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进度表周次起止时间授课内容(课题、节次)课时备注18.289.8时、分、秒429.119.15万以内加减法(一)439.189.22万以内加减法(一);449.259.29测量459.299.30测量1610.110.8国庆放假710.910.13万以内加减法(二)4810.1610.20万以内加减法(二)4910.2310.27倍的相识;口算乘法41010.3011.3笔算乘法41111.611.10笔算乘法41211.1311.17笔算乘法41311.2011.24数字编码;长方形与正方形41411.2712.1长方形与正方形41512.412.8分数的初步相识41612
2、.1112.15分数的初步相识41712.1812.22数学广角41812.2512.29总复习3元旦放假191.11.5全册复习4201.81.19全册复习4211.22期末考试第( 一 )单元课题秒的相识课型新授第1课时教学目的1、 借助沟通、合作,自主相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与1分(60秒)的时间观念。3、 教化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体会1分、1秒的长短。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展倒计时2、今日
3、,我们就共同来相识这个新挚友。(板书课题)二、 新授(一)相识钟面上的秒1、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细致视察钟表,有什么发觉。2、学生自主探究,共同探究3、反应: 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假设是电子表,可以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4、 体验1秒钟 1秒究竟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细致听一听。 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 小结5、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呢?6、 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二)探究分与秒之间的关系1、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
4、12,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改变。2、让学生小组合作,细致视察钟面,自主探究。3、小结:秒针走1圈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1分=60秒。(三)体验1分钟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2、1分钟能做什么呢?分组写字、做口算等,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三、 稳固练习1、做练习十四:12、补充: 3、活动:板书设计:秒的相识1分=60秒 想一想: 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小明跑100米要用19( )。作业设计:a必:练习册b选:思索题第( 一 )单元课题时间的计算课型新授第2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相识,开展学生的时间观念。2、会进展一些简洁的时
5、间计算。3、养成遵守与疼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洁转换与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难点驾驭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猜谜嬉戏引入:1、 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2、 学生猜出谜底后,老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走一圈呢?时针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3、 老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4、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2时=( )分(1) 老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2) 学生合作、自主探究。(3)小结 a、60+60=120分 b、 2时就是2个60分,即6
6、02=120分2、让学生做P62的“做一做”3时=( )分 2分=( )秒3、教学例2:(1) 细致视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别家,7时45分到校。(2) 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3) 讨论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4、请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其他学生帮助算一算。三、稳固练习:1、完成P62“做一做”中的第2小题, 2、填空:3、竞赛: 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四、全课总结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例1:2时=( )分a、 60+60=120分b、 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例2:小明7时30分别家,7时45分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
7、了多少时间呢?a、 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b、 4530=15,是15分钟。作业设计:a 必:练习册b选:思索题第( 一 )单元课题时、分、秒的稳固练习课型练习第3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学生比拟娴熟地进展一些简洁的时间计算。2、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理论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3、养成遵守与疼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洁转换与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难点稳固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 完成练习十四相关题目二、补充练习1、我能填得准(1)钟面上走得最快的是( )针,它记录的时间比( )针与( )针都短。(2)80秒=( )分( )秒2、我能
8、算得快5秒5=( )秒 50秒18秒=( )秒15秒+40秒=( )秒 3时+65分=( )时( )分1时30分+2时25分=( )时( )分3、我能更细心(1)小明每天睡眠约9( )。(2)小兰玩跳绳,跳20下大约用10( )。(3)小刚吃一顿饭大约用20( )。三、梳理本单元内容 指名板演大纲四、小结板书设计:时、分、秒的稳固练习1时=60分1分=60秒 作业设计:a 必:练习册b选:思索题教学反思第( 二 )单元课题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课型新授第1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驾驭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展口算2初步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类推实力3初步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独立的思
9、索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驾驭口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驾驭口算的方法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旧知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2630 4820 4920 563 2892连加、连减:5230757305 553067210786207 75408二、学习新知1、出示例1:3534问:不用竖式计算谁能很快算出结果?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视察、总结2练一练,先独立写出结果,再在小组内沟通自己的计算方法3、出示例题:39+44沟通的算法:39+40+4=83 40+44-1=834、小结三、稳固练习 1根本练习1530425408 39
10、206 2415372683172442443972362、P12第14,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计算下面各题(1)一个加数是36,另一个加数是24,与是多少?(2)被减数是57,减数是38,差是多少?四、全课小结板书设计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3534=69 39+44=8335+30+4=69(34+30+5=69) 39+40+4=83(44+30+9=83)35+4+30=69(35+4+30=69) 39+4+40=83(44+9+30=83)35+35-1=69 40+44-1=83(30+30)+(5+4)=69 (30+40)+(9+4)=83作业设计:a 必:练习册b选:思索题第(
11、二 )单元课题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课型新授第2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驾驭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展口算2初步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类推实力3初步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独立的思索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驾驭口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驾驭口算的方法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1、口算:2837343236423725 32465438451915652、口算:76-20 45-30 25-4 89-3二、新课1出示例2(1):6454(1)学生尝试做 (2)学生汇报解题的方法2.出示例2(2):65-48= 分组讨论,指名汇报方法: A65-
12、40-8=17 B65-8-40=17 C65-50+2=17D(15-8)+(50-40)=173视察比照6454与65-48两题有什么不同?4练一练:3620521034239876 3624521890254239三、稳固练习 1.下面各题要在两分钟内完成352462-1872257528354028546430721581377218721527162.P13第5-8,独立做,再订正3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扩展题)( )3470 400( )320( )538687( )50 ( )7290 63( )17四、小结板书设计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65-48=17A65-40=25,25-
13、8=17 B65-8=57,57-40=17 C65-50=15,15+2=17D15-8=7,50-40=10,10+7=17作业设计:a 必:练习册b选:思索题第( 二 )单元课题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笔算)课型新授第3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驾驭几百几十加减几十或几百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培育学生的迁移实力,进步学生的口算程度3培育学生细致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驾驭几百几十加减几十或几百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打算1拆数嬉戏(1)把下面各数拆成整百与整十数360,480,520,790,210,630(2)把下数拆成整百与一百几十的数360,72
14、0,270,450,840,9802口答:(1)320是由几个百与几个十组成的?(2)32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3)32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3口算:(1)2040300(2)30040020(3)6020300(4)30020060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6(1) 380550想一想380加550等于多少?你能告知老师你是怎么算出的吗?计算过程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小声说,同桌同学互相说)2、出示例6(2) 550380问:550减380等于多少呢?你们是怎么算出的? 分组讨论,指名说过程并板演3、小结:笔算时应留意些什么?百位、十位与个位分别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场算起。留意每个数位上的竖对齐,
15、假设不够减向前一位退1。三、稳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2、完成练习三第1-3题。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笔算) 380550 930 550380170 380 550 + 550 380 930 170作业设计:a 必:练习册b选:思索题第( 二 )单元课题万以内加减法估算课型新授第4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可以结合详细情境,进展加、减法估算,培育估算意识。2、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培育学生的估算策略。3、培育学生合理估算策略的意识与实力。教学重点在详细的情站境中,驾驭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依据详细状况选择适当的
16、估算策略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1求近似数:试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601人,约是( )人,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 )米,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本。2.口算:400+500 300+400 600+200 100+800二、新知研讨1出示例4,问题: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探究估算方法。先让学生各自独立尝试着估计,在同组内沟通,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想的。然后全班沟通。2延长拓展:假设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与226名团员,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分组讨论,指名答复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能估算出结果吗三、形成应用1完
17、成教材练习三第5题。独立估算,指名说一说各自的估算过程,结果是多少。2完成练习三第6题。先让学生说说题意,明白题意后独立完成。3集体研讨完成练习三第7、8题。四、课题总结。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万以内加减法估算 共441个座位221+239=200+200=400 不能确定 221+239= 220+230=450 坐不下 作业设计:a 必:练习册b选:思索题第( 二 )单元课题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综合练习课型练习第5课时教学目的1、进一步稳固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与相应的估算。2、更加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只要合理就行,要与实际状况相符。3、浸透培育学生将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18、的意识。教学重点能娴熟计算几百几十的加、减。教学难点能运用正确的估算策略进展加、减法的估算。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练习 1出示数字卡片:650,200,160,280,450,以开火车的方式要求学生连续计算 2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三第9题。先独立完成,把结果干脆填在书上,然后集体沟通评价。二、笔算解决实际问题练习1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三第10题要求学生细致看图、读题。说一说题中说的是什么怎样列式2完成教材P18页练习三第12题独立思索题意,独立列式解答,并指名学生 上台板演。 三、技能训练。1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三第11题引导学生分析出本题中的隐藏条件:“小挚友已看的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人教版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