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docx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题活动一 我的小书包一、三维目的:1、学问技能:理解自己的小书包是什么样子的,同时会整理自己的书包。2、过程方法:通过视察获得学问,使学生相识爱惜自己的书包。3、情感看法价值观: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和语言表达实力。二、教学重难点:视察自己的书包,用语言表达自己书包的特征与外形。三、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 视察自己的小书包一、教学目的:1、学问技能:理解自己的小书包是什么样子的。2、过程方法:通过视察获得学问,感受爱惜自己的书包和保持自己的书包干净。3、情感看法价值观: 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和语言表达实力。二、教学重难点:视察自己的书包。三、教学过程:(一)学习“你知道吗”。1、引导学生视察自己
2、的书包。2、视察后填空。3、教师评点。(二)学习“大家一起说一说”。1、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书包的的作用。2、学生自己说一说3、教师总结(三)画一画小书包1、教师叫学生视察自己的小书包。2、学生描绘书包的样子。3、画一画自己的小书包。(四)布置作业:画一画自己的小书包。五、板书设计: 视察自己的小书包颜色:黄色 红色 蓝色 蓝色和红色形态:长方体 正方体 大小:很大 中等 很小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画书包一、教学目的:1、学问技能:画自己的小书包,并知道怎样正确背书包。2、过程方法:学生通过视察画一画自己的书包。3、情感看法价值观: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二、教学重难点:画书包三、教学过程:(一
3、)评点学生的作业。(二)把画得好的拿到学习园地去展览。(三)学习“开阔视野”。1、教师教读课文内容。2、引导学习其中的内容。3、学生自主思索。(四)学习正确背书包的方法。1、要留意调整书包带的长短。2、背书包时留意双肩背。3、留意背书包的位置。4、留意书包贴近背部。(五)检查学习状况。四、教学板书: 画书包五、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活动一“我为我的小书包美容”一、教学目的:1、学问技能:知道书包里常常装些什么东西。2、过程方法:给自己的书包归类。3、情感看法价值观:培育学生整理书包的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学会视察自己的书包。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组织学生说一说,你书包里有些什么?2
4、、学生自主发言。3、引导学生归类。(二)活动过程。1、给书包归类。 (1)每天都运用的物品:文具盒、书。 (2)常常运用的物品:书、本子、文具盒。 (3)不常常运用:饭盒、水杯、颜色笔。 (4)与学习无关:玩具、糖。2、清理小书包。 (1)留住自己常用的东西 (2)清理出自己不常用的东西。3、给书包洗澡 (1)教师要求学生常常洗自己的小书包。 (2)学生周末回家洗书包。 (3)评一评谁做得最好。四、教学板书: 画书包五、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整理小书包一、教学目的:1、学问技能:学会整理书包。2、过程方法:把自己的书包清理一下。3、情感看法价值观:培育学生整理书包的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学会
5、视察自己的书包。三、教学过程:(一)说一说1、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整理书包的。2、教师讲解整理书包的方法。(二)做一做1、让学生自己整理书包2、看谁做得好3、表扬该学生(三)嬉戏1、同学们把书包整理好,放到座位上。2、教师制定某书,学生一最快的速度拿出来。3、看一看谁先找到。四、教学板书: 整理小书包五、教学反思:主题活动二 妈妈的微笑一、三维目的:1、学问技能:理解自己的妈妈和爱自己的妈妈。2、过程方法:通过视察获得学问,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3、情感看法价值观: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和总结归纳的实力。二、教学重难点:视察自己的妈妈和感受妈妈对学生的爱。三、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6、妈妈的微笑 一、教学目的:1、学问技能:理解自己的妈妈对我们的爱和我们也爱自己的妈妈。2、过程方法:通过视察与发觉使学生获得学问。3、情感看法价值观:培育学生爱自己的妈妈,自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视察自己的妈妈,常常给妈妈带微笑。三、教学过程:(一)学习“你知道吗”。1、引导学生视察自己的妈妈。2、视察后填空。3、教师评点。(二)学习“填一填”。1、教师引导学生想想爸爸妈妈每天在家做些什么?2、学生自己说一说3、学生自己填一填。4、教师更正。(三)理解关于妈妈的节日。1、教师讲一讲。(3月8日妇女节)。2、学生记一记。3、画一画自己的妈妈。(四)布置作业:画一画自己的妈
7、妈。五、教学板书: 理解妈妈妈妈的名字: 妈妈的外貌: 妈妈的性格: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妈妈的微笑 一、教学目的:1、学问技能:理解自己的妈妈。2、过程方法:通过视察获得学问。3、情感看法价值观:培育学生爱自己的妈妈。二、教学重难点:视察自己的妈妈。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评点上次作业。2、展示作品。(二)学习“开阔视野”。1、视察文中插图。2、讲解图中画的是什么?3、向学生介绍花的含义。(三)送给妈妈一枝花。1、自己做一朵花或画一朵花送给自己的妈妈。2、看谁画得好。3、作品展示。四、教学板书: 妈妈的微笑五、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故事演讲“妈妈爱我,我爱妈妈”一、教学目的:1、
8、学问技能:回忆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爱。2、过程方法:学会通过言行来表达对妈妈的爱。3、情感看法价值观:学会爱自己的妈妈。二、教学重难点:视察自己的妈妈。三、教学过程:(一)介绍自己的妈妈。1、介绍自己妈妈的名字。2、介绍自己妈妈的样子。3、介绍自己妈妈的性格。(二)回忆妈妈的关切。1、学生自主回忆。2、教师引导学生思索。3、学生自己说一说。4、教师评点。(三)我可以为妈妈左学什么?1、想想自己能为妈妈说些什么?2、抽同学说一说。3、把自己能做的写下来,回家去做一件妈妈会快乐的事情。(四)布置作业:为妈妈做一件事情。四、教学板书: 妈妈的爱,我爱妈妈妈妈为我做了什么?我为妈妈做些什么五、教学反思:
9、 第四课时 妈妈笑了一、教学目的:1、学问技能:知道自己的爱会让妈妈笑。2、过程方法:画出妈妈的笑脸。3、情感看法价值观:爱自己的妈妈。二、教学重难点:学会怎样爱自己的妈妈。三、教学过程:(一)看图1、引导学生看图。2、图上说了些什么?3、妈妈为什么笑了?(二)思索1、图上妈妈为什么笑了?2、你觉得怎样做妈妈才会笑呢?3、讲一讲自己的方法。(三)画一画1、回忆妈妈的微笑。2、画一画妈妈的微笑。3、评一评学生作品。(四)连一连,填一填。1、引导学生看题目。2、学生自己住做题。3、教师订正。四、教学板书: 妈妈笑了妈妈笑是什么样子? 想一想,你怎样让妈妈微笑。五、教学反思:主题活动三 小树苗,快长
10、大一、教学目的:1、学问技能:相识一些小树。学习一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爱护法学问。2、过程方法:知道小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3、情感看法价值观:加强学生爱护小树的意识,培育学生爱惜花草树木。二、教学重难点:知道和相识小树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三、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小树苗,快长大一、教学目的:1、学问技能:相识小树,学习一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爱护法法律常识学问。2、过程方法:相识小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3、情感看法价值观:学会爱护树木,相识爱惜花草树木的重要性。二、教学重难点:学会自主视察小树和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培育表达实力。三、教学过程:(一)学习“你知道吗”。1、引导学生回忆自
11、己见过的树。2、视察后填空。3、教师评点。(二)学习“填一填”。1、教师引导学生书的作用有那些?(1)光合作用。(2)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3)促进植物生长。2、学生自己填一填。3、教师更正。(三)开阔视野1、教师教读。2、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四)布置作业:画一颗小树。四、教学板书:小树苗,快长大五、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小树苗,快长大一、教学目的:1、学问技能:通过图片,使学生相识小树。2、过程方法:视察小树的特征与外形,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3、情感看法价值观:学会爱护树木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教学重难点:学会自主视察小树。三、教学过程:(一)视察校园里的树。1、教师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视
12、察小数。(1)从颜色形态。(2)生活环境。(二)画一画小树。1、引导学胜画不同季节的小树。2、教师范画。学生仿照。3、学生自己画一画。(三)评一评1、学生展示自己的画。2、大家一起观赏。3、师生评一评。四、板书设计:小树苗,快长大小树的形态:很小 很细 很矮小树的颜色:黄色 绿色 紫色你见过那些小树:白杨树 李子树 桃树五、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小树苗,快长大一、教学目的:1、学问技能:相识小树2、过程方法:视察小树。3、情感看法价值观:学会爱护树木。二、教学重难点:学会自主视察小树。三、教学过程:(一)数一数1、教师引导学生看图。2、学生自己数一数。3、教师给出正确答案案。(二)谢视察日记。
13、1、视察自己喜爱的树。2、教学生写视察日记。(三)填一填1、教师读题目讲明题目意思。2、学生自主填一填。3、教师指正、(四)布置作业:回家写视察日记。四、板书设计:爱护树木五、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爱护好小树一、教学目的:1、学问技能:理解小树的生长条件。学习环境爱护法学问2、过程方法:理解环保学问。3、情感看法价值观:培育学生爱护好小树。二、教学重难点:学会自主爱惜小树。三、教学过程:(一)学习“你知道吗?”1、教师读课文讲解文中内容。2、学生填一填。3、教师指正。(二)学习“我和小树做挚友”1、教师领读课文内容学生跟读。2、理解题目意思。3、引导学生填一填。4、教师指正。(三)学习“想一想
14、”1、引导学生视察插图。2、扶植学生理解插图。3、引导学生想一想。4、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四)布置作业:常常给你家旁边的小树浇水。四、板书设计:爱护好小树五、课后反思:主题活动四 放风筝去 一、三维目的:1、学问技能:理解相识风筝。2、过程方法:通过阅读指导风筝的来历。3、情感看法价值观:培育学生酷爱生活。二、教学重难点:理解相识风筝。三、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相识风筝一、教学目的:1、学问技能:理解风筝在什么状况下进展飞上天空2、过程方法:通过我国古代的风筝,加深学生对风筝的相识。3、情感看法价值观:培育学生对学问的新奇与期望,加深学生对学问的渴望。二、教学重难点:培育学生的
15、动手创建实力和创新思维实力。三、教学过程:(一)学习“你知道吗?”1、教师叫学生猜谜语。2、学生想一想。3、教师指正。(二)学习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1、教师领读课文内容学生跟读。2、理解题目意思。3、引导学生填一填。4、教师指正。(三)学习“开阔视野“1、教师领读课文内容,学生跟读。2、扶植学生理解文中内容。3、引导学生想一想。4、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四)布置作业:回家打算一些做风筝的材料。五、板书设计: 相识风筝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做风筝一、教学目的:1、学问技能:理解风筝制作的根本方法。2、过程方法:小组合作制作风筝。3、情感看法价值观:培育学生动手理论实力。二、教学重难点
16、:做一个美丽的风筝。三、教学过程:(一)检查材料1、看看材料是否都带齐了。2、介绍一下这些材料的用法。3、摆放好自己的材料。(二)制作风筝1、扎骨架留意:竹条的摆放位置,2根竹条分别为55厘米和40厘米并做好记号。2、绑线的方法。留意:用木胶把第一步中穿插的两根竹条黏在一起,用绳缠绕后捆起来。3、糊纸留意:边裁边糊。(三)美化风筝将风筝的外表画上你喜爱的图案并着色。比一比谁画得最好看。(四)绑放飞线。四、教学板书:做风筝五、课后反思:第三课时 赏风筝一、教学目的:1、学问技能:会放风筝。2、过程方法:通过亲自理论,学会放风筝。3、情感看法价值观:培育学生酷爱生活。二、教学重难点:会放风筝。三、
17、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教师叫学生展示自己的风筝。2、比一比谁的最美丽。3、教师评点。(二)学习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1、教师讲解风筝为什么会飞上天。2、做一做,看谁的风筝飞得高。3、比一比。(三)引导学生到户外放风筝。1、教师示范,学生仿照。2、学生自己放。3、比一比谁放得最好。四、板书设计:赏风筝五、课后反思:第四课时 放风筝竞赛一、教学目的:1、学问技能:会放风筝。2、过程方法:通过亲自理论,学会放风筝。3、情感看法价值观:培育学生酷爱生活。二、教学重难点:会放风筝。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教师叫学生展示自己的风筝。2、比一比谁的最美丽。3、教师评点。(二)制定竞赛规则。1、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下册 综合 实践 活动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