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第册全册导学案 .pdf
《六年级数学第册全册导学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第册全册导学案 .pdf(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数学第12 册全册导学案第一课时负数的认识和意义导学案学习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理解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学准备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预习学案游戏感知负数(1)同桌两人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赢者得到5 分,输者倒扣 5 分,平局记 0 分。将每次的分数记在计分表上。次数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甲乙(2)听信息,独立思考,选择喜欢的方式,把听到的信息准
2、确、简介的表示出来。甲对上半场进了2 个球,下半场丢了2 个球学校四年级转来25 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18 名同学小命爸爸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 元,四月份亏了2000 元。汇报:你是怎样记录的?指明学生汇报并展示其记录。导学案1、相反意义的量提问:刚才老师所说的信息中的量都具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明确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特征:(1)有两个量(2)有相反的意义请学生再举出一些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教师归结:相反意义中的一些常用词有:盈利与亏损,存入与支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3、- - - 第 1 页,共 42 页 - - - - - - - - - 出,增加与减少,运进与运出,上升与下降等。(设计意图: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明确正负数表示的意义即相反意义的两种量)2、正数与负数师: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能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出示学生记录信息的方法, 交流统一意见: 加 “+”“”来区分相反意义的量。学生自学课本第 3 页内容,认识负数,明确负数的读写。3、负数的读写(1)读出下面各数2 +3 -9 -206 -42.56 -2.18 - 12 (2)写出下面各数负八 负二点六正七分之一百分之十七负百分之二十点四(设计意图:明确了相反
4、意义的量后,很自然的引出负数并学习其读写法,使学生明确正负数的差别)4、进一步了解负数提问: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学生尝试回答后。教师出示温度计学生观察,交流温度计上的正负数与表示的实际意义。点拨质疑: 0 摄氏度是不是表示什么温度也没有?水位警戒牌中的 0 表示什么意思?你能说说 0 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总结板书:0 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在学生认识正负数后,将学到的概念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并对0 有新的认识。)5、教师小结:( 1)引入负数可以简明的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对于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
5、一种量可以用负数表示。(2)要特别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建立正负数概念后,当考虑一个数时,一定要考虑它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过的数有很大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2 页 - - - - - - - - - 的区别。课堂检测1、表示海拔高度。( “ 做一做 ” 第 2 题。)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 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 8844.43 米,可以记作 _ ;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 155 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 _ 。2、表示温度
6、。(练习一第2 题。)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 _ ,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 _ 。3、(出示电梯按钮图)小红的家在五楼,储藏室在地下一楼。如果她要回家,按哪个按钮?如果到储藏室取东西呢?课后作业1、 “ 净含量 :10 0.1kg ”表示什么意思?2、下面的说法对吗?A、0 摄氏度表示没有温度。()B、上升一定用正数表示,下降一定用负数表示。()板书设计负数的认识和意义正数:+5、+3.9、+ 负数: -5、-6.3、- 0 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第二课时用数轴表示正负数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数轴,理解数轴表示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同时能够由数轴上的
7、点说出其所表示的数。2、能够正确比较负数的大小3、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4、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教 学 重点认识数轴,并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和0 能够正确比较负数的大小教 学 难点理解比较负数大小的方法教 学 准备小黑板、大树与学生图片、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2 页 - - - - - - - - - 预习学案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说一说
8、你是怎样判断的?-8 5.6 +0.9 - + 0 -82 2、如果 +20%表示增加 20%,那么 -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 摄氏度下降了 7 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导学案(一)教学例 3: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2、游戏中体会运动变化中的负数出示例 3,学生观察后提问: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1)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2)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提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
9、来)。(3)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 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4)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 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5)引导学生观察:A、从 0 起往右依次是?从 0 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 和-1.5 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 和-1.5处,应如何运动?(设计意图: 利用运动的路线结合接触过的用直线表示数的知识把运动情况记录在直线上,从而使学生认识数轴,也在此过程中学会数轴的画法。)(二)教学例 4: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
10、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 -8 在-6 的左边,所以-8-6”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 “86,但是-8-6” ,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2 页 - - - - - - - - - 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6、总结:负数比
11、 0 小,正数比 0 大,负数比正数小。(设计意图:明确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关系,结合生活常识和温度计的刻度排列特征使学生能够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课堂检测一、填空题:1、若下降 5 米记作 -5 米,那么上升 8 米记作( ),不升不降记作()。2、如果向东走为正,那么-50 米表示();如果向南为正,那么走-50 又表示( )。3、下面每格表示 2 米,小华开始的位置在0 处。A、小华从 0 点向东行 5 米,表示为 +5 米,那么从 0 点向西行 3 米,表示为( )米。B、如果小华的位置是 +6 米,说明他是向()行( )米。C、小华先向东行 5 米,又向西行 8 米,这时小华的位
12、置在()米处。二、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32 -54 0 -8 -0.5 -1.5 6 -6 0 8课后作业动手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 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kg)。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板书设计用数轴表示正负数负数 0正数教 学 反思第一单元检测题一、填空。1、如果下降 5 米,记作 5 米,那么上升 4 米记作( )米;如果 2 千克表示增加 2 千克,那么 3 千克表示()。2、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000 元,存折上应记作()元。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 1000 元,存折上应记作()元。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13、-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42 页 - - - - - - - - - 3、8.7 读作( ), 2/5 读作( )。4、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 450 米,表示(),海拔高度为 102 米,表示()。5、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 分, 9 分表示比平均成绩(), 18 分表示( ),比平均成绩少2 分,记作()。6、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 的( )边,所有正数都在0 的( )边。7、在数轴上,从表示0 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 个单位长度到 A 点,A 点表示的数是();从表示 0
14、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 个单位长度到 B 点,B 点表示的数是( )。8、比较大小。7 5 1.5 5/2 0 2.4 3.13.1二、判断对错。1、零上 12(12)和零下 12(12)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 )2、0 是正数。()3、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4、死海低于海平面 400 米,记作 400 米。( )5、在 8.2、4、0、6、27 中,负数有 3 个。(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低于正常水位 0.16 米记为 0.16,高于正常水位 0.02 米记作()。A、0.02 B 、0.02 C 、0.18 D 、0.14 2、以明明家为起点, 向东走为正, 向
15、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 30 米,又走了 30 米,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米。A、30 B、30 C、60 D、0 3、数轴上, 1/2 在1/8 的( )边。A、左 B、右 C、北 D、无法确定4、规定 10 吨记为 0 吨,11 吨记为 1 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8 吨记为 8 吨 B、15 吨记为 5 吨C、6 吨记为 4 吨 D、3 吨表示重量为 13 吨5、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 5 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 150 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克。A、155 B 、150 C、145 D、160 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
16、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42 页 - - - - - - - - - 1、请你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里。36、9 、0.7、20.4、5/6、100、13、261、4.8、10/9 正数 负数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1.5 1/2 3 4/3 5 5 五、 解决问题。1、某地 12 月 10 日的最低气温是 3,最高气温是9,这一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多少?2、试车员在一条路上检测新车,约定前进为正,后退为负。自A 地出发到结束时所走的路程(单位:千米)为:10 3 4 2
17、 8 13 2 12 5 结束时试车员距 A 地多远?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二、预习学案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 C2r 或 C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1)半径是 1 米 (2)直径是 3 厘米(3)半径是 2 分米 (4)直径是
18、5 分米三、导学案:(一)小组交流汇报预习情况。(二)共同探究。1整体感知圆柱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42 页 - - - - - - - - -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3)下面我们看看这些物体的真实形状。用笔沿着圆柱物体边缘画出物体的轮廓,出现圆柱几何图形,展示画有圆柱几何图形的投影片。2圆柱的面(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面
19、,说说发现了什么?(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 (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的曲面叫侧面。)3圆柱的高(1)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圆柱的高矮与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关,从而揭示圆柱高的含义。(课件显示:在图上标出高)(2)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归纳小结: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反馈后讨论:
20、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长方形板书:沿高剪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强调: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 在重复操作中观察。学生再观察电脑演示上述过程 (用彩色线条突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转化成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同学交流后说出自己的发现: 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21、-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42 页 - - - - - - - - - 课件显示: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变成长方形,再还原成圆柱侧面的动画过程。想一想: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引导小结: 不管侧面怎样剪, 得到各种图形, 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5、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四、课堂检测1.做第 11 页“ 做一做” 的第 2 题。2.做第 15 页练习二的第 3 题。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3.做第 15
22、 页练习二的第 4 题。五、课后作业:配套练习册第6 页做一做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沿高剪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长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第二课时圆柱的表面积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二、
23、预习学案: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42 页 - - - - - - - - -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 米,周长是多少?(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三、导学案:(一)小组交流汇报预习情况。(二)共同探究1圆柱的侧面积。(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
24、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侧面积练习:练习七第5 题(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 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
25、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 2 4教学例 4 (1)出示例3。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42 页 - - - - - - - - -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数学第册全册导学案 2022 六年级 数学 第册全册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