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课题教学目标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老实的表现。教学重、难点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老实的表现。教学总课时两课时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多媒体课件。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
2、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及,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2.全班交流3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4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1. 同桌互相检查。2. 教师巡视检查。三、自学课文,识解词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n步、“胸(xing)脯(p)、“白桦hu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展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四、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指名读第1自然段
3、,说说了解到了什么。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五、课堂小结。六、 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七、 布置作业。抄写本课生字并造句。整理及修改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
4、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二、品读感悟,自主探究。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b.列宁的着急、担忧、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
5、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三、拓展思维,深化主题。1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及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得意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2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快乐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
6、自然段。3小结板书,总结课文。五、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执教者: 唐薇 执教班级: 50班 参及教师: 教学课题教学目标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祥、关心备至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祥、关心备至的感情。教学总课时两课时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教学
7、准备1.学生自渎课文,自学生字、词。2.学生收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3.教师准备投影片和道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2.学生说说课前自渎课文的情况以及体会,介绍搜集到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二、检查预习情况。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便。在学习小组内份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2.画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同伴讨论等方法初步理解。3.投影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4.自由说说课文的大体内容。三、自学课文,识解词字。1分角色朗读课文,这篇课文在写作上很大的特点是对话很多。从人物的对话中,你们体会到什么?高尔基喜爱小男孩。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
8、。2默读课文,自读自悟1从那些地方看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用“画出有关句子2从那些地方知道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用“画出有关句子。3.学习小组交流情况。4.全班反应交流。四、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五、课堂小结。这篇文章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保护,及孩子们对他的崇敬、热爱。六、布置作业。抄写本课生字并造句。整理及修改第二
9、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男女生、同练习分角色朗读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注意运用适当的语气表达情感。2.教师范读,在指名读,师生给予评价。二、品读感悟,自主探究。1投影出示以下词语:阳光明媚 鞠了个躬 咧开嘴 吩咐 准备停当 胶卷秘书 杂志社 记者 突然 侧过脸a读一读用实物、动作、换词、造句等方法再度感悟词义。b各小组以竞赛的方法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词语组得又多又正确的小组获胜。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要写的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3.学生瞄红仿写,然后说说自己什么字写得好,介绍经历。三、拓展思维,深化主题。1.“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高尔基对记
10、者和小男孩的态度上形成了宣明的比照。联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地配合他的拍照 ,可万事俱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这是懊悔,这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到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小男孩还会再来吗?讨论中让学生联系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并发挥想象,续写故事。2小结板书,总结课文。五、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执教者: 唐薇 执教班级: 50班 参及教师: 教学课题教学目标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
11、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及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创造创造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及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创造创造中的重要意义。教学总课时两课时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教学准备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3生字、新词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
12、题。2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3. 同桌互相检查。4. 教师巡视检查。三、自学课文,识解词字。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2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稳固生字、新词的读音。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n石、大坑kng、卧进、突兀w、旅行、考察、秦(qn)岭、流域y、遗y迹、研究、震zhn惊4.指导写字,完成作业。1认读要写的字。2争做写字小教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藏字17画,第六笔为“。“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旅字,注意左下局部的笔顺。3各自抄写。五、
13、课堂小结。六、置作业。抄写本课生字并造句。整理及修改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四人小组讨论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把仍不能弄懂的记录下来。3.全班反应,归纳整理提出的问题。4.教师引导解决读懂文章必须弄懂的问题。二、品读感悟,自主探究。一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2.教师板画石头或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文插图,或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a)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
14、“孤零零b)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3. 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二)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读后讨论。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a)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b)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c)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
15、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三、拓展思维,深化主题。1.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奉献。2.小结板书,总结课文。五、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执教者: 唐薇 执教班级: 50班 参及教师: 教学课题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老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上册 人教版 语文 第二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