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竞赛试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化学竞赛试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A 组组1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2Z(g) 。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对于处于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A(g)2B(g)2C(g)Q下到叙述正确的是A 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度都增大,正反应速度增大的倍数大于逆反应速度增大的倍数B 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度都减小,正反应速度减小的倍数大于逆反应速度减小的倍数C 使用催化剂,正、
2、逆反应速度都改变,而且改变的倍数相同D 扩大容器的容积,A、B 和 C 的物质的量都不发生改变3已知反应 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4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 2SO2(g)O2(g)2SO3(g);H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B 当单位时间内消耗 SO2的物质的量和生成 SO3的物质的量相同
3、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充入 SO3气体,体系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D 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5温度、催化剂不变,向某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按下表各组物质的量加入H2、N2、NH3,反应达到平衡时氨气浓度最大的一组是ABCDH2/mol653.51N2/mol21.510NH3/mol01246一定条件下反应 mA(g)nB(g)pC(G)qD(g);H0。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平均反应速度 v(C)2v(B)。若反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加大体系压强时平衡不移动,则 m、n、p、q 的数值可以是2A 2、6、3、5 B 3、1、2、2 C 3、1、2、1 D 1、3、2、27在已经处于化学
4、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A 反应混和物的浓度 B 反应物的转化率C 正、逆反应速率 D 反应混和物的压强8下列化学反应中,为使平衡体系析出更多的银,可采取的措施是AgFe2Ag(s)Fe3(正反应放热)A 常温下加压 B 增加 Fe3的浓度C 增加 Fe2的浓度 D 移去一些析出的银9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1/2N2(g)CO2(g) ;H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 NO 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 N2 D 降低温
5、度同时增大压强10在一密闭容器中,N2、H2合成氨的反应已达到平衡。此时再往容器中通入一定量 N2气体,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当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与第一次平衡状态相比A NH3的百分含量增大 B NH3的浓度增大C H2的转化率提高 D N2的转化率提高11在反应 aAbBcC 的平衡体系中,无论升高温度或增加压强,C 的浓度都会增大,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bc 正反应吸热 B abc 正反应吸热C abc 正反应放热 D 无法确定系数关系 正反应吸热12在一密闭烧瓶中,在 25时存在着平衡:2NO2N2O4(正反应放热) 。把烧瓶置于 100的水中,则下列几项性质中不会改变的是颜色
6、平均分子量 质量 压强 密度A 和 B 和 C 和 D 和13在 N23H22NH3的体系中,保持容器中压强和温度不变,充入氩气以增大容器的体积,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因为压强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B 因为体积增大,所以 N2、H2、NH3的浓度均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不移动C 因为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因为加入氩气不参与反应,因此正逆反应速率均不变,平衡不移动14一定温度下,反应 2SO2O22SO3,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mol,n(SO3)1.4mo
7、l,此时 SO2的物质的量应是A 0.4mol B 0.6mol C 0.8mol D 1.2mol15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的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 。反应达平衡后,已知 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5。其它3条件不变,升温后,达到新的平衡时,已知 SO2、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1.4mol 和0.9mol,则此时容器内 SO3的物质的量应为A 1.8mol B 2mol C 2.2mol D 2.4mol16温度降低时,对下列两个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C(s)H2O(g)CO(g)H2(g);H0H2O(g)CO(g)CO2(g)H
8、2(g);H0A 反应速率:增大,减小 B 反应速率:减小,增大C 碳的浓度:增大 D H2的产率:减小,增大17在一定温度下,将 CO 和水蒸气各 1mol 置于密闭容器中反应:COH2OCO2H2,达到平衡后测得 CO2为 0.6mol,再通入 4mol 水蒸气,达到新的平衡后 CO2的物质的量是A 0.6mol B 大于 0.6mol,小于 1mol C 1mol D 大于 1mol18对于以下给出的可逆反应:A2B2C(正反应放热) ,已知 C 是气体,达平衡后同时升高温度并降低压强,又达到新的平衡。若第二次平衡时混和物中 C 的含量与第一次平衡相同,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A 不一定是
9、气态物质 B A 一定是气态物质C B 一定不是气态物质 D B 一定是气态物质19一定温度下,反应 H2(气)I2(气)2HI(气)Q 在一个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达平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恒温,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颜色加深B 恒压,充入 HI(气) ,开始时正反应速率减小C 恒容,升温,正反应速率减小D 恒容,充入 H2(气) ,I2(气)的百分含量降低20对反应 4NH3(g)5O2(g)4NO(g)6H2O(g) ;H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 2v(NH3)3v(H2O)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 amol NO,同时消耗 a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10、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 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NO 的物质的量分数将增大21在下列可逆反应中,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均可使平衡正向移动的是A 2SO2O22SO3(正反应放热)B 4NH35O24NO6H2O(g)(正反应放热)C 2NH3N23H2(正反应吸热)D SO2NO2SO3(g)NO(正反应放热)22对于 mA(g)nB(g)pC(g)qD(g)的平衡体系,当升高温度时,体系的平均分子量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从 16.5 变成 16.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npq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mnpq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 mnpq 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11、D mnpq 逆反应是吸热反应23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AB(g)C(g)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4A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且 A 不是气态B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 A 是气态C 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少量 C,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改变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无影响24在 t1时反应 2A(g)B(g)达到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1,t2时设反应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M2,当温度从 t1升高到 t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 M1M2,平衡右移,正反应吸热 B 若 M1M2,平衡左移,正反应吸热C 若 M1M2,平衡左移,正反应
12、放热 D 若 M1M2,平衡右移,正反应放热25对反应 4NH3(g)5O2(g)4NO(g)6H2O(g) (正反应放热)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对 NH3与 O2的反应来说,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 3v(NH3)2v(H2O)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 X mol NO 的同时,消耗 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 若降低温度,达到新的化学平衡时,NO 的体积分数将增大26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B(g)C(s)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测得容器内气体密度增加,则A 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 A 为非
13、气体B 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 A 为气体C 在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的 C,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压强对该平衡移动无影响27可逆反应:A(g)BC(g)D 中,A 与 C 都是无色气体,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若增大 A 的浓度,平衡体系颜色加深,说明 D 是有颜色的气体B 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 B、D 必是气体C 升温,C 的百分含量减少,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D 若 B 是气体,增大 A 的浓度会使 B 的转化率增大28可逆反应 2SO2(g)O2(g)2SO3(g)从正方向开始,并达到了平衡。此时 SO2和 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若采取某种措施,导致 SO2和 O2
14、又消耗了一些,并再次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新平衡体系中,SO2和 O2物质的量之比仍为 21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原因是正反应速率增大了,逆反应速率减小了。C 新平衡体系与旧平衡体系比较,SO3的浓度肯定增大了D 若所采取的措施是缩小容器的容积,则新旧平衡中 SO2和 O2的转化率之比都是1129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mA(气)nB(固)pC(气)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 A 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mn)必定小于 p B (mn)必定大于 pC m 必定小于 p D n 必定大于 p53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工业生产硫酸的
15、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B 合成氨工厂通常采用 20MPa50MPa 压强,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D 经粉碎的黄铁矿在沸腾炉中燃烧得较快、较完全31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氨水应密闭保存,放置低温处B 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变质C 生产硝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氨气的利用率D 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32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NaOH 溶液使酯水解比稀 H2SO4使酯水解更快B FeCl3溶液中加入盐酸,丁达尔现象减弱C 加入稀硫酸,可促进酯的水解D 用蒸馏水稀释浓 H2SO4,电离
16、度逐渐增大3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B 由 H2、I2(g)、HI 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C 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D 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34反应C2H5CHCH2H2,通入不参加反应的水蒸气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恒容过程中,平衡正向移动 B 在恒容过程中,平衡不移动C 在恒压过程中,平衡正向移动 D 在恒压过程中,平衡不移动35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 H2和 I2蒸气各 0.5mol,发生反应 H2I22HI,达到平衡时,生成 HI 0.8mol,若其它条件不变
17、,开始充入的 H2为 2mol,则达到平衡时生成的 HI 可能是下列中的A 1.1mol B 0.87mol C 0.8mol D 0.5mol36对于以下这个平衡体系 C(s)CO2(g)2CO(g)(正反应吸热)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降低压强升高温度,体系中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将减小B 在保持温度和气体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添加一定量的 CO2,当反应重新建立平衡后,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将减小C 在保持温度和气体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平衡体系中添加一定量的 N2,平衡不移动D 向平衡体系增添一定量的 CO2,而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反应重新建立平衡后,混和气体平均分子量增大37将等物
18、质的量的氢气和碘蒸气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g)I2(g)2HI(g)(正反应放热) ,反应经过 5 分钟测得碘化氢的浓度为 0.5mol/L,碘蒸气的6浓度为 0.25mol/L。请填写以下的空白:(1)VHI ;VH2 ;氢气的起始浓度 。(2)若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则平衡浓度HI、I2、H2的关系是 (填“相等” 、 “211”或“均为恒量” )(3)若升高温度,则混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 )38在一定条件下的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试填出:xAyBzC(1)若 A、B、C 都是气体,在减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 x、y、z 关系是_;(2)若
19、 C 是气体,并且 xyz,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可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是向_方向移动;(3)已知 B、C 是气体,现增加 A 物质的量(其他条件不变) ,平衡不移动,说明A 是 ;(4)如加热后,C 的百分含量减小,则正反应是 热反应。39对于反应 2NO2(气)N2O4(气) ;H57KJ/mol,试比较以下三种状态下的 3 个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改变温度前混和气体温度 T1;改变温度后瞬时气体温度 T2;改变温度达新平衡后混和气体温度 T3;升温: ;降温: 。40对于 A(g)B(g)C(g)(正反应放热)的平衡体系(1)能使 B 转化率增大的措施是 ;(2)能使 AB 转化率均增大的措施是
20、 ;(3)使 A 转化率增大,B 转化率减小的措施是 ;(4)从逆反应角度看,C 转化率增大而 A、B 浓度降低的措施是 。41把 N2和 H2以 11 物质的量比混匀后分成四等分,分别同时充入 A、B、C、D四个装有催化剂的真空容器中(容器的容积固定) ,在保持相同温度的条件下,四个容器的合成氨反应相继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后回答下列问题(用A、B、C、D 填空) 。容器代号ABCD平衡时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617平衡时 N2的转化率20%平衡时 H2的转化率30%(1)都达到平衡时 容器中 NH3的物质的量所占比例最大。(2)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最长的容器代号是 。(3)四个
21、容器的容积由小到大的排列次序是 。42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体积固定,为 2L;乙容器体积可变。在一定温度下向甲中通入 4mol H2和 4mol N2,经 2min 后达到平衡,此时生成的 NH3的物质的量为1.2mol。(1)用 N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此时 H2的转化率为 。7(2)相同温度下保持乙的容积为 2L,起始时向乙中通入 2mol NH3、 mol H2和 mol N2,反应达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可与甲中平衡时相同。(3)相同温度下若向乙中通入 8mol N2和 8mol H2,且保持压强与甲相等,则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的 NH3的物质的量为 。43混合物平均摩
22、尔质量通常可表示为:)()(总总nmM ,利用此概念可以讨论许多化学问题:(1)相同条件下,潮湿空气的密度 (选填“” 、 “”或“” )干燥空气的密度,理由是: ;(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平衡:C(s)H2O(g)CO(g)H2 (g);假如温度保持不变并加压,则M(混合气)将 (填写“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3)以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相混合的 Na2SO3和 K2SO3的混合物共 a 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 SO2物质的量 n(SO2) mol(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 。44在 80时,将 0.20mol 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 1L 的已抽成真空的固
23、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时间(s)浓度 mol/L020406080100c(N2O4)0.20c10.10c3ABc(NO2)0.000.12c20.220.220.22根据本题内容和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填空(c1、c2、c3、A、B 表示相应的浓度)请回答下列各小题:(1)达到平衡时四氧化二氮的转化率为 %,表中 c2 c3 A(填“” 、“” “” ) 。(2)20s 时,四氧化二氮的浓度 c1 mol/L1,在 0s20s 内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该容器充入的是二氧化氮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二氧化氮
24、的起始浓度是 mol/L。45t时,将 3 mol A 和 1 mol B 气体通入体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 ,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 ,2 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 ,剩余了 0.8 mol B,并测得 C 的浓度为 0.4 molL1,请填写下列空白:(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 C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2)x_;(3)一定条件下,若继续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假设氦气和A、B、C 都不反应)后,化学平衡(填字母)_;A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不移动(4)一定条件下,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
25、 a mol C 后,化学平衡(填字母)_;8A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不移动此时 B 物质的量分数 (填“变大”或“变小”或 “不变” ) ;(5)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温度和容器中进行,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 C 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等,起始加入的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 n(A) 、n(B) 、n(C)之间应该满足的关系式为_ B 组组46从植物花中可提取一种简写为 HIn 的有机物,它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下列平衡: HIn(溶液,红色)H(溶液)In(溶液,黄色) 而用作酸碱指示剂。往该溶液中加入 Na2O2粉末,则溶液颜色为A 红色变深 B 黄色变浅 C 黄色变深 D 褪为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化学 竞赛 试题 影响 化学平衡 条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