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 4.docx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 4.docx(8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五年级数学下册学案 第一单元 : 图形的变换(学案) 课题:第一课时 轴对称图形(学案) 一、 设问导学: 1、观赏课文第2页的主题图的图案。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2、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呢?3、课文第3页的六幅图。画出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二、探究新知:1、课文第3页的例1.视察:这幅图画的是什么?这幅图有什么特点? 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2、课文第4页的例2.(1)探讨要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你想怎样画?(分组探讨)(2)小结:要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首先要抓住几个关健的对称点,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让学生自己动手画。(3)全班汇报沟通画的步骤和方法,尤其是窗
2、户的画法。三、自学检测:完成课本第4页的“做一做”。四、稳固练习:完成课文第8页练习一第12题。五、拓展延长:今日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留意的是: 。课后反思: 课题:第二课时 旋转 (学案) 一、设问导学:1 课文第5页例题3的钟面。 视察,描绘旋转现象细致视察指针的旋转过程。用一句话完好地描绘以下刚刚的这个旋转过程? 假设指针从“6”接着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2)根据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绘清晰,应当从哪些方面去说明?二、探究新知:1、课文第5页例题例3的风车。(1)视察风车的旋转过程。这是什么图案?(2)从图1到图
3、2,风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 你是怎样推断风车旋转的角度的?(3)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发生了改变,那什么没有发生改变?(4)假设将风车在图2的根底上,接着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那么黄色的三角形应当转到什么位置?这条线段应当转到什么位置?2、课文第5页例4.(1)自己尝试画一画。(2)作品展示,沟通画法。三、自学检测:完成课本第6页的“做一做” 第1题。四、稳固练习:、完成课本第6页的“做一做” 第2题。 五、拓展延长:今日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留意的是: 。课后反思: 课题:第三课时 观赏设计学案 一、设问导学:1、观赏课本上的四幅图案,
4、你有什么感受?2、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二、探究新知: 1、小组沟通自主学习里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答案,证明自己的看到的是正确的。2、全班沟通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汇报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熟识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三、自学检测,稳固练习: 1、完成第8页3题。这个图案我们应当怎样画?细致视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2、完成第9页4题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评比出最有创意的设计师。四、拓展延长:今日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留意的是: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学案课
5、题:第一课时 因数和倍数一、设问导学 1、结合26=12,说一说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 2、有12个小挚友正在探讨怎么站队的问题。你有什么好方法扶植他们吗?你能用一道简洁的算式把你心目中的排法表达出来吗? 3、根据你写出来的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说给家长听) 4、你能找出下面的数的倍数吗?3的倍数:5的倍数:二、探究新知1、学生汇报自主学习1的内容。2、小组沟通自主学习2的内容,沟通过程中自己没预习到得学问,要在弄懂、学会的根底上补充到笔记本上。3、全班沟通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汇报内容并重点板书。引导学生明白: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沟通完后,同桌
6、相互举出一个乘法算式,说出其中的因数和倍数。4、找出一个数的倍数。5、学生汇报自主学习4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明白3和5的倍数有多数个,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最终引导学生明白,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大的倍数无限大,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三、课堂检测1、推断、5的倍数确定大于5。、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它的最小倍数相等。、36的最小倍数和最大因数都是36。、1没有因数。2、练习2第1题3、练习2第3题四拓展延长: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留意的是: 。课后反思: 课题:第二课时 因数和倍数一、设问导学1、预习与这局部内容有关的旧学问、说出下面各组数
7、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125和25 63和9 54和18、推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5是倍数,5是因数。 6是3的倍数,是24的因数。 4是12的因数,也是36的因数。 48是12和6的倍数。2、预习新学问、试着找一找18的因数有哪些?你有没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可以更快的找到一个数的因数?、你还有什么重大发觉?二、探究新知1、汇报预习的第一个内容:“与这局部内容有关的旧学问”2、小组沟通预习的第二个内容“新学问”,根据、的依次沟通,沟通过程中自己没预习到的学问,要在弄懂、学会的根底上补充到预习记录本上。3、全班沟通,分小组发言,让学生探讨一下,用哪种方法找的又全又快。教师引导
8、学生梳理汇报的内容,从中找出找因数的方法(一对一对的找)。然后把因数用集合的形式表示出来。4、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让学生用前面归纳的方法找出30和36的因数。集体订正。 5、在此根底上小组探讨:一个数的因数有哪些特点? 三、课堂检测1、写出下面个数的因数。10的因数:32的因数:2、写出下面个数的倍数。4的倍数:12的倍数:3、练习二第5题四、今日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留意的是: 。 课后反思:课题:第三课时 2、5的倍数的特征一、设问导学1、预习已经学过的学问1) 你能找出2和5的倍数吗?2) 根据你写出的2的倍数,想一想怎么推断一个数是不
9、是2的倍数呢?2、预习新学问(1)、视察2的倍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2)、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 根据你写出的5的倍数的特征,看看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1、检查自主学习1。引导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要推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根据倍数的含义进展推断,但比拟慢。我们可以根据数的特征来进展推断。 2、检查自主学习2。(1)、先小组沟通、探讨,得出统一的结论。(2)、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结论,最终得出: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3)、教师总结,检验:让学生说出几个较大的数对视察的结果进展检验。3、检查自主学习2(2).(1)、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然后由组长对他
10、们进展评价。(2)、做小嬉戏站立活动:请学号是奇数的同学起立,再请学号是偶数的同学起立。思索:有没有两次都站起来的?有没有两次都没有站起来的?抢数活动:让一名男生代表和一位女生代表上台抢奇数和偶数,其余学生可以在下面指挥。然后让学生思索零是奇数还是偶数?探讨后明确零是偶数。(3)、比拟奇数和偶数的特征,完成下面的填空:、偶数的个位上是 奇数的个位上是 (4)、相识自然数的分类。我们可以把自然数怎样分?先让学生小组内探讨一下啊,然后试着画一画。 (5)、小组合作学习5的倍数的特征教师检查预习内容2、(3)小组探讨后明确:个位上是5或0的数是5的倍数。让学生进展验证。 三、课堂检测小组内的同学说一
11、个数,让其他同学推断是不是2或5的倍数。教材第17页做一做第一题。四、 拓展延长:今日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留意的是: 。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一、设问导学1、复习与新学问有联络的旧学问:、2和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提示:可以说给家长或同学听,然后让家长和同学评价,并在预习本上打上等级,或者写在预习本上。、从2、3、5、6、9这些数字中任选3个数字组成三位数,要求:是2的倍数 是5的倍数 同时是2和5的倍数2、预习新知,探究体验。、从2、3、5、6、9这些数字中能不能组成3的倍数呢? 、视察你组成的3的倍数,看看有什么特征? 、通过预习
12、,你还有哪些困惑?或者你认为哪些学问很重要,想提示大家? 二、探究新知1、汇报这局部内容与哪些学问有联络,检查自主学习1的内容。2、小组沟通复习预习1和预习新知的内容,对2(2)的问题,大胆猜测,沟通,证明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3、全班沟通,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展归纳,学生可能会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教师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大家的猜测睁不正确呢?让学生举例子,师生共同探讨探究。 四、课堂检测1、小组内的同学说一个数,让其他同学推断是不是3的倍数。2、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一题。3、四、总结、评价今日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
13、要留意的是: 。课后反思: 课题:第五课时 质数和合数一、设问导学1、预习与这局部内容有关的旧学问。你能说出2、3、5的倍数的特征吗?(可以说给家长听,也可以写在预习本上)2、预习新学问、找出120的全部因数,然后给他们分分类。看一看可以从中发觉什么?每个因数的个数是否完全一样?根据每个数的因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几种状况?探讨沟通后完成下面的表格 只有一个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视察思索:有两个因数,如2、3、5、7等,这几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征?4、6、8、9等这些数的因数与上面的数的因数相比有什么不同? 你还有什么发觉? 二、探究新知1、检查自主学习1的内容。(先说给同学听
14、,然后教师检查)2、小组探讨沟通预习学案2的内容。小组成员说明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4、全班沟通。小组代表分别发言,汇报探讨的结果,教师引导归纳因数的三种状况,明确质数和和数的概念。明确特别的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和数。5、100以内的质数表。首先让学生思索:我们怎么来推断100以内的一个数字是质数还是和数呢?是不是用逐一检查的方法推断呢?有没有其他更简洁的方法呢?首先分组探讨,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方法。 三、课堂检测1、小组内的同学相互检查100以内的质数表,看看做的对不对。2、教材练习四第1题。3、教材练习四第2题。四总结、评价今日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
15、,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留意的是: 。 课后反思:课题:第六课时 复习课学案一 、复习回忆1、你能说出2、3、5的倍数的特征吗?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吗? 2、你能说说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吗?你知道20以内的质数有那些吗? 二、系统梳理1、检查自主学习1、2的内容。2、探究2和3的倍数的特征。首先让学生在1100的数字表中分别用“ ”和“ ”标出2和3的倍数。然后小组探讨找寻2和3的倍数的特征。接下来全班沟通,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归纳这些数的特征。3、练习:你能写出满足下面要求的数字吗? 既是2又是5的倍数: 既是3又是5的倍数: 既是2又是3的倍数: 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那些是5的倍
16、数,哪些是3的倍数。 12 15 21 30 35 36 44 50 574、复习质数和合数给出几个数推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引导学生回忆质数和和数的定义。思索:质数和数的区分是什么? 三、课堂检测下面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27 37 41 58 61 73 83 95 11 14 33 47 57 62 87 99 质数 合数 四、小结:总结、评价今日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留意的是: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学案 课题:第一课时:长方体的相识一、设问导学打算一个长方体模型,视察:1、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2、用上下、前后、左右标在
17、长方体的面上,然后沿着棱剪开,比一比, 的两个面是完全一样的。3、用尺量一量,长方体 的棱长度相等。4.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 二、合作探究、沟通展示探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内进展互帮活动。(不能解答的写到自己组的黑板上)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 组,每组棱的长度 。2.长方体最多有几个面是正方形?3概括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是由 个长方形(特别状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围成的 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 ,相对的棱的长度 。4.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三、过关检测1 如图:(1)长方体前面是什么形态?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一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 教课 小学 数学 年级 下册 全册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