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上册数 学教学设计 任课班级 : 任课教师 : 任教学期 : 教学支配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相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视察物体和简洁的对称现象,简洁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理论活动等。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一)、学问和技能方面1、驾驭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可以正确地进展计算。初步驾驭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娴熟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初步相识长
2、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4、初步相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相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会用三角板推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5、能分辨从不同的位置视察到的简洁物体的形态;初步相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洁的轴对称图形;初步相识镜面对称现象。6、初步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描绘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洁的方法搜集和整理数据。(二)、数学思索方面1、能运用生活阅历,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说明,并初步学会用详细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洁
3、现象。2、初步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描绘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洁的方法搜集和整理数据。初步相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答复简洁的问题。3、通过视察、揣测、试验等活动,找出最简洁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育学生初步视察、分析与推理的实力,初步形成有依次地、全面地思索问题的意识。(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验从生活中发觉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阅历。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四)、情感与看法方面1、在
4、别人的鼓励和扶植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新奇心,能主动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别人的鼓励和扶植下,能克制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胜利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念。3、经验视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索过程的合理性。4、在别人的指导下,可以发觉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与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进步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6、养成细致作业、书写整齐的良好习惯。10、通过理论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四、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与数学理论、数学思维的训练。 第一单
5、元:单元教学支配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教材分析:.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相识 ,并会直观比拟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根底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学问,扶植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相识线段。主要特点有:1、留意呈现学问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验学习数学学问。2、通过多种方式扶植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3、变更了线段的编排。单元教学要求:1、 学生初步经验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 在活动中,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
6、米=100厘米。3、 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根底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5、 学生初步相识线段,学惯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建立长度观念的根底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单元课时支配:约4课时 第一课时 相识厘米 教学内容:课本P2-3,例1、2、3教学目的:1、 学生初步经验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 让学生在详细活动中用身体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验统一长度
7、单位的必要性。3、 相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展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4、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理论活动理解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重点、难点:相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教学打算: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谈话: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二、组织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数学组织学生用身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1、 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2、 学生活动,教师巡察指导。3、 全班沟通汇报。得出:因为每个人的手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不同。因此,有必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来测量物体。三、相识尺子1、 为了精确、便利
8、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独创了带有刻度的尺子。2、 介绍相识尺子。为了便于沟通,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四、操作活动,建立表象(一)、相识厘米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视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师:“请小挚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学生活动,教师巡察指导。沟通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3、 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4、 请小挚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学生活动,
9、同桌沟通。5、 稳固1厘米的表象。请小挚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6、想想在自己的四周,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扶植学生形成1厘米的显明表象。(二)、用厘米量1、 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请小挚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教师为你们打算的纸条。留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2、 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察,加强个别指导。3、 沟通反应。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五、稳固深化,理论应用。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沟通检查。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
10、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四、课堂总结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相识米、用米量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教学目的:1初步相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2依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4培育合作实力和动手操作实力。教学重点: 驾驭1米的实际长度。教学难点: 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教、学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纸条。学生每人1根较长的绳子,1米的卷尺,刻度尺。教学过程设计:一复惯用厘米量物体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
11、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请你演示,并说出留意事项。二相识米,用米量 情景设置:你量得不错,那么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呢?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便利了,也不简洁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办呢?(用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板书:“米”)在量比拟长的物体或者间隔 ,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有多长,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一)感知米的实际长度1视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0厘米,也就是说米尺以10厘米为单位)2视察自己的1米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3那么
12、1米究竟有多长呢?(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2)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3)两只手臂绽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4)两个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什么局部是1米。(5)用米尺量1米长的绳子。(应当留意什么问题?)4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二)厘米、米之间的关系1那么今日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3小结:1米也就是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三)用卷尺量较长的物体或间隔 1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拟
13、长的间隔 时用的卷尺。它可以量很长的物体和间隔 。2用卷尺量物体的方法:在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确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场,拿住卷尺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另一端,卷尺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精确的长度。三稳固反应1两个人互相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2在括号里填上适宜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教室长6( ) 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 ) 课桌长50( )四扩展练习在下课后测量教室的长、宽,后面黑板的长,讲台的长、宽。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相识线段教学内容:课本5、6页教学目的:1、让学生自己视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14、。2、通过理论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3、培育学生的视察、想象、操作实力、合作意识以与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实力。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教学用具:刻度尺,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绳子等。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刻不待时的,当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拟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二、视察体验,探究新知1、感知线段的直师:请拿出袋里的东西
15、看一看、摸一摸,你发觉了什么?学生视察打算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丝等。学生汇报。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学生快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师:请大家互相坚持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订正。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觉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假设从铅笔的随意一端开场,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都有两个端点。3、从实例理解线段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按自己的想法把每两点连结起来。 教师在黑板出示:学生操作,指名把黑
16、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师:同学们画的这些线都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师:大家说得好,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教科书第5页“做一做”的图下面那句话和三条线。小结:我们就把像课本第5页中间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比方书本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线段。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并说一说、评一评。4、量线段和估线段 师:线段可以量度吗? 让学生量一量课本第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 小结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教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学生通过用尺子
17、量度,发觉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 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须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理论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出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留意这个问题。5、画线段 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尝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让几个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 学生操作后汇报。 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并边画边说。 教师出示断了3厘米多的断尺让学生讨论:怎样用这把断尺画出3厘米出的线段? 小组讨论,试画。 小组派代表汇报。 师: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驾驭画法就能
18、精确画出线段。三、联络生活,拓展延长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2、想一想,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途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师:你们明白消防员叔叔为什么一接到任务后立刻从铁管滑下来,而不走楼梯了吗?生活中运用这个原理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能说说看吗?四、总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五、课外作业 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用卷尺量一量四周环境,量跳远间隔 。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解决问题 确定长度单位教学内容:课本第7页教学目的:1、驾驭适宜确实定长度单位的方法; 2、在确定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学会思索、学会比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校升旗台上有一根高高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长吗
19、?二、学习新知1、如今我们知道旗杆的高度是13( )2、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3、学生独立思索后小组讨论。4、全班沟通用尺量一量,13厘米只有一拃长,不行能。我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底下。5、得出结论:旗杆的高度应当是13米。6、总结判读方法可以想像一下其中一个长度合不合理。也可以用已知的长度去比一比。三、稳固练习1、完成做一做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2、课本第9页第8题。四、全课总结今日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第二单元:单元教学支配单元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
20、根底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与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理论活动:我长高了,这局部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络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量身高、步长、臂展以与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相识,稳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局部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欢乐。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稳固对统计学问的驾驭。单元教学要求:1 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使
21、学生能结合详细情景进展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使学生可以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单元教学重、难点:留意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与方法的理解。单元课时支配: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内容:课本P12-P13例1、例2教学目的:1、 在详细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一样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2、 探究并驾驭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常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驾驭笔算加法的法则,能娴熟的计算。3、 培育学生细致、细
22、致、书写工整的习惯。教学重点:1、 理解一样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2、 驾驭笔算的计算法则,能娴熟计算。教学难点:理解一样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教学打算: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景导入,激发爱好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视察:同学们打算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细致视察这幅图,你发觉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觉。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沟通汇报。二、合作沟通,驾驭算法1、 依据学生的沟通状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与理由。独立思索,小组沟通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留意的问题。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23、。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沟通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察、指导。三、练习,理论应用1、 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沟通算法并汇报。2、 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察、指导。四、课堂总结:通过今日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内容:课本P4例教学目的:、通过学生的沟通,发觉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拟娴熟地进展计算。、能运用数学学问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育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沟通,发觉以内两位数加两
24、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拟娴熟地进展计算。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驾驭进位的方法。教学打算: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1、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二、合作沟通,驾驭算法1、 教学例3。独立思索,小组讨论沟通。2、 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3、 3、小结。今日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4、 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扶植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索再小组沟通。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一样数位对齐
25、;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三、稳固练习,理论应用、完成P1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沟通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完成P12做一做沟通视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3、完成P13第4题教师巡察、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四、课堂总结: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P15-P15练习二教学目的:1、稳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打算。2、让学生有时机在不断探究和创建的气氛中培育解决问题的实力,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3、引导学
26、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性、挑战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实力上得到不同的开展。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拟娴熟的进展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进步学生的运算技能。2、培育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比拟娴熟而精确的进展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打算:实物投影、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学习了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指名汇报。2、总结得真不错。今日这节课我们接着来讨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信任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二、合作探究,稳固学问。 1、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5题。教师巡察、指导。做完以后请小挚友在小
27、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2、名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留意什么问题?指名答复。 3、 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这些计算对吗?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把错误的改正过来。指名汇报,并说出错误应当如何改正。4、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9题。教师巡察。 指名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5、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细致读题,理解题意后完成填表。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视察表格,你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指名汇报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6、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8题。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如今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7、怎样做才能
28、解决它们的问题?指名汇报。 8、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10题。请在小组内讨论、沟通完成。教师巡察。指名汇报。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从学问、方法上进展总结。四、随堂练习教学反思:第四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内容:课本P18例1,练习三1-3题。教学目的: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逐步培育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实力。2、鼓励学生进展算法探究,驾驭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展爱国主义教化。教学重点:学生进一步理解一样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究并驾驭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驾驭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
29、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打算: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 1、出示主题图。2、分小组沟通从图中理解到的信息。3、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二、合作沟通,驾驭算法1、教学例1. 细致地视察图。怎么解决聪聪的问题。板书算式:56-22,思索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小组沟通算法。指名汇报。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一样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场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二、 稳固练习,理论应用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沟通算法。汇报结果与算法。2、完成第20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
30、想的3、完成练习三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视察两道题的区分与联络,在小组内沟通发觉。三、 课堂总结:通过今日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互相说说再答复:一样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场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四、 随堂练习教学反思:第五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内容:课本P18-P19例2、例3教学目的:1、选择自己宠爱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加学生的爱国这情。教学重点:驾驭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教学难点: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打算:实物投影、主题图、小棒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出示主
31、题图。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答复。 二、合作沟通,驾驭算法1、教学例2。A.结合前面所学的学问思索计算方法。B.分小组沟通想法: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C.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E.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F.学生用自己宠爱的方法思索并汇报。2、教学例3。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宠爱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沟通你的算法。教师巡察指导,学生汇报。3、小结。先学生思索计算方法。分小组沟通想法。并汇报:一样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假设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三、稳固练习,理论应用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巡察
32、、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5 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指名汇报3、完成练习三第6题。教师巡察、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缘由,与怎样改正。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驾驭计算方法。四、课堂总结:通过今日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第六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P20-P21练习三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使学生驾驭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娴熟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2.进步学生的计算实力和检查实力,培育学生的分析推断实力。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应出现的问题,进步学生的计算娴熟度和精确度。教学难点
33、: 进步学生的计算和检查实力,培育学生的分析推断实力。教学打算:实物投影、图片和题卡教学过程:一、总结引入小挚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沟通一下。指名汇报。总结得特别好。今日这节课我们接着来讨论 。设计意图:课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二、稳固练习 1、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4题。请细致视察图,你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怎样求还剩多少个?指名答复。板书算式:32-11。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呢?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3题。教师巡察。 指名汇报,选一道题说说计算方法。3、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9题。教师巡察。指名汇报。4、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7
34、题。同桌两 个同学与相说一说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你是怎样想的?5、第22页练习三第10题。 细致视察,你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汇报。怎样求雨伞多少钱一把?独立完成后和同桌沟通一下计算方法。指名汇报,并说明算法。5、 第22页练习三第11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指名汇报、订正。三、强化练习1、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扶植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教师巡察。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2、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 教师巡察。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3、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看
35、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沟通。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宠爱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四、总结:通过今日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第七课时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教学内容:课本P23 例4教学目的:1. 引导学生学习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问题。2. 使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3. 3.培育学生的数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问题。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的意识和实力。 教学打算:实物投影、主题
36、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 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汇报。二、合作探究(一)、教学例4 1、出示题目,细致视察、思索。分组讨论。2、学生讨论解答的方法。学生回忆、迁移思索,或是摆学具扶植理解。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3、学生在小组内沟通解答的思路。学生汇报。(二)、完成第24页做一做。视察图,在小组内沟通理解到的信息。指名说明解题思路。思索、提问,在小组内沟通问题。选择一个提问进展解答。全班沟通并说出解答思路。(三)、小结:比拟一下,今日学习的学问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分和联络?指名答复。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学问。 三、稳固练习,理论应用1、学生
37、独立完成练习四第3题,选择二题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练习四第1、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四、课堂总结:通过今日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总结。五、 随堂练习教学反思:第八课时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P25-P26,练习四教学目的:1、使学生可以娴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学问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简洁问题。2、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重点:进步学生100以内的加减法学问的计算技能。教学难点: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打算: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二(1)班原有3
38、8位同学,这学期又转来5位同学,二(1)班如今有多少位同学?这道题该怎样解答?把你的解答思路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学生自由说。二、合作探究1、 完成第24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并答复。2、 完成练习四第8题。教师巡察、指导。指名汇报,选题说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的加、减法时要留意什么问题?指名汇报、归纳。3、完成练习四第5题。视察统计表学生分小组沟通从统计表中理解的信息。学生汇报发觉。思索、提问,和同桌沟通问题。选择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学生汇报提出的问题与解答思路。三、稳固练习,理论应用1、完成练习四第6题。视察图,把你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并汇报:怎样做可以知道第二只啄
39、木鸟吃了多少只虫?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学生汇报解题思路。2、完成练习四第7题。从图中你理解了哪些信息?指名答复。怎样做可以知道小玉攒了多少钱?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指名汇报解答方法。做了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四、课堂总结: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答复。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九课时连加、连减教学内容:课本P26-P27例1、例2教学目的:1、通过同学间的沟通,驾驭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2、培育学生细致、细致的计算习惯。3、稳固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重点:1、使学生驾驭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2、培育学生细致、细致的计算习惯。
40、教学难点: 敏捷运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教学打算: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 1、口答。7+6+5 8+9-13 24-10-7 20+30+10 17-3+4 2、提醒课题:今日我们将接着讨论三个的加减法。 二、合作沟通,驾驭算理1、教学例1。(1)、出示主题图。学生视察图并理解信息。(2)、出示表格。学生依据表格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沟通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学生答复,教师板书算式28+34+23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沟通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拟各种竖式的区分与联络与优劣。2、教学
41、例2。出示主题图细致视察主题图,理解信息。分小组沟通从图中发觉的信息。思索解题方法。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3、完成练习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三、稳固练习,理论应用1、完成27页做一做。2、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四、课堂总结:学生在学问、方法上做一个回忆。学生自由说说。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第十课时加、减混合教学内容:课本P28例3、4教学目的:1、使学生探究并初步驾驭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2、开展学生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实力。教学重点:初步驾驭100以内数
42、的加减混合的依次以与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运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打算: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挚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觉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二、合作沟通,驾驭算法1、教学例3。(1)出示主题图。理解信息,小组沟通。(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如今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沟通、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2、练习。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察、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3、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当怎样进展计算?计算时要留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三、稳固练习1
43、、完成练习五第4题,第8题分小组竞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察、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视察理解信息,和同桌沟通发觉。独立思索并说计算方法。四、课堂总结:今日我们学生了什么学问?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须要留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第十一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课本P32例5教学目的:1、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2、学会先解决一个稍简洁的问题后,运用所得的数据解决另一个稍难的问题。教学打算: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看,美术爱好小组的同学们在写生,从图上你发觉了什么数学信息?二、合作探究 1、提出问题男生有多少人?美术爱好小组有多少人?2、知道了什么?美术爱好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3、怎样解答?.我们有两个问题,应领先解答哪一个问题呢?生:先解答男生有多少人这个问题。为什么呢?因为知道了男生有多少人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人。怎样求男生人数呢?说说你的想法。14-5=9(人)一共有多少人呢?9+14=23(人)4、解答正确吗?5、小结解答方法先解答比拟简洁的问题,再解决比拟困难的问题。三、稳固练习,检验效果 1、完成做一做全班沟通解决方法2、完成P33练习六第1题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