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基础知识[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射频基础知识[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射频基础知识[2].docx(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部分射频根底学问书目第一章 与挪动通信相关的射频学问简介11.1 何谓射频11.1.1长线和分布参数的概念11.1.2射频传输线终端短路41.1.3射频传输线终端开路41.1.4射频传输线终端完全匹配51.1.5射频传输线终端不完全匹配51.1.6电压驻波分布51.1.7射频各种馈线61.1.8从低频的集中参数的谐振回路向射频圆柱形谐振腔过渡91.2 无线电频段和波段命名91.3 挪动通信系统运用频段91.4 第一代挪动通信系统和其主要特点121.5 第二代挪动通信系统和其主要特点121.6 第三代挪动通信系统和其主要特点121.7 何谓“双工”方式?何谓“多址”方式121.8 发信功率和
2、其单位换算131.9 接收机的热噪声功率电平131.10 接收机底噪和接收灵敏度141.11 电场强度、电压和功率电平的换算141.12 G网的全速率和半速率信道151.13 G网设计中选用哪个信道的放射功率作为参考功率151.14 G网的传输时延,时间提早量和最大小区半径的限制151.15 GPRS的根本概念161.16 EDGE的根本概念16第二章 天线162.1天线概述162.1.1天线162.1.2天线的起源和开展172.1.3天线在挪动通信中的应用172.1.4无线电波172.1.5 无线电波的频率与波长172.1.6偶极子182.1.7频率范围192.1.8天线如何限制无线辐射能量
3、走向192.2天线的根本特性212.2.1增益212.2.2波瓣宽度222.2.3下倾角232.2.4前后比242.2.5阻抗242.2.6回波损耗252.2.7隔离度272.2.8极化282.2.9交调302.2.10天线参数在无线组网中的作用302.2.11通信方程式312.3网络优化中天线322.3.1网络优化中天线的作用322.3.2天线分集技术332.3.3遥控电调电下倾天线1第三章 电波传播23.1 陆地挪动通信中无线电波传播的主要特点23.2 快衰落遵循什么分布规律,根本特征和克制方法33.3 慢衰落遵循什么分布规律,根本特征和对工程设计参数的影响33.4 什么是自由空间的传播形
4、式43.5 2G系统的宏小区传播形式43.6 3G系统的宏小区传播形式53.7 微小区传播形式63.8 室内传播形式83.9 接收灵敏度、最低功率电平和无线覆盖区位置百分比的关系93.10 全链路平衡和最大允许途径损耗11第四章 电磁干扰114.1 电磁兼容(EMC)与电磁干扰(EMI)114.2 同频干扰和同频干扰爱护比124.3 邻道干扰和邻道选择性134.4 发信机的(三阶)互调干扰辐射144.5 收信机的互调干扰响应144.6 收信机的杂散响应和强干扰堵塞154.7 dBc与dBm154.8 宽带噪声电平和归一化噪声功率电平154.9 关于噪声增量和系统容量164.10 直放站对基站的
5、噪声增量164.11 IS-95 CDMA 对 GSM 基站的干扰184.12 G网与PHS网的互相干扰194.13 3G系统电磁干扰204.14 PHS系统与3G系统之间的互干扰234.15 GSM系统与3G系统之间的互干扰24第五章室内覆盖沟通问题应答1151、目前GSM室内覆盖无线直放站作信源站点数量达60%,WCDMA的建立中,此类站点太多将导致网络上行噪声被直放站抬高,请问怎么考虑?5.2、高层窗边的室内覆盖信号场强难以做到主导,而室内窗边将是数据业务需求的高发区域,室内窗边的高速速率如何保证?5.3、有厂家建议室内覆盖不用干放,全用无源覆盖分布,我们如何考虑?5.4、室内覆盖中,H
6、SDPA引入后,有何新要求?5.5、系统引入多载频对室内覆盖的影响?5.6、上、下行噪声受限如何考虑?5.7、室内覆盖时延分集增益。第一章 与挪动通信相关的射频学问简介1.1 何谓射频射频是指该频率的载波功率能通过天线放射出去(反之亦然),以交变的电磁场形式在自由空间以光速传播,遇到不同介质时传播速率发生变更,也会发生电磁波反射、折射、绕射、穿透等,引起各种损耗。在金属线传输时具有趋肤效应现象。该频率在各种无源和有源电路中R、L、C各参数反映出是分布参数。因此说所谓射频RF(Radio Frequency)是指频率较高,可用于放射无线电频率,一般常指几十到几百兆赫的频段,即VHF-UHF频段。
7、而更高的频率,则称为微波。广义地说,在无线电频谱上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无线电波,其相应的波长范围是在1m0.1mm;一般更具体的指130GHz频段,即波长在厘米范围的厘米波。频率更高的则称之为毫米波、亚毫米波段。因此,挪动通信中的CDMA、GSM等系统所采纳的800 MHz、900 MHz频段属于射频RF范畴,也即UHF频段(也可看作微波的低端);而第三代挪动通信3G的工作频段就是在微波范围内。综观无线电频谱,频率从极低始终到特别高,波长从超长波始终到亚毫米波段再到光波、紫外,不同频段的无线电波其特性也迥然不同。我们必需理解这一点,并学会用不同的概念、技术和方法来处理问题
8、。在挪动通信所工作的射频和微波频段,假如只沿用低频的概念和技术来探讨和处理问题,必定是行不通。众所周知,室内分布系统大多采纳同轴电缆来传输挪动通信信号或能量。那么,人们为什么不接着采纳工频50 Hz的双绞电源线或以前VHF频段电视机常用的扁平双线馈线?同轴电缆又具有那些优点?这里,首先介绍一下射频和微波传输线的概念。用来传输电磁能量的线路统称为传输系统,由传输系统引导向肯定方向传输的电磁波称为导行波。1.1.1长线和分布参数的概念在低频电路中,导线(或说是低频率传输线)只起连接的作用。在同一导线(例如长为60cm)的两端,都认为它们是同电位的,电流也相等,也就是属于同一点。但是,假如线上传输的
9、是射频比方GSM下行942MHz的电信号(相应的波长大约为32cm),这时还能认为导线的两端是同电位的吗?明显就不行了。这里存在两个概念问题,一是线的“长度”如何精确描绘,二是集中参数和分布参数的概念。图1-1所示为线上的电流或电压随空间位置的分布状况,图1-1(a)表示的是半波长的波形图,AB是线上的一小段,它比波长小得多。由图可见,线段AB上各点的电流或电压的幅度和相位几乎不变,此时的线段AB是一段“短线”。假如频率很高,虽然线段AB的长度一样,但在某一瞬时线上各点电流或电压的幅度和相位均有很大变更,如图1-1(b)所示,此时的线段AB即应视为“长线”。图1-1电流电压沿线分布图(a)短线
10、状况;(b)长线状况其实,“长度”有肯定长度和相对长度两种概念。对于传输线的“长”或“短”,并不是以其肯定长度而是以其相对长度,即以它与波长比值的相对大小来区分的。我们把传输线的几何长度(l)与其上传输电信号的波长()之比l/ ,称为传输线的相对长度或者叫电长度。在射频和微波领域,波长通常以cm计。比方一根传输3G挪动通信信号(如WCDMA)的同轴电缆,虽然只有30cm长,但它已大约是工作波长的两倍,当然属于“长线”;相反,输送工频市电的电力线即使仅有2km长,但与其波长(6000km)相比就是特别短的了,因此只能称之为“短线”。微波传输线根本上都属于“长线”的范畴,因此描绘传输线特性和电压或
11、电流沿线传输规律的传输线理论又称为长线理论。一般的说,只要线的几何长度l与其传输电信号的波长可以比较时(通常为特别之一左右或以上),即可视为长线。电压和电流在传输线上是以波的形式传输并将信号或能量从电源传送至负载,这样就可以理解线上各点的电压或电流不一样的道理。同一时刻各点电压或电流的幅度不一样,同一点上的电压或电流的幅度又随着时间而变更,这就是波的概念。用数学术语来说就是电压和电流即是位置的函数,又是时间的函数,即u(z,t)和i(z,t)。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传输线上到处存在分布电阻、分布电感,线间到处存在分布电容和漏电导。 电磁场理论告知我们,当电信号通过传输线时将产生如下分布参数效应:
12、电流流过导线时发热,说明导线本身具有分布电阻; 由于导线中通过电流,四周将有磁场,因此导线存在分布电感效应; 由于导线间有电压,导线间便有电场,于是导线间存在分布电容效应; 由于导线间绝缘不完善而存在漏电流,说明导线间到处有分布电导。频率低时,这些分布参数效应完全可以无视不计,所以低频只考虑时间因子而无视空间效应,因此把低频电路当作集中参数电路来处理是允许的。但是,频率上升后,分布参数引起的效应不能再无视了;传输线不能仅当作连接线,它将形成分布参数电路,参加并影响电压和电流的传输。因此传输线在电路中所引起的效应必需用传输线理论来探讨和表述。我们用R1,L1,C1,G1分别表示传输线单位长度的电
13、阻,电感,电容和电导,它们的数值与传输线类型、截面尺寸、导体材料、填充介质等有关。假设匀称传输线上取任一无限小线元dz(dz),则线元上都分布有肯定大小的电阻R1dz和电感L1dz;此线元间都分布有肯定大小的电容C1dz和电导G1dz。在此无限小线元上,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集中参数电路,其集中电阻、电感、电容和电导,分别为R1dz,L1dz,C1dz和G1dz,可用形网络来等效(也可用T形或形网络来等效),如图1-2(a)所示。整个传输线则可看成是有很多线元的四端网络链联而成的分布参数电路,如图1-2(b)所示。对于无耗线(R1=0,G1=0),其等效电路,如图1-2(c)所示。(a)(b)(c
14、)图1-2 传输线的等效电路(a)等效电路;(b)分布参数电路;(c)无耗线等效电路 有了上述等效电路,就简洁说明传输线上的电压、电流不一样的现象。参看图1-2(b),由于aa和bb之间有串联电阻存在,两处的阻抗不相等,因此两处的电压也不想等;由于线间并联回路的存在,通过a和b点的电流也不一样。同时还可以看出,当接通电源后,电源通过分布电感逐次向分布电容充电,并形成向负载传输的电压波和电流波。就是说,电压和电流是以波的形式在传输线上传输,并将能量或信号从电源传送至负载。1.1.2射频传输线终端短路当射频传输线终端短路时信号为全反射。,无耗短路途的驻波特性1.1.3射频传输线终端开路当射频传输线
15、终端开路时,信号为全反射。,无耗开路途的驻波特性1.1.4射频传输线终端完全匹配当射频传输线终端阻抗ZL完全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Z0时,信号无反射,电压反射系数=0,1.1.5射频传输线终端不完全匹配当射频传输线阻抗ZL不完全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Z0时,信号有部分反射,电压反射系数01。电压驻波比在工程上常用回波损耗RL表示,对应关系如下表:电压驻波比VSWR1.21.251.31.351.41.52.0回波损耗RL(dB)211917.616.615.6149.5 1.1.6电压驻波分布在各种反射系数下,电压驻波的分布如图(1-3)所示。驻波有若干重要特性,归结如下:1.驻波最大点或最小点之间的
16、间隔 为g/2,电压的最大点对应于电流的最小点,反之,电压的最小点对应于电流的最大点。2.如终端开路,短路或为纯电抗,则沿线电压和电流间相角差为90o,如终端为一阻抗,则沿线的电压电流之间的相角差不是90o,而且沿途变更。在最大点或最小点处,电压电流同相,输入电阻是纯电阻;在电压最大处的输入电阻为最大电阻,电压最小点的电阻为最小电阻。图1-3 在各种反射系数下的电压驻波分布1.1.7射频各种馈线1)平行双线Z0= =lg() r为介质的介电常数 趋肤效应显著; 辐射损耗增加; 支撑物损耗增加。2)同轴线Z0= () 同轴线封闭,无辐射3)带状线,又称三板线、板线或介质夹层线带状线的构造和场分布
17、 4)同轴线向带状线演化5)微带线微带线的构造和电磁场分布这是一种非对称性双导体平面传输系统,它具有一个中心导体带条和一个接地板,可以看成是由平行双线演化而来的,在双导体中间放一导体平面构成镜像,再去掉一根圆柱导体就变成微带线,如下图:1.1.8从低频的集中参数的谐振回路向射频圆柱形谐振腔过渡1.2 无线电频段和波段命名无线电频谱可划分为如下12个频段(见表1.1)。频率的单位是赫兹或周秒,还可以运用千赫(kHz)、兆赫(MHz)、吉赫(GHz)表示。表1.1 无线电频段和波段命名段 号频 段 名 称频 率 范 围(含上限、不含下限)波 段 名 称波 长 范 围(含下限、不含上限)1极低频(E
18、LF)330赫 (Hz)极长波10010兆米 (Mm)2超低频(SLF)30300赫 (Hz)超长波101兆米 (Mm)3特低频(ULF)3003000赫 (Hz)特长波1000100千米 (km)4甚低频(VLF)330千赫 (kHz)甚长波10010千米 (km)5低频(LF)30300千赫 (kHz)长波101千米 (km)6中频(MF)3003000千赫 (kHz)中波1000100米 (m)7高频(HF)330兆赫 (MHz)短波10010米 (m)8甚高频(VHF)30300兆赫 (MHz)米波101米 (m)9特高频(UHF)3003000兆赫(MHz)微波分米波101分米 (d
19、m)10超高频(SHF)330吉赫 (GHz)厘米波101厘米 (cm)11极高频(EHF)30300吉赫 (GHz)毫米波101毫米 (mm)12至高频3003000吉赫(GHz)丝米波101丝米 (dmm)1.3 挪动通信系统运用频段ITU以和各国家无线电主管部门为挪动业务划分和安排了多个频段。考虑到无线电波传播的特点,挪动业务运用的频段主要都在3GHz以下。确定挪动通信工作频段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电波传播特性;环境噪声和干扰的影响;效劳区范围、地形和障碍物影响以和建筑物的浸透性能;设备小型化;与已经开发的频段的干扰协调和兼容性;用户需求和应用的特点。依据ITU的规定,在5GHz以下,划
20、分给陆地挪动业务的主要频率范围列于表1.2。表1.2 ITU 5GHz以下陆地挪动通信的主要频率范围(MHz)29.7474750(与播送共用)5468(与播送共用)335.4399.9406.14304404706874.875.28787.5100(与播送共用)470960(与播送共用)142715251668.41690138144148149.9150.05156.7625170026903500420044005000156.8375174174223(与播送共用)223328.6我国挪动通信运用频段的规划原则上参照国际的划分规划,如我国正在大量运用的150MHz、350 MHz、4
21、50MHz、800MHz、900MHz,以和1.8GHz等频段。其中:150MHz频段 138MHz149.9MHz;150.05MHz167MHz (无线寻呼业务)280MHz频段 279MHz281MHz (无线寻呼业务)450MHz频段 403MHz420MHz;450MHz470MHz (挪动业务)800MHz频段 806MHz821MHz/851MHz866MHz (集群挪动通信)821 MHz825 MHz/866MHz870MHz (挪动数据业务)825MHz835MHz/870MHz880MHz (蜂窝挪动通信)840MHz843MHz (无绳 )900MHz频段 885MHz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射频 基础知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