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数学教案.docx
《六上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上数学教案.docx(8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位置单元教材分析:在学习本单元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第一、二学段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详细位置的学问,也学习了简洁的路途等学问。这些学问为学生进一步相识物体在空间的详细位置打下了根底。而本单元的学习则是第一、二学段学习内容的开展,它对进步学生的空间观念,相识生活四周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教材从学生自己非常熟识的座位表着手,通过说一说张亮的座位,引出第几组与第几个的话题。接着,再从第几组第几个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这一从学生的阅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符合学生的由详细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第一课时上课时间:9
2、.4课题:位置(一)教学内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教材23页的例1,练习一13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供应的素材,自主探究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根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2、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展很好的沟通、合作。3、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重难点、关键:1、重难点: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2、关键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1、介绍位置由学生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然后再介绍几个好挚友所处的位置。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1)用“第几组第几座”描绘。(2)用在我
3、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绘。2、谈话导入(1)教师确定以上学生描绘的方式。(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学问。板书课题:位置达成目的: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用不同的方法介绍位置。二、探究活动,获得新知1、教学例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班级座位图(1)说一说学生视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2)想一想师:李刚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答复,只要合理都予以确定。(3)写一写请学生用自己宠爱的方式把李刚的位置表示出来A: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察课堂,记录不同的表达方式。B:展示几个不同的表达方式(4)讨论师:同样都是李刚的位置,大
4、家表示的方法却各有不同。虽然全部的方法都有道理,但是总让人感到太费事。你有什么好建议,可以用一种统一的既清晰又简便的方法来表示?(5)探究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结合已有的表示方法“第6列,第3行”,并在学生讨论的根底上教师引导学生相识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A:明确说明:李刚在第6列,第3行可以用(6,3)这样的一组数来表示。B: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表示李芳、李小冬、赵强、王雄伟的位置。要求:a、先说一说他们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再用数据表示;b、根据数据再说一说在第几列第几行。C、总结方法师、:请你细致视察这些数据和他们所在的位置,你能总结出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吗?学生先独立思索,然后与同学沟通
5、,再汇报。归纳: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二个数。达成目的:使学生会用数对表示位置,知道位置是有列和行确定的。三、稳固训练。1、根据班级的实际状况,你能根据刚刚的位置关系来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吗?2、在生活中,那些地方会用到这样的位置关系,学生举例子。3、练习13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察反响。达成目的:使学生知道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学数学,用数学。四、小结,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位置第6列,第3行可以用(6,3)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上课时间:9.5课题:位置(二)教学内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教材例2,练习一4
6、8)教学目的:1.在详细的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详细的情境,理解数对对确定位置的作用,并能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重点: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教学难点: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说一说自己的位置关系,同学之间练习,怎么表示?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2投影出示课本中的“动物园示意图”(1)视察示意图,说一说那看到了什么。(2)解决第(1)个问题师:假设用(3,0)表示大门的位置,你能表示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A:学生独立操作,解决问题。B:投影展示学生解决的结果。熊猫馆(3,5) 海洋馆(6,4)猴 山(2,2) 大象馆(1,4)(3
7、)解决第(2)问题A:出示要求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飞禽馆(1,1) 猩猩馆(0,3) 狮虎山(4,3)B:学生按要求在书上完成C:反响练习完毕达成目的:会根据实际的数对,用简便方法表示,确定位置,学生答复,利用投影展示。2、课件出现国际象棋棋盘和棋子(1)介绍:国际象棋的棋盘是一个正方形,等分为六十四方格。这些方格有深浅两种颜色,交替排列。国际象棋的八条直线分别用a、b、c、d、e、f、g、h表示,八条横线分别用1、2、3、4、5、6、7、8表示。每个方格便有了自己的名字。国际象棋的棋子有黑白两色,各有一个王、一个后、两个车、两个象、两个马和八个兵。(2)假设白王所处的位置用国际象棋专用的
8、方法记录为g2,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记录棋的位置的吗?(3)课件出现三枚棋子在棋盘上的不同位置,问:其他棋各在什么位置?(4)假设有一枚棋走一步记录为C6C2,你知道是哪枚棋从什么位置走到什么位置上吗?达成目的:知道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表达学习数对的重要性。三、稳固练习1、第5题(1)学生自己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洁的多边形。各顶点用两个数据表示。(2)同桌互相合作,一人描绘,一人画图。2、练习6、7、8,3、课后作业设计:1)标出下列点的位置109876543211 2 3 4 5 6 7 8 9 10 (6,5) (2,7) (7,4) (3,9) (8,9) (10,6)543212)下图是某
9、棋盘的一局部。2 3 4 5 6 7 8 9说一说 各图形各在什么位置?怎样表示这些图形的位置? 四、小结回忆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位置(3,0)表示大门熊猫馆(3,5) 海洋馆(6,4)猴 山(2,2) 大象馆(1,4)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倒数的相识共三个小节。1、分数乘法的计算包括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以及分数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等等。2、解决问题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步和两步应用题。3、倒数的相识包括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驾驭了整数乘法,分数的
10、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计算等学问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学好本单元学问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混合运算的重要根底。三维目的:1、学问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和驾驭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可以正确地、比拟娴熟地进展计算。(2)使学生驾驭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展简便运算。(3)使学生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驾驭求倒数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 经验探究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活动过程,发觉并归纳总结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 把探究“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11、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3) 让学生经验独立思索、合作沟通、质疑、反响等活动过程,理解驾驭所学学问。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活动,是学生感受到数学结论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对数学产生新奇心,进步学习的爱好。(2) 让学生在解决相关的问题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重难点1、重点(1) 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2、难点:(1)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课时划分:本单元支配课时数:12课时1、 分数乘法.6课时2、 解决问题.4课时3、 倒数的相识.1课时4、 整理和复习.1课时1、 分数乘法第一课时 9.10课题:分数乘整数教学内容:教材
12、第8页的例1,第9页的例2以及“做一做”,练习二中的第1、2题。教学目的:让学生驾驭分数乘正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地进展计算。重难点、关键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打算: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计算下列各题+ + +过程要求:(1) 写出计算过程。(2) 说一说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想一想,能不能把 +改写成乘法算式呢?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 出示例题根据题意,电脑课件呈现示意图。(2) 根据题意列出解答算式:+ + = = 3= (3)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师:3=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在小组沟通各自的想法 小组讨论后反响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师板书:+= =
13、 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A、 学生口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B、 教师整理并板书:分数乘整数,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达成目的: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法则。2、教学例2计算:6(1) 学生独立计算。(2) 沟通计算方法和步骤。(3) 比拟计算过程,看一看哪一种更为简洁。 96= = 436 = = 4(3)归纳: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达成目的:驾驭分数乘整数的方法,先约分再相乘比拟简便。三、稳固练习1、 完成课本“做一做”。(1)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计算过程和结果。(2)第3题,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怎样想的?一般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计算。如: 1
14、107=60(kg) 12、课本练习二第1、2题四、板书设计:分数乘法+ + = = 3= 6= = 436 = =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9.11课题:分数乘分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3,第11页例4以及“做一做”,练习二中的3、4题教学目的:1、理解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驾驭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展计算。重难点、关键:1、重难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2、 关键:理解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打算:实物投影或者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计算下面各题。12 32 15 122、说一说,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步骤。(1) 整数与分子
15、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2) 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3、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 一袋大米,每天用去千克,3天用去多少千克?(2) 某修路队,每天修路千米,5天修多少千米?(3)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全程的,4小时行驶全程的几分之几?达成目的:复习铺垫,为学习新知做好打算。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出示题目:问题一: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1) 你想怎样列式?学生答复,教师板书。 (2)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表示什么?经过讨论,使学生理解,就是求的是多少,也就是说把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是多少? 画示意图分析。每小时粉刷 这面墙的这面墙的 的从图上可以看出,这面墙的的,是占整面墙的
16、板书: 发觉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视察算式和结果,看一看其中的联络。板书: = 想一想:虚线框中,应当是怎样的一个计算过程呢?学生经过思索沟通,不难发觉其中的计算过程。学生答复,教师板书补充其中的计算过程。 = 然后,联络以上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学生不难发觉: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教师可不急于作出归纳,再提出问题,接着验证学生自己的发觉。问题二:小时粉刷多少呢?(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你认为计算结果是多少?学生答复,教师板书:=(2) 画示意图加以验证。留意:画示意图时,要严密结合的意义加以分析。(4)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师生共同总结,
17、教师板书:分数乘分数,应当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达成目的:使学生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使多少用乘法。教学例43、 出示教材例题,学生简要理解蜂鸟。(1)分钟能飞行多少千米?列出算式: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察课堂理解学生计算状况。完成后,选择两位不同计算过程的学生上台板演。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2)5分钟能飞行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教师出示算式,学生推断可以不行以。 说明分数和整数相乘时约分的方法。强调:整数约分后的结果要写在整数的上面,并与分子相乘。达成目的:驾驭分数乘法的法则,并会敏捷计算。三、稳固练习1、完成例题后“做一做”2、完成练习二第3、4题
18、四、小结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 分数乘分数 = 分数乘分数,应当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课后反思:第三课时9.12课题:练习课练习内容:练习二中的第510题练习目的:使学生娴熟驾驭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展计算。重点和难点:娴熟驾驭分数乘法的计算。练习过程:一、 根底练习1、口算 14 15 52、计算 4 27过程要求:(1) 请三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2) 集体反响,学生评价计算过程。(3) 着重强调约分的操作步骤。二、 专项练习:完成练习二第510题1、第5题(1) 提问各算式的意义。 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分别说一说、各表示什么?结果是多少?(2) 将结果写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