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docx
《人教版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电学学问总复习提纲 壮壮一, 电荷1, 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轻小物体指:碎纸屑, 头发, 通草球, 灰尘, 轻质球等。2,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缘由: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事不同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能量的转化:机械能-电能摩擦起电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及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旁边的物体带电。3, 两种电荷: 正电荷: 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正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 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
2、电叫负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5, 验电器: 构造: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者带电多少。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6,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单位:库仑C。7, 元电荷e: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e 10-19C8, 异种电荷接触在一起要相互抵消。9, 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拓展:假如物体所带正, 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局部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歼灭,事实上电
3、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二, 电路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在电源的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经用电器流向负极。 3.电源:能供应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4.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有电源 电路闭合6.导体:简洁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 碱, 盐水溶液等。 导体简洁导电的缘由: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荷。7.绝缘体:不简洁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绝缘体不简洁导电的缘由: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8.电路的根本组
4、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断路; (3)短路:干脆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肯定不允许。 10.电路图:用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必需记住各种电路元件符号 11.串联: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叫串联。(随意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12.串联电路的工作特点:开关只需一个;各个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响;电流路径有且只有一条。13.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条支路之间互不影响) 14.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开关可以不止一个;各个用电器能独立工作相互不影响;电流路径不止一条。15.推断串
5、联, 并联电路的常用方法:分流法:视察电路中的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经过用电器回到负极的过程中,是否有分支。假如电流有分支,那么电路为并联;假如电流没有分支,那么电路为串联。断路法:将电路中的随意一个用电器去掉后,视察其他用电器是否能接着工作。假如其他用电器能接着工作,那么电路为并联;假如其他用电器不能接着工作,那么电路为串联。电路工作特点法:视察电路中的各个用电器能否独立工作。假如各用电器能独立工作相互不影响,那么电路为并联;假如各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响,那么电路为串联。方法:在推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时,假如电路中连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那么先把电压表所在的位置看作断路,把电流表所在的位置看作纯导
6、线,然后再推断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三, 电流 I1.国际单位:安培(A); 常用单位:毫安(),微安( A), 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2.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的运用规那么是: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肯定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试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3安,。 电流表的运用方法可简要归纳成:两要, 两不, 两看清记住:要测量谁的电流,那么电流表就及谁串联;反之,电流表及谁串联,那么表示测量谁的电流。四, 电压U 1.电压: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缘由,有电压不肯定有电流,但有电流
7、那么肯定有电压。2.电源是供应电压的装置。 3.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单位:千伏(),毫伏(); 1千伏=103伏=106毫伏。 4.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运用规那么: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在不超过电压表量程的前提下,电压表可以干脆接在电源两极。5.试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V; 015V,V。 记住:要测量谁的电压,那么电压表就及谁并联;反之,电压表及谁并联,那么表示测量谁的电压。方法:在推断电压表及谁并联时,主要视察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是干脆接在哪个用电器的两端。6.熟记的电压值:1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伏;
8、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人体的平安电压是:不高于36伏;工业电压是380伏。 五, 电阻R 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假如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2.国际单位:欧姆(); 常用单位:兆欧(M),千欧(K); 1兆欧=103千欧; 1千欧=103欧。 根本性质。4.确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留意限制变量法的应用)强调:电阻R及它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它的电流I无关。5.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大小可以变更的器件。原理:滑动滑片P变更电阻线连入电路中的长度来变更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注:没变更它自
9、身的总阻值作用:a.爱护电路;b.通过变更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变更电路中的电流或者各个电阻之间的电压安排关系。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 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正确运用:a, 应串联在被限制电路中运用即要限制谁那么及谁串联;反之,及谁串联那么表示限制谁的电流; b, 接线柱要“一上一下; c, 闭合开关前应把滑片调至阻值最大的位置。6.电阻箱:作用和滑动变阻器一样;原理及滑动变阻器不一样运用方法:连接方式及滑动变阻器一样,连入电路的阻值大小=刻度盘指针所指数字对应倍数之和。六, 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
10、成反比。强调:此结论肯定不能倒过来说。2.公式:式中单位: I安(A); U伏(V); R欧()。3.公式的理解:公式中的I, U, R必需对于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的同一过程即要满意“同一性,才能代入公式中计算;I, U和R中随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及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只是R的确定式,而不是确定式)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那么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当电流肯定时,电阻越大,那么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 R2串联,串得越多,总电阻越大) 电流:12(串联电路中各
11、处的电流相等) 电压:1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局部电路电压之和) 电阻:12(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假如n个等值电阻R串联,那么有R总 注: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其缘由是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实际意义:用多个小电阻串联起来代替大电阻。分压作用:U1212阻值越大的电阻分得电压越多,反之分得电压越少比例关系: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对各局部电路(用电器)所做的功, 产生的热量, 做功的功率及其电阻成正比,即 W U1212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 R2并联,并得越多,总电阻越小) 电流:1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1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
12、路电压) 电阻:11112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注: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其缘由是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实际意义:用多个大电阻并联起来代替小电阻。变形式 12/R1R2此变形式只适用于两个电阻并联的状况,多于两个电阻并联那么不适用。假如n个等值R电阻并联,那么有R总 分流作用:I1221(阻值越大的电阻分得电流越少,反之分得电流越多比例关系: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对各局部电路(用电器)所做的功, 产生的热量, 做功的功率及其电阻成反比,即 W I1221七, 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W):电流对用电器做的功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电功。电功的国际单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初三 物理 电学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