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6年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化教学学问与实力真题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开展中起确定作用的是()A.遗传B.环境C.个体差异D.个人努力【答案解析】:B【答案解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的确定作用,故选B2.教化史上的传统教化派与现代教化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夸美纽斯和杜威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赫尔巴特和杜威【答案解析】:D【答案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化学代表人物,杜威是现代教化学派的代表。3.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被教师叫到了办公室。教师指责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小林低着头回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
2、”这说明小林最缺乏()A.道德相识教化B.道德情感教化C.道德意志教化D.道德行为教化【答案解析】:C【答案解析】:小林知道自己不应当拿别人的苹果,但忍不住去拿,说明他有根本的道德认知,但是意志品质比拟薄弱,限制不住自己,所以应加强道德意志的熬炼,故选C。4.我国制度化学校教化体系包括:1、幼儿教化2、初等教化 3、中等教化 4、成人教化 5、高等教化A.1、2、3、4B.1、2、3、5C.1、2、4、5D.2、3、5、4【答案解析】:B【答案解析】:幼儿、初等、中等、高等教化是学校教化体制的根本内容。故选B。5.与学校教化相比,家庭教化的特点主要表达在()A.生活性B.安排性C.组织性D.系
3、统性【答案解析】:A【答案解析】:BCD是学校教化的特点,而生活化针对的是家庭教化。6.有目的,有安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展感知以获得资料的探讨方法是()A.历史法B.问卷法C.视察法D.文献法【答案解析】:C【答案解析】:题干中的对事物进展感知,以获得资料,说的是通过对事物的视察进展的探讨,说的是视察法。7.儿童发觉眼睛干涩夜盲症可能主要缺乏()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答案解析】:A【答案解析】:夜盲症主要缺乏维生素A,补充维生素A养分素或胡萝卜素提取物,鱼类富有丰富的维生素A,最宜夜盲症患食用,可以预防干眼病、夜盲和各种角膜炎。8.当你凝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
4、得小方框平面的前方,一会儿又觉得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前方。这种反复变更的现象属于()A.留意分数 B.留意起伏C.留意安排 D.留意转移【答案解析】:B【答案解析】: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的现象是留意的起伏,或者留意的动摇。9.教师可以通过视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说明思维具有()A.间接性B.概括性C.理解性D.整体性【答案解析】:A【答案解析】:思维的间接性说的是我们无法干脆看到本质,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进展探讨推理。题干本身便是此意。故选A。10.不顾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推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A.独立型B.依存性C.整体型D.系列型【答案解析】:A【答案解
5、析】:场独立的人具有独立性,有主见,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故选A。11.将强化分为干脆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心理学家是()A.罗杰斯B.斯纳金C.班杜拉D.桑代克【答案解析】:C【答案解析】:班杜拉的视察学习理论中,班杜拉提到动机过程的时候,提到了干脆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概念。12.小英到医院打完针后,在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胆怯,这种心理现象是()A.内化B.泛化C.焦虑D.移情【答案解析】:B【答案解析】:小英建立了对穿白大褂的医生的恐惊,但是辨别不出水是要给她打针的,认为全部穿白大褂的都会给他打针,就把恐惊泛化到全部穿白大褂的人身上。13.根据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
6、中详细实现的课程属于()A.志向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领会的课程D.运作的课程【答案解析】:D【答案解析】:A志向的课程是指由一些探讨机构、学术团体与课程专家提出的应当开设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是指由教化行政部门所规定的课程,也即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是教师对正式课程所领悟而形成的课程;D运作的课程是教师在课堂上所实际施行的课程。另外,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还有阅历的课程,是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事实上体验到的东西。14.荀子在劝学篇中描绘: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蕴含的教学原则是()A.循环渐进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诱导原则D.直观性原则【答案解析】:
7、A【答案解析】:荀子的这句话说明学生要从低到高,从小到大,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才能有所成就。这符合的按部就班的教学原则。故选A。15.在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时,张教师将可以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是学习目的之一,该目的属于()A.学问性目的B.过程性目的C.技能型目的D.情感性目的【答案解析】:C【答案解析】:题干表述可以正确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这属于一种计算的技能。区分于学问性目的,假如表述驾驭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就属于学问性目的。16.根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依次编排课程内容,这种组织方式属于()A.横向组织B.程度组织C.纵向组织D.综合组织【答案解析】:C【答案解析】:由易
8、到难,由简到繁是说根据学科的逻辑线索绽开,属于纵向的组织方式。而横向组织打破了学科的学问界限,按学生开展阶段和须要为根据来组织的。17.表达家国对学校的统一要求,作为学校为法定根本纲领和重要根据构成的是()A.题型安排B.课程标准C.教学大纲D.教学目的【答案解析】:A【答案解析】:题干的关键词是统一要求,选择课程安排。课程标准也叫教学大纲,BC是一个概念,故解除。18.小学科学课上,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视察植物内部构造,获得有关植物的学问,这种方法属于()A.参观法B.试验法C.演示法D.实习法【答案解析】:B【答案解析】:题干强调学生通过显微镜视察获得学问,所以选择试验法,故选B,演示法
9、强调教师示范学生视察。19.新学期第一堂体育课张教师对学生进展了体能测试,以作为分组教学的根据,这种教学评价属于()A.过程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答案解析】:C【答案解析】: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对学生进展了体能测试,为以后的教学作为根据,是诊断性评价。20.根据根底教化课理论,我国小学现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改革并设科学、艺术等综合课程,这表达了课程构造具有()A.综合性B.平衡性C.选择性D.时代性【答案解析】:A【答案解析】:题干强调小学阶段的综合课程,即表达了新课程构造的综合性,故选A二、简答题21.简述马斯洛的须要层次理论。【答案解析】:(1)生
10、理的须要(2)平安的须要(3)归属和爱的须要(4)敬重的须要(5)认知的须要(6)审美的须要(7)自我实现的须要马斯洛认为人的低一级的须要得到满意,才会有高一级的须要。生理的须要、平安的须要、归属和爱的须要、敬重的须要是根本须要,也叫缺失的须要;认知的须要、审美的须要、自我实现的须要是成长的须要。22.儿童身心开展个别差异性表如今哪些方面【答案解析】:可以考虑从以下角度作答,在答题时多把想到的都答上。(1)生理的差异。比方身高、体重等便利的差异(2)心理的差异。第一,认知上的差异,包括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第二,心情情感和意志的差异。第三,特性心理差异,比方须要爱好和动机的特性倾向性的差异
11、以及实力气质和性格的特性心理特征的差异。23.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生为本的”的根本概念。【答案解析】:(1)敬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2)遵循小学生身心开展特点和教化教学规律,供应合适的教化,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安康欢乐成长。三、材料分析题24.唐教师布置学生回家用泥巴做手工,要求留意制作的过程和感受,给作文累计素材。不就,小强的爸爸就气概汹汹来找唐教师,质问唐教师为什么小强一回家就玩泥巴,不学习。唐教师就将小强的作文读给家长听。作文中提到小强曾经做过一个坦克模型,但是他爸爸特别生气,就一脚给踩坏了。家长听完小强的作文,表示理解了孩子的行
12、为。(1)评析唐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法。(2)试述家校合作,应遵守的根本要求。【答案解析】:(1)唐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法值得学习。唐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中留意了家长其实是站到了学校的对立面的,只要求学校催促孩子的学习,家长不是很留意孩子的教化。针对这种状况,唐教师的沟通方法正是从小强的作文切入,说明了教师布置作业的动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忱,从学生角度获得了家长的认同。假如唐教师借此时机教化家长的冲动,和对孩子开展的无视,可能就更会造成与家长的对抗状态,之后的沟通就会带来费事。(2)从以下角度作答:第一,改善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关系,留意同等沟通、发挥学校主导,调动家长主动性;第二,进步家庭与学校的合作
13、实力,统一相识,共同担当孩子的教化责任;第三,畅通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渠道,资源共享,形成教化合力。第四,进步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层次,逐步进步家长的参加感,互相支援,合作共进。25.杨教师在讲分数的根本性质。采纳的导入方式是“猴子分饼”。猴山上的猴子最喜爱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三块,分给猴A一块。猴B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六块,分给猴B两块。猴C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饼平均切成9块,分给猴C三块。那么同学们,这个猴子这么贪心,你觉得他能吃完吗猴子分饼(1)评析杨教师所设计的教
14、学导入环节(2)课堂中常用的导入方式(1)杨教师的导入值得学习。第一,导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相适应,即针对性;杨教师讲分数的根本性质,每个猴子分的块数不一样但是都是三分之一,并且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生活情境设置导入。第二,导入要有启发性,通过这个情境,并且设问,可以引起学生思索;第三,导入要好玩味性,猴王分饼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上课的热忱;第四,导入要考虑语言的艺术性。教师的导入留意了语言的抑扬顿挫。(2)导入方法主要有:直观导入、问题导入、情境导入、活动嬉戏导入、故事导入等.四、教学设计题26.语文白居易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
15、萋萋满别情。(1)描写该诗的意境并分析主题。(2)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材料,试拟定教学目的。(3)设计针对生字”枯“的写字指导过程。(1)描写该诗的意境并分析主题:【答案解析】: 本诗选自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读时琅琅上口,诗句真实而清楚的再现了一年中野草的繁茂与枯败,一枯一荣、一青一黄之间,看似柔弱的小草的坚韧生命力已然彰显,而熊熊大火之后的坚韧再生更表达作者对待生命自强不息的看法。(2)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上半年 小学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