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现代诗歌二首再别康桥教案长春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现代诗歌二首再别康桥教案长春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现代诗歌二首再别康桥教案长春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现代诗歌二首再别康桥教案长春版 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就是一首景与情完美融合的绝唱。它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此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韵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全诗描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美好回忆,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隽永。学习这首诗歌,可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赏析意象,丰富诗歌内涵,深刻理解诗歌的情感,陶冶性情,感受美的事物,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有感情地品读课文,品味诗歌语言,感悟徐志摩诗的独特风格。【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
2、生体味诗中的意象美,会欣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趣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其作用是重点。【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作者情感是难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运用:电脑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钟情诗神缪斯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被胡适称为“情圣”和“诗圣”的诗人志摩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这节课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追求爱、自由和美的诗意的内心。二、简介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徐志摩(1897
3、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1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因,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1923年3月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记忆康桥的诗康桥再会吧,但艺术上松散冗长,效果不佳;1925年7月再次访问伦敦,1926年1月写下了为人熟知的现代散文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8月第三次来到英国,11月16日快要归国的途中,灵感闪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 单元 现代诗歌 再别康桥 教案 长春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