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docx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docx(9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 科 版 小 学 科 学 六 年 级 上 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工具与机械 1.运用工具【教学目的】科学概念:相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洁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过程与方法:常识在理论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与木螺钉),发觉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情感、看法、价值观:意识到工具与机械可以扶植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与机械可以进步我们的工作效率。【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缘由讨论。【教学打算】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
2、锤、小刀、镊子、 老虎钳(老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美丽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那么锤子能扶植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扶植我们做事情,今日我们就来讨论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运用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扶植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与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3、小组讨论填表工具名称可以做哪些事情工具名称可以做哪些事情4、小组
3、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运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供应工具)。5、老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运用已经比拟熟识,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启后)三、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假设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拟适宜?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视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索你须要哪些工具?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试验 3、全班沟通:说说你们刚刚选择的工具是最适宜的吗?分组发言共同评论。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视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
4、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拟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拟省力;利用绳子与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老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假设我们运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便利地完成了。奇妙地运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 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化理解。五、全课总结:对于简洁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讨论?【教学反思】:课堂活动:分两大活动阵地进展探究。其一,我们用过什么工具。在这活动中我支配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曾经运用过的工具,以调查表的形式展示出来。然后是统计自己组的同学功用过多少种工具。课堂气氛很
5、好!学生统计的工具不少,应当说我们的学生还是有确定的运用工具的阅历的。例举的工具很多,比方:剪刀、菜刀、老虎钳、锤子、镊子、螺丝刀等等,但有同学统计出了:铅笔、文具盒、电饭锅、杯子等等一系列的生活用品。其二,选用什么工具好。在这一活动中,支配学生分组动手试一试用什么哪些工具能把钉在木版里的铁钉、图钉与螺丝钉起出来,并做比拟:哪种工具用着更省力且便利。目的为了让学生在沟通讨论中相识到:不同工具有不同用处,完成同样的事情,运用恰当的工具能给我们带来便利与省力。最终对教科书上的几项工作进展讨论,选择运用滑轮、斜面、杠杆,让学生对工具与机械进展再一次的视察,最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简洁机械。 整堂课下来学
6、生爱好高涨,热喧闹闹的,可到最终总结以上活动,引出“机械”时,学生还是犯模糊。关于机械的定义,书上的定义给我模棱两可的感觉,书上是这样阐述的: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便利的装置叫做机械。我们都知道这个“省力”是针对力学上的,但是很多孩子对省力的外延无限地扩大化;还有对其另一个中心词“便利”,孩子对其也特别模糊;据我理解,原五上教材对“省力”也没有明确地定义,如今突然提出,孩子自然而然对其的定义会扩大化,于是他们自然会想到“电饭锅”、“铅笔”。 课后想来:假设用力学去说明那确定能准确,但小学阶段并不要求深化探究力学原理。小学科学概念的广而浅,有时候真犯难到科学老师!2.杠杆的科学【教学内容分析】
7、杠杆的科学是教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中的第二课时。本课特地引导学生相识杠杆,是相识杠杆、轮轴、滑轮与斜面等几类简洁机械中的一局部。它分为两局部:1、相识杠杆;2、讨论杠杆的隐私。其中第二个活动是重点,活动选择了杠杆尺作为讨论材料,采纳试验的方法,让学生经验运用杠杆尺开展试验讨论活动,通过视察、试验、记录,以与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来相识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并在探究中相识到搜集数据的重要性,开展学生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实力。本课教材的支配正表达“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化理念,教科书并没有干脆告知学生杠杆的工作规律,而是要求学生视察、试
8、验、记录、分析等,这就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供应了开放的探究空间,有利于学生自由地、创建性地绽开活动,使学生的探究实力与科学素养得以进步。【学生学习状况分析】在生活中,学生运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验也是很多的,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阅历的积累。在学习本课前,通过前一节课运用工具的学习,学生在运用工具解决问题的理论中已经初步相识了什么是简洁机械,但学生可能并不清晰或者没有思索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本课教材利用杠杆类工具在生活中运用最广泛、最直观的撬棍撬木箱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讨论,学生有类似的生活经验,利于学生视察并引发思索。书中示意图对杠杆的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很较直观,很清晰。两个活动支配有梯度。
9、一是相识杠杆,先由撬棍引入杠杆的概念,然后分析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接着引导学生分析了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工作时发挥作用的位置,并标出它们作为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而后利用书中的图,对于身边的常用工具进展视察、分析,使学生对杠杆类工具有初步的相识实力。二是讨论杠杆的隐私,在有了以上的根底后,利用杠杆尺讨论杠杆工作的原理就特别简洁了。学生通过试验,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杠杆工作的规律也就水到渠成。【设计思想】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化理念。因此,小学科学课堂应以探究为根底,从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入手,不断激发学生的活力,引导他们理解、相识、探究、发觉,促进学生主动获得学
10、问,进步实力。本课的教学设计由生活入手,巧设疑问,激发爱好,引导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接着由学生的发言自然地引出撬棍与杠杆的概念,通过视察、找寻杠杆的三要素,从而初步相识了杠杆,通过区分变形杠杆与找寻生活中的杠杆,加深对杠杆的相识。然后通过相识杠杆尺、调试杠杆尺、分组试验、统计数据、分析数据等系列活动,得出杠杆省力与费力的规律。最终通过“长短不同的两根杠杆撬石头”的讨论,进一步加深对杠杆省力与费力原理的理解,进步学生应用科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程度。【教学目的】1、从学问与技能:(1)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与阻力点。(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3)利用杠
11、杆解决身边的事情。2、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做试验、搜集并整理数据,分析相识杠杆省力、费力与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体会到搜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分析、整理数据,发觉杠杆省力的原理。教学难点:(1)杠杆在生活中的变形应用;(2)能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觉杠杆省力的原理。【教学具打算】给每组学生打算:杠杆尺、钩码一盒、试验记录表给全班学生打算:撬棍撬石头的图片、杠杆类与非杠杆类工具35种。给老师打算: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步骤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设疑导入(3)1、假设遇到大石头挡在路中央,你有什
12、么方法把它移开吗?1、思索,发表自己的做法。由生活入手,巧设疑问,激发爱好,简洁进入学习状态。二、相识杠杆(8)1、引出概念:(从学生的描绘中相机引出)像这样的棍子人们叫它撬棍,把像撬棍这样的简洁机械叫杠杆。2、相识杠杆的三要素:(1)出示撬棍(课件展示撬棍的运用过程)。(2)师生归纳:杠杆三要素(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并找一找在图中的位置。3、相识变形杠杆:出示摇水装置与跷跷板,思索:它们也是杠杆,三个点在什么位置?4、区分:它们是杠杆吗?为什么?出示羊角锤、老虎钳、剪刀、天平、锥子与擀面棍等。5、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工具也属于杠杆?1、相识撬棍与杠杆。2、视察,找寻,汇报。3、视察、思
13、索、沟通杠杆的三个点。4、思索,区分。5、沟通。从撬棍形式的杠杆到生活中变形、组合后的杠杆,有助于学生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其他形式的应用。三、讨论杠杆的隐私(24)1、相识杠杆尺:出示杠杆尺,问:它是杠杆吗?找一找支点?视察一下,它还有什么特点。2、调试杠杆尺:在两端一样的位置挂一样的钩玛。3、讨论:什么样的状况能能说明用杠杆做事情能省力,什么样的状况下不能省力?在试验中应当搜集哪些数据来说明问题?4、分组试验。4、统计数据,汇报结果。5、分析数据,得出规律。(1)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省力杠杆。(2)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费力杠杆。(3)用力点距支点的间
14、隔 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间隔 ,这种杠杆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6、思索: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搜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1、视察描绘。2、尝试。3、分组讨论沟通。4、学生试验:自主确定两端挂钩玛的位置与数量(只在左右各选一个位置挂钩玛)。当杠杆尺静止不动时(用力的一端刚好将重物一端撬起来),要把杠杆尺挂钩玛的位置与数量记录下来。(记录表见课本上)4、统计,汇报。5、讨论:分析数据,沟通结果,得出规律。6、思索,讨论。通过杠杆尺开展试验讨论,让学生初步相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不省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间隔 有关,并在探究中相识到搜集数据的重要性,开展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实力。相识到搜集数据的重要性,
15、发觉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实力。四、拓展延长(5)1.出示长短不同的两根杠杆撬石头的课件?讨论:用短的这个能撬动吗?为什么?要求:运用今日得到的试验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讨论,沟通,发表见解,得出结果。加深对杠杆省力与费力原理的理解,进步学生的应用程度。【教学小结与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做到科学与生活严密结合。“从生活走向科学,让科学回来生活”,生活是科学教学取之不竭的资源库,也是一本学生具有亲身经验的活生生的教科书。在本教学设计中,老师由生活中常见问题“假设遇到大石头挡在路中央你有什么方法把它移开吗”入手,巧设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再从学生的讨
16、论发言中顺势引出杠杆的科学概念;在相识了杠杆的三要素之后,让学生相识生活用具中的变形杠杆,出示局部生活工具让学生区分是否属于杠杆,再到生活中找杠杆;在相识了杠杆的省力与费力的原理后,让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说明生活现象。这些活动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资源,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二是重视在试验中学科学。杠杆现象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是屡见不鲜的,但孩子很少对其中进展过理性分析。有些孩子可能在生活对杠杆有所理解,但是孩子的这种理解并不清晰,他们所建立的更多的是感性的阅历而不是科学学问。本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杠杆尺开展试验讨论,让学生初步相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不省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间隔 有关,并在探究中相识到搜集数据
17、的重要性,开展学生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实力。3.杠杆类工具的讨论【教学目的】: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过程与方法:通过试验相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确定的。 情感、看法、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处,在不同条件下须要运用不同类型的杠杆。【教学重难点】:重点:对不同杠杆的比拟与分析 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与是否省力状况。【教具打算】:长竹筷、棉线、纸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油漆桶、啤酒、油漆桶、剥线钳、核桃夹、长夹、小撬棍。【教学过程】:一、兴趣引入 嬉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隔着讲台的文具袋;长夹子、小撬棍、
18、开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2、用工具翻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长夹子取隔着讲台的文具袋。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拟 1、刚刚三位同学的表演特别精彩,首先让我们思索一下,他们运用的工具适宜吗?2、思索一下,他们所运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展推断,并说说理由) 3、推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展比拟) 4、请同学们在书上长方形方框内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 ? 6、在全班内进展沟通反应;并对学生的画图进展展示沟通。(重点分析长夹子与开瓶器的
19、三点位置的变更。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长夹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 7、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请同学找出其中规律) 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 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然后推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 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 3、汇报沟通(请学生到展台下进展展示沟通) 4、思索: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能扶植我们抬起自己无法徒手搬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刚刚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他们有的是费力的呢?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老师小结。 四、小杆秤的讨论 1、俗话说:“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日老师就带了一
20、把杆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秤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请学生从杠杆的三点之间的关系说一说) 2、今日老师就带大家来做一杆小杆秤。小杆秤制作过程指导。(详见教参P1718) 3、指导学生用逐个放砝码的方法在杆上画出刻度。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杆秤。(称一称自己的铅笔盒、书本等物体的重量) 五、课后思索题 出示老师用的杆秤进展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绳分别进展称重时,杆秤会发生什么变更? 板书设计:杠杆类根据的讨论杠杆分省力的杠杆:天平、杆秤、切纸刀、开瓶器不省力的杠杆:筷子、钓鱼竿、夹子既不成功也费力的杠杆:剪刀【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是在上节课通过杠杆尺的讨论得出杠杆如何省
21、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前提下,探究生活中的各类杠杆类工具。对于此课教学,我尽可能多的通过实物,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习爱好,在嬉戏玩乐中体会科学的奇异,驾驭相应的科学学问。 如何区分杠杆是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我先告知学生两步骤,1、先找到杠杆类工具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2、分析三个点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杠杆尺试验的结论来区分。对于小撬棍撬开油漆桶盖、长夹子夹远处文具袋、开瓶器开啤酒瓶三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展分析,前两项较易驾驭,开酒瓶盖不少学生找不准阻力点与支点,这里加以引导分析,强调支点的重要性。 生活中更多的杠杆类工具的分析,多打算些实物,当学生不甚明了时,通过我的操作
22、运用演示,亲眼看到了工作过程,学生就较易发觉三个点,分析三个点的关系,从而能便利的区分是何种杠杆的应用。对于剪刀,一是不同用处的剪刀,其阻力臂与用力臂的长短是不同的,如理发剪、缝纫剪、园林剪、手工剪等;二是对于同一把剪刀,运用方法不同,其省力或费力状况也是不同的。对于费力的镊子与筷子这两种杠杆类工具,引导学生思索“为什么要设计成费力的?”让学生明白费力杠杆也有好处,节约间隔 、便利。 整个课堂由于为了刻意进步课堂效益,课堂容量设计太大了,课后感觉各个环节有点走马观花,对于“小杆秤的讨论”,因在同一堂课内完成,时间很紧,其实可以布置学生课后去制作,而学生在课外制作,没有钩码类适宜的称量工具,对于
23、刻度的划分,有确定困难,也不便开展评价。因此,可以先通知打算相应的材料与工具,然后支配一节课时间用于制作、沟通、评比,并能较好地讨论“提绳的位置对秤的运用有什么影响?”“秤砣的轻重对秤的运用有什么影响?”两个问题,作为对杠杆类工具探究的一个小结。这样前半局部更加扎实,后半局部探究的也会更加充分!4.轮轴的隐私【教学目的】 1.科学概念:相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可以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大小差异更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试验分析,相识轮越大越省力。 3.情感、看法、价值观:主动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开展讨论简洁机械的爱好。 【教学重点】 通过试验理解轮轴作用与轮的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上册 教科版 小学 科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