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4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整理与复习数的世界(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化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0页整理与复习(数的世界)第15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本单元所学的内容,进一步驾驭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和笔算,能应用商不变的规律用简便方法计算。 2.使学生通过练习、比拟,加深对除法笔算法则的理解,培育比拟、归纳等思维实力,提升除法计算技能,开展除法口算和笔算实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间的联络,进一步开展细致计算、追求正确结果、有错就改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除法笔算。 教学打算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忆引入 引导: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已
2、经完成,从这节课起,我们要把全学期学习的内容进展整理与复习。首先走进“数的世界”,大家回忆一下,本学期在“数的世界”里主要学习了哪些计算? 在除法计算里又学习了哪个重要的规律? 引入:这学期主要学习的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包括商不变的规律。这节课我们整理与复习这局部内容。(板书课题)通过整理、复习,大家要进一步驾驭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更加正确地进展计算;同时能驾驭用商不变的规律进展简便计算的方法,使计算实力得到进步。对于前面还不太理解的学问,要在复习中弄清晰、想明白。好吗?二、算法的整理复习 (一)复习口算。 1.做整理与复习第1题。 让学生独立口算,干脆写出得数
3、。 沟通得数,结合选择23题要求说说算法。 提问:这学期学习的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时是怎样想的? 指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可以利用表内除法推算得数,比方8020可以用82推算;15050可以用155推算。请大家再想一想,这样算事实上应用了什么规律?(板书:商不变的规律) 提问:什么是商不变的规律? 小结: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使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变得简便,只要把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同时去掉一个0,按表内除法口算得数。(接“商不变的规律”板书: 按表内除法口算) 2.口算。 用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答得数,再集体口算得数。 (二)笔算复习。 1做整理与复习第2题。 (1)学生独立练习:1923
4、0 19234 19238。 指名板演,老师巡察、指导。 沟通:计算的结果对不对?(有错的检查时在竖式上订正)这三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三小题从哪里看出要调商的? 说明:除数是两位数,可以用四舍五人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当时商偏大或偏小时,就要分别调小或调大。(板书:四舍五人试商可能偏大、偏小调商) (2)学生独立练习:99060 99062 99066。 指名学生板演,老师巡察检查。 检查:这一组算式和得数哪里一样,哪里不同? 第一小题怎样算的?(说明计算过程)个位上各是怎样求商的?第三小题为什么也要调商?(余数不比除数小) (3)比拟整理。 比拟:为什么前一组题的商是一位数,后一组
5、题商是两位数? 归纳:大家想一想上面计算、比拟的过程,能归纳一下除法笔算的方法吗? 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可以用四舍五人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先用被除数前两位除,前两位不够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每次余数要比除数小。(呈现法则) 2.做整理与复习第3题。 (1)学生独立计算前两道并验算,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留意试商处理;说说验算方法。有错的学生订正。 (2)学生计算后两题并验算。 检查计算是否正确。 提问:最终一题商的个位是0,是怎样想的? 说明: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 3做整理与复习第4题。 提问:这里简便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在“商不变的规律”后
6、面补充板书:简便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检查:第一小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几以后再算的?为什么余数是20? 第二小题看作多少除以几算的?第三小题被除数为什么不看作98计算,余数应当是多少? 说明:假如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可以应用商不变的规律,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去掉一样个数的0,这样计算比拟简便。 三、全课总结 1.引导总结。 引导:这节课主要复习了哪些内容?你在复习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哪些学问?对于今日的复习,你还有哪些体会?(可以用比拟的方法整理法则,口算事实上用了商不变的规律,应用规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计算时要留意的问题等)2布置作业。完成整理与复习第5题(让学生先说说可以怎样
7、想,再独立完成)。第2课时:数的世界(2)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化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1页整理与复习(数的世界)第6一11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进一步相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能按依次正确地计算;能由实际条件提出相应的问题,能敏捷应用解决问题的策略,正确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际问题里数量间的联络,加深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及其运用过程,积累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阅历,进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3使学生主动运用数学规则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育独立思索、细致解决问题的习惯;体验数学学问、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开展应用意识,进步应用实力。教学重点
8、用不同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理解数量间的联络。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引导:我们已经复习了除法计算。想一想,在“数的世界”里,除了除法计算,这学期还学习过哪些学问?引入:我们这节课就整理与复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通过整理、复习,要进一步驾驭四则混合运算的依次,正确计算结果;要进一步学会用不同策略敏捷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正确地、比拟娴熟地列式解答,进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二、混合运算依次1回忆内容。引导:这学期学习了三步计算整数混合运算,大家回忆一下学过哪些内容的三步计算,运算依次各是怎样的。同桌同学可以相互说说。沟通:说说你驾驭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内容和它
9、们的运算依次。指出:在三步计算中有不含括号的、只含小括号的和含有中括号的。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再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有中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2做整理与复习第6题。让学生先看每题按怎样的依次算,再沟通运算依次。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四人板演。评讲:师生一起先检查计算依次,再检查每一步的结果;结合提问或说明第一小题怎样脱式简便一些,第二小题先算哪一步,第三小题括号里怎样算。说明:算对混合运算的前提是按运算依次算,其次是每一步都要细致算对;还要留意计算时,短暂不算的要在递等式里抄下来。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回忆解题步骤和策略。 提问:我们在解决问题的策略里,学习过解决问题的一
10、般步骤和策略。大家回忆一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呈现板书: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检验反思)分析数量关系时可以怎样想呢?(呈现板书: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 2.做整理与复习第7题。 让学生自己读题,说说有哪些条件,求什么问题。分析:依据条件、问题,你感觉分析数量关系用什么策略比拟便利?你能从条件想起,找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吗?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老师巡察、沟通)沟通:从条件想起可以怎样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沟通一种思路后,就再指名学生说一说,使学生领悟、理解)还可以怎样找有联络的条件,得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沟通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提问:都是从条件想起,为什么想到的解答过
11、程不一样呢?(每一步找的有联络的条件不一样,这样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也就不一样)说明:有联络的条件不同,提出的问题就可能不一样。只要是从有联络的条件里求出的新条件是解决问题须要的,都是正确的,关键就是依据有联络的条件确定先求什么。解答:我们已经理解了数量间的联络,找出了不同的思路,请大家自己选择一种思路列式解答。(巡察学生解答,指名不同解法的两人分别板演)检查:第一种解答方法先求的什么,再怎样算的?第二种解答方法呢?提问:要检验间题的结果对不对,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学生说出自己的检验方法)哪位说一说,怎样把结果代入原题检验?(板书算式)说明:可以把结果代人原题检验,也可以用另一种解答方法检验解题
12、对不对。回忆:回忆解决问题过程,你用了什么策略,怎样想的?指出:这是连除实际问题,一般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就能比拟简洁找到可以求出的新条件,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做整理与复习第8题。让学生独立读题,弄清条件和问题。4.做整理与复习第9题。沟通:这道题可以用什么策略分析数量关系?从条件想起怎样想?(让学生联络列出的条件、问题说思路)从问题想起可以怎样想?(依据答复板书:每只河蚌的颗数X河蚌只数=一共的颗数)5做整理与复习第11题。让学生同桌相互探讨知道了什么,能提哪些问题。沟通:知道了什么,你提出了什么问题?(板书求茄子和番茄总棵数与总棵数差的两个问题)四、总结并完成作业布置作
13、业。完成整理与复习第10题(先整理再解答),以及两次提出的4个问题。教学反思 : 图形王国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化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2页整理与复习(图形王国)第12一17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相识升和毫升,能从不同方位视察物体的形态;进一步驾驭射线、直线的特点,加深对角的学问的相识,能比拟娴熟地量角和画角;能说明直线两种位置关系的特点并能正确推断,更好地驾驭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升和毫升的大小,进一步体会视察位置和看到的物体形态之间的关系;能比拟和加深相识图形的特点,进展简洁的推断和推理,开展比拟、推理等简洁实力,进一步进步量角、画角的技能,进一步开展空间
14、观念。 3.使学生初步理解学问之间的联络,产生对图形与几何学问的爱好,进步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 角的相识和垂线、平行线。 教学打算 学生打算小正方体、方格纸,三角尺、直尺和量角器。 为学生打算练习纸:(l)方格纸;(2)量角(开口方向不同的4-5个角);(3)画角(分别以一条射线为边画450,1300的角);(4)已知直线和已知点(一幅点在直线上;一幅点在直线外,间隔 2厘米)。 教学过程 一、回忆引入 1回忆内容。 引导:请大家回忆一下这学期学习过的图形与几何的学问,相互说说都有哪些内容。假如不太清晰,可以先在课本上找一找,再说一说。 沟通:这学期你学习过图形与几何的哪些学问
15、?(板书:升和毫升 视察物体 角、垂线和平行线) 2.引人课题。 谈话:这节课,我们要整理和复习这学期学习的升与毫升、视察物体、角和垂线、平行线这些图形与几何的学问。(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解容量,加深对升和毫升的相识,能从不同位置正确视察物体并能推断不同位置看到的形态;进一步驾驭射线、直线和角的特点,加深相识垂线、平行线,能比拟娴熟地画垂线和平行线。 二、容量和视察物体 (一)容量学问。 1.回忆和整理内容。 提问:你对容量有哪些相识?(板书:升 毫升 1升=1000毫升) 怎样的正方体容器容量是1升?1毫升大约有多少? 你能举例说说容量大约1升的容器吗?常见的容量比1升小的容器有哪
16、些?比1升大的呢? 能举出一些用毫升作单位的容器吗? 2.做整理与复习第12题。 让学生独立填空。 沟通结果,说说是怎样想的。(学生自己的想法,只要合理便赐予确定,如酸奶不行能250升等) 说明:估计容量,一般依据1升和1毫升容量有多少确定。 3做整理一与复习第13题。 学生完成后沟通,说明理由。 (板书:5升5个1000毫升一5000毫升 8000毫升8个1000毫升8升) 说明:升和毫升换算要按1升=1000毫升推算,几升是几个1000毫升,就是几千毫升;几千毫升就有几个1000毫升,就是几升。 (二)视察物体。 1.先摆一摆,再看一看、画一画。 出示下图,让学生照样子摆出下面的物体,在方
17、格纸(见练习纸)上画出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沟通三个面视察到的图形,说说每个面的图形怎样视察到的,哪两个面的图形是一样的。 沟通:能说说你视察物体不同面形态的体会吗? 说明:视察不同的面,位置要选正确。从不同面视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图形不确定一样。 2做整理与复习第14题。 让学生连一连,沟通怎样连的。 提问:视察这个物体,前面和右面的形态不同在哪里?右面和上面呢? 指出:在一个面视察物体,要留意这个面形态的特点。 3.看图形,摆物体。 出示:下面是视察一个物体从不同面看到的图形,同桌合作摆出这个物体。 沟通摆出的物体,说说摆物体时的想法。 三、角和垂线、平行线 (一)射线、直线和角
18、。 1做整理与复习第15题。 要求学生看线段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板书线段特点) 让学生把两条线段分别延长成射线和直线。(指名板演画线段并按要求延长) 提问:射线和直线各有什么特点?(板书射线、直线特点) 射线、直线和线段比,一样的是什么,不同在哪里? 线段和直线有什么联络?(板书:线段是直线的一局部) 2.回忆角的学问。 引导:想一想,由射线你学习了什么?角是怎样的图形?(老师由一点动身画两条射线,成角) 关于角,你相识了哪些学问?(板书:量角分类画角) 3.做整理与复习第16题。 (1)角的分类。 提问:下面哪几个角的度数你能干脆说出来,各是什么角?(板书:直角=90度 平角=180度 周
19、角=360度)剩下的各是什么角?为什么?(板书:锐角90度 90度钝角180度) 能看着板书说一说角是怎样分类的,分成哪几类吗? 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1周角=2平角=4直角) (2)量角。 让学生量一量其余两个角各是多少度。 沟通:各是多少度?用量角器怎样量角? 让学生量出练习纸上每个角的度数,沟通结果。 4.画角。 (1)让学生在练习纸上按指定度数画角。 沟通、检查画出的角的度数。 提问:用量角器是怎样画角的?和量角的方法有什么相像的地方?(都要做到两重合) (2)画75度的角。 让学生独立画角,再同桌相互量一量,检查画的度数,然后理解正确画角的人数。 5小结归纳。 提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苏教版 四年级 数学 上册 复习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