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三人教版知识点总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化学选修三人教版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选修三人教版知识点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选修三学问点第一章 原子构造及性质 1能级及能层 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依次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能级交织: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织。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事实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依次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2) 能量最低原理 现代物质构造理论证明,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上下,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 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
2、子原子中,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包容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规那么: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一样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一样,这个规那么叫洪特Hund规那么洪特规那么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溢或全充溢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说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为了防止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到达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构造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
3、表示,例如K:Ar4s1。 外围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是指将过渡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符合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部分原子实或主族元素、0族元素的内层电子排布省略后剩下的式子。 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 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二. 原子构造及元素周期表 2。但一个能级组不肯定全部是能量一样的能级,而是能量相近的能级。 2. 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1)依据核外电子排布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假设元素序数Z,找出及之相近上一周期的惰性气体的原子序数R,先确定其周期数。再根究ZR的值,确定元素所在的列,按照周期表的构造
4、数出所在列对应的族序数。假设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可干脆推断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某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s24p4,由此可知,该元素位于p区,为第四周期A族元素。即最大能层为其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族序数,但应留意过渡元素(副族及第族)的最大能层为其周期数,外围电子数应为其纵列数而不是其族序数(镧系、锕系除外)。 2主族元素价电子数=族序数,副族元素IIIB-VIII族价电子数=族序数 IB,IIB价电子的最外层数=族序数3各区元素化学性质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S区ns1-2 p区ns2np1-6 、d区n-1d1-9 ns1-2、 ds区n-1d10ns1-2三. 元素周期律 1.
5、 电离能、电负性(1) 电离能是指气态原子或离子失去1个电子时所须要的最低能量,第一电离能是指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须要的最低能量。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原子越简单失去1个电子。在同一周期的元素中,碱金属(或第A族)第一电离能最小,稀有气体(或0族)第一电离能最大,同周期,从左到右总体呈现增大趋势。Be,N,P,Mg除外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渐渐减小。同一原子的第二电离能比第一电离能要大 (2) 元素的电负性用来描绘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3) 电负性的应用 推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其强弱 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选修 三人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