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 .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 (一) (一)平均数吴: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生 1:我喜欢足球。生 2:篮球。生 3:乒乓球。吴: 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 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生:好。吴:那我们以这里为界, 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 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招儿。听懂了吗?(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 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另一对也写了“吴正队” )吴 :吴正是什么意思?生:因为您的课讲得特别好,我们用您的名字,一定能
2、赢。吴: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吴: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纪录。预备,开始! 20 秒后,吴老师喊停,然后统计: “吴正队” :30, “胜利队”:29。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吴正队”。 “胜利队”服不服气?“胜利队”:不服气!吴:为什么?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吴: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吴:下面用最快的速度
3、算出“胜利队”和“吴正队”的总数各是多少,报数。生;118,124. 吴:现在胜利者是“吴正队” ,可以吗?生:不可以。(这时,吴老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吴: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吴老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胜利队:欢迎!吴:现在把吴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生;140 个。吴;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生:不同意!吴:为什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生;胜利队有 5 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 次,不公平。吴;哦,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还用总数这个统
4、计量来比较,显然不公平,那么,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比出两个队总体的拍球水平呢?(学生开始思考,相互交流。 )(终于有一个声音出现了: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可以先求平均数。)吴:怎样求平均数呀?生;就是用拍球的总数,除以拍球的人数。点评:排球是孩子喜欢的游戏, 吴老师把游戏引进课堂的时候,在许多环节上都进行了改造:让学生自拟队名、自定比赛规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教师选择加入,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体会,从而激发学生对平均数知识学习的需要。实际上,几乎每个环节都自然的指向对平均数的理解。一个原生态的生活情境,是难以有如此明显而丰富的教学意义的。吴
5、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二)二 分 之 一“把一个圆分成两份, 每一份一定是它的1/2 吗?”在学习 1/2时,这个问题搅起了课堂的波澜。每个同学经过独立思考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两大阵营。正方、反方分别选出两名代表站在台前,一场唇枪舌战即将开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吴老师顺手递给一边一张圆纸片,宣布:“同意不同意都要提出问题,如果能问得对方心服口服,同意了你的观点,就是胜利者。这张纸可以折,可以撕。下面的同学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讨论过后
6、,同学们把目光集中到讲台前, 吴老师对座位上的学生说: “我们请正方和反方的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吗?我们静静的听,然后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看那位同学最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辩论开始。正方同学把圆从中间对折,问: “这一半不是 1 /2?既然你们都承认,为什么不给老师画勾?”大有先声夺人之势。反方同学把圆随意撕了一小块下来,问: “这圆是不是两部分?”正方: “是。 ”反方: “这两半都是圆的1/2 吗?”正方: “不是。 ”反方: “既然不是, 为什么你们还认定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都一定是1/2 呢?”好一个咄咄逼人的反问。正方仍然不服气:“我们怎么就得到1/2 呢?”坐着的同学开
7、始按捺不住了,举手发言。一个说: “这个圆可以折成 1/2,也可以不折成 1/2。 ”真是一语中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另一个说: “如果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 每份是 1/2,但这里说分成两份,怎么分都行。 ”他在“分成两份”上特别加重了语气。理越辩越明,几个回合下来, 大家就达成了共识: 这句话错就错在 “一定”上,如果一定是 1/2 的话,前面应该加上“平均”这个词。这是对分数本质意义的认识。点评:数学是其他自然学科的皇后,良好的数学素养离不开周密、严谨的思维。当然,这种严谨的思维
8、习惯,不是靠教师的严厉逼出来的,而是要让学生在切身的体验中、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慢慢养成。教师所能做的职能是引导。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三)小括号刚刚认识了小挂号可以改变原有运算顺序的规则后,突然有一位同学提出:“我认为小括号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有它的存在,照样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一边说一边走到黑板前把“12(4+3) ”式子改写成了“ 124+123” ,一脸不喜欢的样子:“反正我不喜欢小括号。 ”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小括号的作用,这节课岂不白上了?吴老师思考着如何把这节课引向深处。突然,他看到了讲台上摆放的同学们为灾区捐的书,灵机一动,一个教学思路产生了。他不慌不忙地提出一个问题:“王红
9、同学积极支援灾区,她有92 本课外读物,自己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下 32 本后,把剩下的送给5 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得到几本?请列综合算术解答。”吴正宪特意请那位同学板演并讲解。过了一会儿,那位同学不好意思地说:“我在算式中画了一个小括号,表示先求 92 与 32 的差,最后再除以5。 ”吴正宪故意问:“这个小括号有什么了不起,不写它不是也可以解决问题吗?” “这个小括号非写不可,不然就得先算 325 这一步了,不符合题目要求。 ”那位同学着急地说。一位同学抢过话头:“你现在是不
10、是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小括号了?” “小括号挺好的。”那位同学感慨地说。点评:看似枯燥的数学知识,不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体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四)课上,学生四人一组围桌而坐。桌面上摆放着水杯、可乐瓶、圆形纸片、刻度尺、绳子和剪刀。吴老师说:“龙潭湖公园有一个圆形花坛,为了保护花草,准备沿花坛围一圈篱笆, 需要多长的篱笆呢?你们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合作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话音一落,学生们就忙开了。他们兴致勃勃的设想着各种方法,全身心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之中。过了一会儿,小组代表开始发言。A 组抢先说:“我们小组是把圆形纸片立起来放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就测出了
11、它的长度。”吴老师肯定了他们积极动手、 动脑参与学习, 但同时提出: “如果有一个很大的圆形水池, 要求它的周长, 能用你们小组的方法把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池立起来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吗?”“是啊,行吗?” A组的同学陷入了沉思。接着,B组代表有几分得意地向大家推荐自己小组的做法: “我们研究了一个好方法, 先用绳子在水池周围绕一圈,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不就是水池的长度了吗?”“好!好!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 ”吴老师称赞道。这话在B组同学的脸上洒下了一片灿烂。停顿片刻,吴老师拿出了一
12、端系有小球的线绳,在空中旋转了一圈,又旋转了一圈,问: “小球走过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圆,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你们的方法吗?”同学们摇摇头,再次陷入沉思。“我们又发现了一种求圆周长的方法。”一个兴奋的声音从教室里掠过, C 组的同学发言了:“将这张圆形的纸对折三次,这样圆形的周长就被平均分成8 段,我们测量出每条线断的长度是2 厘米,8 段是 16 厘米,也就是圆的周长。 ”很有创意,吴老师竖起大拇指, “你们用折纸的方法求出这个圆的周长,很了不起。但是用滚动的方法、绳绕的方法、折纸的方法只能求出某些圆的周长, 都有局限性。 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球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 把
13、对圆周长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经过一番思考,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决定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圆周长的长短?圆的周长到底与什么有关系?”观察、操作、实验,同学们终于发现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规律找到了, 同学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点评:吴老师善于创造绚丽的思维波澜景观,她总是恰到好处地打破学生的思维平衡,使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受到挑战,形成适当的失衡,从而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造,以寻找新的答案。如此循环往复,就使得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深化,一步步逼近真理,一次比一次
14、飞溅起更高的浪花。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五)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上,吴老师请部分同学到黑板上用画图的方式表示自己心目中的一半。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 划出了不同的 1/2 图。“同学们,你们知道有一种非常科学简单的表示方法吗?”在学生们七嘴八舌的猜测中, 她自然而然的引出了1/2 的概念,然后问:“那你们看 1/2 能不能代表你们画的这些图的意思呢?” “如果你认为它可以,就把你画的图擦掉,如果你认为1/2 没有你画的图漂亮或不能代表,可以不擦掉。 ”多数同学都擦了,只有几位同学没有擦。没关系,吴老师等待着,让他们慢慢去体会。在临下课前, 吴老师安排了一个环节, 请两个同学到黑板前用
15、画图的方法来表示5/100。画着画着,一个男孩对老师说 ; “画不了了,太麻烦了。”吴老师问:“那你说是画图好还是分数好?” “分数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看来他是真的体会到分数的价值了。另一位女同学还在埋头画她的5/100,吴老师又在分母上加了一个“0” ,变成了 5/1000。微笑着对同学们说: “她愿意画就画吧。”5/1000 该怎么用画图表示呢?就让女孩继续想吧,最终她会感悟到用分数表示这个关系是又准确又简单的。点评:这种等待在课堂上是经常需要的。这是一份源自博爱的宽容。宽容
16、让学生敢于展示真实的自我,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宽容让学生的智慧充分涌流。一个教师之所以博大,就在于它告别了强迫学生认同的习惯,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宽容。案例 4多一些、少一些教学教师出示选择题:苹果有 60 个,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梨有多少只?a 28 b 48 c 50 师:应该怎样选择呢?生 1:28 只。师:还有不同意见吗?生 2:48 只。A教师:48 只对吗?生 3:不对,应该是 28 只。因为B教师:你选 48 只,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师的作用不是评判,
17、而是激励;教师需要的是倾听,而非主观臆断。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有犯错误的空间,更应该有表达自己的权利。即使我们认为学生的答案是绝对错误的时候,多问一句“你是怎样想的”,又费多大力气呢?简单的一句问话,也许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意料不到的惊喜。三、 是填空,还是选择?案例 5分数的意义教学A教学:师:请同学们拿出有关材料, 我们在操作中学习分数的知识。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 份,表示出它的12 。生:师:把这条彩带折成8 等份,表示出它的38 生:师:拿出这捆小棒( 6 根)的 23 生:B教学:师:同学们,老师要求大家带一些小物品到教室来,你们都带来了吗?都有些什么呢?生:我带了纸张、小棒生:我带了橡皮泥、
18、小圆片师:真好。大家带来了这么多物品,你们能分别拿出每样物品的 23 来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生:师:你们能自己先想一个分数,然后再用每样物品的一部分表示出这个分数吗?生:案例 6三角形面积练习A 练习:三角形的底是3 厘米,高是 4 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B练习:画一个面积为6 的三角形。你能画出几种?固定的材料,固定的方法,固定的结果,何以构建个性化的学习?把空间增大,让教学开放,需要我们关注每个教学细节。只有当学生真正地有了“自决权”的时候,个性学习才会有可能。案例 7家庭作
19、业的布置A教师:今晚回家,做练习的第到第题。B 教师:同学们可以继续选定自己的家庭作业。可以做今天学的内容,也可以做明天将要学的内容。可以写数学日记,也可以作预习笔记大量的统一的家庭作业,对于很多基础好的同学来说,其实是一种精力浪费, 他们完全可以把精力花在更有价值的学习上。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又是一项沉重的负担。为何不让他们各得其所呢?相信他们, 给他们自己以选择的机会和责任,对于孩子个性与主动性的培养,对于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都会有很大的益处。12、怎样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6
20、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夏青峰评价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学习的方式。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能总是在等待着高考、中考的变革,而应该从自我做起,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改革评价,让孩子能真正地享受数学的学习。一、是甄别,还是激励?案例 1应用题教学师:这道题该怎样解答呢?谁愿意把你的解题过程写到黑板上来?(一学生上台在黑板上书写,其他方面都写对了,唯有在写单位时忘记了加括号)A教师:同学们,他的解法对吗?生:对。师:对?仔细看看,他丢掉了什么?生:丢掉了括号。师:是啊,还是太粗心了。 (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个“” )B教师:同学,你能向同学们解释一下你的解题过程吗?生说。师:同学们,你们赞同他的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 2022 小学 数学 教学 优秀 案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