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知识点汇总.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7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知识点汇总.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最新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学问的汇总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第一节 接案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一)接案前的打算1.接案的目的是与效劳对象建立一个良好的专业关系,为后续的预估和介入打下良好的工作根底,以便工作者和效劳对象能以此为起点一起工作,实现社会工作的助人目的。2.理解效劳对象的来源和类型(1)理解效劳对象的来源主动求助的、别人介绍或机构转介、工作者外展(2)认定效劳对象的类型自愿型、非自愿型(3)现有效劳对象与潜在效劳对象(4)理解效劳对象的求助过程3.做好会谈的打算并拟定初次会谈提纲(1)资料打算:效劳对象材料、是否承受过效劳、是否有特别事项、走访社区(2)拟定面谈
2、提纲(二)会谈1.会谈的目的和会谈时间场所的支配时间支配上:协作效劳对象时间地点支配上:会谈室2.会谈的主要任务(1)确定效劳对象的需要和问题寻求扶植的缘由、对自己的看法、期望到达的目的(2)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3)鼓励并促进效劳对象进入角色(4)促进和诱导效劳对象看法和行为的变更(5)达成初步协议:供应的效劳、问题界定、角色期望和时间长度(6)确定工作进程:终结效劳、转介其他效劳、进入下一步助人阶段。3.会谈的技巧主动介绍自己沟通倾听(三)搜集效劳对象的资料1.资料搜集的内容和范围资料的内容:个人资料、身体状况、效劳对象的特点与实力、效劳对象所处社会环境2.搜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询问,向效劳对
3、象和效劳对象有关的系统询问,会谈、问卷、角色扮演询问,向专业人士询问视察利用已有资料问卷调查(四)做接案会谈记录首页,个人资料知情同意,说明机构供应的效劳、专业责任和专业伦理,以及保密等二、接案应留意的事项(一)确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二)权衡是否有实力处理问题(三)确定问题的优先次序(四)保证效劳对象所要求的效劳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第二节 预估一、预估的目的和任务(一)什么是预估预估是根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征推论出有关效劳对象问题含义的短暂性结论的逻辑过程。(二)预估的目的到达对效劳对象、效劳对象的问题以及所处环境的理解,并形成概念化的相识,从而建构一个支配去解决或消退问题。(三)预估的任务1
4、.识别效劳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效劳对象的背景材料、所处环境、问题发生与持续的时间,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2.识别效劳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3.识别效劳对象问题的成因与使问题持续的因素4.识别效劳对象与环境中的主动因素5.确定供应效劳的方式与内容二、预估的根本步骤与过程理解:(一)探究效劳对象的状况、问题与需求(1)描绘效劳对象的问题与需求(2)描绘问题如何发生、缘由是什么、开展状况(3)描绘效劳对象境况及生活中的社会系统(4)探究效劳对象不能解决问题的缘由(5)描绘效劳对象的生命历程及开展阶段(6)描绘并鉴定效劳对象的资源状况(二)分析效劳对象的资料并做出预估摘要1.对效劳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说明2
5、.列出效劳对象的目的及先后次序3.确定介入的策略4.撰写预估摘要撰写预估摘要的要求对效劳对象自身系统的预估对效劳对象家庭系统的预估对效劳对象所处社会系统的预估第三节 支配一、效劳支配的构成(一)目的及目的(二)关注的问题与对象个人、家庭、小组/群体、组织、社区(三)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二、制订效劳支配的原则(一)要有效劳对象的参与(二)要敬重效劳对象的意愿(三)具体和具体(四)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三、制订效劳支配的方法(一)设定目的和目的1.确定效劳对象的需要和问题2.向效劳对象说明设定目的的目的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的4.目的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效劳对象的成长5.目的要可测量、具有
6、操作性和现实性6.与效劳对象讨论目的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7.确定目的并确定目的的先后次序(二)构建行动支配1.选择介入系统2.选择介入的内容(1)危机介入(2)资源整合(3)经济救济(4)安置效劳第四节 介入一、介入的分类(一)什么是介入(二)介入的分类1.干脆介入以个人、家庭和小群体为关注对象,针对他们干脆行动。2.间接介入社工代表效劳对象,变更环境的策略。3.综合介入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一是增加个人的生活适应实力; 二是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个人需要的回应。二、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一)以人为本,效劳对象自决:以效劳对象利益为核心,留意效劳对象的参与(二)个别化:针对特别性实行行动(三)考虑效
7、劳对象的开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对个人要扶植完成生命任务,对家庭或群体要考虑特别阶段相连的特别任务(四)与效劳对象互相依靠:共同开展工作(五)瞄准效劳目的:围绕目的开展行动(六)考虑经济效益:最小的本钱或最大的变更结果,找准介入目的第四节 评估一、评估的目的(一)评估的含义(二)评估的目的(1)考察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效劳对象进步状况及介入目的的实现程度。(2)总结工作阅历,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效劳程度。(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4)进展社会工作讨论。(三)评估的类型1.过程评估评估重点是对效劳对象的表现及工作者的工作和技巧进展评估,理解效劳对象变更的进展,适时修正介入方案,改善工作技巧。2
8、.结果评估在工作过程的最终阶段进展评估,目的结果和志向结果。二、评估的方法(一)搜集评估资料的途径搜集效劳对象档案进展评估、搜集效劳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运用调查方法搜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二)基线测量1.什么是基线测量介入开场时对效劳对象进展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效果进展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更,并以此推断介入目的到达的程度。2.应用范围3.建立程序(1)建立基线:确定介入目的、选择测量工具、目的行为测量并记录(2)进展介入期测量。(3)分析和比拟。(三)对效劳对象影响的评估效劳对象满足度测量、差异影响评分(四)任务完成状况的测量评估五个等级:没有进展、
9、极少实现、局部(五)目的实现程度的测量评估目的核对表、个人目的尺度测量三、评估应留意的事项(一)留意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二)调动效劳对象的主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评估过程(三)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留意保密(四)要切合实际需要第五节 结案一、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总结工作(二)稳固已有变更回忆工作过程、强化效劳对象已有的变更、给效劳对象主动支持(三)解除专业工作关系(四)撰写结案记录二、结案时效劳对象的反响及处理方法(一)结案的类型1.目的达成的结案2.因效劳对象不情愿接着承受效劳而必需终止专业关系的结案3.存在不能实现目的的客观和实际缘由的结案(转介或转移)4.社会工
10、作者或效劳对象身份发生变更时的结案(二)效劳对象的正面反响确定正面反映并适时的强化、以增加其信念(三)效劳对象的负面反响否认、倒退、依靠、埋怨、生气、讨价还价、愁闷(四)结案反响的处理方法(1)与效劳对象一起讨论他们对结案的打算工作(2)提早让效劳对象知道结案的时间,早些做好心理打算(3)渐渐削减与效劳的接触(4)为效劳对象供应有扶植的资源系统的支持(5)必要时支配正式的结案活动,让效劳对象共享各自的收获,互相鼓励三、结案后的跟进效劳1.跟进效劳的意义2.跟进效劳的施行方法(1) 跟进(2)个别会面(3)集体会面(4)跟进效劳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第一节 儿童的特点和需要一、儿
11、童的定义儿童为未满18周岁的自然人,与“未成年人”同义二、儿童的特点(一)社会属性的特点1.儿童是每一个人人生的根底2.儿童是每一个家庭的根底3.儿童是一个社会开展进步的根底(二)成长开展的特点1.快速性2.阶段性:婴儿、幼儿、学前、学龄(6-12岁)、青少年(13-18岁)3.依次性:身体、社会心理4.不平衡性5.个体差异性:不同于整体特征6.分化与互补性:身心开展,协调性三、儿童的需要(一)生存的需要:生命存在、社会存在(二)开展的需要:良好家庭生活、受教化时机、足够的休闲与消遣(三)受疼惜的需要:免遭损害需要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儿童无视(生活照料与医疗照看的无视、教化需要的无视、
12、社会化开展的无视)、儿童剥削(童工形式的劳动剥削、性剥削)(四)社会化需要:根本生活技能、自我观念开展、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育良好品德四、儿童面临的问题(一)儿童生存的问题:新生儿安康问题、儿童养分问题、儿童户籍问题(二)儿童开展的问题:贫困的问题、家庭监护的问题、受教化的问题(三)儿童疼惜的问题:免遭损害需要1.儿童遗弃的问题:遗弃的婴幼儿2.儿童遭遇体罚和肢体虐待的问题3.儿童被性侵的问题4.儿童被无视的问题5.儿童被拐卖的问题五、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一)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把儿童作为工作和效劳的对象,以儿童权利为价值理念,以儿童开展的科学学问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为根据,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
13、法,结合所在社会的环境资源,为促进儿童的安康成长、疼惜儿童免遭损害而开展的专业效劳活动。(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层面微观:围绕儿童个体本身的个案工作中观:围绕家庭或团体开展的小组工作宏观:社会组织或社区、政策提倡等工作(三)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型1.支持性儿童福利效劳:全体儿童及家庭2.补充性儿童福利效劳:亲职实力缺乏的儿童及家庭,供应经济救济、亲职教化等3.替代性儿童福利效劳:亲职不当和亲职缺失的儿童,家庭收养、寄养和机构培育等4.儿童疼惜效劳:遭遇人为损害的儿童及家庭六、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1)明确了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2)界定了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学问范围(3)聚焦亲职实力建立,突出家庭监
14、护效劳(4)兼顾了专业志向和外乡化实务途径之间的平衡第二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促进儿童安康成长(一)传播儿童安康成长理念和学问母婴保健(婚前保健效劳、孕产期保健)、婴儿早期喂养理念和理论、幼儿早教、亲职教化(二)供应家庭支持效劳亲职辅导、婚姻辅导、家庭辅导、亲子关系辅导(三)开展儿童支持效劳儿童问题效劳、儿童的消遣和休闲、儿童的社会化引导(自我认同、技能学习、团队精神、社会责任)二、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一)补充和改善经济状况连接现有政策资源、逆境父母就业救济(二)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亲职教化、课后效劳三、救助和疼惜儿童(一)儿童收养问题发送信息、家庭招募、评估、培训、适配、办手续
15、、送养、收养后跟踪、评估结案(二)家庭寄养效劳寄养家庭的招募、选择合格家庭、评估申请合格家庭、寄养家庭培训、儿童与寄养家庭适配、儿童家庭寄养跟踪和评估效劳、儿童家庭寄养效劳结案(三)机构培育效劳将家庭监护缺失儿童集中安置在儿童福利机构中,是由机构工作人员集体看护的一种照料形式。第三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以家庭为中心的方法1.家庭中心方法定义2.方法要素以家庭为单位、聚焦家庭功能、家庭全程参与、建立良好关系、连接资源网络。3.方法理念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佳环境,儿童社会工作保障儿童可以平安、永久和安康成长的有效方法就是要结合家庭,让家长参与,发挥家庭潜能,并赐予家庭支持。4.实务原则(二)
16、以家庭为中心方法的主要内容1.以家庭为单位,在社区开展家庭监护评估,选择风险家庭:儿童成长需要的监测和评估、家庭监护实力的监测和评估、综合环境的监测和评估2.评估结果分析3.组建家庭工作团队:家庭的网络系统4.开展家庭团队工作二、儿童友好社区建立提倡的方法理解:(一)儿童友好社区的标记(二)儿童友好社区建立提倡的内容1.完善社区根本建立2.建立平安、益智的儿童嬉戏场所和设施3.健全社区儿童和家庭效劳体系4.创新社区儿童参与工作机制(三)儿童友好社区建立提倡的方法网络媒体提倡、名人效应提倡、海报宣扬提倡、讲座论坛提倡、儿童和家庭问题讨论和政策讨论提倡。第三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节 青少年的特点及
17、需要一、青少年的需要及问题(一)青少年的界定(二)青少年的特点与需要1.青少年的特点生理上:处于青春期心理上:主体与客体、动乱与稳定、突变与渐变相统一文化角度正直青年:按部就班的青少年问题青年:有越轨行为或犯罪倾向的青少年文化叛逆青年:不甘自凡,独树一帜,追求独特的文化或生活品尝政治偏激青年:打抱不平,认同并实行激进的行为,以追求某种志向或社会趋向2.青少年的需要接纳自己;开展适当人际关系;追求独立自主;寻求经济独立;为将来生涯做打算;开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追求志向和志向;为将来婚姻和家庭做打算;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三)青少年的问题从问题类
18、别上来看,主要分为贫困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心理安康问题、厌学问题、网瘾问题、婚恋问题、犯罪问题、社会参与问题尽可能避开对于青少年的标签和排挤,以及不自觉地参与青少年问题的主观建构二、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一)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述(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层面微观:针对个人层面中观:针对家庭和小组层面宏观:针对组织和社区层面(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类型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开展针对已经发生问题的青少年的个人及环境的改善针对个人、家庭、学校和社区的预防性工作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及原则(一)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1.在价值理念上更突出对青少年群体的多元化和主体性的敬重与接纳2.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方面
19、更强调促进青少年自我认同和发挥群体示范性效应方面的整合性应用3.更加留意在优化社会环境方面的政策提倡(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效劳原则敬重青少年的价值与尊严、接纳与关爱青少年、留意青少年的个别需求、扶植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更不断成长的实力。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效劳青少年成长开展(一)思想引导:法制教化、公益效劳、感恩教化、生命教化等(二)习惯养成:培育青少年的自我管理实力,现实治疗法的”3R”理论(责任、现实、正确)(三)职业指导:正确就业意识、供应就业信息、组织就业技能培训(四)婚恋效劳:培育正确的婚恋观(五)社交指导:培育良好的交往动机和交往品质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困难帮扶、
20、权益疼惜、法律效劳、心理疏导三、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结合学校、矫正社会工作正面联络、临界预防、行为矫治、社会观护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促进青少年个体开展的社会工作方法(一)自我探究效劳目的:清晰相识自己和将来开展、扶植开掘潜能、通过互动强化自我表达、提升自我觉察和觉察别人实力、强调之间的回馈和反响、扶植自我接纳和完成理论根底:罗杰斯的自我概念,个体对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是主观的,也是可以学的,主动安康的自我概念,特别人士的影响,现实我、志向我及客观我(二)生涯规划Wood的生涯选择协作论,生涯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必需要先对自己有充分的相识与理解,包括自己的实力、爱好、人格、需求与价值观等
21、,再开场探究外面的世界,理解职业所需的实力、职业分类与内容、职业所需特征等等青少年生涯规划的重点内容:自我相识、相识工作世界、确认自我工作价值观、评估环境因素二、改善青少年家庭关系的社会工作方法(一)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纵向关系横向关系反的纵向关系亲子并行小组(二)开展亲职教化辅导效劳主要目的:扶植父母有效扮演父母角色、理解孩子成长、强化沟通技巧、改善管教看法、理解家庭气氛对子女成长的影响、如何觉察孩子行为异样等理论根底:父母效能训练主动倾听、运用“我-讯息”、主动沟通三、促进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社会工作方法效劳目的:扶植成员觉察“自我状态”、学习如何表达信息、如何专注倾听、作有益回馈、强化沟通技巧、
22、学会处理冲突理论根底:沟通分析论,人格构造分析、沟通分析、脚本分析、嬉戏分析;效劳内容:“第一印象你我他”“开放的心灵”“P.A.C自我状态觉察训练”四、促进青少年社会参与和加强青少年社会观护的社会工作方法(一)促进青少年社会参与方法赫胥的社会连接理论中的参与特指花费时间和精力参与传统活动。参与传统活动,缺少从事越轨互动的时间与精力(二)社会观护方法效劳形式主要是设立相宜成年人的制度、社会调查制度等,依托社会观护效劳站和社会观护基地,组建社会工作专业效劳队伍,为有需要的青少年群体开展司法疼惜和司法社会工作司法转向支配的四种形式:以社区为根底、以警察为根底、以法院为根底、以社会福利机构为根底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工作实务 2017 助理 社会工作 实务 知识点 汇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