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4课时地球的运动(二).ppt
《第一章第4课时地球的运动(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第4课时地球的运动(二).ppt(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4 4课时课时 地球的运动(二)地球的运动(二)考点突破考点突破考点一考点一 地球公转的一般规律地球公转的一般规律基础梳理基础梳理1.1.方向:自方向:自 向向 , ,从北极上空看从北极上空看, ,呈呈 时针。时针。2.2.周期:一个周期:一个 年(年( 日日6 6时时 分)。分)。 概念: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路径。为概念: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路径。为 近日点:地球距太阳的最近点(近日点:地球距太阳的最近点( 月初)月初) 远日点:地球距太阳的最远点(远日点:地球距太阳的最远点( 月初)月初) 西西东东逆逆恒星恒星3653659 93.3.轨道轨道椭圆椭圆1 17 7 角速度:平均为角速度:平均为
2、59/59/日,近日点日,近日点 , 远日点远日点 线速度:平均为线速度:平均为3030千米千米/ /秒秒, ,近日点近日点 , 远日点远日点5.5.黄赤交角:地球的黄赤交角:地球的 与与 的夹角,约为的夹角,约为 。6.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过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过程:4.4.速度速度较快较快较慢较慢较快较快较慢较慢公转轨道面(黄道面)公转轨道面(黄道面)自转轨道面(赤道面)自转轨道面(赤道面)23.523.5 深化探究深化探究 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1 1)黄赤交角存在而产生的几组数据关系)黄赤交角存在而产生的几组数据关系 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理解几组
3、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理解几组 数据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数据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 =黄赤交角黄赤交角= =回归线的纬度数回归线的纬度数= = 太阳直射点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移动范围= =极昼(夜)的最大纬度跨度范围极昼(夜)的最大纬度跨度范围=12=12热热带范围。带范围。=90=90-2-2= =北(南)温带范围。北(南)温带范围。= =90=90- -极圈的纬度数极圈的纬度数= = 晨昏线的移动角度晨昏线的移动角度范围范围= =北(南)寒带的范围。北(南)寒带的范围。(2 2)黄赤交角带来的影响)黄赤交角带来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晨昏线的移动过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4、及晨昏线的移动过程。 2121在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解题过程中,首先明确的在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解题过程中,首先明确的是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而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确定,是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而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确定,就要根据其移动过程及其规律来分析。就要根据其移动过程及其规律来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南亚、澳大利亚北部季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南亚、澳大利亚北部季风的形成等具有重大影响。风的形成等具有重大影响。 强化专练强化专练1.1.地球运动分为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而两种运动地球运动分为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而两种
5、运动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黄赤交角来表示。据此完成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黄赤交角来表示。据此完成 (1 1)(2 2)题。)题。 (1 1)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 假设黄赤交角变为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 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 出现的自然现象有(多选)出现的自然现象有(多选) ( ) A.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E.无大气环流现象无大气环流现象 F.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6、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2 2)若黄赤交角变为)若黄赤交角变为30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B.B.温带范围变大到温带范围变大到3030 C.7 C.7月月, ,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昼长与夜长的差值加大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昼长与夜长的差值加大 D.D.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增大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增大解析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黄赤交角带来的影响。第(该题主要考查黄赤交角带来的影响。第(1 1)题,黄赤交角变为题,黄赤交角变为0 0,太阳直射点始终在赤道上,太阳直射点始终在赤道上,各地昼夜等长,也不会发生四季变化。第(各地昼夜
7、等长,也不会发生四季变化。第(2 2)题,)题,具体分析如下:具体分析如下:答案答案 (1)ABD (2)C 基础梳理基础梳理1.1.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 ,全球昼夜,全球昼夜 等长。等长。 太阳直射太阳直射 ,北半球昼长夜,北半球昼长夜 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太阳直射夏至日太阳直射 ,北半球,北半球 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 以北出现极昼现象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南半球与北半球南半球与北半球赤道赤道2.2.春分春分秋分秋分北半球北半球北回归线北回归线相反相反考点二考点二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之
8、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之一昼夜长短的昼夜长短的 变化变化 太阳直射太阳直射 ,北半球昼短夜,北半球昼短夜 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冬至日太阳直射冬至日太阳直射 ,北半球,北半球 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 以北出现极夜现象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南半球与北半球南半球与北半球3.3.秋分秋分春分春分南半球南半球南回归线南回归线相反相反规律总结规律总结1.1.昼夜长短状况规律昼夜长短状况规律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 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
9、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 移动方向无关。如下图所示:移动方向无关。如下图所示:2.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 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与直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与直 射点位置无关。如下图:射点位置无关。如下图: 3.3.昼夜长短计算的方法昼夜长短计算的方法 (1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长时数= =昼(夜)弧度数昼(夜)弧度数/15/15 (2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昼长时
10、数昼长时数= =(12-12-日出时间)日出时间)2=2=(日落时间(日落时间-12-12)2 2 夜长时数夜长时数=(=(日出时间日出时间-0)-0)2=(24-2=(24-日落时间日落时间) )2 2 (3 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数的夜长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数的夜长(昼长)相等。(昼长)相等。 4.4.太阳运行轨迹图判读太阳运行轨迹图判读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
11、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在天空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在天空 中的运行轨迹图。此图较好地再现了太阳高度、中的运行轨迹图。此图较好地再现了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图中底面大圆为地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图中底面大圆为地 平圈,外圆半圆弧为苍穹(天球),太阳运行轨平圈,外圆半圆弧为苍穹(天球),太阳运行轨迹中无论何时何地均东升西落,直射点以北地区迹中无论何时何地均东升西落,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在南,直射点以南地区正午太阳在北,正午太阳在南,直射点以南地区正午太阳在北,根据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根据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H H可计算出当地纬度可计算出当地纬度( ( =90 =90-H
12、-H),根据某日日出(日落)时间可计算出),根据某日日出(日落)时间可计算出当天昼长或夜长昼长当天昼长或夜长昼长= =(1212时时- -日出时间)日出时间)2=2=(日落时间(日落时间-12-12时)时)2=2=日落时间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日出时间。5.5.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 在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在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南半球反之。北半球各地(极昼区域
13、除长于夜,南半球反之。北半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日出时日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从春分日至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从春分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北半球各地(极夜区域除外)于夜,南半球反之。
14、北半球各地(极夜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从秋分日至冬至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由此可见,太阳的升落方向(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由此可见,太阳的升落方向(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向相反)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向相反)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
15、的变化而变化。从赤道开始,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的升落在南北从赤道开始,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 强化专练强化专练2.2.下图表示东半球经纬网,曲线为晨昏线,读图回下图表示东半球经纬网,曲线为晨昏线,读图回 答问题。答问题。 (1 1)若曲线表示晨线,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若曲线表示晨线,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 坐标为坐标为 , ,甲地昼长为甲地昼长为 小时小时, ,甲、乙、甲、乙、 丙中白昼最长的是丙中白昼最长的是 ,昼长为,昼长为 小时。小时。(2 2)当曲线由晨线变为昏线时,正确的描述有)当曲线由晨线变为昏线时,正确的描述有
16、 ( ) 甲地的昼长由最短逐渐达到最大甲地的昼长由最短逐渐达到最大 乙地的昼夜乙地的昼夜 长短变化幅度变大长短变化幅度变大 丙地出现极夜现象丙地出现极夜现象 甲、甲、 乙、丙三地昼长大小为甲乙、丙三地昼长大小为甲 乙乙 丙丙 A.A. B. B. C. C. D. D.解析解析 第(第(1 1)题,经纬网为东半球,曲线为晨线,)题,经纬网为东半球,曲线为晨线,可知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为可知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为232326S26S,160160E E。甲。甲地的昼弧为地的昼弧为9090,则昼长为,则昼长为6 6小时;此时南半球昼长小时;此时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南白昼越长。第(夜短,且越向南白昼越
17、长。第(2 2)题,根据曲线变)题,根据曲线变为昏线时为北半球夏至日进行分析判断。为昏线时为北半球夏至日进行分析判断。 答案答案 (1 1)()(232326S26S,160160E E) 6 6 丙丙 2424(2 2)D D考点三考点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之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之二正午太阳高正午太阳高 度的变化和四季更替度的变化和四季更替基础梳理基础梳理1.1.概念:太阳相对于概念:太阳相对于 的高度角叫太阳高的高度角叫太阳高 度,太阳高度在地方时度,太阳高度在地方时 时达到一天中的时达到一天中的 最大值,叫正午太阳高度。直射点所在纬度,正最大值,叫正午太阳高度。直射点所在纬度,正 午太阳
18、高度为午太阳高度为9090。 地平面地平面1212时时2.2.规规 律律随纬随纬度变度变化化 同一时刻:由同一时刻:由 所在纬线向所在纬线向 南北两侧递减南北两侧递减夏至:由夏至: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由冬至: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向南北两侧递减春、秋分:由春、秋分: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向南北两侧递减 随季随季节变节变化化 同一地点: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同一地点: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 午太阳高度午太阳高度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 最大,最大, 最小最小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 最小,最小, 最大最大 直射点直射点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回归线
19、南回归线赤道赤道越大越大夏至日夏至日冬至日冬至日夏至日夏至日冬至日冬至日3.3.四季更替四季更替 表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表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含义含义 夏季: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夏季: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大的季节冬季: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冬季: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小的季节春秋: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春秋: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深化探究深化探究1.1.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 1)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极点上:在极昼期间,见到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之极点上:在极昼期间,见到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没有变化,其太阳高度
20、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内没有变化,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如图甲)。度(如图甲)。 非极点地区:太阳高度在一日之内是有变化的,非极点地区:太阳高度在一日之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如图乙)。 (2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同一时刻,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同一地同一时刻,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同一地点,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点,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点近角大,点远角小点近角大,点远角小”;纬度相差多少度,正午;纬度相差多少度,
21、正午太阳高度角就相差多少度。太阳高度角就相差多少度。(3 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如下图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如下图北半球)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最大,夏至日最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最大,夏至日最小;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最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最大为为9090;南北回归线上,每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回归线上,每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最大为最大为9090。 (4 4)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
22、高度最大值为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90,一年中,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图甲)。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图甲)。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90,一年中有,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图乙)回归线至极点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图乙)回归线至极点之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之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90,一年只有一,一年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图丙)。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图丙)。 2.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 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
23、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12时。时。 (2 2)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直射点上,物体)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日影为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的日影为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阳。 (
24、4 4)计算楼距: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计算楼距: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近;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远。解题关键是计较近;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远。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以我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以我国为例,见下图甲,南楼高度为国为例,见下图甲,南楼高度为h h,该地冬至日正,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午太阳高度为H H,则最小楼间距,则最小楼间距L L为:为:L=hcotHL=hcotH。 (5 5)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 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面
25、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 系为系为+h=90+h=90(如图乙)。(如图乙)。 强化专练强化专练3.3.(20092009浙江文综浙江文综)下图中,当)下图中,当a a、c c值相差值相差2020 时,该地的纬度值为时,该地的纬度值为 ( ) 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A.23A.23N B.63N B.63N N C.43.5 C.43.5N D.27N D.27N N解析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明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明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即算方法,即H=90H=90纬度差(纬度差指所求地点与纬度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课时 地球 运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