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九上科学第一章第一节化学方程式练习题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2022年九上科学第一章第一节化学方程式练习题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九上科学第一章第一节化学方程式练习题 .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学习资料九上科学第一章第一节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化学方程式 (一)1 化学反应都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变化的是(B) 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元素的种类物质的种类原子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化合价ABCD【解析】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 “五个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 ”及“一个可能改变”,即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2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某一化学反应,由此得出的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B) 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2、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C反应后,分子的数目增加了D该反应过程中,原子发生了重新组合【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A 选项正确,由图可知反应前2 个分子,反应后 3个分子,分子数增加且分子种类改变,因此选项C 正确,错误的是 B。32013 泉州改编 以下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D)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3、学习资料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C反应前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发生改变【解析】A.由反应前后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 A 错误; B.由反应前后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均没有变化,故 B 错误;C.由图中可知, 该反应前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 13,故 C 错误; D.由反应前后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均没有变化,故D 正确。42013 泰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阳离子一定是金属离子C在化学变化中,元
4、素种类不变D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解析】 A.原子都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说法正确;B.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例如氢离子是阳离子,但不是金属离子,故说法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故说法正确;D.在物理变化中,没新物质生成,分子种类不变,故说法正确。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铁丝的质量是因为(C) A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铁丝的大B反应后铁原子的数目增加了C氧气参加了反应,转化成了生成物D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5、-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学习资料【解析】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即参加反应的铁和氧气的质量,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62013 莆田NH2Cl 消毒时,发生反应NH2ClH2O=XHClO,其中 X 的化学式是 (C) AH2BN2CNH3DN2H4【解析】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2ClH2O=XHClO,可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反应前反应后N 原子1 0H 原子4 1Cl 原子1 1O 原子1 1 根据
6、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 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 X 的每个分子由 1 个 N原子和 3 个 H 原子构成,物质X 的化学式为 NH3。7 在下列化学方程式: AB=CD 中, 若 12gA 与一定量的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8gC和 2gD,则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为 (B) A8g B18g C28g D30g 【解析】 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即参加反应的A 和 B 质量等于生成的 C 和 D 质量之和, B 的质量等于 28g2g12g18g。824.5 克氯酸钾和 5.5 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0.4 克,则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D) A7.5克B2
7、.0 克C14.1克D9.6 克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学习资料【解析】此题需注意的是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不参与反应, 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仍有 5.5g,因此制得氧气的质量:24.5g5.5g20.4g9.6g。9已知 ABCD,若 48 克 A 与 12 克 B 恰好反应生成 36 克 C,则同时生成 D 的质量是 (B) A10 克B24 克C
8、30克D34 克【解析】 参加反应的 A 和 B 质量等于生成的 C 和 D 质量之和,D 的质量等于 48g12g36g24g。102013 常州晋代葛洪的食肉方 (去除黑痣的药方 )中记载:“取白炭灰 (熟石灰)、荻灰 (草本灰 )等分煎合可去黑痣”。该药方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为:Ca(OH)2K2CO3CaCO32X,X 是起到“食肉”作用的主要物质,其化学式为(D) AKH BH2O CK2O DKOH 【解析】 由 Ca(OH)2K2CO3CaCO32X 可知,每个 X 中含有 1 个钾原子、1 个氧原子和 1 个氢原子,是氢氧化钾,化学式是KOH。11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9、_相等_,因为在一切化学反应前后,_原子种类 _没有改变,_原子数目 _没有增减,只是反应物中的 _原子_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12 小明在妈妈生日那天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了蛋糕,点起蜡烛,送上祝福。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蜡烛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 _碳元素和氢元素 _。【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中有碳、氢、氧元素,反应物之一氧气中只有氧元素, 那么可以肯定蜡烛中一定有碳、氢元素, 至于有没有氧元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10、- - - 第 4 页,共 16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学习资料素要通过定量计算,此题无法确定。13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D)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B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解析】 A、B 选项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同时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排除法可以选择出答案 D。化合物是指由两种及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模型图中的第二种反应物不是化合物,它是单质。14某化合物在氧气中能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气
11、体中(C) A一定不含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C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中有碳、氢、氧元素,反应物之一氧气中只有氧元素, 那么可以肯定化合物中一定有碳、氢元素,至于有没有氧元素要通过定量计算,此题无法确定,只能说可能有氧元素。152013 青岛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X 来生成该阻燃剂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推断 X 的化学式为 (B) ASbO2BSb2O3CHSbO3DH3SbO4【解析】 从 X2H2O2Sb2O52H2O 看,反应前有
12、4 个氢原子、 4 个氧原子,反应后有 2 个 Sb原子、 4 个 H 原子、 7 个 O 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6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学习资料断在 X 中含有 2 个 Sb 原子、 3 个 O 原子,即其化学式为Sb2O3。16若 A 克 KClO3与 B 克 MnO2的混合物,加热至反应完全可得到C 克固体物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13、应得到氧气的质量是(B) A(AB)克B(A BC)克C(AC)克D(A BC)克【解析】应注意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不参与反应, 因此得到的氧气质量是 ABC 克。17将一定质量的a、b、c、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8.4 5.2 6.0 0.6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4.56 9.2 0.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a和 b 是反应物, c 是生成物B反应后 a物质的质量为 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 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D其中 d 物质没有参与反应【解析】
14、结合表格中反应前后质量的数据分析可知,b 参加反应用去 0.64g,c 生成 3.2g, d 既不增加也不减少说明没有参加反应, 则 a即为反应物用去 3.2g0.64g2.56g,所以反应后 a 的质量应为 8.4g2.56g5.84g。18碱石灰是由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组成的,实验时常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在实验室中还可以用它和无水醋酸钠反应来制取某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NaNaOH=XNa2CO3(1)请写出 X 的化学式为 _CH4_;(2)根据物质分类,碱石灰属于_混合物 _(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15、-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6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学习资料【解析】 (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前共有2 个 C 原子,3 个 O 原子,2 个 Na 原子,4 个氢原子, 生成物中除 X 外,有 2 个 Na 原子,3 个 O 原子, 1 个 C 原子,那么 X 中还有一个 C 原子和 4 个氢原子; (2)碱石灰是由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组成的,即由多种物质组成,为混合物。19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
16、内含空气 )加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D) 【解析】在化学反应的整个过程中, 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且题干中指出是在密闭容器中,那么容器内的质量随时间是不会变的。20硫铁矿 (主要含FeS2)是工业制硫酸 (H2SO4)的原料,第一步在高温下将硫铁矿的粉末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再经过一系列转化生成硫酸。第一步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4FeS2xO2=高温2Fe2O3ySO2(x、y 表示化学计量数 ),则其中的 x_11_。【解析】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先根据反应前有8 个 S原子,直接判断出y8,再根据生成物中共有22 个 O 原
17、子,计算出 x11。21已知 ABCD,现将 A、B 各 10g 混合后加热,测得A 已完全反应,生成 4gC 和 8gD,则 A 和 B 反应时的质量比为 _51_。【解析】 A 和 B 的质量之和等于 C 和 D 的质量之和 12g,已知 A 完全反应,那么参加反应的 B 的质量等于 2g,因此计算出实际反应时AB51。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16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
18、删除学习资料化学方程式 (二)1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2H2O 的读法正确的是 (D) A在点燃条件下,氢气加氧气等于水B2H2和 O2等于 2H2O C在点燃条件下, 2 个氢气和一个氧气反应,生成2 个水D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水【解析】化学反应中的加号表示 “和”的意思,等于号表示 “反应后生成 ”的意思。正确的读法可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来看,宏观角度可读成D 选项,微观上可以读成每2 个氢气分子和 1 个氧气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 个水分子。2化学方程式可以反映 (D) 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反应物和生成物间分子个数关系ABC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2022年九上科学第一章第一节化学方程式练习题 2022 年九上 科学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方程式 练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