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金融史部分参考答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2022年金融史部分参考答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金融史部分参考答案 .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特点答: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货币进入成长发展阶段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货币特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货币单位已经分成等级。无论布币、刀币或是圜钱,都有等级之分。布帛中的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有大小两种,三孔布有“ 一两 ” 、“ 十二朱 ” 字样表明其价值,刀币中的即墨刀分大小两种,半圜(圜字去掉 “ 口” )钱的半字表示的也是等级。第二,各诸侯国政府没有统一铸币权,货币铸造具有地方区域性。当时的刀、布、圜钱、蚁鼻钱大都加铸地名,说明货币是各地分散铸造的。其中布币区的分散性更加明显,刀币区比较集中一些,但赵刀比较分散,齐刀也是分别由几个城邑铸造。货币不是由诸侯国政府,
2、而是由各城邑分散铸造,说明当时货币存在的状态、形制较为混乱。第三,多种货币,铸币、称量货币和实物货币并存,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共同发挥货币的职能作用。称量货币铜、金、银,在商、西周时期,与贝及布帛、珠玉等实物货币同时流通,东周又与各种铸币,如刀、布、贝、圜钱同时行使。然而用于大额交易和上层社会的社会财富的转移让渡,称量货币, 特别是金银则当仁不让了,平民百姓在这方面则难以问津。管子 .地数说 “ 刀布为下币,有囷窌” 的说法,该是不错的。有些地名同时见于刀布上,甚至同时见于刀布和圜钱上。有学者认为, 这可能是商业特别发达的城市为了与不同货币体系的城邑开展贸易活动而铸造了不同的钱币。这种多元化
3、的货币体系,不同货币同时并存的局面,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才得以改变。2、简述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内容及意义汉武帝于元鼎四年进行了一次卓有成效的币制改革,措施有二: 一是统一铸币权,五铢钱由中央政府的上林三官负责铸造,禁止各郡国铸钱, 此前郡国所铸之钱一律销毁,并将铜材运交上官三林; 二是全国统一使用上官三林铸造的五铢钱,非此不许使用。 由于五铢钱铸造技术要求较高,私铸困难,盗铸之风很快得到遏止,三官钱在全国得以推广,币值得到稳定。意义: 汉武帝改革钱币制度,推行五铢钱, 是继秦始皇统一货币以后中国货币史上的又一件大事, 它创造了一个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钱币体制,开辟了中国古代货币的新阶段。秦半两
4、钱虽然为以后历代铜钱确立了一个式样,但是太重, 不太适用。 五铢钱继承了半两钱的形式, 重量经过数十年的探索才得以确立,大小适用,商民称便,是最为理想的古代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交换媒介。五铢这个重量也就成为历代统治者铸钱的标准重量。3、王莽的货币制度有哪些失误1.不顾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居摄二年,王莽第一次币制改革,下令更铸大钱,由于更造的钱币面值远远大于实值,掀起西汉最后一次盗铸高潮。废除黄金为币,实际上是没收, 收归国有,不得继续流通,这破坏了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致使“ 农商失业,食货俱废” 。2.不顾货币流通的客观需要,八年间四次进行币改,而且钱币的种类复杂繁多,只有小泉 “ 货泉” 是名实
5、相符的,其余都是虚值,都是为了一个目的 敛财。违背货币发展由繁到简,由贱金属到贵金属,具有排他独占性等规律特性,倒行逆施, 强行蛮干,阻碍了正常的货币交易流通。每次币改,都是以小换大,以轻换重,以铜换金,发行虚币,完全是在掠夺,使得小农和工商业者破产失业,物价在通货贬值的挤压下飞涨。2.不顾历史发展的规律,一意孤行,一味的以严刑重罚来压制各方面反对的声音。4、记述寺院经济与信用的互动关系所谓寺院经济其实就是一种高利贷经济,寺院利用人们的一种宗教信仰以及统治者的恩赐和施舍,大肆兼并,掠夺土地,强迫农民依附等手段,积聚了大量的人民财富,于是寺院将这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6、-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 些财富用于向外界进行高利贷活动。在高利贷经济中,信用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本金以及高额的利息归还必须以信用作为借款的必要前提。5、为什么唐代中期以来,货币流通领域产生了钱荒的问题钱荒产生的原因, 从货币需求方面看,主要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商品交换规模、铜钱使用或区域扩大, 以及人口增长引起货币需求的大幅增加。而对外贸易的发展引起铜钱大量外流,也减少了铜钱的数量。建中元年(780)杨炎实行两税法,规定以钱纳税,对铜钱的需求量骤然加大
7、,也进一步加重了钱荒问题的严重性。另外,销毁铜钱、 民间蓄积铜钱的情况很严重,也是招致和加重钱荒的重要因素。此外,某些自然损耗,如民间送终之含、江湖覆压之耗,对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唐朝来说,这种损耗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数量也十分客观。 在货币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唐中叶以来的铸钱规模却趋于萎缩,导致货币供给不足。铸钱量锐减的主要原因是铜料不足,而铜量不足则是因为中晚唐战乱不断,严重破坏了铜的生产; 佛教盛行,寺院用铜数量不菲。当然,导致钱荒的根本原因还是唐代货币经济的发展, 商品交换和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大,铜钱的使用量更为普遍,使铜钱相对短缺。两税法的实行则是直接原因。再加上富商大贾大量蓄钱、民
8、间销毁铜钱牟利、自然损耗等因素,最终在两税法实行后酿成了以钱荒为表现形式的货币危机。6、宋代纸币的产生和发展是由哪些经济原因促成的?答:( 1)宋代商品经济的发达,使得市场不但需要更多的货币,而且需要更轻便的货币。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市场容纳纸币的流通创造了条件。而铜钱和铁钱都是贱金属铸币,适合小额的商品交易,却难以满足大宗贸易的需求。在铜钱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情况下, 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货币金融流通领域。但由于白银价值昂贵,我国白银产量不是很多加上人们多用金银制造器皿或用于财富的贮藏,故进入货币流通的白银数量有限。在金银尚未取代铜钱、铁钱的情况下,纸币的产生遂呼之欲出。(2)宋代使用纸
9、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防止铜钱的外流。自五代以来,中国形成许多货币区,不同的货币区用的钱也不同,而且禁止运钱出境, 使用纸币可以起防止铜钱外流的作用。有许多区域使用笨重值小的铁钱,携带十分不便。(3)宋政府受到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军事上的威胁和侵略。不得不供养庞大的军队,军费开支巨大,财政非常困难,经常靠发行纸币来弥补开支。7、北宋交子的发展有哪几个阶段?交子的产生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答:一、阶段交子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最初是自由发行时期,交子代替铁钱流通。这个阶段的交子是一种楮券,两面都有印记,有密码花押,朱墨间错。券上没有“ 交子 ” 的字样,票面金额是临时填写的。当时的样式也大约不统一
10、。(2)在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或之前,由十六家富商主持。在大中祥符末,根据薛田的建议,政府接办。在第二阶段,交子由许多富商联合发行,其形制有所改进,用统一的纸张印造,有屋木人物的图案。至于密码、花押、图章等则保留了第一阶段的办法。券上仍然没有 “ 交子 ” 的字样,金额也是临时填写,不限多少,只要交付现钱就发给交子。可以随时兑现,但兑现时每贯收手续费30 文。发行交子的富商称为交子铺或交子户,除成都外,各地还有分铺。每年的收获季节,是交子发行最多的时期。(3)在仁宗天圣元年(1023),政府设置益州交子务,改由官办。官交子的形制和私交子的差不多, 但券上的文字不一定相同,官交子可
11、以规定流通的范围和兑钱的数目。券上还是不印 “ 交子 ” 的字样,金额也是临时填写,不过有一定的等级。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 二、意义: 交子的产生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与使用纸币的国家。同金属货币相比较,纸币有许多优点。首先,纸币代替金属货币可以节省大量的社会资财用于发展社会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其次,纸币还有量轻、额大、便于携带和使用等优点。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宗交易越来越频繁
12、,使用纸币就客服了贱金属币值小、笨重、难以携带的不足, 适应了贸易的需要,方便了人民的生活。这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最后,交子印刷各种复杂的图案、朱墨间错。促进了印刷技术的进步。此外,交子产生后,给货币理论提出了很多新问题,丰富了货币理论,推动了它的发展。8、南宋对纸币的“ 称提之术 ” 有哪些内容?宋朝政府对纸币发行和流通的管理办法叫称提之术。其内容主要是3 年一界, 界满收回旧交子,发行新交子;设置发行准备;限制最高发行额。(概要)南宋时期,将纸币发行与管理称为“ 称提之术 ” ,是一种特殊的纸币理论。“ 称提之术 ” 中有不少内容涉及如何稳定纸币币值,主要有:第一,分界发行,以三年为一界
13、,到期以新换旧。所谓三年,是三个日历年,实际只有两年第二,限制纸币发行量。南宋孝宗朝会子的币值比较稳定:“ 会子与见钱等” ,正是 “ 不复增印” 的结果。第三,当纸币贬值时采取补救措施,主要有:1,用金,银,钱币及度牒、官诰、货物等收回楮币,以减少楮币的流通量,提高楮币的购买力。2,以新会子按一定比例收回旧会子,实际上是打折扣收回旧会子的方法,亦即贬值法。3,允许百姓以铜钱搭配纸币纳税。搭配比例有钱会各半,钱三会七,钱七会三等,一般会子所占比例越大,则回笼会子越多。4,视“ 节用 ” 为称提。所谓培植国计,撙节用度,经费之外痛加裁抑,日积月累后会有盈余,暗销会子之数,是会见效果的。此虽老生常
14、谈,却切实可行。5,令商人在用盐钞买盐时品搭会子,也被看作是称提。9、试评述元代的货币政策有鉴于宋、 金纸币流通之弊,元政府在其纸币发行的初始阶段,制定和采取了以维护纸币法定通货地位为目的,以金银储备为纸币发行的基本保障,以设置纸币管理机构、控制纸币流通量、制定纸钞防伪办法为主要措施的一系列管理制度与法规。(一)维护纸币法定通货地位的基本措施一是停止使用蒙古旧钞、南宋交会,以旧换新。二是禁止铜钱流通。三是规定一切赋税、经费收支、公私交易收付均使用钞币。(二)制定纸币发行准备制度威力确保纸币的权威性和信誉,元初政府制定纸币发行准备金制度,以保证纸币发行有足够的“ 钞本 ” ,不至滥发。(三)设立
15、专门纸币管理机构为了保证纸币的正常发行和流通,元代从中央到地方均设立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四)颁布纸钞管理条例元政府以诏令形式颁布的纸钞管理条例甚多,只要以两个“ 条画 ” 和若干具体法令规定构成。两个 “ 条画 ” 是至元十九年中书省颁布的整治钞法条画 和至元二十四年由尚书省颁布的至元宝钞通行条画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 (五)制定纸钞防伪措施1.严禁伪造,凡印造伪钞之人,一律处以死刑。2 严禁挖补纸钞,以
16、真作伪。3 制定伪造坐罪例,要求管钞官员共同防范印制伪钞者,否则一体治罪。(六)制定管钞官员管理制度制定惩治钞库官员徇私舞弊办法。定期检查管理钞库的官员。实行地方官员监管制。10、明代典当业发展如何?明代的典当行业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有当铺所进行的比较专门化的动产抵押放;二是由商铺、私人所兼营的一般抵押放贷。明初,朝廷禁止官员经营典当,就就连民间典当也受到限制。自明代中叶以后, 典当逐步得到朝廷的认可,当铺成为国家的一个税源。明代的典当行业发展具有一下特点:1.出现了地域性行帮;2.出现了 “ 当票 ” 名称; 3.典当行与工商业经营相结合; 4.典当业主 地主、官僚、高利贷者三位一体。11.为
17、什么明代白银能实现货币化?答:白银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明代末期至法定货币,可以从白银的供给和需求角度考察。就供给而言,外国白银的流入为白银成为法定货币提供了物质前提。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 白银成为本位币的物质前提是国内白银存量足够满足流通之需。中国银矿藏相对缺乏, 长期只能作为辅币。恰逢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白银的大局开采,外国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促使白银货币化。就需求而言,明代后期国内市场迅速扩大,商品经济一片繁荣。国内贸易的发展,客观上需要一种稳定的通货,而明政府发行的宝钞和铜钱币值都不稳定,逐渐退出流通领域或渐渐贬值。白银以其币值稳定的优势自然取代纸币和铸币成为法定货币。白银货币化
18、标志着中国货币从贱金属铜钱向贵金属白银转变,也导致以赋役纳银为表征的中国货币财政制度最终确立。随着白银货币化步伐的加快,白银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白银的货币流通,循环注入全部社会经济生活,使得晚明市场前所未有的活跃起来。12、清朝前期的银两是如何流通的,有何利弊?( 1)清制钱投放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搭放兵饷、搭放公费、制钱出易。制钱投放数量由银钱比价、铸币数量等因素决定。投放地域根据经济、人口发展程度而定。兵饷搭放分为两种,一是搭放京饷,二是搭放省饷。具体搭放手段因地、因时制宜,有的以制钱所占饷银比例为标准(这种手段最常用);有的以银两数为基准;有的以人数为基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2022年金融史部分参考答案 2022 年金 部分 参考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