格;(2)在施工、维护、检修中严格执行金属监督规程,材料在使用前应查验合格证及材质化验单;材料在存放时,应进行分类保管,避免混淆,防止错用;(3)及时发现泄漏点,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承压部件爆漏事故的扩大;(4)合理设计管道支吊架,保证管道足够的膨胀裕度;(5)经常检查个管道膨胀情况,并做好记录,并定期对记录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处理第13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策汽包满、缺水事故 汽包水位计失灵、水位保护拒动; 给水调节系统故障; 运行人员疏忽大意,处理不
9、及时对策:(1)锅炉汽包应配备2套就地水位表和3套差压式水位测量装置,2套就地水位表中的1套可用电极式水位测量装置替代。 (2)锅炉汽包水位的调节、报警和保护应分别取自3个独立的差压变送器进行逻辑判断后的信号,并且该信号应进行压力,温度修正。 第14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策(3)每个水位测量装置都应具有独立的取样孔。不得在同一取样孔上并联多个水位测量装置,以避免相互影响,降低水位测量的可靠性。(4)锅炉汽包水位保护的设置、整定值和延时值随炉型和汽包内部部件不同而异,具体数值由锅炉制造厂负责确定,各单位不得自行确定。(5)锅炉汽包水位的监视应以
10、差压式水位测量装置显示值为准。(6)差压式水位测量装置进行温度修正所选取的参比水柱平均温度应根据现场环境温度确定,并且应定期根据环境温度变化对修正回路进行设定。(7)锅炉水位保护未投入,严禁锅炉启动。(8)加强运行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培训第15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2.2汽轮机事故油系统火灾 管道、阀门、法兰等破裂泄漏,油档、轴承箱渗油; 动火工作措施不力,引燃油系统; 漏油遇高温管道、汽缸体或电火花、明火 第16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策对策:(1)设计安装方面,汽轮机油系统管道应尽可能装在蒸
11、 汽管道下方,管道的连接少用法兰、螺栓,尽可能使用焊接;(2)使用套装油管路、抗燃油;(3)法兰严禁使用胶皮垫、塑料垫、或其它不耐油、不耐高温的垫料;(4)加强热力管道的保温,保温层外应加装白铁皮;(5)汽轮机主油箱应装设事故放油门和事故油箱;(6)加强管理,严防外来火种;采取防静电措施;(7)消防措施齐全,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并保持厂房内通道畅通 第17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策汽轮机超速 调速系统未能维持汽轮机在正常转速下运行; 调速系统故障门杆卡涩,汽门不严; 转速超过危急保安器动作值,保护未动作,电超速保护拒动; 机组转速表等重要监视仪
12、表显示不正确或失灵; 发电机汽轮机靠背轮螺栓断裂,引起汽轮机超速; 试验人员误操作 第18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策对策:(1)调节系统具有良好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2)各种超速保护均应正常投入运行;(3)机组要在有效监视转速手段的情况下(如转速表)运行;(4)加强汽轮机油的油质监督;(5)加强汽水品质的监督;(6)定期进行调节保安系统的试验(包括保护装置试验、阀门严密性试验和关闭试验等);保护装置应迅速准确动作,主汽阀、再热主汽阀、调节气阀、抽汽逆止阀应保持严密;(7)严禁正常停机时机组带负荷解列;(8)新投入的机组必须进行甩负荷试验第19
13、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策汽轮机轴系断裂汽轮机严重超速;汽轮机进水或汽温突降;轴承强烈振动,振动跳机保护未投入;转子存在严重材质缺陷;联轴器螺丝松动或螺栓发生断裂;发电机非同期并列;轴系失稳,通流部分严重损坏 第20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策对策:(1)机组的保护装置,如超速保护、胀差和串轴保护、低油压保护及轴承和轴的振动超限跳机保护、汽轮机进水保护等均应调试正常投入运行;(2)转子应按规程规定定期进行检查(包括转子表面,中心孔探伤、金相探伤等项);(3)新机组安装时必须对转子等进行探伤检验并确
14、保各联轴器螺丝的紧固和配合完好;(4)新机组投运前应对焊接隔板的主焊缝进行认真检查;(5)防止发电机非同期并网或由电气设备及其系统引发的激振和汽轮机轴系引发共振;(6)设计轴承失稳转速125工作转速;(7)汽轮机内、外缸和上、下缸金属温度测点应准确齐全 第21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策大轴弯曲 机组振动;冷、热态启动控制不当引起机组振动; 大轴晃动、轴向位移、胀差、低油压和振动保护未正常投入,机组重要仪表未投或不正常; 高压缸上、下温差超过50; 主蒸汽温度低,过热度未达到50; 启、停机未按规定投入盘车装置; 汽轮机进水或进冷汽,转子局部受到
15、急剧冷却; 汽缸和轴承箱滑销系统卡涩 ; 人员未执行规程而操作失误 第22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对策:(1)设计制造汽轮机时,要保证机组结构合理,动静间隙合适,疏水装置完善;(2)安装检修时,按要求调整汽封间隙;(3)机组要有良好的保温措施;(4)严格按照运行规程进行启停操作;加强对振动、胀差、轴向位移等的监测保护装置必须投用;(5)严格做好防止汽轮机进冷(热)汽、冷(热)水的措施,及时疏水;(6)机组的膨胀、大轴晃度、轴或轴承振动、轴向位移、汽缸壁温等设置测点和测量表计,工作要正常,指示要正确;(7)转子在不转动情况下,禁止向轴封供汽和进
16、行暖机第23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策汽轮机轴瓦烧损 汽轮机推力轴承过负荷; 润滑油温过高;润滑油压降低; 润滑油油质不合格,致使轴承油膜破坏; 机组在振动不合格的情况下运行; 转子接地不良,轴电流击穿油膜; 油系统切换时发生误操作,使轴瓦断油; 油泵工作失常,或厂用电中断 第24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策对策:(1)防止汽轮机发生水冲击和通流部分发生动静摩擦,防止 轴向推力过大或转子异常振动;(2)加强润滑油运行参数的监测,并保证油净化系统的正常 工作;(3)油系统切换时防止发生误操作;(4)
17、轴封系统正常工作,防止润滑油带水;(5)汽轮机轴承应装有防止轴电流的装置,确保转子接地良 好;第25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策(6)轴瓦乌金温度及润滑油温各测点应准确可靠;(7)润滑油泵的电源必须安全可靠;(8)定期进行润滑油泵的低油压联动试验,确保装置处于良好备用状态;(9)定期进行油泵的启动运行,确保不会出现油泵空转不出油的状态 第26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策2.3电气设备事故发电机损坏 设计不合理、制造工艺不良、运行振动磨损、绝缘老化、水冷却系统堵塞、断水、漏水、水质不合格,导致相间短路
18、; 轴封漏汽油中带水、机内结露、绝缘受潮; 制造、检修留有杂物、零部件松脱,硅钢片短路、铁芯过热、定子接地; 转子接地、匝间短路、负序造成转子过热、护环及零部件断裂飞逸;第27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策 引出线手包绝缘薄弱,引水管质量不良,制造厂材质、工艺不合格; 断路器三相未断开,发电机非全相运行; 氢气纯度不合格,充氢、排氢操作不当,发电机漏氢导致火灾、封闭母线爆炸及发电机氢爆炸; 励磁调节器无低转速时切断发电机励磁的措施 第28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策对策:(1)发电机系统保护配置完善、
19、定期校验,动作可靠;(2)定子接地、转子接地保护必须投入运行;(3)确保水质及氢气质量符合规程要求;(4)防止发电机漏氢、排氢、充氢严格按规程执行;(5)应装设在线测氢装置和在线氢气的纯度表;(6)防止定子线棒端部磨损,必要时进行发电机定子线 圈端部固有振动频率测试;第29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策(7)为防止定子铁芯损坏,要特别防止定轴子零部件脱 落和金属遗物留在定子内;(8)发电机定子引水管防止老化、漏水;(9)防止发电机非同期并网;发电机主开关应选用三 相机械联动型式;(10)励磁调节器应在给定的容许值内,并定期校验;(11)应确保励磁调
20、节器的制造质量;(12)应具有起动、停机和试验时的低转速切断发电机 励磁的措施 第30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电缆火灾 设计阶段: (1)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未考虑分开敷设;没有考虑 隔离措施; (2)电缆未考虑防火措施; (3)没有考虑与高温汽、水、烟、风管以燃油系统等 易燃易爆容器等隔热,防火防爆措施不周,防 酸、碱、盐腐蚀的措施不力 第31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策 施工阶段: (1)未严格按有关规范、规程和正确的设计图册施工; (2)敷设中电缆受至到机械损伤、弯曲半径太小留下 事故隐患;
21、 (3)对隧道、沟遂的防渗、防漏、排水坡度、堵隔等 要求未按图施工,造成积水; (4)电缆中间接头过多,制作电缆头时,未按工艺质 量标准施工; (5)控制室、开关室、计算机室等通往电缆夹层、隧 道、穿越楼板、墙壁、柜、盘等处所的电缆孔洞 之间的缝隙未用阻燃材料封堵第32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策 运行阶段: (1)电缆的管理、维护、检查、定期测温、定期预 防性试验,及时消除缺陷等方面不严格; (2)电缆超负载温升过高,电焊检修火花掉入电缆 沟引燃着火; (3)电缆沟积粉尘、积水;锅炉、燃煤、储运车间 架空电缆上粉尘过多未清扫第33页/共75页2
2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对策:设计阶段:(1)严格执行发电厂、变电所电缆选择敷设及规程、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2)主厂房、输煤、燃油及其他易燃爆场所,宜选用阻燃电缆;(3)主控制室下电缆夹层和电缆沟内,不得布置热力管道、油气管以及其他可能引起着火的管道和设备;(4)电缆竖井和电缆沟应分段做防火隔离,对敷设在隧道和厂房内构架上的电缆要采取分段阻燃措施;(5)靠近高温管道、阀门等热体的电缆应有隔热措施,靠近带油设备的电缆沟盖板应采取密封措施第34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施工阶段:(1)电缆敷设应严
23、格按照规程、设计图纸(断面图)和有关防火、阻燃技术要求去实施。高压、低压、电控、热控、强电、弱电电缆分层布设;(2)尽量减少电缆中间接头的数量。应按工艺要求制作安装电缆头,经质量验收合格后,再用耐火防爆盒将其密封;(3)采用防火的阻燃、封堵、隔离等措施第35页/共75页2.2.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发电厂典型设备事故分析与对策策运行阶段:(1)建立健全电缆运行、维护、检查及防火、报警各项规章制度;(2)坚持定期巡视检查,对电缆中间接头定期测温,按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3)电缆沟应保持清洁,不积粉尘、不积水,安全电压的照明充足,禁止堆放杂物,定期清扫架空电缆上的粉尘;(4)检修后及时恢复电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设备 事故 分析 预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