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内重点文言文知识点梳理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内重点文言文知识点梳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内重点文言文知识点梳理1.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课内重点文言文学问点梳理陈涉世家一、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几方面梳理本课实词:(一)通假字1、【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贬谪2、【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3、【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二)一词多义 1、次: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2、会: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 及皆来会计事(集会)3、将:上使外将兵(带着,率领) 项燕为楚将(将领)4、书:乃丹书帛曰(动词,写) 得鱼腹中书(名词丝绸条)5、数:广故数言欲亡(屡次) 卒数万人(几)6、乃: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2、 乃可以放在虚词里 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三)古今异义词1、【等死】古义:同样 今义:等着2、【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 今义:经常3、【楚人怜之】古义:爱怜 今义:怜悯4、【夜篝火】古义:用竹覆盖着 今义:泛指火堆5、【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特别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6、【号令召三老、豪杰及皆来会计事】古义:集会,争论今义:监视和管理财务的工作7、【今亡亦死】古义:逃走 今义:死8、【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古义:私下今义:两段时间或两种事物相接的地方(四)词类活用1、【大楚兴,陈胜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2、【尉果笞广】用鞭、杖或竹板打3、【天下苦
3、秦久矣】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4、【皆指目陈胜】名词用作动词,指指引点5、【夜篝火】名词用作动词,用覆盖着6、【置人所罾鱼腹中】名词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7、【将军身被坚执锐】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形容词用作名词,锋利的武器8、【死国可乎】为而死9、【乃丹书】名词作状语,用丹砂10、【法皆斩】名词作状语,按法律。11、【固以怪之矣】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12、【忿恚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愤怒二、文言虚词1、之: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 怅恨久之 (语气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二世杀之 (代词,扶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构造助词,的)2、为:为屯长(当) 为天下唱(替) 士卒多为用者
4、(成为) 为坛而盟(修筑)3、以:扶苏以数谏故 (因为)或以为死 (认为)诚以吾众诈自称(把)以激怒其众(来)三、文言特别句式(一)【省略句】1、守丞死,乃入据陈 “乃”的前面省略“起义军”2、上使外将兵 “使”后面省略代词“之”,指扶苏3、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为”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或“其”,指吴广(二)【推断句】1、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译为是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译为应当是三、朗读节奏1、而戍死者/固十六七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唐雎不辱使命一、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几方面梳理本课实词:(一)通假字:1.故不错意也(“错
5、”通“措”,放置) 2.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黑色) 3.轻寡人及 (“及”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4.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值”,只,仅仅) 5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 (二)一词多义:徒: 1.亦免冠徒跣(光着,动词) 2.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副词) 夫: 1.此庸夫之怒也(的人) 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怒: 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发怒) 2.怀怒未发(生气,名词)使: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动词)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两者皆为动词,前“使”:派遣;后“使”:出访) 然: 1.虽然 (这样) 2.秦王怫然怒 (.的样子
6、) 及: 1.轻寡人及(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2.及臣而将四矣(加) 若:1.非若是也(像)2.若士必怒(假设,假设)(三)古今异义:1.非若是也(古:这样,如此。今:今常用作推断词) 2.岂直五百里哉(古:只,仅仅。今:不弯曲) 3.休祲降于天(古:祥瑞。今:常用作休息) 4.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交换。今:简洁,简洁) 5.虽然,受地于先王(古:即使这样。今: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及它照应,表示成认前边的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6徒以有先生也(古:只。今:徒弟) 7.秦王色挠(古:屈从。今:轻轻地抓) 8长跪而谢之(古:一种坐姿。今:双膝着地。
7、古:致歉。今:感谢或凋落) 9.以头抢地耳(古:撞。今:抢夺) 10.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古:于是。今:因为) 1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古:赐予。今:增加) (四)词类活用:1、请广于君广,可以看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说明为扩大 2、轻寡人及?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此处的意思是轻视。 3、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伏,使动用法,使伏; 流,使动用法,使流 4、天下缟素缟素,名词作动词,穿戴丧服 5、及臣而将四矣数词活用做动词,成为第四个人 二、虚词 (以、而、之、者、于)以: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3.徒以有先生也(因为) 4.以君为长者(把) 而:
8、 1.挺剑而起(动作承接,不翻译)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表转折,但是) 3.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表顺承,不译) 之: 1.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构造助词,的) 2.愿终守之(代词,指代安陵国土)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长跪而谢之曰(代词,指唐雎) 5.愿终守之(它) 6.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 者: 1.以君为长者(的人)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缘由) 于: 1.受地于先王(从) 2.仓鹰击于殿上(到) 3.请广于君(给) 三、特别句式1、非若是也推断句 2、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推断句 3、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推断句 4、受地于
9、先王状语后置(倒装句) 5、请广于君状语后置 (倒装句)四、课文内容分析:【主要内容】这篇文章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状况。写的是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访秦国,及秦王绽开面对面的剧烈斗争,最终保全了安陵国土的故事。【主题思想】示了弱国安陵可以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缘由。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揭露秦王的骄横欺诈,色厉内荏,色厉内荏的本质。【文章构造】第一局部(第1段),写唐雎出访秦国的背景。安陵君委婉地加以回绝,并派唐雎出访秦国,这一局部是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第二局部(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展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可分两层:第一层(第2段),写唐
10、雎坚决抵抗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这种锋利的对立,势必促使双方间的冲突进一步开展。这是斗争的第一个回合。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还击秦王的“天子之怒”。秦王用 “天子之怒”威逼唐雎。对此,唐雎也毫不示弱,马上接过话题,以“士之怒”进展还击,自然而然地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意即要跟秦王舍命。并马上付诸行动,“挺剑而起”。这是斗争的第二个回合,也是这场斗争中的高潮,冲突在对话中得到晋级。第三局部(第4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成功,这是斗争的结局。表现出亲王色厉内荏的原来面目。【写作特点】1、本文以对话为主本文通过对话交代事情的起因、经
11、过和结局,塑造人物形象。本文把这两个人物放在一场锋利的冲突冲突当中,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通过对话,显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安陵君的委婉而坚决,唐雎的镇静干练,有胆有识,义正辞严,秦王的骄横无理,无不跃然纸上。2、运用比照用多种形式的比照和衬托来刻画人物。两种人物、两种思想和行为的比照,可以突出他们各自的特征。一个先倨而后恭,“使人谓”“不悦”“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之”,这是秦王在事务全过程中看法的改变过程;另一个先恭后倨,临危出访镇静应对针锋相对“挺剑而起”,这是唐雎在事务全过程中看法的改变过程。境况不同、看法不同、结果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性格。一个是色厉内荏、色厉内荏的纸老虎;
12、一个是临危不惧、机灵果敢的伏虎英雄。一倨一恭,也形成比照,这种比照,更有力地提醒了秦王这一困难性格既是凶狠的,又是虚伪的。 本文还恰当地运用了衬托手法,用安陵君从正面来衬托唐雎。用秦王从反面来衬托唐雎。秦王的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反衬了唐雎的凛然正气、有胆有识和不畏强暴。唐雎的说话技巧:.1、言辞委婉,言之有“节”。如: “否,非若是也。”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等语言,接着用语势剧烈的排比句,列举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的史实,对“士之怒”加以渲染说明。于是,唐雎又靠近一步:“此三子者”,“及臣而将四矣”。这是示意他将效法三人,刺杀秦王,迫使秦王不得不
13、考虑自己的紧急境况。2、以行证言,言之有“力”。唐雎辅以“挺剑而起”这一义无反顾的行动,来证明“今日”欲刺秦王之“言”的实在性和锋利性,这就从根本上彻底打破了秦王的一切梦想,迫使秦王不得不“长跪而谢之”。公输一、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几方面梳理本课实词:(一)通假字1、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兴奋 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通“御”抵抗3、子墨子九距之 距通“据”抵挡 4、公输盘诎 诎通“屈”理屈(二)一词多义1、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替。 夫子何命焉为? 及“焉”合用,表示疑问语气。 必为有窃疾矣 是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制造。 以牒为械 当作2、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
14、盘 动词,会见。 胡不见我于王 动词,引见。 于是见公输盘 动词,召见。3、子:子墨子闻之 子,先生,教师 愿借子杀之 子,您4、说: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兴奋。 请说之 说,说明,陈述。5、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这样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但是6、起:起于鲁 动身、动身 子墨子起,再拜 起身7、以:将以攻宋 凭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认为 以牒为械 用 (三)古今异义 1、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古义:即使这样 今:表转折,常及“但是”搭配2、虽杀臣,不能绝也 古义:虽然 今义:表转折3、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古义:用来.的方法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4、子墨子曰:“
15、请献十金” 古义:敬辞,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允许” 今义:恳求5、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古义:原来 今义:坚实6、墨子起,再拜 古义:两次 今义:又一次 7、荆之地方五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领土,土壤 8、请献十金 古义:古代计算金属货币的单位 今义:今常表示“金银”的“金” 9、舍其文轩 古义:彩饰 今义:常指字和文章 10、胡不已乎 古义:为什么 今义:姓氏(四)词类活用1.吾既已言之王矣 言:名词作动词,说,告知2.吾义固不杀人 义:名词作动词,和善坚持道义3.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机变:动词作名词,奇妙的方式4.虽杀臣,不能绝也 绝:形容词作动词,杀尽,杀光5.吾不言 言:言
16、:名词作动词,说,告知6.义不杀少而杀众 少,众: 形容词作名词,少数人,多数人二、虚词的用法1、之:为楚造云梯之械 这样 子墨子闻之 代词,指代造云梯攻宋这件事 宋何罪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记,构造助词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于:胡不见我于王 向 今有人于此 在 起于鲁 从3、而: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表顺接 知而不争 表转折,却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表顺接三、特别句式1、反问句 然胡不已乎?2、省略句(1) 将以(之)攻宋。(2) 虽杀臣,不能绝(守圉者)也。3、倒装句(1) 宋何罪之有?(宋有何罪?)(2)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于鲁起)4、推断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17、为及此同类。四、课文要点1、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可分为三个步骤:(1) 使公输盘理屈词穷(2) 使楚王理屈词穷(3) 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2、墨子是用什么方法应付公输盘和楚王的? 对公输盘,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抓住这句话来做文章。用连续的否认句,断了公输盘的退路,提醒出他所标榜的“义”的欺瞒性,使其无话可说。 对楚王,墨子采纳一样策略,先让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逆境。用假设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随即连用颇有夸大意味的比照,类推出楚国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楚王陷入自己所否认的圈子中而无话可说。3、人物形象
18、墨子:机制多谋、无所畏惧、镇静自若。 公输:顽固、阴险、狡诈。 楚王:虚荣、愚蠢、阴险、狡诈。4、语言特点 课文里人物的语言富于表现力。 第7段,墨子的语言,连用五个“不行谓”重重否认,极有气概;15段一连用三个比照,并采纳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富裕宋国贫乏,感染力强。1921段揭露公输盘杀机,长短句交织,语气时缓时急,既沉着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无所畏惧、镇静自若的特点。 孟子两章一、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几方面梳理本课实词:(一)通假字1、亲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 2、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 增加 3、入则无法家法家拂士 “拂”通“弼” 辅佐 4、衡于虑 “衡
19、”通“横” 堵塞、不顺 (二)一词多义 1、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被任用 发于声 发出2、拂: 行拂乱其所为 违反 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弼”,辅佐3、利: 天时不如地利 有利 兵革非不坚利也 锋利 4、士: 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入则无法家拂士 贤士(三)古今异义1、亲戚畔之 古义 内外亲属 今义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或他的成员 2、池非不深也 古义 护城河 今义 今常指水塘 3、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 狱官 今义 士兵4、兵革非不坚利也 古义 武器 今义 士兵5、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古义 代词“这” 今义 推断动词6、委而去之 古义 放弃 今义 托付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古义 限制 今义 区域
20、,范围(四)词类活用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威慑2、必先苦其心志 “苦”是形容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苦痛。3、劳其筋骨 “劳”是形容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劳累。4、饿其体肤 “饿”是形容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饥饿。5、空乏其身 “空”“乏”是形容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贫困。6、行拂乱其所为 “乱”是形容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7、所以动心忍性 “动”是动词“忍”是形容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8、人恒过 “过”是名词,这里是动词,犯错误、犯过失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入”“出”是动词,这里是名词,国内、国外。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九年级 语文课 重点 文言文 知识点 梳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