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第三章.pptx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第三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第三章.pptx(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1 信号发生器概述二、 信号发生器的分类 信号发生器应用广泛,种类型号繁多,性能各异,分类方法也不尽一致1. 按频率范围分 名 称 频率范围 主要应用领域 超低频信号发生器 低频信号发生器 视频信号发生器 高频信号发生器 甚高频信号发生器 超高频信号发生器 30kHz以下 30 kHz300 kHz 300 kHz6 MHz 6 MHz30 MHz 30 MHz300 MHz 300 MHz3000 MHz 电声学、声纳 电报通讯 无线电广播 广播、电报 电视、调频广播、导航 雷达、导航、气象第1页/共57页3.1 信号发生器概述2. 按输出波形分第2页/共57页3.1 信号发生器概述3.
2、 按用途分 通用信号发生器:指对其输出信号的频率、幅度的准确度和稳定度以及波形失真等要求不高的一类发生器 专用信号发生器:指其输出信号的频率、幅度、调制系数等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并且读数准确、稳定、屏蔽良好的中、高档信号发生器。第3页/共57页3.1 信号发生器概述4.其他的分类方法: 比如按照使用范围,可分为通用和专用信号发生器(例如电声行业中使用的立体声和调频立体声信号发生器就属于专用信号发生器);按照调节方式,可分为普通信号发生器、扫频信号发生器和程控信号发生器;按照频率产生方法又可分为谐振信号发生器、锁相信号发生器及合成信号发生器等。第4页/共57页3.1 信号发生器概述三、 信号发
3、生器的基本构成 虽然各类信号发生器产生信号的方法及功能各有不同,但其基本的构成一般都可用下图描述第5页/共57页 振荡器:振荡器是信号发生器的核心部分,由它产生不同频率、不同波形的信号。产生不同频段、不同波形信号的振荡器原理、结构差别很大。 变换器:可以是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调制器或整形器。一般情况下,振荡器输出的信号都较微弱,需在该部分加以放大。还有像调幅、调频等信号,也需在这部分由调制信号对载频加以调制。而像函数发生器,振荡器输出的是三角波,需在这里由整形电路整形成方波或正弦波。 输出级:其基本功能是调节输出信号的电平和输出阻抗,可以是衰减器、匹配变压器和射极跟随器等。第6页/共57页
4、 指示器:指示器用来监视输出信号,可以是电子电压表、功率计、频率计和调制度表等,有些脉冲信号发生器还附带有简易示波器。使用时可通过指示器来调整输出信号的频率、幅度及其他特性。通常情况下指示器接于衰减器之前,并且由于指示仪表本身准确度不高,其示值仅供参考,从输出端输出信号的实际特性需用其他更准确的测量仪表来测量。 电源:提供信号发生器各部分的工作电源电压。通常是将50Hz交流市电整流成直流并有良好的稳压措施。第7页/共57页 四、信号发生器的发展趋势 由于电子测量及其他部门对各类信号发生器的广泛需求及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信号发生器种类日益增多,性能日益提高,尤其随着70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更
5、促使信号发生器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现在,许多信号发生器除带有微处理器,因而具备了自校、自检、自动故障诊断和自动波形形成和修正等功能外,还带有IEEE-488或RS232总线,可以和控制计算机及其他测量仪器一起方便地构成自动测试系统。当前信号发生器总的趋势是向着宽频率复盖高频率精度、多功能、多用途、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第8页/共57页3.2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 通常用频率特性、输出特性和调制特性(俗称三大指标)来评价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其中包括30余项具体指标。不过由于各种仪器的用途不同,精度等级不同,并非每类每台产品都用全部指标进行考核。另外各生产厂家出厂检验标准及技术说明
6、书中的术语也不尽一致。本节仅介绍信号发生器中几项最基本最常用的性能指标。第9页/共57页一、频率范围 指信号发生器所产生的信号频率范围,该范围内既可连续又可由若干频段或一系列离散频率覆盖,在此范围内应满足全部误差要求。例如国产XDl型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频率范围为1Hz1MHz,分六档即六个频段,为了保证有效频率范围连续,两相邻频段间有相互衔接的公共部分即频段重迭。又如(美)HP公司HP8660C型频率合成器产生的正弦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0kHz2 600MHz,可提供间隔为1Hz总共近26亿个分立频率。3.2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第10页/共57页3.2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二、频率准
7、确度 频率准确度是指信号发生器度盘(或数字显示)数值与实际输出信号频率间的偏差,通常用相对误差表示%100110fff第11页/共57页 用度盘读数的信号发生器频率准确度约为(110),精密低频信号发生器频率准确度可达0.5o例如调谐式XFC6型标准信号发生器,其频率准确度优于1,而一些采用频率合成技术带有数字显示的信号发生器,其输出频率具有基准频率(晶振)的准确度,若机内采用高稳定度晶体振荡器,输出频率的准确度可达到 l0-810-10。3.2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第12页/共57页三、频率稳定度 频率稳定度指标要求与频率准确度相关。频率稳定度是指其他外界条件恒定不变的情况下,在规定时间
8、内,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相对于预调值变化的大小。按照国家标准,频率稳定度又分为频率短期稳定度和频率长期稳定度。3.2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第13页/共57页 3.2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 频率短期稳定度定义为信号发生器经过规定的预热时间后,信号频率在任意1.5min内所发生的最大变化,表示为%1000minmaxfff第14页/共57页3.2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 频率长期稳定度定义为信号发生器经过规定的预热时间后,信号频率在任意3h内所发生的最大变化,表示为: 预调频率的 )(106Hzyx第15页/共57页3.2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四、由温度、电源、负载变化而引起的频率变动
9、量 测量仪器的稳定性指标,其一为稳定度,其二为影响量。规定时间间隔内的频率漂移即稳定度,而由温度、电源、负载变化等外界因素造成的频率漂移(或变动)即为影响量.(Ctfff/1010)(60601第16页/共57页3.2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2) 电源引起的频率变动量 供电电源变化10所产生的相对频率变化,表示为, 即610 x606011010)(fff610 x616121010)(fff。第17页/共57页3.2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五、非线性失真系数(失真度)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在理想情况下应为单一频率的正弦波,但由于信号发生器内部放大器等元、器件的非线性,会使输出信号产生非
10、线性失真,除了所需要的正弦波频率外, 还有其他谐波分量。人们通常用信号频谱纯度来说明输出信号波形接近正弦波的程度,并用非线性失真系数 表示:%100122322UUUUn第18页/共57页3.2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 由于 U2, U3 Un 等较U1小得多,为了测量上的方便,也用下面公式定义y:%1002222122322nnUUUUUU第19页/共57页六、输出阻抗 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阻抗视其类型不同而异。低频信号发生器电压输出端的输出阻抗一般为600 (或1 k ),功率输出端依输出匹配变压器的设计而定,通常有50 、75 、150 、600和5k等档。高频信号发生器一般仅有50或75
11、档。当使用高频信号发生器时,要特别注意阻抗的匹配。3.2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第20页/共57页七、输出电平 输出电平指的是输出信号幅度的有效范围,即由产品标准规定的信号发生器的最大输出电压和最大输出功率及其衰减范围内所得到输出幅度的有效范围。输出幅度可用电压(V,mV, V)或分贝表示。例如XD-1低频信号发生器的最大电压输出为1Hz1MHz,大于5V,最大功率输出为10Hz700kHz(50 、75 、150 、600 ),大于4W。3.2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第21页/共57页3.3 低频、超低频信号发生器一、低频信号发生器 1低频信号发生器主要性能指标 通用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 测量 技术 基础 第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