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复习资料.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复习资料.docx(1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教化心理学试题及答案(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1布卢姆的驾驭学习理论认为,只有胜利地完成( )教学评价工程,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A5060 B6070C7080D80902道德开展阶段论最早是由( )提出的。A华生 B巴甫洛夫C皮亚杰 D斯金纳3根据加涅对技能的分类,将主动句“风吹倒了大树”改为被动句“大树被风吹倒了”属于( )。 A动作技能 B才智技能C认知策略 D操作技能4某人智力年龄是l0岁,实际年龄是8岁,此人的比率智商是( )。A80 B90C100 D1255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A记
2、忆力 B意志力C思维力 D留意力6人的安康不仅要有安康的身体,还要有( )。A安康的人格 B安康的习惯C安康的心理 D安康的生活7心理安康教化的对象是以( )为主。 A主体学生 B正常学生C异样学生 D有严峻心理疾病的学生 8以打球、游泳等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属于( )。A形象记忆 B心情记忆C运动记忆 D语词逻辑记忆9驾驭了“水果”这个概念,再学习苹果、梨子等概念,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 D强化学习10下列学习策略中,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是( )。A谐音联想法 B分散复习C多种感官参及 D画出系统构造图11创建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 D
3、抽象思维12( )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见,认为教师只是一个“便利学习的人”。,A梅伊曼 B杜威C布鲁纳 D罗杰斯13小鹏通过学习后说出“志向”的含义。这种程度的学习主要属于( )。A言语信息学习 B才智技能学习C认知策略学习 D看法学习14同学们正在教室里全神贯注地听课,突然从外面闯进来一位学生家长,大家都把视线转向他。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 )。A有意留意 B无意留意C想象力 D视察力151937年出版人格:心理学的说明一书,标记着用科学方法系统讨论人格问题的开场的人是( )。A卡特尔 B塔佩斯C奥尔波特 D霍兰德二、名词说明(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有意后留意2班集体良
4、好心理气氛 3分题讨论法4学校心理辅导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小学儿童在社会性交往中的表现。2有效练习形成的条件是什么。3简述一般实力及特殊实力之间的区分及联络。4简要说明记忆的根本过程。四、阐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阐述如何调适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五、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据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忙走进来,大声向教师讨教:“先生,假设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见,可以立即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
5、一个学生冉有静静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见应当立即去做么”孔子立刻答复:“对,应当立即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惊奇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答复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迟疑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坚决。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问题:你从孔子教化学生的实例中能得到什么启发。2徐,女,l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少先队干部,班级学习委员。父亲是机关干部,母亲为某单位的会计,独生子女。徐从小热爱学习,遵守纪律,聪慧和顺,是教师心目中的“尖子生”,是父母疼爱的“掌上明珠”。但父母和教师对该生的期望都过高,要求也
6、过严。父母要求女儿门门功课必需在95分以上,有时算术期考得了98分,在班里居列前茅,但父母仍不满足,认为丢掉那两分太不应当。对于孩子的业余爱好,父母也抓得很紧,目的是“琴棋书画”样样能通。他们请人教孩子学电子琴,又托人支配孩子到区少年宫参与少儿书画培训;父亲精通棋术,抽空便教女儿下围棋、下象棋,时间给女儿支配得满满的。教师对该生的期望也很高,常常以这个学生的作文为范例,在全班进展讲评。由于父母和教师的过高期望和要求,徐的心理压力很大,学习更加刻苦用功,丝毫不敢懈怠。从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开场,徐感到力不从心,乏累不堪,有时一拿书本就觉得头痛两眼似乎要冒金花,课堂上有时也感觉脑袋发晕。问题:案例中反
7、映了小学生学习中的什么问题,应当如何避开这样的问题发生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布卢姆认为只要给及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全部的学生对几乎全部的内容都可以到达驾驭的程度(通常能到达完成8090的评价工程),这样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2C 解析瑞士闻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20世纪30年头就对儿童的道德推断进展了系统讨论,提出道德开展阶段论。3B 解析技能分为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加涅根据学习结果把心智技能分为才智技能和认知策略。运用规则对外办事的实力称为才智技能。4D解析智商计算公式:一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5B 解析智力因素包括留意力、视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等;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爱好、情
8、感、意志、性格等。6C解析安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也就是说人的安康不仅要有安康的身体还要有安康的心理。7B 解析心理安康教化的对象是以正常学生为主,即有轻中度心理安康问题的正常学生。8C 解析运动记忆是以身体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是形象记忆的一种形式,记忆的对象是各种运动的动作形象,如打球,游泳等。9B 解析下位学习又叫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构造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互相联络的过程。新学问是旧学问的派生物,他们之间是类属关系。10A解析谐音联想法指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将无意义材料变为有意义材料以扶植记忆
9、的一种精细加工策略。11A解析创建性思维是一个包括发散思维。集中思维的一种辩证思维形式,其中发散思维是其核心。12 D解析20世纪60年头美国掀起了一股人本主义思潮,教化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见,认为教师只是一个“便利学习的人”。13A解析言语信息学习指驾驭以言语信息形式传递的内容,或学习结果以言语信息形式表达出来。如用语言说出“志向”的含义。14B解析留意分为有意留意和无意留意,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须要确定程度意志努力的留意属有意留意,没有预定的目的、不须要意志努力的留意属无意留意。15C解析人格心理学随着1937年奥尔波特的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说明而宣告成为独立学科,标记着用
10、科学方法系统讨论人格问题的开场。二、名词说明1有意后留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须要意志努力的留意。它是在有意留意的根底上,经过学习、训练或培育个人对事物的干脆爱好到达的。2班集体良好心理气氛:指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认知看法、意志品质、行为特征、情感倾向的综合反映。3分题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某_问题各抒己见,经过讨论或争辨得出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4学校心理辅导:指学校心理辅导人员运用相关的专业学问和技能,创设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给学生以帮助及效劳,扶植学生正确理解自己、相识环境,根据实际状况确立合理的生活目的,克制成长中的障碍,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加社会适应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三、简
11、答题1参考答案及幼儿相比,小学儿童及同伴交往频率更大,共同参与的社会性活动也进一步增加,社会性交往也更富有组织性。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有:(1)及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困难。(2)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加。(3)儿童更擅长利用各种信息来确定自己对别人所实行的行动,更擅长协调及其他儿童的活动。 (4)儿童开场形成同伴群体。2参考答案 有效练习的条件是:(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加学习动机;(2)扶植学生驾驭正确的练习方法和学问;(3)按部就班,由易到难,先简后繁;(4)正确驾驭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5)适当支配练习次数和时间;(6)练习方式要多样化;(7)让学生知道每次练
12、习的结果,刚好改良。3参考答案 一般实力及特殊实力之间既有区分又有联络。区分:一般实力是人们完成各种各样活动所共同须要的最根本的实力,而特殊实力是在完成某种活动或作业时所须要的实力。联络:一般实力是特殊实力形成及开展的根底,而特殊实力的开展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一般实力的开展及完善。4.参考答案记忆有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根本环节。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根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学问和阅历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保持是指已获得的学问阅历在人脑中的稳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根本环节;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复原过去阅历的过程。过去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
13、回忆;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出如今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的过程称为再认。既不能再认又不能回忆的现象称为遗忘,遗忘是保持的对立面。回忆和再认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根本环节。四、阐述题参考答案正视心理冲突的大量存在后,重要的是要擅长调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教师在学习探求中用各种有益的学问信息、观念武装自己。充溢进步自勉自慰,就会对不实在际的物质欲望和苦恼人心的庸欲是非形成一种超脱的看法。(2)期望适度,不断胜利。目的是教师主客观适应的焦点,所以教师调适角色冲突,进步角色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限制目的。教师经过刻苦努力步步落实目的不断体会到胜利的喜悦,自信念就会增加,角色适应实力也随之进步。(3)
14、在艰辛工作中,广袤教师能保持乐观坚决的精神状态的重要缘由之一是教师情系学生,充溢师爱。师爱既是教化的力气,也是维系教师心理安康的重要因素。(4)教师要削减人际冲突。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乐交善处,开朗豁达,容人之短。五、案例题1参考答案(1)学生特性心理存在着差异。每个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事物、事务都各有自己的倾向,有不同的须要、不同的爱好、志向、信念和世界观;有不同的动机。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性,教师应当弄清每个学生的特性,进展因材施教。(2)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动身,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合适大多数学生的学问程度和承受实力,同时又照看到所教学生的特性特点和特性差
15、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开展。因材施教原则是施行素养教化,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的最根本要求。教师要留意视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在出现问题时的表现尤其是值得分析的迹象,从中可能发觉他们独特的认知特征和动机倾向。教师要多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感到困惑,卡在哪里了?为什么老是出现同样类型的错?为什么会出现反常现象?学生学习中明显的顺当也是值得关注分析的。从中可以发觉学生擅长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和学习的动力所在,分析学生在什么状况下特殊顺当,在思维和理解方面有什么特点,等等。通过视察分析,发觉学生的特性。有的学生因为思维程度较低,有的学生因为学习风格的限制,有的学生因为动机的障碍,导致了学习成果差。在
16、实际情景中,动机因素和实力、风格的因素是交杂在一起的,互相作用的,因此,必需从动机的激发、维持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方面入手。实行不同的措施使学生在自尊自信下学习,对于实力程度低的学生尤为重要。假设教化不得法,抹煞了实力较差者的自尊心,则无疑是雪上加霜,抽去了他们开展的动力之源。因材施教原则是学生身心开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确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程度既有确定的普遍性,又有确定的特殊性,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2.参考答案该案例是小学生学习疲惫的一个典型案例。从案例介绍可以看到,这个小学生的学习疲
17、惫完全是因父母和教师的过高期望和要求所引起的。孩子算术考了98分,父母仍不满足;课堂学习和课外作业原来就够惊慌的了,父母又用琴棋书画的古代淑女标准要求女儿,结果使孩子疲于奔命,叫苦不迭,以致造成较为严峻的心理疲惫。对于这种状况,应着重向孩子的父母讲明,孩子终归是孩子,他们的心理承受实力有限,又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千万不能把父母的愿望强加于子女,不能向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要给孩子留有余地,使他们感到学习节奏的和谐及欢乐,这样才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安康成长,这也才是对孩子成长的真正关切爱惜。小学教化心理学试题及答案(4)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
18、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1很多心理学家认为,( )是适应认知差异的最佳教学方式。A分组教学 B小班教学C个别教学 D大班教学2( )将学习策略分为根本策略和支持策略。A丹瑟洛 B尼斯比特C皮连生 D鲍斯菲尔德3“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 )提醒了儿童认知发生、开展的规律和机制。A华生 B加德纳C皮亚杰 D斯腾伯格4马斯洛认为,下列哪一项须要恒久也得不到完全满足( )A生理须要 B平安须要C爱的须要 D审美须要 5阅读技能是一种( )。A操作技能 B运动技能C心智技能 D学习技能6下列属于影响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的是( )。A学习任务 B爱好C自我效能感 D归因7看到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
19、种行为是( )。A强化 B惩处C躲避条件作用 D消退 8最早的有关迁移的代表性理论是(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C阅历内化迁移说 D认知构造迁移说9将学业成果看做是赢得地位和敬重的根源的是( )。A学习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C自我进步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10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说明其思维具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C指向性 D独创性11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缘由的是( )。A实力 B努力C任务 D运气12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A间接性和概括性 B分析性和概括性C整合性和概括性 D分析性和整合性13让学生以自己的程度和
20、学习速度进展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称为( )。A个别化教学 B指导性教学C合作教学 D情境教学14学生心理安康教化的主要场所是( )。A学校 B家庭C社会 D工作单位 15视察法的记录方式不包括( )。A工程检核表 B双向表C评定量表 D轶事记录二、名词说明(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无意留意2价值观3心理教化4发散思维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如何引导小学生进展有效的学问保持。2简述如何进步动作技能的练习效率。3简述如何有效管理学习时间。4简述影响学问应用的主要因素。四、阐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阐述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五、案例题(本题共2
21、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学习了舞蹈的人学把戏滑冰比学田径的人要快;学习了短跑的人跳远成果更好;学会骑自行车的人学摩托车很快。问题:请结合心理学相关原理说明这种现象的缘由,并进一步阐述应当怎样运用到小学教学中。 2在美国人们为了爱护鹿,就杀掉了鹿的天敌狼。于是鹿的数量剧增。鹿们由于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结果体态变得蠢笨;植物因为鹿群快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继而鹿由于缺少充分的食物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疾病而大批死亡。无奈,人们又只好把狼再请进来,鹿们又复原了蓬勃朝气。问题:通过引狼捉鹿这一案例来说明如今教化中的“磨难教化”,并进一步阐述进展磨难教化应留意的问题。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心理
22、学家认为,采纳个别教学方式最能适应学生的认知差异。它的优点是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程度选择最适宜的教学。2A解析1985年丹瑟洛提出了学习策略,该学习策略系统包含了相关联络的两组,即根本策略和支持策略。3C解析“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皮亚杰,他认为,青少年认知的开展源于主体的动作,依靠于主体对四周环境的操纵以及及四周环境的主动互动。4D解析马斯洛将人的须要分为缺失须要和成长须要,缺失须要包括生瑾须要、平安须要、爱和敬重的须要;成长须要包括求知和理解的须要、审美须要、自我实现的须要,成长须要是恒久也得不到完全满足的。5C解析心智技能也是一种活动的方式,但这种活动方式不是外在的,不是显性的,而是隐藏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教育 心理学 试题 复习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