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散文阅读知识点全归纳 .pdf
《2022年散文阅读知识点全归纳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散文阅读知识点全归纳 .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散文阅读知识点全归纳(部分适合小说诗歌)一、熟悉文体第一类:记叙性散文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典型写作思路: 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反映世态,总结感悟第二类:状物性散文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写多是景、 物的某一突出特征,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突出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人生道理的升华。主旨即物人相通处。典型写作思路: 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第三类:议论性散文也叫哲理散
2、文。 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二、储足知识1.表达方式叙述的技巧: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倒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描写的技巧:总体来说, 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再现自然风光。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1.人物肖像、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更好展现人物的
3、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使人物形象丰满,增强感染力。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托主题。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也适用诗歌赏析):a、注意景物描写的层次,远景近景、高景低景相结合; b、动景和静景的结合或衬托;c、绘声绘色;d、运用视觉、听觉和心理感受来写景等。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侧面描写(
4、烘托) :以特征相似或相反的另一事物作正衬或反衬,能突出要表现的事物。正面描写:对人物或事物进行直接的描写。渲染:浓墨重彩的描绘能感染读者;白描:简练勾勒,生动传神。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6.细节描写: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 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叙述人称的技巧: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
5、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主人公的对话,易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能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激发读者深入思考。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议论的技巧。在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在中间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抒情技巧: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开头能定文章基调;在结尾能升华主题。 6 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技巧。2.表现手法1、象征,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 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
6、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 “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2、衬托 ,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 使其形象突出, 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4、托物言志 ,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 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6、虚实结合 ,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
7、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7、动静相衬 ,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 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 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10、联想想象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
8、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11、铺垫 ,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进行的环境、情绪、气氛等描写的造势。12、对比 ,在两种互相对立事物的比较中突出主体,凸显正面,使形象鲜明。3.修辞技巧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精选学习资料
9、-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4.布局谋篇技巧承上启下总领全文引起下文过渡自然前后呼应伏笔照应制造悬念照应开头总结上文卒章明志详略主次。文章或段落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制
10、造悬念;6 首尾呼应;7 埋下伏笔;8 呼应标题等等文章或段落中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后呼应;为下文作铺垫、引起下文;照应上文,转换话题。文章或段落结尾升华感情;深化主题;总结上文;卒章显志,点明主题;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布局谋篇的技巧术语: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与材料与中心的关系: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材料的点面结合等。记叙文层次安排:常以情感转变、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
11、序等来安排层次。线索: 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明线和暗线的并行和交织。三、基本题型和答题思路(一)梳理行文思路类试题高考散文命题愈来愈重视梳理行文思路、把握行文谋篇布局技巧。原因, 一是通过行文脉络的梳理来考查学生是否真正读懂了文章;二是散文因其独有的“形散” 布局, 让命题者对这一点青睐有加。题型:要求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典型考题:(注意 :此类题型浙江省近几年没有涉及,值得重视)2008 湖北卷第19 题:本文以 “ 雾” 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2009 年四川卷第15 题: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概括回答。2009 年重庆卷第16
12、题:文章是围绕“ 瓷器的意味 ” 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2008 湖北卷第19 题:本文以 “ 雾” 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散文行文思路一般有如下几种:1、以情感的变化为思路来行文2、以蕴含的道理为思路来行文3、以典型事物、人物、事件来连缀行文4、以时间、空间的变化角度来行文5、以事件的 “ 开端 发生 发展 高潮 结局 ” 这样的情节行文。6、以严谨的说理逻辑性来行文。例如“ 并列式 ”“总分式 ”“递进式 ” 或者“ 提出问题 分析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题解决问题 ” 这样的说理
13、逻辑的角度行文思路” 。7、以想象或者心理活动描写为主要方式来行文。答题格式:第一步:首先确定文章有没有明显的线索(人物、事物、时间、空间等)第二步:确立具体的行文思路是什么第三步:分析文章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二)表达技巧类试题命题角度:文章某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中某处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赏析某处画线句;文中某处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考点密度:第一是修辞;第二是表现手法;第三是谋篇布局技法;第四是表达方式。1、第一种类型:要求对含有修辞和表现手法句段的表达作用进行分析理解例如: 09 年高考江苏卷上善若水:13.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
14、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答题提示: 一要明确回答运用何种表达技巧;二要揭示作品运用这种表达技巧表达了怎样的内容;三要阐述运用这种表达技巧的表达作用和好处。答题格式: 运用什么技法+表达什么内容(突出了什么事物的何种特点)+达到怎样的效果(表达了作者的何种思想情感)2、第二种类型:要求分析景物描写语句的作用例如: 09 全国卷 彩色的荒漠 :14.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案:戈壁滩环绕
15、的恶劣;戈壁滩色彩的单调;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为下文要描写的彩色的建筑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先抑后扬,激发读者兴趣。答题提示: 此类试题答题要考虑四个要素:一是景物本身的自然环境特征;二是对人物的烘托作用;三是对社会环境的暗示(这一点要视情况而定);四是在结构上为下文铺垫。答题格式: 此处景物描写渲染(烘托、衬托)了某种环境的特点(氛围、意境),表现了人物的情绪(心理),为下文写作铺垫。3、第三种类型:要求明确文章开头段落的安排用意命题角度:“开头为什么要从写起”;文章主要写,开头为什么要从写起?例如: 09 江西木车的激情 :17.本文写“木车的激情” ,作者为什么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散文阅读知识点全归纳 2022 散文 阅读 知识点 归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