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年级下册教案数学第一单元:视察物体(三)教材分析视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视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相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视察物体,所看到的形态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分辨从正面、左面与上面视察到的简洁物体形态。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视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须要学生进展想象、揣测与推理进展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育学生的空间想像力与思维实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与三视图的有关学问奠定感性相识与根底。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视察物体的感性阅历,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分辨从不同位置视察到的简洁物
2、体的形态。而本单元在此根底上,还要求学生学会分辨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态与相对位置。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视察与拼搭等活动,为自己与学生打算好教具与学具。同时在进展视察与拼搭的活动中,要留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展活动与沟通。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验视察、想象、揣测、分析与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与思维实力才能得以熬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开展。切不行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与答复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与亲自思索。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沟通自己的想法,在沟通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教学目的学问技能:让学生经验视察与操作的过程,从中相识到从不同位
3、置视察物体所看到形态是不同的,能正确分辨从正面、左面、上面视察到物体形态。数学思索: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开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与推理实力。情感看法:1通过选取熟识的环境与物体作为视察对象,联络生活阅历,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忱。2通过合作沟通,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进步学生的数学沟通与表达实力。课时划分:2课时视察物体1课时练习二1课时第一单元:视察物体第1课时: 从某个角度视察多个物体教学内容:教材P2例1与练习一第1、2题。教学目的学问与技能: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能分析与辨别从
4、不同角度视察立体图形的状况。过程与方法:通过推想与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与思维实力。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与探求数学学问的爱好。教学重点:能根据从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想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与抽象思维实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教学打算: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老师给你们4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下图的图形。今日我们就来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板书:视察物体(三)。二、探究体验,经验过程1学生探究
5、。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若干个小正方体。师:如今同学们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立体图形,才能从正面看到的是,看一看哪个小组得出的方法最多。学生分组探究,老师巡察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小组成员之间进展讨论沟通。2探究结果汇报。(1)一共有4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是,可以先一行摆3个小正方体,剩下的1个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有如下几种状况: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随意1个的后面,如下图。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随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师:摆出的立体图形的形态是不同的,但是从正面视察时,看到的图形是一样的。还有其他的拼搭方法吗?学生思索,动手试验。学生接着展示:大家在拼
6、搭的过程中要多思索,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会发觉不同的结论。3学生探究。师:假设再增加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也就是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的形态不变,应当怎样拼搭呢?下面就请各小组的同学用手中的小正方体进展拼搭,看哪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最多。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老师巡察指导。提示学生根据确定的依次摆放,既可避开重复也可避开遗漏学生分组自主探究,互相沟通。4汇报探究结果。小组分别汇报自己小组拼搭的图形。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随意2个的后面,如下图。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随意2个的前面,如下图。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随意1个的后面,如下图。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随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可
7、以把1个摆在后面,1个摆在前面,如下图。老师分别对各个小组所拼搭的图形点评,给学生以确定与鼓励。三、课堂小结,梳理提升这节课我们讨论了,根据从一个角度视察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进展拼搭立体图形,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是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板书设计: 视察物体(三)1由几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同一个方向视察,看到的图形可能是一样的,也可能是不同的。2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作业: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题。第一单元:视察物体第2课时: 从多个角度视察立体图形教学内容:教材P例1、例2与练习一第、题。教学目的学问与技能:根据图形推想拼搭的方式,引
8、导学生简化过程,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与思维实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与探求数学学问的爱好。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培育学生从多个角度视察物体的实力,通过思索与分析,驾驭从不同角度视察立体图形的状况。教学重点:经验视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与左面看到的物体的三视图,推想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与抽象思维实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教学打算: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根据从某个角度视察得到的平面图形,拼搭出立体图形
9、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再来讨论怎样根据从多个角度视察得到的三视图来拼搭立体图形。老师出示从正面视察某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是2个,有的说3个师:看来要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今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根据三视图摆立体图形。二、探究体验,经验过程1投影出示例2。2分小组探究。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打算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师:如今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能拼搭成符合兰兰看到的三视图的立体图形,看一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并说一说是怎样摆的。学生分组探究,老师巡察指导。3探
10、究结果汇报。我们拼搭的图形为。因为兰兰从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与从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都是由2个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因此说明这个立体图形只有一层,并且它的前面是2个小正方体,它的左面也是2个小正方体。而从上面看是两排,它的前排是2个小正方体,第二排是一个小正方体并且应当在左边,因此我们组拼成了上面的图形。师生共同评价总结:各小组都能主动地思索,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并说出了自己的思索过程。3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学生根据题意自行操作,老师巡察与时发觉学生在拼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展与时指导。三、稳固练习1第3题:呈现了从不同方向视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
11、相应的立体图形。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并流拼搭的方法。留意引导学生有步骤、简洁地进展操作。2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沟通。对于第(2)小题,学生完成练习后,老师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通过沟通,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只看到一面是无法确定物体的形态。3第5题:可以让学生先干脆作出推断,再组织沟通。4第6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推断所视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相识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态,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假设搭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最少须要3个正方体,还可能是4个、5个老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的方向视察自己所搭的立
12、体图形得到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小组活动,由一名学生增加所给的条件,使其别人能精确地摆出这个立体图形。5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思索,并根据题意要求动手摆一摆,以此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学生独立思索的根底上,老师组织学生进展全班沟通。四、课堂小结,梳理提升这节课,我们讨论了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拼搭立体图形,同学们都能主动地动手参与,主动地思索。在根据物体的三视图进展拼搭时,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层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排,再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与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与位置。板书设计:从多个角度视察立体图形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百几排;最终根据平
13、面图形确定每层与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作业:教辅相关练习。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相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相识等学问的根底上绽开教学的。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等学问。通过这局部内容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学问根底上进一步探究整数的性质,又有助于开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这些学问的学习是以后学生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学问的重要根底。学生已经学过整数的相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相识等学问,但本单元的学问属于“数论”的初步学问,概念比拟多,有些概念比拟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络又很严密,
14、局部学生学习时可能会有确定的困难。教材明确规定在讨论因数与倍数时,限制在不包括0的自然数范围内讨论,避开由此带来一些小学生尚不必讨论的问题。教学时要留意以下两点:学情分析1利用乘法引导学生相识因数与倍数。教材在提醒倍数与因数的概念时,没有像原来的教材那样,先提醒整除的概念,再利用整除相识倍数与因数,而是让学生通过分类,用除法算式相识倍数与因数。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用乘除法的学问,探究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2留意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究数的特征。教材特别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发觉数的特征。如在探究2、5与3的倍数的特征时,都是先让学生在1
15、00以内数的表格中圈出2、5的倍数,再通过分析归纳或猜测验证等方法发觉它们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的学问技能:1使学生驾驭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络与区分。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驾驭2、5、3的倍数的特征。数学思索:逐步培育学生的数学抽象实力,以与浸透分类的思想。问题解决:经验与别人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说明自己的思索过程。情感看法:通过利用因数与倍数的相关学问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课时划分:8课时1因数与倍数2课时22、5、3的倍数的特征2课时3质数与合数3课时4整理与复习3课时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3课时: 因数与倍数(1)教学内
16、容:教材P56例1、例2与练习二第1、2(1)、6题。教学目的学问与技能:让学生初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驾驭找因数与倍数的方法。学会用列举法找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过程与方法:借助直观图,先引导学生视察后列出乘法算式,最终结合乘法算式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能与两者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教学重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教学难点:驾驭求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的方法。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教学打算: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出示教材第5页例1。122=6 95=1.8 306=5 23=0.6268=3.5 1972.71 2010=2
17、2121=1 639=7(1)视察。引导:视察例1中的算式,你发觉了什么?(都是除法算式)(2)分类。引导:你能把上面的除法算式分类吗?学生分类后,老师组织学生沟通,引导学生根据是否整除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122=6 2010=2 306=5 2121=1 639=7第二类95=1.8 1972.71 23=0.6 268=3.252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数的整除的相关学问。(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二、探究新知:1明确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教学例1)(1)老师引导。老师指出:在整数除法中,假设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与商的倍数,除数与商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
18、我们说12是2与6的倍数,2与6是12的因数。(2)学生尝试。老师让学生说一说第一类的每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组织全班沟通。(3)深化相识。师:通过刚刚的说一说活动,你发觉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因数与倍数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是互相依存的,二者不能单独存在。我们不能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而应当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例如,306=5,30是6与5的倍数,6与5是30的因数。老师强调,并让学生留意:为了便利,在讨论因数与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O)。(4)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小结:假设ab =c(a,b,
19、c均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就是b与c的倍数,b与c是a的因数。因数与倍数是互相依存的。2探究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教学例2)出示例2:18的因数有哪几个?(1) 学生独立思索。师:根据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想一想18除以哪些整数的结果是整数。181=18,l与18是18的因数;182=9, 2与9是18的因数;183=6, 3与6是18的因数。引导学生把18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依次排列,每两个因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用句号完毕,即18的因数有:1,2,3,6,9 ,18。(2)小组合作沟通。沟通时老师要让学生说明找的方法,引导学生相识:只要想18除以哪些整数的结果是整数,并且要从1开场,一
20、对一对地找,避开遗漏。假设学生还有其他想法,只要合理,老师都应赐予确定。(3)采纳集合图的方法。老师指出也可用右面的集合图来表示18的全部因数。明确:用图示法表示18的因数时,先画一个椭圆,在椭圆的上面写上“18的因数”,再把18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依次有规律地写在椭圆里,每两个因数之间也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不加句号。 (4)即时练习。让学生找出30的因数与36的因数,并组织沟通。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也可以表示如下:1,2,3,6,9,18 30的因数1,2,3,4,6,9,12,18,3636的因数 老师举错
21、例。(1,2,3,4,6,6,9,12,18,36。)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生:不行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须要写两个6。三、稳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二”第1、6题。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练习后老师组织学生进展集体证正。四、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因数与倍数122=6 12是2与6的倍数2与6是12的因数 18的因数有1,2,3,6,9,18。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作业: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2(1)题。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4课时: 因数与倍数(2)教学内容:教材P6例3与练习二第2(1)、38
22、题。教学目的学问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找出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相识自然数之间存在因数与倍数的关系,驾驭求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的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学生概括、分析与比拟的实力,使学生体会数学学问的内在联络。教学重点:驾驭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因数与倍数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教学打算: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0,28,42的因数有哪些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这些数的因数个数的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教版五 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