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数学组教学设计模版 .pdf
《2022年数学组教学设计模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数学组教学设计模版 .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初中数学学科教学设计模板学校:织金县第六中学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教师金祥付年级七年级科目数学授课时间2013.5 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课时安排3 课时第 1 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一、学情分析认知基础: 学生在本章前一节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了解了全等三角形基本的图形特点,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它不仅是研究其他图形的基础,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对于研究它的全等的判定有着足够的感知经验,但也存在着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上的不足。活动经验基础:通过本章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对三角形的边、角等相关知识进行分类。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重合、度量
2、等手段对两个三角形进行比较而得到相等、全等的简单结论,这些学习的经验将直接决定学生在本节课上的活动效果和掌握新知识的认知水平。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共三课时,我所说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包括(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归纳总结出“边边边”定理( 2) “边边边”定理的运用, (3)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应用。2、内容结构特点:本节教材通过设计现实、有趣的问题情境,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讲解实际问题的过程,书中的“做一做”和“议一议”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空间。3、教材
3、的地位和作用:三角形是最简单、最基本的直线型平面几何图形,是“空间与图形”中最为核心、最重要的内容,而且几乎是研究所有其他图形的工具和基础,其他复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图形大都要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来讲解。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并初步学会运用,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分类的思想有条理地思考、分析、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推理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鼓励学生敢于
4、实践,勇于发现,大胆探索,合作创新的精神;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并初步学会运用。教学难点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分析和探索。掌握利用“边边边”作为条件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五、教学方法初一的孩子不喜欢古板式的教学,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有兴趣的事物,根据孩子的特点我的这节课以“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探索、归纳应用与拓展”的教学模式进行,主要采用“探索式教学” 、 “启导式教学”。 并以小组讨论法、实验法相结合,充分利用教具,多媒体,通过创设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突破难点
5、,我利用分类思想引导孩子通过画图、观察、比较、推理、交流,在条件由少到多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最后结论。为突出重点,我安排了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分析、表达题,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六、学习方法新课改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七、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八、教学策略设计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活动、探究得出新知解决问题。九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1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师展示情境,
6、 设疑提问后, 学生分组讨论课本“做一做”和“议一议”1、展示玻璃打碎的情景。2、提出以下问题:( 1)该如何配一块和原来一样的玻璃呢?(2)什么是全等三角形?( 3)两三角形全等需概念的所有条件都满足吗?如何尽可能的少呢?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讨的热情, 帮助学生认识只需要三个对应的元素就足够简洁准确地解决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问题。1、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回顾已学知识。2、让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3、提出问题让学生思索,诱发新知识。教学环节2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按三角形“边”、 “角”元素进行分类:活动一:(1) 、提出问题:一个条件:一边、一角。1、 按三
7、角形“边”、 “角”元素进行分类:活动一:(1) 、提出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2)分析问题:学生画图有一边长为4 厘米的三角形, 进行观察,各小组比较组内三角形是否全等。再画有一角为30的三角形, 然后又比较。(3)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活动二(1) 、提出问题:两个条件:两边、两角、一边一角。(2)分析问题:学生画图, 观察, 比较各小组的三角形是否全等。(3)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活动三:(1) 、提出问题:三个条件:三角、三边。(2)分析问题:学生画图, 观
8、察, 比较各小组的三角形是否全等。(3)解决问题:一个条件:一边、一角。(2)分析问题:学生画图有一边长为4 厘米的三角形, 进行观察, 各小组比较组内三角形是否全等。活动二(1) 、提出问题:两个条件:两边、两角、一边一角。(2)分析问题:学生画图, 观察, 比较各小组的三角形是否全等。(3)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活动三:(1) 、提出问题:三个条件:三角、三边。(2)分析问题:学生画图, 观察, 比较各小组的三角形是否全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设计意图通
9、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认识到选取三边作为条件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1、让学生体验分类的思想,通过画图、 观察、 比较这些动手实践的活动中进行推理、交流, 在条件由少到多的过程中逐步自主探索出最后结论。2、老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同学3、通过分组讨论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激活学生思维, 感受反例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4、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环节3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如图, AB=CD ,AC=BD ,ABC 和 DCB 是否全等?试说明理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数学组教学设计模版 2022 数学组 教学 设计 模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