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知识要点汇总【打印版】.pdf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知识要点汇总【打印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知识要点汇总【打印版】.pdf(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一单元一单元1.春 朱自清春 朱自清一、作者介绍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自华华,字佩佩弦弦,号秋秋实实,后改名自自清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扬州人州人”。1923 年发表长长诗毁灭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诗文集踪迹文集踪迹,散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
2、淮河等。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二、词语解释二、词语解释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朗润:明朗润泽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酝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来越浓婉转: 形容声音抑扬动听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南宋宋的志志南和尚南和尚绝句:古古木阴中系短篷,杖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三、文本研读三、文本研读1、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盼春(反复和拟人的修辞)第二部分(2-7) 绘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第三部分(8-10)赞春(三个比喻)2、盼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用了什么修辞?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清新活泼的感情基调。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表现了对春天到来的急切盼望和喜悦之情。3、小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知识要点汇总七年级上册语文部
4、编版知识要点汇总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钻”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之感。这样写是无意识、无感情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感情。4、坐坐着,躺躺着,打打两个滚,踢踢几脚球,赛赛几趟跑,捉捉几回迷藏。六个动词的连用,表现了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和感受,侧面写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5、你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写出了春花争春比美、竟相开放、互不相让的动态。6、红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7、花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
5、,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香味儿。想象,由实写到虚写,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8、花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从侧面衬托出春花的竟相开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其中,一个“闹”字不仅写出了声音,也写出了情态,可以使人联想起蜜蜂嘤嘤嗡嗡,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忙碌着采蜜的情景。渲染百花争春的气氛,给人们呈现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9、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引用、比喻和拟人的
6、修辞手法,突出春风和煦的特点。“抚摸”一词巧妙地表达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这是从触觉的角度写春风的柔和。10、“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一层薄烟。”比喻、拟人,写出春雨的细、密、多的特点。“斜织”“薄烟”形象的写出了轻盈、迷蒙的特点。渲染了春雨的轻柔、湿润。11、树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写出雨中植物新而亮的特点,“逼你的眼”突出草之青,激发读者的想象。12、傍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晚时候,上灯了,一点
7、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这三句将视线由植物转到人,从白天写到傍晚。动静结合,有动景,有静景。“静默”一词最妙,运用拟人修辞,烘托出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气氛,营造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1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俗语激励人们抓紧大好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四、中心思想四、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
8、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来源:?统编版中学语文教师?公众号】2.济南的冬天老舍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二、词语解释二、词语解释响晴:(天空)晴朗无云温
9、晴:温暖晴朗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秀气:清秀。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贮蓄:存放,储藏三、文本研读三、文本研读1、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从文中找词语回答)1、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从文中找词语回答)温晴温晴(通过对对比比突出济南的冬天的特点)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文章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3、文章是怎样描写山的?3、文章是怎样描写山的?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4 4、文章是怎样描写水的?、文章是怎样描写水的?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暖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绿整个
10、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清5、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5、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来把它们唤醒。运用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生动地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6、山坡上卧6、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着点雪。“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状况、情态,作者赋予了它们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尽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写得活灵活现。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
11、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7、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7、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体现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8、本文是怎样描写小雪点染后的山的?8、本文是怎样描写小雪点染后的山的?先写山的色彩。从山上、山尖、山坡一直写到山腰,一步步地细看,一笔笔精心描绘。它是白的,“树尖上顶着一会儿白花”,它是银白,“给蓝天镶上一道银
12、边”,它是彩色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再写山的情态,“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那些小山太秀气!”这样,就写出了小雪点染的山的“妙”处。不仅使读者感受到小雪点染的山的外在美,也写出了其内在美。9、本文是怎样描写济南冬天的水色的?9、本文是怎样描写济南冬天的水色的?写水,作者抓住一个绿字,着重写了自己对济南冬水的感受,概括水的鲜明形象。作者描绘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这其实都是写水的绿,写济南冬天里绿的精神,绿的生命。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写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这实际上是把水艺术化了,感情
13、化了。最后写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勾勒出一幅完整的济南冬景图。写出了这座有泉城之称的济南的特色。1 10、文章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束全文,有什么作用?0、文章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束全文,有什么作用?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11、本文的中心思想
14、是什么?1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4.古代诗歌四首4.古代诗歌四首诗歌的分类诗歌的分类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古古体诗体诗(唐以前的诗歌)包括四古、五古、七古、楚辞、乐府诗等;近近体诗体诗(唐以后的诗歌)包括律诗(五言侓诗、七言律诗)和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其中,律诗从上往下又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2、诗歌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3、诗歌按内容分(题材) :叙事诗 、写景诗 、友情送别诗 、爱国怀乡诗、咏物诗 、咏史怀古诗 、边塞征战诗
15、、山水田园诗等 。一、观沧海一、观沧海1、作者曹曹操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2、观沧海全诗以“观”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实写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虚写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3、中中心思想心思想: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
16、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名句填空名句填空观沧海观沧海1、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句子是:2、显示大海雄伟气魄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3、运用虚写,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辰的气概,同时也显示了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4、诗中描绘实景的句子:5、诗中描绘实景的句子是:6、诗中描写想象的句子是:7、运用互文的句子是:8、与诗文正文内容无关的句子是:9、统领全诗的句子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必须掌握的内容: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极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写出了大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海远景的一般轮廓。2、“树木丛生,百
17、草丰茂”两句表现草木欣欣向荣,生机无限。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的雄伟壮观的情景。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四句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是互文见义,四句是互文见义,作者以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这为千古千古名句。名句。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18、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 作者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选自李太白全集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2、背景2、背景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作者闻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表示慰问。3、词义3、词义:左迁:降职。杨花:柳絮。 子规:杜鹃鸟。五溪:五条溪水名。4、译文4、译文暮春时节,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5、主题5、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
19、绪。6、赏析要点6、赏析要点: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在前两句的写景中有什么特色?)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
20、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2、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答: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浓郁,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3、“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因何而愁?有愁不向人当面说,却要“与明月”,又是为什么?答:因朋友王昌龄“左迁” (贬官)而愁。 作者并不在朋友身边, “闻” 、“遥”可证。7 7、艺术手法、艺术手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朋友的真切关怀
21、,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凭借想象让自己的心独立于身体之外,或随狂风,或随明月,飞向远方,于浪漫的想象中表达了悠远深邃的感情。三、次北固山下三、次北固山下1、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人。2、首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 规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 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
22、景表现了出来。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月残,连夜行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罴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尾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
23、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3、中中心思想心思想: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壮丽画面,写出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漂泊之情,并流露出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怀。名句填空名句填空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1、开篇点题,暗含了旅途奔波劳累之意的句子:2、颔联是:颈联是:3、蕴涵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的鼓舞力量的名句是:4、表达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之情的句子是:5、描写
24、江上景色的句子是:6、运用对偶的名句是:7、运用设问的名句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必须掌握的内容: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在描绘长江景色。2、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新事物孕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蕴含新事物孕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哲理,表达作者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名句诗苑奇葩,艳丽千秋。)3、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见雁思亲,表现了淡淡的思乡愁绪淡淡的思乡愁绪。4、这首诗的首首联联、颔颔联联、颈颈联联都是对偶句对偶句。5、你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乡愁的诗句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乡。”6、站在江边微风轻拂
25、,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潮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美景。四四、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1、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白朴、王实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2、题目解说:“天净沙”,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意为秋天里的思念。题眼是“思”,“秋”是特定时节,“秋思”二字概括了全曲内容。3、前两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打印版 年级 上册 语文 部编版 知识 要点 汇总 打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