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竞赛培训教材.docx
《高中物理竞赛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竞赛培训教材.docx(2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省武胜中学高中物理竞赛培训教材目 录第一讲 力的处理 (2)第二讲 力矩和力矩平衡 (5)第三讲 直线运动 (15)第四讲 相对运动 (29)第五讲 关联速度 (40)第六讲 力(55)第七讲 摩擦角及其它(65)第八讲 一般物体的平衡稳度 (76)第九讲 牛顿定律 (85)第十讲 万有引力 天体的运动 (94)第十一讲 功和能 (104)第十二讲 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122)第十三讲 动量和能量 (129)第十四讲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146)第十五讲 热力学根底 (154)第十六讲 原子物理 (160)第十七讲 电场 (184)第十八讲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201)第十九
2、讲 电路 (215)第二十讲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和电磁感应 (224)第二十一讲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234)第二十二讲 沟通电、电磁振荡、电磁波(242)第一讲 力的处理一、矢量的运算1、加法表达: + = 。名词:为“和矢量”。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如图1所示。和矢量大小:c = ,其中为和的夹角。和矢量方向:在、之间,和夹角= arcsin2、减法表达: = 。名词:为“被减数矢量”,为“减数矢量”,为“差矢量”。法则:三角形法则。如图2所示。将被减数矢量和减数矢量的起始端平移到一点,然后连接两时量末端,指向被减数时量的时量,即是差矢量。差矢量大小:a = ,其中为和的夹角。差矢量的
3、方向可以用正弦定理求得。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是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法则的特例。例题:已知质点做匀速率圆周运动,半径为R ,周期为T ,求它在T内和在T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讲解:如图3所示,A到B点对应T的过程,A到C点对应T的过程。这三点的速度矢量分别设为、和。根据加速度的定义 = 得:= ,= 由于有两处涉及矢量减法,设两个差矢量 = ,= ,根据三角形法则,它们在图3中的大小、方向已绘出(的“三角形”已被拉伸成一条直线)。本题只关切各矢量的大小,明显: = = = ,且: = = , = 2= 所以:= = = ,= = = 。视察与思索:这两个加速度是否相等,匀速率圆周运动是不是匀变速运动
4、?3、乘法矢量的乘法有两种:叉乘和点乘,和代数的乘法有着质的不同。 叉乘表达: = 名词:称“矢量的叉积”,它是一个新的矢量。叉积的大小:c = absin,其中为和的夹角。意义:的大小对应由和作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叉积的方向:垂直和确定的平面,并由右手螺旋定则确定方向,如图4所示。明显,但有:= 点乘表达: = c名词:c称“矢量的点积”,它不再是一个矢量,而是一个标量。点积的大小:c = abcos,其中为和的夹角。二、共点力的合成1、平行四边形法则与矢量表达式2、一般平行四边形的合力与分力的求法余弦定理(或分割成Rt)解合力的大小正弦定理解方向三、力的分解1、按效果分解2、按需要正交分
5、解第二讲 力矩和力矩平衡力矩是表示力对物体产生转动作用的物理量,是物体转动转动状态变更的缘由。它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表达式为:M=FL,其中力臂L是转动轴到F的力线的(垂直)间隔 。单位:Nm效果:可以使物体转动.正确理解力矩的概念力矩是变更转动物体的运动状态变更的物理量,门、窗等转动物体从静止状态变为转动状态或从转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时,必需受到力的作用。但是,我们若将力作用在门、窗的转轴上,则无论施加多大的力都不会变更其运动状态,可见转动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更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还受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的影响。力的作用点离转轴越远,力的方向与转轴所在平面越趋于垂直,力使转动物体运动状态变更得就
6、越明显。物理学中力的作用点和力的作用方向对转动物体运动状态变更的影响,用力矩这个物理量综合表示,因此,力矩被定义为力与力臂的乘积。力矩概括了影响转动物体运动状态变更的全部规律,力矩是变更转动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力矩是矢量,在中学物理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都在同一平面内,各力对转轴的力矩只能使物体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这样,求几个力矩的合力就简化为代数运算。力对物体的转动效果使物体转动变更的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力臂有关,即力对物体的转动效果确定于力矩。当臂等于零时,不管作用力多么大,对物体都不会产生转动作用。当作用力与转动轴平行时,不会对物体产生转动作用,计算力矩,关键是找力臂。需留意
7、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间隔 ,而不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点的间隔 。大小确定的力有最大力矩的条件:力作用在离转动轴最远的点上;力的方向垂直于力作用点与转轴的连线。力矩的计算:先求出力的力臂,再由定义求力矩MFL如图中,力F的力臂为LF=Lsin力矩MFL sin先把力沿平行于杆和垂直于杆的两个方向分解,平行于杆的分力对杆无转动效果,力矩为零;平行于杆的分力的力矩为该分力的大小与杆长的乘积。如图中,力F的力矩就等于其分力F1产生的力矩,MF sinL两种方法不同,但求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对详细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会简化解题过程。FLF2F1FLFL明确转轴很重要:转轴:物体转动时,物体上的各点都沿
8、圆周运动,圆周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叫转轴。特点:物体中始终保持不动的直线就是转轴。物体上轴以外的质元绕轴转动,转动平面与轴垂直且为圆周,圆心在轴上。和转轴相平行的线上各质元的运动状况完全一样。大多数状况下物体的转轴是简洁明确的,但在有的状况下则需要自己来确定转轴的位置。如:一根长木棒置于程度地面上,它的两个端点为AB,现给B端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外力使杆刚好分开地面,求力F的大小。在这一问题中,过A点垂直于杆的程度直线是杆的转轴。象这样,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通过分析来确定转轴的问题很多,只有明确转轴,才能计算力矩,进而利用力矩平衡条件。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转动平衡:有转动轴的物体在力
9、的作用下,假设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我们称这个物体处于转动平衡。留意:作用于同一物体的同一力,由于所取转轴的位置不同,该力对轴的力矩大小可能发生相应的变更,对物体产生转动作用的方向(简称“转向”)也可能不同。例如如右图中的力F,若以为轴(即对取矩)其力矩为M1=FL1,使物体逆时针转,若以为轴(即对取矩)其力矩为M2=FL2,使物体顺时针转,由图可知L1 L2,故M1(可利用图像法证明)6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根本公式:; ; 留意:A、各式的物理意义和各量的矢量性;B、上述公式成立的条件:匀变速直线运动以及计时的起点(=0)时,质点经过坐标原点O(其瞬时速度为),坐标原点O也
10、作为位移的起点。C、在这套公式的根底上,附加确定条件,能导出很多有用的公式。例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以及平抛运动、斜抛运动等有关的公式。、图象A:速度和位移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描绘物体运动的规律常用图象、图象,如图所示。对于图象要留意理解它的物理意义,既对图象的纵、横轴表示的是什么物理量,图象的斜率、截距代表什么意义都要搞清晰,形态完全一样的图线,在不同图象(坐标轴的物理量不同)中意义会完全不同。下表是对形态一样的图、图意义的比拟。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一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如左下图所示。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一抛物线。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抛物线
11、“开口”向上,若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抛物线“开口”向下;抛物线的顶点由初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确定。如右上图所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五个根本规律A:瞬时速率与时间成正比:B:位移大小与时间平方成正比:C: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平均速率之比为连续奇数之比:D: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连续奇数之比:E: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X0)所用时间之比:特殊提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五个根本规律对于其逆运动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二者加速度大小相等)也适用!、随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根本规律A、随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推广:B、在随意连续相等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竞赛 培训教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