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儿童文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文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儿童文学概论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根本理论一,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特性与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承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 相识, 消遣, 教化等多种功能与价值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与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二, 古典意义的儿童文学 四种类型民间口头文学作品 如牛郎织女田螺姑娘老虎外婆留意故事性, 具有肯定文学色调的蒙养读物 如元代卢韶日记故事, 明代萧汉冲龙文鞭影, 清代程允升幼学琼林经过特地编纂的所谓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 ,主要是诗歌作品 如千家诗神童诗古
2、典文学中适合儿童特点, 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与承受的作品 如西游记三打白骨精, 水浒武松打虎, 封神演义哪吒闹海等三, 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家在现代自觉的儿童文学观念的指导或影响下创作的供儿童阅读的作品四, 儿童读物 广义:包括了儿童读物狭义:除儿童文学读物以外的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版物五, “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联系及区分共性:成年人为儿童精神生命的安康成长而创作, 改编, 出版的精神产品区分:两者性质不同,儿童文学的文学性是一种有机的, 整体性的审美构成,而不只是传达学问内容的形象化手段。儿童读物并不具备独立的, 完整性的艺术品行与审美价值。结论: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是两个内涵与范围都不
3、一样的概念儿童读者是儿童文学首位的, 根本的阅读者与接收者六, 成人读者承受儿童文学的主要缘由成人读者是儿童文学艺术生产过程的参及者,也是儿童读者文学阅读过程的引导人与扶植者成人读者参及儿童文学阅读也有其自身的意义与价值七, 儿童读者的特殊性 生理层面心理层面文化层面八, 儿童读者的多样性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 性别, 智能, 心理特性, 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年龄因素所导致的儿童读者的多样性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九, 儿童年龄的特点幼儿期3-6岁,身心开展极为快速的阶段,口头语言实力开展较快,开场学习运用清晰的连贯性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的思维主要是带有明显的详细性与直观性的形象思维 童年
4、期7-12岁,开场驾驭书面语言,其思维开展那么表现为,在形象思维仍占重要位置的同时,抽象思维实力得以初步形成,自我意识也得到较明显的开展少年期13-15岁,半儿童半成人心理幼儿文学是适应学龄前有人的文学承受特点而创作的文学。幼儿文学常通过对现象世界的描绘来扶植他们相识事物的特点与一些简洁的道理;幼儿文学也常常具有突出的嬉戏化倾向,这是一种充溢美学意味的文学化嬉戏十, 儿童文学的详细形态,主要特点幼儿文学3-6岁形象直观;语言的音乐美, 色调美;以嬉戏为主童年文学7-12岁故事性强;主题思想浅显;艺术手法增加少年文学13-15岁深刻性;艺术性十,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即儿童文学的
5、根本审美特征或艺术品性。其主要表现在纯真, 稚拙, 欢愉, 变化, 朴实这几个方面。纯真:例李其美的鸟树,几个幼儿园的小挚友把死了的小鸟埋在地里,插上一根葡萄枝条,他们认为会长成大树,会开出鸟花,会结出鸟果,鸟果熟了,会跳出很多小鸟。这种美妙的愿望与想象正是儿童心灵纯真的自然流露,也构成了作品纯真之美的内在质素。稚拙:稚拙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艺术本能,一种美学天性,也是一种富于魅力的美学特质与形态。它主要表现在内容方面,如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一个男孩捡走了小女孩的一只大拖鞋,还说等他将来有了孩子的时候,他可以把它当摇篮使。这种生命初始与成长阶段中的稚拙情态,是儿童文学稚拙美的主要内容。形式方面
6、,如张天翼大林与小林中的表达语言:“.后来乔乔的鼻子常常要掉下来,后来乔乔说话的时候一不当心,乔乔的鼻子就各笃掉下来,乔乔上火车的时候,乔乔的鼻子就掉下来了.在这里,鼻子掉下来的情态由于语言不断重复的表达组合方式,产生了一种幼儿搬稚拙的口语形式风格。欢愉:儿童不宠爱枯燥的故事与乏味的表达,因此儿童文学总是洋溢着浓郁的谐趣与欢愉之美。如木子的童话长腿七与矮腿八中,作者奇妙额运用夸大与变形手法,设置了长腿七与矮腿八这样两个浑身透着喜剧味儿的人物形象,通过他们的比照与互动,使故事处于极不协调的滑稽状态。这种喜剧手法,造成趣味性与幽默效果,构成一种轻松,清爽的欢愉之美。变化:儿童富于幻想与探究性的心理
7、特点,确定了儿童文学总是更富于幻想,更多惊险色调与奇妙意味。这样就构成了儿童文学作品迷人的变化之美。如郑渊洁杰克与贝塔历险记中,两只得意的小老鼠当上了英勇的飞行员与坦克员,作者时而让飞在空中飞机与开在地上的坦克绽开惊心动魄的大战,时而又让他们联合起来,制服猫王国的国王。作品所塑造的滑稽好玩而又奇妙英勇的形象与上天入地的情节运动,充分满意了儿童读者宠爱幻想,追求簇新,刺激的审美心理,充分展示了儿童文学的变化之美。质朴:质朴美就是本色的自然, 淳朴之美。儿童文学的质朴之美,来源于儿童生命, 精神中所蕴含的质朴品行与儿童文学创建者质朴的人格品质。在儿童文学作品中,质朴既表现为作品形式方面简洁, 朴实
8、的表达风格,也表现为作品心理内含的朴实。因此,质朴拒接雕琢, 矫饰与华媚,并成为儿童文学自然拥有的美学特质。第二章 儿童文学的创作一, 儿童文学作者应具有的条件要有对儿童的爱心好责任感。要有独特的生活积累。要有特殊的审美意识。 要有特殊的艺术创建力与表现力。二, 从创作动机看,儿童文学作者的分类一:自觉型 即他们具有明确“为儿童创作的目的。教化型。 例张天翼社会使命型。 例如曹文轩消遣型。 例郑渊洁二:自发型 即他们并没有的“为儿童创作的目的。 童心型。泰戈尔新月集儿童崇拜型 。 童年回忆型。 例陈丹燕中国少女从社会职业身份来看,儿童文学作者的分类专业作家少年儿童出版社或少年儿童杂志的编辑老师
9、,尤其是中小学与幼儿园的老师中小学生三, 儿童文学的创作过程有哪几个阶段?与成人文学创作相比 各阶段有什么特殊性?题材构思文学表达 四, 你是怎样理解两种审美意识的协调作用的?试以你自己的儿童文学创作实践的例子说明之P38-39文学创作是一种审美活动。如前所说,儿童文学作者的创作心理共存着两种审美意识:成人审美意识与儿童审美意识。两种审美意识的协调作用自始自终支配着整个儿童文学创作过程:一方面,成人审美意识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它醒悟地把着审美水平的关,提高与深化着儿童的审美水平;并且自觉而热忱地调动着儿童审美方式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儿童审美意识又始终发挥着制约作用与能动作用。它随时提示作者要顾及
10、读者的审美实力,防止成人审美意识的排斥与取代。又义不容辞地到处表现自己在审美方式上的才能,使自己居于台前,而把成人审美意识推到幕后。五, 儿童文学有哪三大母题?试举例简述每个母题的特点表述方式?P41儿童文学创作的三个最根本的母题是:爱的母题。“爱的母题所表达的,是成人对于儿童的眼光,有一种“亲切温馨母爱或“端庄深邃“父爱艺术气氛。成人身份的表述方式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顽童的母题。“顽童的母题那么表达着儿童自己的眼光,有一种“奇异狂放的艺术气氛。儿童身份的表述方式大海的终点在哪里啊自然的母题。“自然的母题所表达的那么是人类共同的目的,有一种“悠远率真的艺术气氛。人类共同身份的表述方式第三章 儿
11、童文学的鉴赏与阅读指导一, 儿童观赏文学有什么特点?P44-46 偏重直观感受。 易于情感投入。 擅长模糊解读。 拙于鉴别详判。二, 文学指责?P46文学指责是指对作家作品心脏各种文学现象的分析与评价,是一种特地的文学理论 行为。人们总会在文学观赏中有所发觉,有所领悟,有所推断,并形成整体上的或某一方面,某一点的评价,这就是文学指责。三, 文学指责与文学观赏关系P46文学观赏与文学指责密不行分。指责是以观赏为根底的。人们在阅读与观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获得了审美感受,同时也获得了审美理解。文学观赏比拟随意, 主观与感性,文学指责比拟严谨, 客观与理性。四, 儿童文学指责的特殊性与标准是什么?P4
12、8特殊性:儿童文学指责的特殊性要做到客观, 公正,又必需与儿童读者沟通,了解他们对作品的反响。标准: 要让孩子们看了能够得到一些好处要让孩子们爱看,看的进,能够领悟五, 为什么要进展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P50-51能够扶植少年儿童明确文学阅读的目的性,使他们养成正确的阅读爱好与习惯。引导少年儿童在阅读中提高文学观赏的实力,驾驭文学观赏的方法。六, 家庭阅读环境与学校阅读环境各有什么特点?P52-53家庭阅读的特点:重视图书的选择,把孩子们的阅读趣味引导到高雅的文学审美上来。重视“亲子共读,把正确的审美趣味与习惯影响给孩子。牏好文学阅读与电视收看的关系,家长有责任引导孩子摆脱过分痴迷电视中通俗视
13、听文化的偏废现象。学校阅读的特点:带有较强的教化色调。具有明显的集体性带有更多的实践训练性质。七, 儿童文学阅读指导应有哪几个步骤与方法?P54-55步骤:了解指导对象及图书状况。 依据学生的须要与图书的可能,扶植学生选择相宜的儿童文学作品。 对作品的举荐与介绍。 组织作品评论。 稳固阅读效果方法: 组织文学爱好小组。 组织班级图书角 开展读书竞赛活动。 实行诗歌朗读会活动,故事讲演会等。 组织各种文体的征文活动。第四章 儿童学的体裁一, 儿歌:以低幼儿为承受对象,用口语化的韵语唱诵的,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歌谣。又称童谣, “孺子歌, “小儿语, “徒歌一:简述儿歌的历史演化。P58文字出现前已
14、存在,是祖先教化, 消遣后代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组成局部。下海家们利用儿歌来作为改朝换代的舆论工具,剧烈的政治色调也就成了中国古代儿歌的一个重要特点。迷信色调也很浓重。“诗妖 直到明代,儿歌的观念才发生了大的变更,开场突破五行迷信的束缚,从儿歌世代流传的实际情形来说明儿歌的特点, 并且重视儿歌对儿童的教化意义。 清代的儿歌观念趋向多元,也有奇妙主义倾向出现。至少敬重了儿歌的现实。 真正从儿童文学意义上形成的儿歌观念那么是本世纪的事,由于 有新文学化思想的照看,有传统儿歌观念的批判继承,有西方儿歌理论的借鉴,儿歌观念也变得更切近于儿歌的扑鼻,并且具有科学性,民主性的现代精神。创作
15、儿歌的出现,便是儿歌走向自觉的标记。二:儿歌在艺术上的特点P59-61自然合节的音乐性。天机活泼的稚拙美。歌戏互补的可操作性。三:儿歌的主要艺术形式1.摇篮曲:催眠曲,是成人哄婴幼儿入睡时所吟唱的儿歌,内容通俗浅显,节奏柔与舒缓,语言美丽流畅2.数数歌:数学及文学奇妙结合的儿歌3.连锁调:即连珠体,或叫衔尾式,以“顶真手法构成,即前句末尾的词语用作后句开头的词语,往往是“随韵接合,意不相贯(周作人语)4.问答歌,也叫盘歌,或叫对唱,利用一问一答或连问连答的形式,适用于组织嬉戏5.绕口令,即拗口令或急口令,多由一些双声叠韵或发音相近一样的字词构造组成好玩的句子或短语,是训练儿童语言及思维的好工具
16、6.颠倒歌:也称滑稽歌, 乖僻歌,是一种运用夸大, 颠倒的手法来描述大自然与社会生活中某些事物与现象的情状,到达以外表的荒谬提示事物本相与实质的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7.对花调 8.谜语歌 9.时序歌二, 儿童诗:是属于“儿童的诗,适合儿童阅读, 吟诵,为童年所理解, 观赏, 宠爱的诗歌。一:儿童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特点1. 真率明朗的情感性。 如捷克诗人弗赫鲁宾的短诗眼泪2. 形象显明的叙事性。 如黎焕颐的蒲公英3. 稚拙活泼的趣味性。 如傅天琳的我是男子汉4. 流畅简洁的音乐性二:儿童诗及儿歌的异同P68-70儿歌在词语运用上讲究顺口自然,且有“俗味“。而儿童诗遣词造句在晓畅浅白之中多一些“稚趣
17、,留意情感的纯度儿歌讲究韵律节奏,留意语音外在表现形式上的音乐感,人称“半格律诗,而儿童诗可以更自由少拘束,音乐美表达于诗意之中,人称“自由体。 儿歌追求幽默, 机敏与谐趣,而儿童诗更关注情感的抒发与意境的创建。 儿歌相宜于歌颂嬉戏,有消遣性与衫的物质。而儿童诗更适合吟诵听赏,讲求精神性的消费。然而这种区分又是相对的。尤其是儿童诗与创作儿歌之间界限并不清晰。它们都是适合儿童承受的诗歌文体 ,周时文体 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在创作中是不行防止的。所以,诗化的儿歌 或歌化的儿童诗屡见不鲜。三:几种常见的诗体童话诗。叙事诗的一种,这是表现童话故事的诗歌,也可称诗体童话,如普希金的渔夫与金鱼的故事, 阮章竞
18、的金色的海螺, 熊塞声的马莲花等故事诗。讲解并描述现实故事,往往对故事情节采纳疏朗的, 跳动式的写法,情节单纯而富于节奏感,形象传神而不做作细腻刻画,比故事更富有剧烈的感情色调。如李季的三边一少年, 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师等抒情诗。这是指较干脆抒发内心情感的儿童诗,通常不凭依人物行动或故事抒发胸臆,也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的描写刻画,往往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干脆显现,抒发真实情感。如艾青的太阳的话, 傅天琳的月亮, 曾卓的呵,有一只鹰等讽喻诗。这是一种指责, 奉劝的具有较明显的教化意味儿童诗,带有明显的诙谐调侃,却又常是温与的热讽。如金近的小队长的苦恼, 鲁兵的下巴上的洞洞, 苏联女作家巴尔托的谢辽查的功
19、课散文诗。散文形式的抒情诗,特点是少分行,不押韵,行文自由敏捷,既有诗美,又有散文美。如泰戈尔的新月集, 郭风的我们来唱白云,银河等三, 童话: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儿童文学最根本最重要的体裁之一,它是具有深厚幻想色调的虚构故事。中文“童话一词来自日本,于清朝末年在我国出现,其标记是1909年宣统元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孙毓修主编的童话丛书。真正把童话作为一种特殊的幻想故事,并使其成为独立的文体是五四时期,特殊是新中国成立后童话起源于民间,最初及神话, 传闻几乎处于同生共体的状态童话的开展经验了民间童话与文学童话或称创作童话两个历史阶段1民间童话诗童话早期开展阶段的表现形式,它最早是作为口头
20、文学形式出现的,是劳动人民集体才智的结晶,如田螺姑娘, 狼外婆, 蛇郎2随着时代的衍进,不同地区, 不同名族的人们依据各自的须要与志向从各个角度对民间童话加以补充与改造。如古印度的五卷书, 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等。较早对民间童话进展改写的是法国的夏尔贝洛1628-1703的鹅妈妈的故事,19世纪初德国语言学家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3真正表达了童话从民间童话到文学童话演进过程的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其早期作品也取材于民间童话如打火匣, 小克劳斯与大克劳斯等,海的女儿, 丑小鸭, 小意达的花儿等作品那么充分表达了他独特创作风格的童话名著,安徒生开创了作家创作童话的新纪元,使童话这一文学体裁逐步走向
21、成熟1918年茅盾的寻欢乐已经初具创作童话的雏形,叶圣陶创作的小白船, 一粒种子, 稻草人等作品标记着我国的童话创作已经开拓出自己的道路。1923年出版的童话集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创作童话集,为我国现代童话创作奠定了根底。张天翼在30年头初发表的大林与小林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童话。一:童话的根本特征P77-80最根本的是其丰富多彩的幻想。幻想是童话的灵魂。童话的幻想必需依据于现实童话的人物:虚构的幻想人物,有超常的功能与形态。例:皮皮的力大无穷。童话的环境:假设的不受现实环境的限制。例:艾丽丝漫游奇境记中中的花园。童话的情节:及童话人物对立的超常奇妙化。二:童话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拟人:即人格化,指富
22、于人类以外的详细或抽象的客观存在以人的感情,思维习惯与言行举止。夸大:指借助奇异的想象,将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予以扩大与强调,从而突出其本质特征,增加艺术效果的艺术手法。象征:是指通过某一详细事物把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形象可感地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段。三:童话的三种形象类型P75-77超人体童话形象 ,这一类童话形象在民间童话中最为常见,是指那些具有超人的奇妙实力, 能造就超自然奇迹的形象。通常作为推动童话情节开展或连接人物关系的中介出现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童话情节发生逆转供应了潜在的契机,使情节变得曲折生动。如普希金童话渔夫与金鱼的故事,格林童话白雪公主, 灰姑娘,乔治桑的灰尘仙女拟人
23、体童话形象,这一类童话形象是童话中最普遍的,它们指的是除人类以外的各种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人格化的事物,这类形象最契合儿童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生命, 可感知的“泛灵观念。 如安徒生的丑小鸭,科洛迪塑造的木偶皮诺曹。米尔恩描绘的小熊维尼菩。叶圣陶刻画的稻草人。郑渊洁描写的小老鼠舒克与贝塔。拟人体童话形象 ,这一类童话形象是指以人的原来面目出现在童话中的人物。他们寄非鸟兽虫鱼, 仙魔鬼怪,也没有超凡的实力或奇妙的珍宝,二十作为一般人存在如张天翼的宝葫芦的隐私中的王葆,格林童话中小红帽姑娘,安徒生的皇帝新装中皇帝与豌豆上的公主中的公主。值得留意的是:这三种形象类型并不相互排斥,有时还会同时出现在一个童话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文学 概论 自考 复习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