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海南省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海南省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年海南省高考试题历史局部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先秦诸子百家既互相辩难,也互相影响。儒家与法家主见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2.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3.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一样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一般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缘由是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快速开展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进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D.长期与平使战马消耗削
2、减4.谣谶是带有肯定目的性、被当作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做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前殿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B.可以变更历史的走向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定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尔5.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处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场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6.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旺盛,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这反映出当时A.重
3、农抑商政策废止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C.内河航运严峻不扬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7.儒家学说提倡“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之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说明朱元璋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根底B.试图以重刑快速稳定社会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8.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档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呼?”雍正帝意在A.强调重农意识B.关切百姓疾苦C.申饬官员无能D.关注地方稳定9.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根据是,古罗马A.创始了西方人文
4、思想的先河B.进展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根底D.供应了治理大国的胜利阅历10.15001800年美洲人口构造放生变更,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饼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更的根本缘由是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与折服C.外来疾病导致美欧原住民大量死亡D11.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与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所占额()18001830186018801900欧洲28.034.153.662.063.0中国33.329.819.712.56.2据此可知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B.中国所占份额削减缘于制造业
5、衰退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开展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缘由12.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到达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独创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与他国C.政府在科技开展中扮演重要角色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独创13.鸦片斗争时期,魏源指责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的海防主见,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魏源的主见反映了这一时期A.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B.洋务派开场着手海防建立C.有识之士主见学习西方海防形式D.海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14.
6、1905年,大公报的一则报道陈“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此事成为新闻的历史背景是A.戊戌变法的失败B.辛丑条约的签订C.清末新政的施行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5.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给予总统很大权利;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利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更主要反映出当时 A.立法听从于政治B.行政听从于司法C.从人治走向法治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16.1919年3月,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高校某老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这是指该老师A.拼击尊孔复古B.拼击军阀统治C.提倡科学精神D.提倡民主主义17.1924年,吉诺维耶夫在俄共(布)十
7、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实行的退却”。此后,党的很多指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说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A.已经完成了复原经济的任务B.是特别时期被迫做出的短暂妥协C.是建立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D.应当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18.20世纪20年头,西欧出现一种新现象:刚刚从事根底科学探讨的人可以从国家有关机构、学会或者工业公司得到探讨资助。这一现象反映出A.爱因斯坦相对论推动根底科学探讨开展到新的阶段B.民主体制的一般建立为人的开展供应了良好的环境C.人民相识到科学对技术与消费开展的宏大推动作用D.已经形成了以学问经济为根底的新的经
8、济增长形式19.20世纪30年头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实行一系列措施以增加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A.保持农产品的消费与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B.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40进步到47C.废止不公允竞争惯例使各产业消费实力得到充分利用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他与黄金的比价20.20世纪50年头初,法国机器已平均运用了20年,而美国大多数工业设备的运用还不到5年;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夫的产出是法国农夫的3倍多,这反映出A.法美两国的国民经济构造存在根本差异B.欧洲的衰落与美国的崛起已经显露端倪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开展差距明显D.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的必由之路21
9、.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验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更。这种变更主要缘于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D.传统文化权力的强弱22.据统计,1945年8月,国民政府的法币发行量累计为5569亿元,三年后增至604.6万亿元。引发严峻通货膨胀的重要缘由是国民政府A.归还大量外债B.贪污腐化成风C.军费开支宏大D.纵容官僚资本膨胀23.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到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头
10、,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C.基层的探究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根底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根本上是自下而上推动24.1957年底到1960年,我国职工人数从3101万猛增至5969万。这主要是因为A.第一个五年支配顺当完成B.“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C.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D.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25.19711978年,我国共救济37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470个工程,超过19551970年建成的援外工程总与,对外经济救济的支出为前16年总与的109。这反映了A.中国综合国力快速提升B.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
11、趋势不断加强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D.经济救济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28.(14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答复问题。材料美国邦联条例与1787年宪法内容比拟表邦联条例1787年宪法立法机构组织一院制国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国会立法机构成员的构成与产生每邦在国会的代表27人;各邦立法机构按年度指派代表。每州2名参议员,由各州州议会选举产生;各州选民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众议院。行政首脑无合众国总统征税权以及征税方式诸邦有征收税金,向其他邦征收关税的权利。国会有权规定并征收税金、关税、输入税与货物税;征税法案应首先在众议院提出。批准生效交给诸邦的立法机构审议,假如同意,受权他们在国会的代表批准。经
12、9个州制宪会议批准,即足以使本宪法在各批准州成立。摘编自(美)米尔奇斯等美国总统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与邦联制相比联邦制有何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美国确立联邦制的意义。(8分)请考生在第29、30、31、32、33五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假如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29.(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唐初实行政府兵制,在长安旁边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夫担当府兵卫士,府兵卫士免除租调力役,自备资粮,定期轮番宿卫京师或充当边兵,随着均田制的渐渐破坏,农夫为躲避沉重的徭役与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
13、竭;卫士不能按时更番轮替,边兵久征不远,难以自备资粮,“浸以贫弱,逃亡略尽”,府兵制濒于瓦解,开元十年,唐玄宗承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须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应资粮,长期戍边。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夫担当卫士的府兵制演化为朝廷供应资粮的募兵制。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1)根据材料,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缘由与内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影响。(5分).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30. (12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理论材料19世纪30
14、年头初,英国议会改革运动到达高潮,1830年11月,抵抗改革的威灵领托利党政府在议会选举中惨败,被逼下台,格雷伯爵接任首相,组成辉格党政府,并于1831年3月1日提出议会改革法案,法案在下院两次通过,但被托利党占多数的上院接连推翻,当法案在下院第三次通过时,格雷要求国王册封50名改革派贵族,进入上院,以保证法案在上院通过,国王回绝了这个恳求,于是,辉格党政府总辞职,威灵领授命组阁,国内马上掀起抗议浪潮,1832年5月,下院通过对格雷内阁的信任案;又通过决议,宣布下院恒久不承受由托利党政府提出的任何建议,国王走投无路,被迫召回格雷内阁,并打算册封足够数量的新贵族,此时托力党相识到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15、,主动放弃了抵抗,6月4日,改革法案最终在上院通过,6月7日,法案获国王批准成为法律。摘编自(美)亚当斯英国宪政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832年改革法案得以通过的缘由,(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1832年改革法案的通过对英国政治民主化的意义。(6分)31.(12分)20世纪的斗争与与平材料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证其与平与平安起见,特允承诺不从事斗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国际联盟大会有权处理属于国联行动范围以内或影响世界与平的任何事项,大会的决议,除盟约另有规定者外,均需出席大会的成员国一样通过;行政院由五个
16、常任理事国与四个特别任理事国的代表组成,有权处理属于国联行动范围以内或影响世界与平的任何事项,行政院的决议,除盟约另有规定者外,均需出席行政院会议的理事国一样通过,如发生盟约所制止的斗争时,行政院可就制裁提出建议。摘编自于琳琦国际联盟的历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国际联盟与结合国宗旨的共同之处。(3分)(2)与结合国相比拟,国际联盟在组织与表决程序方面存在哪些缺陷使其宗旨难以实现?(9分)32.(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立宪政治,以代表国民公意为准则,而最适于运用此制者,则莫如政党政治,政党政治与责任内阁是联为一体的,盖必使国会占多数之政党,组织完全政党内阁,方举责任内阁之实。(
17、政党)贯彻国利民福之薪向,进而组织政府,则成志同道合之政党内阁,以其所信之政见,举而措之裕如,退而在野,则使他党执政,而已处于监视之地,相摩相荡,而政治乃目有向上之机。摘编自宋教仁国民党宣言代草国民党之大政见等(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民国初年宋教仁关于政党政治的主见。(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宋教仁政党政治活动的作用。(6分)33.(12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材料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清的开展,渐渐成熟,并始终持续至今,福建土楼最集中于博平岭的东西两坡,该地区山峦起伏,地势陡峭,可耕地少,野兽出没,盗匪横行。土楼构造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剧烈的向心愿识,凹凸尊卑、主次清楚等
18、。如五凤楼,平面形式为“三堂两横”式,中轴线上为“三堂”,即下堂(门厅)、中堂(祭祀及客厅)与后堂(尊长居处),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支配,最高长辈具有肯定权威,同楼人有着yggk“同居同财”的传统,共同享有楼内公共财产,很多土楼内还专设学堂,族人中有获得秀才以上科场功名者,都在祠堂前竖石笔一对,以示表扬。摘编自林嘉书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述福建土楼形成的缘由。(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土楼所表达的宗族特点。(6分)历史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评分说明:非选择题局部,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一样,但言之有理,可酌
19、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安排的分数。第I卷1.B2.A3.A4.D5.A6.B7.B8.D9.C10.B11.D12.C13.D14.C15.A16.A17.B18.C19.D20.C21.B22.C23.C24.B25.D第II卷26.(12分)答案要点:(1)唐宋元文学开展,留下了大量的素材;文人士大夫主动参加创作;小说通俗易懂,接近日常生活,易于被民众承受;商品经济旺盛,市民阶层扩大。(7分)(2)满意了民众的文化需求;有肯定教化功能;提升民众的学问程度。(5分)27.(12分)答案要点:(1)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民族工业快速开展,利润较高;开展不平衡;工业开展根底薄弱,内力缺乏。(6
20、分)(2)政争兵乱,政局不稳,工业开展环境恶化;政府推动不力;外国资本的挤压。(6分)28.(14分)答案要点:(1)立法机构健全,国会拥有征税权,权利加强;成为单一主权国家;实行总统制。(6分)(2)加强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利,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权利;联邦制成为新的国家构造形式;推动了资本主义开展。(8)选做题(五选一)29.(12分)答案要点:(1)缘由:均田制遭到破坏,农夫破产与逃亡:府兵制兵源枯竭,士兵逃亡。(4分)内容:已招募宿卫、边兵的募兵制代替府兵制。(3分)(3)肯定程度上保障了兵源,稳定了军队;大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节度使拥兵自重,为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埋下隐患。(5分)30
21、.(12分)答案要点:(1)议会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主见改革的政党占下院多数;得到多数选民支持;国王看法转变,同意改组上院;反对派放弃抵抗。(6分)(2)稳固了议会下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yggk;责任制内阁运行形式已经成形;贵族对国家政治的限制受到减弱,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政治权利;证明通过与平改革实现政治民主化是一条可行之路。(6分)31.(12)答案要点:(1)维护世界与平,促进国际合作与各国友好关系,防止斗争。(3分)(2)组织方面:美、苏等大国长期没有参加国联,减弱了国联的影响力;大会与行政院职能分工不清,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没有干脆指挥的军事力气,无法有效绽开维与行动。(5分)程序方面:国联大会的决议须要一样通过,造成决策困难;行政院决议需一样通过,没有强迫执行决议的权利,缺乏执行力。(4分)32.(12分)答案要点:(1)成立政党;实行多党竞争;以国会多数党组成责任内阁,在野党监视政府。(6分)(2)提出并理论议会政治主见;在改组国民党中起重大作用;为民主政治牺牲,引发“二次革命”,为后来革命斗争供应血的教训。(6分)33.(12分)答案要点:(1)人口南迁,南方开发;特别的地理因素;平安自保的须要。(6分)(6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