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学案 .pdf
《2022年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学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学案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整理优秀资源【考纲要求】第一节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了解区域的含义;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地域差异;3、以某一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调查家乡一片荒废的土地,探讨这片土地荒废的原因。如果这片土地让你来规划开发,你将作何打算,为什么。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 运用有关资料,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5、收看相关电视节目如探索等,了解在野外考察中
2、GPS 的功能 6、用电子地图(网络)查询城镇、交通、旅游等信息。【知识导读】专题点一区域差异的分析方法地球表面可划分许多区域,不同区域之间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也包括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各个区域在经济(工业、 农业、 商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社会(人口、城市、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教师点拨】1、区域与区域差异: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量度的实体,包含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许多要素。而区域差异是指两个地区或者
3、多个地区之间的差别,研究区域差异,主要是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探讨区域内部自然和人文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生长期: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为此,可把10的持续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一般的,纬度越高,生长期越短。不同于作物的生长周期。3、有些 区域的边界 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些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自然带等。案例分析1: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区域差异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理环境差地理位置30N附近,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东部,长江入海口43N4
4、8N,地处东北地区中部地理一轮学案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编辑:管恩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名师整理优秀资源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组合好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降水较少,生长期较短土地资源肥沃的水稻土,河湖密布,分散的水田,人均耕地面积小肥沃的黑土。集中连片的旱地,人均耕地面积大矿产资源贫乏丰富的石油资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农业类型水田耕作业,水产养殖业旱地耕作业,畜牧业农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玉米、春小麦、大豆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商业贸易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
5、门户,交通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深居内陆,对内对外联系不便,商业贸易落后工业依托农业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重化工业基地【学法指导】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1. 自然环境要素差异(1)气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3)水文差异的形成。(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2. 人类活动要素差异人类活动具 体 表 现差 异 成 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6、第 2 页,共 5 页名师整理优秀资源农业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工业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人口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城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交通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异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案例分析2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早期生产力
7、水平低,稠密水系阻隔交通,黏重土壤开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中期生产力水平提高,水系成为交通要道;精耕细作,黏重土壤改良为水稻土。农业发展较快,成为全国主要的粮、棉、桑蚕生产基地后期随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减少,农业生产规模小,作为全国粮、棉生产基地的地位下降【专题练习1】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回答(1) (3)题。(1)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地形平坦水源丰富ABCD(2)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学案 2022 必修 第一章 地理环境 区域 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